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广东史》求取 ⇩

前言1

第一章绪论1

一、悠久的历史与建制沿革1

目 录1

二、自然条件与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特殊地位3

三、地理位置与对外贸易的优势5

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7

五、人口与少数民族10

六、众多的华侨及其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12

七、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前沿阵地15

八、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基地18

九、长期坚持斗争,迎接历史新纪元20

一、“马坝人”24

第二章从“马坝人”到氏族公社解体24

第一节原始群24

二、从原始群到氏族公社的形成25

第二节母系氏族公社26

一、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26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29

第三节从父系氏族公社到原始公社解体33

一、父系氏族公社33

二、发达的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业35

三、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36

四、氏族公社的解体和私有制的产生38

一、广东的青铜文化41

第一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的阶级关系41

第三章不发达的奴隶制与岭南古越族41

二、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进步43

三、手工业的发展44

四、战国时期的小国与商业都市46

五、新的阶级关系47

第二节岭南的古越族与中原楚地的52

经济文化交往52

一、岭南与中原楚地的经济文化交往52

二、南越族及其特征56

第一节秦汉时期南海诸郡的建制60

一、秦统一岭南与南海诸郡的首置60

封建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60

第四章秦至南朝广东郡县制的推广和60

二、赵佗的立国和南越王的统治62

三、南越的回归和儋耳、珠崖诸郡的设立65

第二节 汉越两族的“杂处”和封建经68

济的初步发展68

一、“与越杂处”的中原人民68

二、密林深谷的开辟和铁器牛耕的使用69

三、赋税的开始征收72

四、番禺的工商业和徐闻、合浦的海外交通73

第三节六朝时期广州政局的演变、广州76

同东南沿海地区联系的加强76

一、东吴首置广州76

二、东晋卢循起义军进驻广州78

三、高要太守陈霸先北伐侯景80

四、粤东海道和广州对外交通口岸82

和封建经济的继续扩展84

一、中原人民的南渡84

第四节汉越两族的进一步融合84

二、六朝统治溪洞越人的政策87

三、冼夫人“和辑百越”和汉越民族的融合88

四、巨姓豪门势力的抬头90

第五节秦至南朝的文化91

一、学校的开始建立和经学家陈元、士燮91

二、《异物志》和《交广春秋》93

三、罗浮山与葛洪炼丹94

四、外国僧人和早期的佛寺96

第一节隋唐时期粤北粤西的开发98

一、广州总管府和岭南东道的设置98

和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98

第五章隋唐五代粤北粤西的开发98

二、粤北的继续垦辟100

三、西江沿岸农业耕作的改进102

四、手工业制品104

五、瑶族、黎族族称的出现107

第二节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108

一、粤东沿海交通渐趋活跃108

二、广州市舶使和对外贸易110

第三节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克广州113

和南汉政权的短期统治113

一、黄巢起义军攻克广州113

二、刘氏的崛起116

三、南汉的立国117

四、冶铸业和采珠业119

五、南汉统治的危机和张遇贤起义121

第四节 隋唐五代的文化123

