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广东史》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一、悠久的历史与建制沿革1

二、自然条件与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特殊地位3

三、地理位置与对外贸易的优势6

四、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8

五、人口与少数民族11

六、众多的华侨及其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14

七、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前沿阵地17

八、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基地20

九、长期坚持斗争,迎接历史新纪元23

第二章从“马坝人”到氏族公社解体27

第一节原始群27

一、“马坝人”27

二、从原始群到氏族公社的形成28

第二节母系氏族公社29

一、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29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32

第三节从父系氏族公社到原始公社解体36

一、父系氏族公社36

二、发达的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业38

三、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39

四、氏族公社的解体和私有制的产生42

第三章不发达的奴隶制与岭南古越族46

第一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的阶级关系46

一、广东的青铜文化46

二、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进步48

三、手工业的发展49

四、战国时期的小国与商业都市52

五、新的阶级关系53

第二节岭南的古越族与中原楚地的经济文化交往58

一、岭南与中原楚地的经济文化交往58

二、南越族及其特征62

第四章秦至商朝广东郡县制的推广和封建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67

第一节秦汉时期南海诸郡的建制67

一、秦统一岭南与南海诸郡的首置67

二、赵佗的立国和南越王的统治69

三、南越的回归和儋耳、珠崖诸郡的设立72

第二节汉越两族的“杂处”和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75

一、“与越杂处”的中原人民75

二、密林深谷的开辟和铁器牛耕的使用76

三、赋税的开始征收79

四、番禺的工商业和徐闻、合浦的海外交通80

第三节六朝时期广州政局的演变、广州同东南沿海地区联系的加强83

一、东吴首置广州83

二、东晋卢循起义军进驻广州85

三、高要太守陈霸先北伐侯景87

四、粤东海道和广州对外交通口岸88

第四节汉越两族的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的继续扩展91

一、中原人民的南渡91

二、六朝统治溪洞越人的政策93

三、冼夫人“和辑百越”和汉越民族的融合94

四、巨姓豪门势力的抬头96

第五节秦至南朝的文化97

一、学校的开始建立和经学家陈元、士燮97

二、《异物志》和《交广春秋》99

三、罗浮山和葛洪炼丹100

四、外国僧人与早期的佛寺102

第五章隋唐五代粤北粤西的开发和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109

第一节隋唐时期粤北粤西的开发109

一、广州总管府和岭南东道的设置109

二、粤北的继续垦辟112

三、西江沿岸农业耕作的改进113

四、手工业制品115

五、瑶族、黎族族称的出现118

第二节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120

一、粤东沿海交通渐趋活跃120

二、广州市舶使和对外贸易121

第三节唐末黄巢起义军攻克广州和南汉政权的短期统治124

一、黄巢起义军攻克广州124

二、刘氏的崛起126

三、南汉的立国127

四、冶铸业和采珠业129

五、南汉统治的危机和张遇贤起义131

第四节隋唐五代的文化133

一、南华寺和惠能禅学133

二、中国僧人的海外活动135

三、岭南诗人张九龄与韩愈在潮州兴学136

四、广州番坊和怀圣寺138

五、《唐摭言》和《刘氏兴亡录》140

第六章宋元广东封建统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146

第一节广南东(西)路的建立146

一、南汉的灭亡146

二、广南东(西)路和海防147

第二节宋代农业生产的改观和地主土地占有制的扩展149

一、人口的大量南移149

二、珠江三角洲的垦辟和各地水利的兴修151

三、水稻生产的改进和某些农产品商品性的增加154

四、地主土地占有制的扩展156

第三节宋代手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158

一、制瓷业和端砚158

二、矿产和钱监161

三、沿海盐场164

第四节宋代商业和航运的进步166

一、城镇建设166

二、水陆交通和商业168

三、市舶贸易和“住唐”的外国人170

第五节元代对广东诸道的统治174

一、崖山行朝的覆灭和广东诸道的建立174

二、广州路的市舶贸易、城乡交通和堤围176

三、海北海南道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黎族社会179

第六节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182

一、州县学、书院的建立和理学182

二、州县志和图经的纂修184

三、《太平圣惠方》的颁行和医疗的初兴185

四、各种方言的初步形成186

五、光孝寺和南海神庙188

六、余靖《海潮图序》与苏轼在昌化军敷扬文教190

七、“黎幕”、“黎锦”和黄道婆的纺织技术193

第七章明代广东布政使司的设置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202

第一节布政使司的设置202

—、三司分治202

二、府州县的沿革205

三、卫所的建立207

第二节农作物一年三熟与粮食产量显著增长208

一、农田水利的兴修及其布局208

二、垦沙与垦荒213

三、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215

四、三收两收之稻与农作物品种增多219

五、租佃制与地租形态的演变222

六、赋役折银与一条鞭法的实行225

第三节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228

一、农业商品性生产迅猛发展的原因228

二、商品性生产的种类与专业区域的出现229

三、商品经济的活力236

第四节手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238

一、冶铁业与陶瓷业238

二、丝织业与棉麻织业242

三、榨糖业与制葵业244

四、造船业245

五、制盐业247

六、采珠250

七、反对矿监税使的掠夺251

第五节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商舶贸易在曲折中发展253

一、商路253

二、广州的商业255

三、城镇的兴起和圩市的发展257

四、贡舶贸易与商舶贸易259

五、海盗与海禁的解除262

第六节黎、瑶等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形成266

一、明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266

二、少数民族的分布269

第七节反对西方早期殖民者的斗争272

一、葡萄牙租占澳门272

二、西班牙、荷兰、英国的侵扰活动276

第八节明中后期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278

一、正统年间黄萧养起义278

二、明中后期少数民族起义283

三、崇祯年间的农民起义287

第九节文化科学290

一、丘濬的经济思想290

二、陈白沙的哲学思想292

三、海端的政治思想294

四、嘉万年间编纂的《广东通志》297

五、利玛窦在广东的传教和科学活动298

六、岭南第一楼与镇海楼301

第八章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广东社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318

