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求取 ⇩

目 录1

绪论1

一、文学理论的性质1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和特征1

第一节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1

一、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2

二、文学理论的体系3

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4

第二节 文学的形象性6

一、形象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6

三、文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7

二、文学形象和形象的典型性9

第三节 文学的情感性16

一、情感是文学的内涵与血肉16

二、文学作品渗透和溶化着作家的审美情感22

一、文学是充满主体生命的审美创造25

第四节 文学的审美性25

二、文学的审美创造是真、善、美的统一27

第五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29

一、文学用语言塑造形象29

二、语言艺术的特征30

第二章文学创作(上)34

第一节 艺术感知34

一、艺术感觉的意义34

二、艺术知觉与心理定势37

三、艺术直觉的特征和作用42

第二节 艺术想象49

一、创造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49

二、创造想象始终伴随着作家的情感态度57

三、艺术想象的规范性61

一、审美情感的性质64

第三节 审美情感65

二、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75

一、心理表象的感知阶段83

第一节 文学创作过程的纵向阶段性83

第三章文学创作(中)83

二、审美意象的孕育阶段88

三、艺术形象的定型阶段98

第二节 文学创作过程的横向审美特征103

一、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辩证统一103

二、表象运动与概念运动的有机联系108

三、自觉性与直接性的交叉出现115

一、典型化的涵义127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典型化127

第四章文学创作(下)127

二、典型化的方法137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思维活动142

一、形象思维是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142

二、形象思维的特征147

第五章文学的创作方法162

第一节 创作方法的涵义162

一、创作方法的从属性163

第二节世界观与创作方法163

二、创作方法的相对独立性166

第三节 文学史上几种主要的创作方法167

一、浪漫主义167

二、现实主义171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75

四、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180

第六章文学作品(上)185

第一节 文学作品内容的要素185

一、题材和主题185

二、人物和环境192

三、情节204

第二节 文学作品形式的要素210

一、结构210

二、语言213

三、表现手法221

第一节 诗歌226

一、诗歌的基本特征226

第七章文学作品(下)226

二、诗歌的分类230

第二节 小说232

一、小说的基本特征232

二、小说的分类233

第三节散文235

一、散文的基本特征235

二、散文的分类237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239

第四节 戏剧文学239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242

第五节 影视文学245

一、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245

二、影视文学的分类249

第八章文学的风格和流派253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涵义253

一、文学风格的形成256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256

二、文学风格的表现259

第三节 文学风格构成的美学要素266

一、文学风格构成的美学要素266

二、文学风格美学要素的定性分析270

第四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划分和审美表述276

一、文学风格的类型划分276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表述282

第五节 文学的流派288

一、文学流派的涵义288

二、文学流派的识别290

三、文学流派的形成294

四、文学流派的性质和作用296

第九章文学欣赏299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涵义和特点299

一、文学欣赏的涵义299

二、文学欣赏的特点301

一、情感体验306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心理形式306

二、艺术想象311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心理流程315

一、文学欣赏主体创造的选择性与倾向性315

二、文学欣赏审美效果的心境变动性317

三、文学欣赏心理反映的艺术形式制约性320

第四节 文学欣赏的主客体条件322

一、文学欣赏的主体条件322

二、文学欣赏的客体条件327

第十章文学批评332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标准332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332

二、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335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349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349

二、判断要以艺术形象为依据351

三、顾及全人全篇,看作品的总倾向354

一、文学的民族性357

第一节 文学的社会属性357

第十一章文学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357

二、文学的人民性360

三、文学的阶级性363

四、文学的党性366

第二节 文学的社会功能369

一、文学的认识功能369

二、文学的教育功能370

三、文学的美感功能370

第一节 文学起源于劳动373

第十二章文学的发生和发展373

第二节 文学的发展379

一、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379

二、社会意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385

三、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399

第三节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411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411

二、批判地继承和革新、创造412

三、批判地吸收其它民族文学的精华414

1988《文学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文立祥主编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文学概论(1991.06 PDF版)
文学概论
1991.06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概论( PDF版)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1932 PDF版)
文学概论
1932 协和印书局
文学概论( PDF版)
文学概论
河北省天津市师范专科学校
文学概论(1957 PDF版)
文学概论
1957 新文艺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4 PDF版)
文学概论
1984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7 PDF版)
文学概论
1987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9 PDF版)
文学概论
1989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6 PDF版)
文学概论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1 PDF版)
文学概论
1981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文学概论(1955 PDF版)
文学概论
1955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学概论(1976 PDF版)
文学概论
1976 台湾开明书店
海夫文存(1994 PDF版)
海夫文存
1994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文学概论(1989.04 PDF版)
文学概论
1989.04 开封市:河南教育出版社
文学概论(1993 PDF版)
文学概论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