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学理论》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1

目 录1

(一)《黄帝内经》问世2

(二)《难经》成书2

(三)《伤寒杂病论》传世2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2

(一)隋代2

(二)宋代2

(三)金元时期2

(一)唯物主义生命观3

(三)唯物主义疾病观3

(二)唯物主义形神观3

(四)明清时期3

一、唯物观3

第二节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3

二、辩证观4

(一)对立统一观4

(二)整体观4

(三)恒动观4

第三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4

(二)主要内容5

(一)基本概念5

一、整体观念5

二、辨证论治6

(一)基本概念6

(二)辨证论治的应用6

第四节 《传统中医理论》的主要内容7

一、绪论7

二、阴阳五行学说7

三、脏象学说7

四、气血津液学说7

五、经络学说7

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8

三、要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不能生搬硬套现代医学知识8

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8

七、病机学说8

第五节学习中医学必须注意的问题8

八、防治学说8

六、病因与发病学说8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9

第一节概述9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概念9

二、阴阳五行概念的产生及其学说的形成9

(一)阴阳的产生及其学说的形成9

(二)五行的产生及其学说的形成9

(一)中医学中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10

(二)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10

三、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10

第二节阴阳学说1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2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12

()阴阳的互根互用12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13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4

(一)概括人体的基本结构14

(二)概括人体的气质类型15

(四)说明人体的病机变化16

(三)说明人体的正常功能16

(五)指导临床诊断17

(六)指导临床治疗18

第三节五行学说1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9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9

(一)五行的特性19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20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2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2

(一)说明脏腑的正常功能与相互关系22

(三)说明五脏之间的病机传变24

(二)概括人体的气质类型24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5

〔附〕现代研究27

一、对阴阳学说的探讨27

二、对五行学说的探讨29

第三章脏象学说31

第一节概述31

一、脏象学说的概念31

二、脏象学说的内容31

三、脏象学说的形成与发展31

(一)脏象学说的形成31

(一)脏腑的含义与内容32

四、脏腑的基本概念32

(二)脏象学说的发展32

(二)脏腑的结构、功能与区别33

五、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33

(一)阴脏阳腑互为表里33

(二)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有机整体33

(三)五脏统帅精神情志33

六、脏象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34

〔附〕中医脏腑与现代医学脏器的区别34

第二节五脏34

一、心34

(一)心的主要功能34

(二)心与肢体官窍的关系35

〔附〕心包络36

二、肺36

(三)心与五志、五液的关系36

(一)肺的主要功能37

(二)肺与肢体官窍的关系38

(三)肺与五志、五液的关系38

三、脾39

(一)脾的主要功能39

(二)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40

(三)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41

四、肝41

(一)肝的主要功能41

(二)肝与肢体官窍的关系43

(一)肾的主要功能44

(三)肝与五志、五液的关系44

五、肾44

(二)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47

(三)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48

〔附〕命门48

第三节 六腑49

一、胆50

二、胃50

三、小肠51

四、大肠52

五、膀胱52

六、三焦52

一、脑54

第四节奇恒之腑54

二、髓55

三、骨55

四、脉55

五、女子胞55

〔附〕精室56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56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56

(一)心与肺的关系57

(二)心与脾的关系57

(三)心与肝的关系57

(四)心与肾的关系57

(七)肺与肾的关系58

(五)脾与肺的关系58

(六)肺与肝的关系58

(八)肝与脾的关系59

(九)肝与肾的关系59

(十)脾与肾的关系59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60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60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60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61

(三)脾与胃的关系61

(四)肝与胆的关系61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61

二、关于肺合大肠的研究62

〔附〕现代研究62

一、关于肺主治节、主宣发和肃降的研究62

三、关于脾的形态及功能的研究63

四、关于脾虚的病理生理学探索63

五、肝主疏泄功能的研究64

六、关于“天癸”与肾中精气关系的探讨65

七、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以及主骨生髓的研究65

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66

第一节概述66

一、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66

二、气血津液学说的形成和发展66

一、气的含义67

二、气67

三、气血津液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67

第二节气67

三、气的功能68

(一)推动作用68

(二)温煦作用68

(三)防御作用68

(四)固摄作用68

(五)气化作用69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69

(二)宗气70

(三)营气70

五、气的分类70

(一)元气70

(四)卫气71

第三节血72

一、血的基本概念72

二、血的生成72

(一)水谷精微化血72

(二)肾精化血72

三、血的功能72

(一)营养滋润全身脏腑肢体官窍72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73

(二)津液的输布73

(一)津液的生成73

第四节津液7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73

四、血的运行73

(二)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73

(三)津液的排泄74

三、津液的功能74

(一)滋润濡养作用74

(二)组成血并调节血的浓度75

四、津液的分类75

第五节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75

一、气和血的关系75

(一)气对血的作用75

(二)津液对气的作用76

(一)气对津液的作用76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76

(二)血对气的作用76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76

(一)津血同源77

(二)津血互化77

〔附〕现代研究77

一、关于气的现代研究77

二、对气血关系的探讨79

一、经络学说的概念81

二、经络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81

三、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81

第一节概述81

第五章经络学说81

第二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82

一、经络的概念82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82

(一)经脉82

(二)络脉82

(三)连属部82

第三节十二经脉83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分类83

(一)命名法则83

(二)具体名称分类83

(一)分布规律84

(二)交接规律84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和表里关系84

(一)走向规律84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84

(二)表里关系85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85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85

