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求取 ⇩

第一篇总论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生药学的范围、研究对象及任务1

第二节 生药的分类3

第三节 生药的记载大纲4

第二章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7

第一节 我国生药科学的起源和本草沿革7

第二节 现代生药学的发展9

第三节 生药学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在药学事业中的重要性11

第三章生药的化学成分13

第一节 生物的新陈代谢与代谢产物13

第二节 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14

第三节生药化学成分的分布、性质和鉴定21

一、糖类21

二、甙类25

三、木脂素类37

四、萜类37

五、挥发油43

六、鞣质类45

七、生物碱类46

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49

九、脂类51

十、有机酸类52

十一、树脂类53

十二、植物色素类53

十三、无机成分53

第四章生药的鉴定55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55

第二节 中国药典收载生药的标准56

第三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56

第四节 原植(动)物鉴定60

第五节 性状鉴定61

第六节 显微鉴定64

第七节 中成药的显微鉴定70

第八节 理化鉴定76

第九节 生物检定87

第五章生药的生产89

第一节 生药的国产资源及开发利用89

第二节 生药资源的调查90

第三节 药用植、动物的栽培养殖93

第四节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94

第五节 生药的采收、加工、贮藏100

第六节 生药的切制、炮制107

第七节 生药的商品流通115

第六章 生药的利用118

第二篇植物类生药120

第七章藻菌类生药120

第一节藻类120

昆布120

海藻120

海人草121

第二节菌类121

麦角菌科121

冬虫夏草121

麦角123

多孔菌科124

灵芝(附紫芝)124

茯苓125

猪苓127

白蘑科127

雷丸127

灰包科127

马勃127

第八章蕨类植物129

石松科130

伸筋草(附石松子)130

木贼科130

问荆130

木贼130

海金沙科131

海金沙131

蚌壳蕨科131

狗脊131

鳞毛蕨科131

绵马贯众131

水龙骨科135

石韦135

骨碎补137

第九章裸子植物138

松科138

松花粉138

松香138

松节油139

柏科139

侧柏叶139

柏子仁139

粗榧科139

三尖杉139

麻黄科140

麻黄140

第十章被子植物146

第一节双子叶植物146

三白草科146

鱼腥草146

桑科147

大麻147

火麻仁147

桑白皮147

桑椹148

桑寄生科148

桑寄生148

马桑寄生148

槲寄生149

马兜铃科149

细辛150

关木通152

马兜铃156

天仙藤156

青木香157

蓼科157

何首乌158

拳参161

虎杖162

大黄162

苋科167

牛膝167

川牛膝167

石竹科168

太子参168

银柴胡168

王不留行168

毛茛科168

川乌、附子(附草乌、雪上一枝蒿)169

关白附子173

黄连174

白芍(附赤芍)179

牡丹皮183

升麻184

威灵仙184

白头翁185

小檗科185

淫羊藿186

三颗针189

防己科190

防己(附广防己、木防己)190

山乌龟(附地不容)194

北豆根194

金果榄194

木兰科195

厚朴(附厚朴花)195

辛夷200

五味子200

八角茴香204

肉豆蔻科204

肉豆蔻204

樟科205

肉桂206

樟脑210

乌药210

罂粟科210

延胡索211

白屈菜215

阿片215

十字花科216

大青叶(附青黛)216

板蓝根219

芥子220

景天科221

垂盆草221

金缕梅科221

枫香脂221

苏合香221

杜仲科221

杜仲221

蔷薇科222

山楂223

苦杏仁(附桃仁)224

乌梅227

仙鹤草227

木瓜227

枇杷叶228

覆盆子228

地榆228

豆科229

黄芪230

甘草235

儿茶239

阿拉伯胶240

西黄芪胶240

番泻叶240

决明子240

赤小豆241

毒扁豆241

补骨脂241

葛根242

苦参242

槐米243

山豆根(广豆科)243

芸香科243

枳实(附枳壳)245

陈皮247

黄柏247

白鲜皮251

吴茱萸251

毛果芸香叶251

苦木科252

鸦胆子253

椿皮257

苦木257

橄榄科257

乳香257

没药258

楝科258

苦楝皮258

川楝子258

远志科259

远志259

大戟科259

狼毒259

甘遂262

京大戟262

巴豆262

蓖麻油263

漆树科263

五倍子263

卫矛科263

美登木263

雷公藤263

鼠李科264

大枣264

酸枣仁264

瑞香科264

沉香264

芫花268

黄芫花268

珙?科269

喜树果269

使君子科269

使君子269

诃子270

桃金娘科270

桉叶(附桉叶油)270

丁香(附丁香油)271

五加科271

刺五加272

五加皮275

人参276

三七282

通草285

伞形科286

当归286

白芷290

独活290

柴胡291

小茴香295

川芎298

藁本300

蛇床子301

阿魏301

北沙参301

防风302

羌活302

前胡302

山茱萸科303

山茱萸303

杜鹃花科303

满山红303

紫金牛科304

矮地茶304

野茉莉科304

安息香304

木犀科304

秦皮305

连翘308

女贞子309

马钱科309

马钱子(番木鳖)309

密蒙花313

龙胆科313

龙胆314

秦艽317

当药317

夹竹桃科318