一、南华寺和惠能禅学123

二、中国僧人的海外活动125

三、岭南诗人张九龄与韩愈在潮州兴学126

四、广州番坊和怀圣寺128

五、《唐摭言》和《刘氏兴亡录》130

第一节广南东(西)路的建立132

一、南汉的灭亡132

和经济文化的发展132

第六章宋元广东封建统治的加强132

二、广南东(西)路和海防133

第二节宋代农业生产的改观和134

地主土地占有制的扩展134

一、人口的大量南移134

二、珠江三角洲的垦辟和各地水利的兴修137

三、水稻生产的改进和某些农产品商品性的增加140

四、地主土地占有制的扩展143

第三节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145

一、制瓷业和端砚145

二、矿产和钱监147

三、沿海盐场151

第四节宋代商业和航运的进步153

一、城镇建设153

二、水陆交通和商业155

三、市舶贸易和“住唐”的外国人158

第五节元代对广东诸道的统治161

一、崖山行朝的覆灭和广东诸道的建立161

二、广州路的市舶贸易、城乡交通和堤围163

三、海北海南道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166

黎族社会166

第六节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169

一、州县学、书院的建立和理学169

二、州县志和图经的纂修171

三、《太平圣惠方》的颁行和医疗的初兴172

四、各种方言的初步形成173

五、光孝寺和南海神庙175

六、余靖《海潮图序》与苏轼在昌化军敷扬文教177

七、“黎幕”、“黎锦”和黄道婆的纺织技术180

第七章明代广东布政使司的设置182

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182

第一节布政使司的设置182

一、三司分治182

二、府州县的沿革185

三、卫所的建立186

第二节农作物一年三熟与188

粮食产量显著增长188

一、农田水利的兴修及其布局188

二、垦沙与垦荒193

三、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195

四、三收两收之稻与农作物品种增多199

五、租佃制与地租形态的演变203

六、赋役折银与一条鞭法的实行205

第三节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209

一、农业商品性生产迅猛发展的原因209

二、商品性生产的种类与专业区域的出现210

三、商品经济的活力217

第四节手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220

一、冶铁业与陶瓷业220

二、丝织业与棉麻织业224

三、榨糖业与制葵业226

四、造船业228

五、制盐业230

六、采珠场232

七、反对矿监税使的掠夺233

第五节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商舶235

贸易在曲折中发展235

一、商路235

二、广州的商业237

三、城镇的兴起和圩市的发展239

四、贡舶贸易与商舶贸易242

五、海盗与海禁的解除245

第六节黎、瑶等少数民族大249

分散小聚居的形成249

一、明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249

二、少数民族的分布252

一、葡萄牙租占澳门255

第七节反对西方早期殖民者的斗争255

二、西班牙、荷兰、英国的侵扰活动259

第八节 明中后期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261

一、正统年间黄萧养起义261

二、明中后期少数民族起义266

三、崇祯年间的农民起义270

第九节文化科学273

一、丘濬的经济思想273

二、陈白沙的哲学思想275

三、海瑞的政治思想278

四、嘉万年间编纂的《广东通志》280

五、利玛窦在广东的传教和科学活动281

六、岭南第一楼与镇海楼284

第一节 广东人民和永历政权的抗清斗争286

一、清军入粤与南明永历政权的溃逃286

第八章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广东社会和286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286