第一节广东人民和永历政权的抗清斗争318

一、清军入粤与南明永历政权的溃逃318

二、粤中抗清义军的兴起320

三、李定国进入广东抗清324

第二节复界与削藩的统治措施和南海诸岛的开发327

一、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的设置327

二、“禁海”、“迁界”与复界329

三、平定尚藩的叛乱332

四、黎峒纳入州县统治334

五、南海诸岛的开发336

第三节农业生产的恢复与“摊丁入地”的实施338

一、康熙年间农业生产的恢复338

二、首行“摊丁入地”341

三、租佃关系与地租剥削形式的变化343

第四节农业与农产品商品化的继续发展346

一、耕地面积的增加与水利工程的扩大346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350

三、经济作物生产的继续发展353

四、广东的缺粮358

第五节手工业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商业的发展360

一、手工业的资本主义萌芽360

二、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368

三、广东帮商人的活跃372

四、农村圩市的发展374

五、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376

第六节粤海关的设立与对外贸易378

一、粤海关的设立和独口对外通商378

二、独占对外贸易的“十三行”380

三、对外贸易的发达383

四、华人出国386

第七节嘉道年间的起义388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388

二、广东天地会起义390

三、海南岛等地少数民族起义392

第八节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广东文化395

一、岭南诗人395

二、屈大均的史学著作396

三、地方志的编纂398

四、广东四大剧种399

五、岭南画家402

六、传教士早期活动404

第九章广东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和人民的抗争420

第一节林则徐与虎门销烟420

一、道光前期的广东社会420

二、鸦片战争前广东的对外关系和鸦片走私424

三、林则徐与虎门销烟430

四、具结、交凶的斗争及珠江口前哨战的胜利432

第二节英军入侵与广东军民抗英435

一、沙角、大角、虎门之战和所谓《穿鼻草约》435

二、《广州和约》439

三、三元里人民抗英442

四、英割香港与葡占澳门445

五、鸦片战争后广东督抚的内外政策447

六、社学与反租地斗争450

七、街约团勇与反入城斗争453

第三节洪秀全早期的反清活动与天地会“洪兵”起义457

一、鸦片战争后广东社会的变化457

二、洪秀全早期的反清活动461

三、信宜大寮及清远谷岭起义463

四、“洪兵”起义465

五、汪海洋部在粤东的失败467

第四节反抗英法联军的侵略470

一、“亚罗”号事件和广州被占470

二、广州傀儡政权474

三、团练总局及其反侵略活动477

四、英国割占九龙司的一部分及其对香港地区的殖民统治481

五、潮州人民反入城斗争483

六、华工出国——变相的奴隶买卖484

第五节鸦片战争前后的广东文化489

一、谢清高的《海录》与梁廷枬的《粤海关志》489

二、近代广东第一位科学家邹伯奇492

三、反侵略的爱国文学494

四、爱国思想家朱次琦和陈澧495

五、招子庸的《粤讴》497

六、岭南画派的前驱——居巢和居廉499

第十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各阶层人民救国图强511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华侨投资511