萝芙木319

罗布麻叶323

长春花323

羊角拗324

毒毛旋花子324

黄花夹竹桃324

萝藦科325

香加皮326

白薇331

徐长卿331

白前331

旋花科332

菟丝子332

牵牛子332

紫草科332

紫草332

唇形科336

薄荷(附留兰香)337

丹参340

黄芩344

藿香348

益母草349

紫苏叶349

广藿香349

夏枯草350

荆芥350

茄科351

颠茄草353

洋金花(附曼陀罗叶)356

枸杞子(附地骨皮)360

天仙子(附莨菪叶)363

玄参科364

洋地黄叶365

毛花洋地黄叶370

地黄373

玄参376

爵床科376

穿心莲376

茜草科377

栀子378

钩藤382

吐根384

金鸡纳皮385

红大戟385

巴戟天386

茜草386

忍冬科386

金银花(附忍冬藤)386

败酱科390

甘松390

缬草390

葫芦科391

天花粉391

瓜蒌(附瓜蒌皮、瓜蒌子)393

罗汉果394

桔梗科394

党参394

桔梗397

南沙参401

半边莲401

山梗菜402

菊科402

茵陈404

青蒿407

艾叶408

蛔蒿花408

苍术(附白术)408

木香413

红花(附白平子、番红花)418

紫菀423

小蓟423

野菊花424

菊花424

大蓟424

旋覆花424

除虫菊425

雪莲425

水飞蓟426

甜叶菊426

蒲公英426

款冬花426

苍耳子427

第二节单子叶植物纲427

香蒲科427

蒲黄427

泽泻科428

泽泻428

禾本科428

薏苡仁428

白茅根430

淡竹叶430

莎草科430

香附430

棕榈科431

槟榔431

血竭431

天南星科432

天南星432

半夏(附水半夏)435

石菖蒲438

白附子438

百部科438

百部438

百合科443

川贝母443

浙贝母447

湖北贝母450

伊贝母450

平贝母451

麦冬451

大蒜454

芦荟454

知母454

天门冬455

铃兰455

重楼456

黄精456

玉竹457

土茯苓457

海葱457

薯蓣科458

穿山龙458

山药460

绵萆薢(附粉萆薢)461

姜科461

砂仁462

白豆蔻466

草果467

莪术(附郁金)467

470

草豆蔻474

高良姜475

益智仁475

兰科475

石斛476

天麻479

白及483

第三篇动物类生药485

第十一章动物学概述485

第一节 动植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485

第二节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及个体发育485

第三节 动物分类概述487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498

第十三章动物类生药502

地龙502

水蛭502

石决明503

牡蛎503

珍珠503

海螵蛸504

全蝎504

蜈蚣506

土鳖虫507

虫白蜡507

蝉蜕507

斑蝥507

僵蚕509

蜂蜜(附蜂蜡、蜂毒)510

蟾酥511

哈蟆油514

龟板514

鳖甲514

蛤蚧514

蕲蛇515

穿山甲515

五灵脂515

虎骨516

熊胆516

犀角518

鹿茸521

麝香524

羚羊角527

牛黄528

阿胶530

紫河车530

第四篇矿物类生药532

第十四章 矿物类生药鉴定概述532

第十五章矿物类生药543

朱砂543

轻粉544

磁石544

赭石544

自然铜545

铅丹545

白矾545

信石546

雄黄546

滑石547

石膏547

炉甘石548

芒硝548

硫黄548

龙骨548

琥珀549

中文名索引550

拉丁药名及学名索引563

1987《生药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国钧,施大方主编;沈联德,金蓉鸾编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生药学(1996 PDF版)
生药学
1996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药学微生物学( PDF版)
药学微生物学
生药学(昭和32年01月 PDF版)
生药学
昭和32年01月
药理的生药学(昭和8年10月 PDF版)
药理的生药学
昭和8年10月
药用植物生药学(昭和1931年03月第1版 PDF版)
药用植物生药学
昭和1931年03月第1版 高文社
生药学(1987年06月第1版 PDF版)
生药学
1987年06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色生药学( PDF版)
原色生药学
台北南天书局
生药学(1987 PDF版)
生药学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学进展  药理学和生物药学(1981 PDF版)
药学进展 药理学和生物药学
1981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药学(1986 PDF版)
生药学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1956 PDF版)
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
195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家庭巧用中成药(1992 PDF版)
家庭巧用中成药
1992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生药学(1962 PDF版)
生药学
196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药学(1964 PDF版)
生药学
196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药学(1999 PDF版)
生药学
199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