(一)手太阴肺经85

(二)手阳明大肠经86

(三)足阳明胃经87

(四)足太阴脾经88

(五)手少阴心经89

(六)手太阳小肠经90

(七)足太阳膀胱经91

(八)足少阴肾经92

(九)手厥阴心包经93

(十)手少阳三焦经94

(十一)足少阳胆经95

(十二)足厥阴肝经96

〔附〕十二经脉原文97

第四节奇经八脉98

一、奇经八脉的作用98

(一)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98

(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98

(三)与肝肾及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98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与功能99

(一)督脉99

(二)任脉100

(三)冲脉101

(四)带脉102

(五)阴跷脉、阳跷脉103

(六)阴维脉、阳维脉104

〔附〕奇经八脉原文106

第五节经别、别络、经筋、皮部107

一、十二经别107

(一)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107

(二)十二经别的正常功能107

(三)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107

(二)十五别络的正常功能108

(三)十五别络的分布部位108

(一)十五别络的循行特点108

二、十五别络108

三、十二经筋109

(一)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109

(二)十二经筋的正常功能109

四、十二皮部109

第六节经络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109

一、经络的正常功能110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体窍110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肢体110

(三)感应传导作用110

(四)调节人体的机能平衡110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110

(一)说明病机变化110

(三)指导临床治疗111

(二)指导临床诊断111

〔附〕现代研究112

一、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112

二、感传本质的探讨113

三、隐性感传现象114

四、可见的经络现象115

第六章病因与发病学说116

第一节病因学说116

一、外感致病因素117

(一)六淫117

(二)疫疠之气122

(一)七情123

二、内伤致病因素123

(二)胎传125

三、其他致病因素126

(一)饮食与劳逸126

(二)外伤与虫兽所伤127

(三)水土不服128

(四)失治和误治128

(五)病机产物129

第二节发病学说131

一、邪正与发病131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131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31

三、发病形式132

二、发病途径132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132

〔附〕现代研究133

一、气象医学探讨133

二、关于“六淫”致病的新见解134

三、对“七情”致病的探讨135

第七章病机学说136

第一节基本病机136

一、阴阳失调136

(一)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136

(二)阴阳盛衰的发展转归137

(二)邪正斗争与疾病转归138

(一)邪正斗争与虚实变化138

二、邪正斗争138

第二节外感病病机139

一、伤寒六经病机139

(一)六经病机含义139

(二)六经证候病机139

(三)六经传变病机141

二、温热卫气营血病机142

(一)卫气营血证候病机142

(二)卫气营血传变病机143

三、湿热三焦病机143

第三节内伤病病机144

一、内生五邪144

(一)三焦湿热证候病机144

(二)三焦湿热传变病机144

(一)内风145

(二)内寒145

(三)内湿145

(四)内燥145

(五)内火145

二、脏腑病机145

(一)五脏病机145

(二)六腑病机149

(三)奇恒之腑病机151

(四)脏腑兼病病机151

三、气血津液病机152

(二)血病病机153

(一)气病病机153

(三)气血同病病机154

(四)津液病病机155

(五)津液与气血同病病机156

四、经脉病机157

(一)经脉虚实157

(二)经脉厥逆157

(三)经脉郁滞157

(四)经脉气绝157

第八章防治学说159

第一节概述159

一、防治学说的基本概念与内容159

二、防治学说的形成与发展159

(一)增强人体的正气160

一、未病先防160

三、防治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地位160

第二节预防160

(二)防止病邪的侵害161

二、既病防变161

(一)早期诊治,防止疾病的发展161

(二)先安未受邪之地,防止疾病的传变161

第三节治则162

一、治病求本162

(一)正治162

(二)反治162

二、扶正祛邪163

(一)标与本的含义164

(二)治标与治本的运用164

(二)扶正与祛邪的运用164

三、治标治本164

(一)扶正与祛邪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64

四、调整阴阳165

(一)损其偏盛165

(二)补其偏衰165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65

(一)因时制宜165

(二)因地制宜166

(三)因人制宜166

第四节治法166

六、清法167

五、吐法167

七、温法167

二、和法167

三、下法167

一、汗法167

四、消法167

十二、祛痰法168

第五节疗法168

十四、固涩法168

十三、熄风法168

十五、开窍法168

十一、祛湿法168

十、理血法168

九、理气法168

八、补法168

一、中药内服法169

二、中药外治法169

三、针刺疗法169

四、灸疗法169

五、推拿疗法169

六、气功疗法169

七、心理疗法169

八、饮食疗法169

九、自然疗法170

十、手术疗法170

1991《传统中医学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田代华等编写 1991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医学遗传数理统计方法(1998 PDF版)
医学遗传数理统计方法
1998 北京:科学出版社
易经与传统医学( PDF版)
易经与传统医学
中医理论讲稿   中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PDF版)
中医理论讲稿 中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理论医学( PDF版)
理论医学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华传世医书  医论医话医案类  医学真传( PDF版)
中华传世医书 医论医话医案类 医学真传
人民军医电子出版社
中医理论讲稿  中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PDF版)
中医理论讲稿 中医学理论体系简介
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国传统性医学(1994 PDF版)
中国传统性医学
1994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熨法  传统医学(1997 PDF版)
中国熨法 传统医学
1997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医学传统美德(1996 PDF版)
医学传统美德
1996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传统中医理论现代研究(1990 PDF版)
传统中医理论现代研究
1990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祖谟论中国传统手法医学(1998 PDF版)
李祖谟论中国传统手法医学
1998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中国传统性医学(1992 PDF版)
中国传统性医学
1992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传统道德  理论卷(1995 PDF版)
中国传统道德 理论卷
1995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统预防医学  中医预防学(1991 PDF版)
中国传统预防医学 中医预防学
1991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中医系统论(1990 PDF版)
中医系统论
1990 重庆: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