一、继昌隆缫丝厂511

二、广州第一家电灯公司514

三、省内各地民办轻工业515

四、地方官办机器局、钱局和织布局518

五、潮汕铁路和新宁铁路521

第二节早期维新言论与康有为等在广东的活动524

一、十九世纪末的民族新危机524

二、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探索526

三、康有为和万木草堂529

四、维新团体、学校和报刊的出现533

第三节反抗英法租地536

一、各地人民反对法国侵略与香港工人罢工536

二、新安、东莞人民抗英538

三、遂溪人民抗法539

第四节孙中山的早期政治活动543

一、“四大寇”与《上李鸿章书》543

二、香港兴中会总部的成立和乙未广州起义546

三、惠州三洲田起义550

第五节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教育和新闻事业552

一、广州同文馆与张之洞兴学552

二、南华医学堂、格致书院等教会学校的创办555

三、旧书院的改革与新学堂的出现557

四、近代新闻报刊的兴起与《中国日报》560

第十一章清朝广东当局的“新政”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569

第一节广东的“新政”569

一、新政和新军569

二、洪全福起义572

三、广东立宪团体、立宪运动与咨议局574

第二节二十世纪初期的爱国运动578

一、教会、教堂与教案578

二、收回粤汉路权的斗争583

三、抵制美货运动586

四、粤商自治会领导的几次反帝斗争589

第三节同盟会在广东发动的武装起义594

一、省港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594

二、广东革命组织的发展与丁未、戊申四次起义596

三、庚戌广州新军起义602

四、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605

第四节广东光复608

一、保路运动在广东608

二、省城的光复610

三、各地民军起义与全省光复612

四、华侨对辛亥革命的支援615

第五节广东军政府和“二次革命”619

一、广东军政府的成立619

二、出师北伐与省议会的召开623

三、“二次革命”在广东的失败625

第六节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628

一、广东文化勃兴的原因628

二、粤剧志士班的勃兴628

三、丘逢甲办学及其教育思想630

四、黄遵宪的“诗界革命”和吴趼人、黄小配的谴责小说632

五、梁启超的文学理论和资产阶级新史学635

六、冯如和詹天佑638

第十二章军阀统治与广东人民的新觉醒653

第一节军阀统治和护国护法运动653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53

二、龙济光的统治659

三、反袁讨龙与肇庆军务院661

四、桂系军阀据粤667

五、孙中山在粤领导护法运动及其失败669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73

一、五四运动在广东673

二、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传播676

三、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679

四、共产党广东组织的创建682

第三节中华民国政府在广东的建立686

一、桂系军阀的失败和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686

二、孙中山整军北伐与陈炯明叛变689

三、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的建立691

四、孙中山督师东征和筹备国民党改组694

第四节五四时期的广东经济和文化696

一、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争回关余的斗争696

二、广东地方经济的缓慢发展699

三、五四时期的文化教育703

第十三章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713

第一节国共合作的形成713

一、国民党“一大”的召开713

二、国民革命武装的建立715

三、中共广东区委的初期活动718

第二节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721

一、国民会议运动721

二、广东农民运动的发展723

三、省港大罢工727

第三节广东的统一730

一、商团事件和第一次东征730

二、国民政府的建立733

三、第二次东征和南讨736

四、国民党广东代表会议和“二大”的召开738

五、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740

第四节誓师北伐与“四·一五”政变743

一、广东民众与华侨支援北伐743

二、国民政府迁都与“四·一五”政变746

第五节国共合作时期的广东经济和文化749

一、短暂的经济复兴749

二、文化教育的发展754

第十四章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和广东革命力量的恢复761

第一节新军阀统治的建立与广州起义761

一、大革命失败后广东的政治形势761

二、广东国民党新军阀的内争764

三、广州起义767

第二节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71

一、东江人民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71

二、琼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75

三、粤北、南路等地人民的革命斗争780

