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与实践》求取 ⇩

1、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思考2

绪论部分2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使人长智慧、变聪明5

3、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8

4、浅谈哲学与政治的关系11

5、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14

6、必须正确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8

7、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2

8、要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26

9、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29

10、我国自然科学落后不应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34

11、有些信仰宗教的自然科学家为何能在科学研究上能取得突出成就37

13、浅谈党的政策变与不变的辩证法47

唯物论部分47

1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辨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47

14、自然科学的“宇宙大爆炸论”与时间空间无限性的哲学原理50

15、信息在改革时代的哲学意义53

16、思维模拟进一步揭示了意识的本质57

17、既然客观决定主观,人犯了错误为什么还要从主观检查呢?60

18、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与反对精神万能论63

19、浅谈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67

辩证法部分72

20、坚持普遍联系原理对当前实际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72

21、用普遍联系的原理说明干部的革命化和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关系76

22、应当用整体性观点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80

23、辩证法与系统论83

24、浅析全局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87

25、必须唯物辩证地看待条件91

26、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坚持对外开放95

27、个人成长离不开党的领导100

28、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和革命队伍团结进步的武器103

29、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07

30、要正确认识我们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正确性111

31、要想准确把握事物就要既进行定性分析,又进行定量分析114

32、正确把握事物的“度”,推动实际工作健康发展117

33、用质量互变原理说明必须把远大革命目标和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120

34、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正确性123

3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6

36、正确理解社会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129

37、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共产主义必定实现133

38、只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才能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和国外科学技术137

39、辩证的否定观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141

40、正确把握因果联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145

41、正确把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对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148

42、用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我国实行多种经济形式是正确的152

43、从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认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155

44、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到本世纪末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实现159

45、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农村经济政策的正确性163

认识论部分168

46、人们才能的差别是由于先天素质不同还是由于后天实践不同168

47、试谈测不准关系与微观客体的可知性171

48、浅析“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革命运动”175

49、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强调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179

50、“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并不矛盾183

51、坚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原理就会犯“左”的错误吗?186

52、真理皆有用,并不等于“有用即真理”191

53、“多数人的意见即真理”对吗?194

54、为什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之前必须坚决执行?197

55、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201

56、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05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10

57、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210

58、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15

59、人口因素与计划生育218

60、略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222

61、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225

62、谈谈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中介229

6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32

64、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35

65、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当前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必然性和正确性239

66、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243

67、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规律说明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46

68、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改革的必要性250

69、劳动致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空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则能成为现实254

70、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257

71、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261

72、在我国剥削阶级消灭以后为什么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265

7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有哪些新贡献?269

7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否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273

75、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76

76、“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280

77、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284

78、略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88

79、浅谈道德和法291

80、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区别与联系295

81、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298

82、按劳分配和大公无私302

83、驳“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306

8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道德的实质313

86、要正确发挥艺术的社会作用318

87、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宣传无神论思想并不矛盾321

88、某些自然科学家为什么相信宗教?324

8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28

90、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33

91、从英雄人物看人生价值336

92、要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中的作用340

93、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为什么又说一个单位的工作好坏关键在领导344

94、热爱领袖与反对个人崇拜是一致的346

9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53

96、浅谈个人和社会的关系356

97、从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看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360

98、浅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内容364

99、物质文明水平低的国家就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吗?364

100、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368

10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372

102、现阶段我们既要积极地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又要坚定地执行党的社会主义政策375

103、要自觉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380

84、评所谓“人的本质是自私的”390

1987《哲理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吕鸿儒等编写 1987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