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有·意识与实践 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
作者 | 林安梧著 编者 |
---|---|
出版 |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376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191455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746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导论:本书研究之动机、目的与方法、途径暨主题之展开1
一、前言1
二、动机与目的之阐明4
三、方法与途径的厘清9
四、本书主题之展开16
五、结语22
第二章迈向体用哲学之建立25
一、前言25
二、迈向一「活生生实存而有」的体用哲学28
三、活生生的实存而有的体用哲学义下的「存有」与「方法」41
四、结语51
第三章体用哲学的思考支点55
一、前言55
二、现象与纯粹经验58
三、识心之执的作用及其所造成的限制62
四、心即理——即活动即存有70
五、结语78
第四章从对象的两重性之厘清到存有的根源之稳立81
一、前言81
二、存有对象的两重性:无执的对象与执的对象82
三、从缘生义的批判改造到存有的根源之稳立87
四、结语103
第五章存有的根源的开显107
一、前言107
二、论「存有的三态」108
三、存有开显的动势——「翕闻成变」115
四、存有开显的实况——「刹那生灭」125
五、存有的根源之究竟理解——「变之三义」140
六、结语149
第六章从平铺的真如到纵贯的创生:对於空宗的批评与融摄151
一、前言151
二、体用一如的基本异同153
三、平铺的真如、纵贯的创生之差异159
四、从平铺的真如到纵贯的创生172
五、结语178
第七章从横面的执取到纵贯的创生:对於有宗的批评与融摄179
一、前言179
二、横面的执取之瓦解与体用分隔的打通182
三、纵贯创生的展开与体用义的厘清192
四、功能与习气的区别202
五、结语216
第八章存有对象的执定——存有的转折与概念的执取219
一、前言219
二、存有的开展与转折及执定之可能222
三、从存有之转折及执定的可能到概念的执取之完成232
四、结语245
第九章存有的根源与根源性的实践方法论之稳立249
一、前言249
二、本心、习心的区别251
三、根源性的实践方法论之稳立266
四、结语280
第十章根源性的实践方法论之展开285
一、前言285
二、意识之分析与根源性实践的关联288
三、论性修不二与一念迴机312
四、结语320
第十一章结论:熊十力体用哲学的厘定323
一、前言323
二、道体、心体、物体三者的关系326
三、存有·意识与实践的里定336
四、结语;由本书所开啟的几个发展可能344
参考书目349
卷后语367
1993《存有·意识与实践 熊十力体用哲学之诠释与重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安梧著 1993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认识与实践
- 1987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
- 哲学与社会实践 哲学专题十九讲
- 1989
-
- 计算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
- 1995年04月第1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吾人应有之认识与努力
- 1946 中国文化服务社河南分社
-
- 认识与实践
- 1999 北京:西苑出版社
-
- 熊十力及其哲学
- 1985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 认识与实践
- 197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脉络与实在 怀德海机体哲学之批判的诠释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哲学与社会实践 哲学专题十九讲
- 198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美学与艺术诠释
- 1986 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
-
- 实践与认识 学习“实践论”体会
- 1957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数字控制系统
- 1986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诠释与过度诠释
- 199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本体与方法 从熊十力到牟宗三
- 1992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