四、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783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斗争788

第三节陈济棠的军事专政791

一、李济深的失势与陈济棠的崛起791

二、军事专政的建立793

三、相对稳定时期的广东建设797

四、“两广事变”及其失败800

第四节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803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救亡活动803

二、“一二·九”运动在广东807

三、共产党广东组织的重建810

第十五章日军侵粤与广东抗战820

第一节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820

一、卢沟桥事变后的广东820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823

三、广东抗日第一仗——南澳之战826

第二节广州沦陷和日伪政权的建立829

一、广州沦陷829

二、国民党广东军政当局的北迁832

三、日军的暴行与日伪政权的统治836

第三节广东抗战的展开839

一、人民抗日武装的兴起839

二、粤北会战843

第四节广东敌后抗战和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846

一、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建立846

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848

三、抢救文化人和国际人士852

四、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对广东抗战的支援855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858

一、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858

二、白沙起义863

三、沦陷区人民的斗争867

四、广东军民的反攻和抗战的胜利870

第六节抗战时期的广东经济和文化教育874

一、在浩劫中挣扎的经济874

二、战乱中的文化教育879

第十六章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和全省的解放892

第一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892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892

二、争取和平民主的群众运动894

三、军调小组南下与东江纵队北撤896

第二节广东内战的扩大899

一、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和人民的反抗899

二、中共香港分局的建立900

三、宋子文两期“清剿”的失败902

第三节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904

一、反饥饿、反内战904

二、省港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907

第四节全省的解放910

一、各边区纵队的建立与根据地的扩大910

二、国民党政府南迁912

三、赣州会议与广州解放914

四、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建立917

五、海南岛的解放918

第五节解放战争时期的广东经济和文化920

一、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崩溃920

二、两种不同的文化923

1993.07《简明广东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蒋祖缘,方志钦主编 1993.07 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  第1册  下(1984 PDF版)
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 第1册 下
198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  第一辑(1957年11月第1版 PDF版)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 第一辑
1957年11月第1版 山东人民出版社
简明哲学史( PDF版)
简明哲学史
中国老教授协会部队院校工作委员会
简明广告学( PDF版)
简明广告学
得律出版社
广东省韶关监狱简史1951-2001( PDF版)
广东省韶关监狱简史1951-2001
广东佛教史( PDF版)
广东佛教史
广东工业经济简史(1998 PDF版)
广东工业经济简史
1998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简明地史学(1993 PDF版)
简明地史学
1993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阿拉伯通史  上(1997 PDF版)
阿拉伯通史 上
1997 北京:商务印书馆
简明广告学(1988 PDF版)
简明广告学
1988 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
简明广告学教程(1990 PDF版)
简明广告学教程
1990 北京:新华出版社
简明中东历史(1989 PDF版)
简明中东历史
1989 台湾商务印书馆
远东简史(1997 PDF版)
远东简史
1997 开明书店
简明婚姻史(1989 PDF版)
简明婚姻史
1989 北京:群众出版社
庙学典礼(1992 PDF版)
庙学典礼
1992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