二、粤中抗清义军的兴起288

三、李定国进入广东抗清291

第二节复界与削藩的统治措施295

和南海诸岛的开发295

一、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的设置295

二、“禁海”、“迁界”与复界297

三、平定尚藩的叛乱300

四、黎峒纳入州县统治302

五、南海诸岛的开发304

一、康熙年间农业生产的恢复306

第三节农业生产的恢复与306

“摊丁入地”的实施306

二、首行“摊丁入地”308

三、租佃关系与地租剥削形式的变化310

第四节农业与农产品商品化的继续发展314

一、耕地面积的增加与水利工程的扩大314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318

三、经济作物生产的继续发展321

四、广东的缺粮326

第五节手工业的资本主义328

萌芽和商业的发展328

一、手工业的资本主义萌芽328

二、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336

三、广东帮商人的活跃340

四、农村圩市的发展342

五、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345

第六节粤海关的设立与对外贸易347

一、粤海关的设立和独口对外通商347

二、独占对外贸易的“十三行”349

三、对外贸易的发达352

四、华人出国355

第七节嘉道年间的起义357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357

二、广东天地会的起义359

三、海南岛等地少数民族起义361

第八节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广东文化363

一、岭南诗人363

二、屈大均的史学著作365

三、地方志的编纂366

四、广东四大剧种367

五、岭南画家370

六、传教士早期活动372

第九章 广东半殖民地半封建化377

的开始和人民的抗争377

第一节林则徐与虎门销烟377

一、道光前期的广东社会377

二、鸦片战争前广东的对外关系和鸦片走私382

三、林则徐与虎门销烟388

四、具结、交凶的斗争及珠江口前哨战的胜利390

一、沙角、大角、虎门之战和所谓《穿鼻草约》393

第二节英军入侵与广东军民抗英393

二、《广州和约》397

三、三元里人民抗英400

四、英割香港与葡占澳门403

五、鸦片战后广东督抚的内外政策405

六、社学与反租地斗争408

七、街约团勇与反入城斗争411

第三节洪秀全早期的反清活动414

与天地会“洪兵”起义414

一、鸦片战后广东社会的变化414

二、洪秀全早期的反清活动419

三、信宜大寮及清远谷岭起义421

四、“洪兵”起义423

五、汪海洋部在粤东的失败425

第四节反抗英法联军的侵略428

一、“亚罗”号事件和广州被占428

二、广州傀儡政权431

三、团练总局及其反侵略活动435

四、英国割占九龙司及其对香港地区的殖民统治438

五、潮洲人民反入城斗争440

六、华工出国——变相的奴隶买卖441

第五节鸦片战争前后的广东文化446

一、谢清高的《海录》与梁廷枬的《粤海关志》446

二、近代广东第一位科学家邹伯奇449

三、反侵略的爱国文学451

四、爱国思想家朱次琦和陈澧452

五、招子庸的《粤讴》454

六、岭南画派的前驱——居巢和居廉456

第十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各458

阶层人民救国图强45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58

的出现和华侨投资458

一、继昌隆缫丝厂458

二、广州第一家电灯公司461

三、省内各地民办轻工业462

四、地方官办机器局、钱局和织布局464

五、潮汕铁路和新宁铁路468

第二节早期维新言论与康有为471

等在广东的活动471

一、十九世纪末的民族新危机471

二、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探索472

三、康有为和万木草堂476

四、维新团体、学校和报刊的出现479

第三节反抗英法租地482

一、各地人民反对法国侵略与香港工人罢工482

二、新安、东莞人民抗英484

三、遂溪人民抗法485

第四节孙中山的早期政治活动489

一、“四大寇”与《上李鸿章书》489

二、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和乙未广州起义492

三、惠州三洲田起义496

的教育和新闻事业499

一、广州同文馆与张之洞兴学499

第五节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499

二、南华医学堂、格致书院等教会学校的创办502

三、旧书院的改革与新学堂的出现503

四、近代新闻报刊的兴起与《中国日报》506

第十一章清朝广东当局的“新政”510

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510

第一节广东的“新政”510

一、新政和新军510

二、洪全福起义512

三、广东立宪团体、立宪运动与咨议局514

第二节二十世纪初期的爱国运动519

一、教会、教堂与教案519

二、收回粤汉路权的斗争524

三、抵制美货运动527

四、粤商自治会领导的几次反帝斗争529

第三节 同盟会在广东发动的武装起义534

一、省港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534

二、广东革命组织的发展与丁未、戊申四次起义537

三、庚戌广州新军起义543

四、辛亥广州黄花岗起义546

第四节广东光复549

一、保路运动在广东549

二、省城的光复551

三、各地民军起义与全省光复554

四、华侨对辛亥革命的支援557

一、广东军政府的成立561

第五节 广东军政府和“二次革命”561

二、出师北伐与省议会的召开566

三、“二次革命”在广东的失败568

第六节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570

一、广东文化勃兴的原因570

二、粤剧志士班的勃兴571

三、丘逢甲办学及其教育思想572

四、黄遵宪的“诗界革命”和吴趼人、黄小配的谴责574

小说574

五、梁启超的文学理论和资产阶级新史学578

六、冯如和詹天佑581

第十二章军阀统治与广东人民的新觉醒585

第一节军阀统治和护国护法运动58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85

二、龙济光的统治593

三、反袁讨龙与肇庆军务院594

四、桂系军阀据粤600

五、孙中山在粤领导护法运动及其失败603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607

一、五四运动在广东607

二、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609

三、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612

四、共产党广东组织的创建616

第三节 中华民国政府在广东的建立619

一、桂系军阀的失败和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619

二、孙中山整军北伐与陈炯明叛变622

三、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的建立624

四、孙中山督师东征和筹备国民党改组626

第四节五四时期的广东经济和文化629

一、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争回关余的斗争629

二、广东地方经济的缓慢发展632

三、五四时期的文化教育635

第十三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638

