《简明比较文学教程》
作者 | 刘献彪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1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54046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9567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1
第一编 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1
第一章什么是比较文学1
一、分歧1
目 录1
前言3
二、定义3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对象、任务、作用5
一、对象5
二、任务6
三、作用6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10
一、渊源10
二、发端与形成11
三、发展与现状14
第一章、影响研究21
一、什么是影响研究21
第二编 比较文学的方法21
二、影响研究示例23
1、声誉学23
2、渊源学41
3、媒介学54
4、接受美学对影响研究的启示73
5、西方文学思潮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83
一、什么是平行研究108
第二章平行研究108
二、平行研究示例110
1、主题学110
2、题材学122
3、比较诗学130
4、中西文学史比较141
第三章科际研究149
一、什么是科际研究149
二、科际研究示例154
1、文学与自然科学154
2、文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158
3、文学与其他艺术166
第三编 比较文学在中国174
第一章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174
一、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174
二、近代的比较文学200
三、“五四”时期的比较文学206
四、三、四十年代的比较文学210
五、五、六十年代的比较文学214
一、比较文学的复兴216
第二章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216
二、比较文学复兴的特点236
第三章中国著名比较文学家242
一、林纾及其翻译活动242
二、梁启超及其《翻译文学与佛典》245
三、王国维及其《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249
四、鲁迅及其《摩罗诗力说》251
五、陈寅恪及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257
六、吴宓及其中西文学比较259
七、茅盾及其比较文学研究262
八、郑振铎及其《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266
九、许地山及其《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271
十、闻一多与比较文学研究275
十一、陈铨及其《中德文学研究》279
十二、钱钟书及其《管锥编》284
十三、季羡林及其《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292
十四.朱光潜及其《诗论》298
十五、李健吾及其《咀华集》、《咀华二集》301
十六、戈宝权及其《中外文学因缘》304
十七、杨周翰及其《攻玉集》310
十八、杨宪益及其《译余偶拾》317
十九、范存忠及其《英国文学论集》320
附录:比较文学大事年表327
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动态表377
后记397
写在“后记”之后的话400
1990《简明比较文学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献彪主编 1990 北京:文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比较文学简编
- 198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比较文学
- 1983
-
- 比较教育教程
- 198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机织比较教程
- 1990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
- 纺纱比较教程
- 1994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 比较教学论
- 199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比较文学简编
- 1988 上海: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简明文书学教程
- 199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中学语文比较教学·中学语文比较教学 修订版
- 1998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比较宗教学
- 1985 台湾中华书局
-
- 比较教学论
- 1996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比较文学
- 198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简明比较文学
- 1988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