第一节国共合作的形成638

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638

二、国民革命武装的建立640

三、中共广东区委的初期活动642

第二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645

一、国民会议运动645

二、广东农民运动的发展647

三、省港大罢工650

一、商团事件和第一次东征653

第三节广东的统一653

二、国民政府的建立656

三、第二次东征和南讨659

四、国民党广东代表会议和“二大”的召开661

五、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663

第四节誓师北伐与“四·一五”政变666

一、广东民众与华侨支援北伐666

二、国民政府迁都与“四·一五”政变669

第五节 国共合作时期的广东经济和文化671

一、短暂的经济复兴671

二、文化教育的发展677

第一节新军阀统治的建立与广州起义681

一、大革命失败后广东的政治形势681

第十四章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681

广东革命力量的恢复681

二、广东国民党新军阀的内争684

三、广州起义687

第二节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691

一、东江人民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691

二、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695

三、粤北、南路等地人民的革命斗争700

四、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703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斗争708

第三节陈济棠的军事专政711

一、李济深的失势与陈济棠的崛起711

二、军事专政的建立713

三、相对稳定时期的广东建设716

四、“两广事变”及其失败720

第四节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723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救亡活动723

二、“一二·九”运动在广东727

三、共产党广东组织的重建731

第十五章 日军侵粤与广东抗战735

第一节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735

一、卢沟桥事变后的广东735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737

三、广东抗战第一仗——南澳之战741

一、广州沦陷744

第二节广州沦陷和日伪政权的建立744

二、国民党广东军政当局的北迁747

三、日军的暴行与日伪政权的统治750

第三节广东抗战的展开754

一、人民抗日武装的兴起754

二、粤北会战757

第四节广东敌后抗战和华南760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760

一、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760

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762

三、抢救文化人和国际人士766

四、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对广东抗战的支援769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772

一、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772

二、白沙起义777

三、沦陷区人民的斗争780

四、广东军民的反攻和抗战的胜利783

第六节抗战时期的广东经济和文化教育787

一、在浩劫中挣扎的经济787

二、战乱中的文化教育792

第十六章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和全省的解放799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799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799

二、争取和平民主的群众运动801

三、军调小组南下与东江纵队北撤803

第二节广东内战的扩大805

一、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和人民的反抗805

二、中共香港分局的建立807

三、宋子文两期“清剿”的失败808

第三节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811

一、反饥饿,反内战811

二、省港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813

第四节全省的解放815

一、各边区纵队的建立与根据地的扩大815

二、国民党政府南迁817

三、赣州会议与广州解放820

四、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建立822

五、海南岛的解放823

第五节解放战争时期的广东经济和文化825

一、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崩溃825

二、两种不同的文化827

1987《简明广东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蒋祖缘,方志钦主编 1987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  第1册  下(1984 PDF版)
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 第1册 下
198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  第一辑(1957年11月第1版 PDF版)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 第一辑
1957年11月第1版 山东人民出版社
简明哲学史( PDF版)
简明哲学史
中国老教授协会部队院校工作委员会
简明广告学( PDF版)
简明广告学
得律出版社
广东省韶关监狱简史1951-2001( PDF版)
广东省韶关监狱简史1951-2001
广东佛教史( PDF版)
广东佛教史
广东工业经济简史(1998 PDF版)
广东工业经济简史
1998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简明地史学(1993 PDF版)
简明地史学
1993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阿拉伯通史  上(1997 PDF版)
阿拉伯通史 上
1997 北京:商务印书馆
简明广告学(1988 PDF版)
简明广告学
1988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简明广告学教程(1990 PDF版)
简明广告学教程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简明中东历史(1989 PDF版)
简明中东历史
1989 台湾商务印书馆
远东简史(1997 PDF版)
远东简史
1997 开明书店
简明婚姻史(1989 PDF版)
简明婚姻史
1989 北京:群众出版社
庙学典礼(1992 PDF版)
庙学典礼
1992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