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中》求取 ⇩

目录1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斗争和民族大融合1

(公元一八五年——五八一年)1

第一节三国鼎立1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

二、曹魏的政治和经济11

三、蜀汉的政治和经济17

四、吴国的政治和经济20

第二节西晋的短期统一23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23

二、西晋的政治和经济27

三、统治集团的腐朽和“八王之乱”31

四、各族的反晋斗争和西晋的灭亡33

第三节十六国东晋时期的南北对立局面40

一、淝水战前各族建立的政权41

二、东晋的门阀政治和南北战争50

三、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58

四、东晋末年农民大起义63

第四节南朝政权的更替和南方经济的发展68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68

二、南朝的阶级关系76

三、南朝的农民起义84

四、南方经济的发展86

第五节北方各族人民的反压迫斗争和民族大融合93

一、拓跋族的兴起和北魏统一北方93

二、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98

三、北魏后期经济的发展106

四、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大起义108

五、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115

一、哲学和宗教122

文化交流122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和中外经济122

二、史地、文学和艺术131

三、科学技术的新成就139

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142

第十章隋朝的统一和隋末农民大起义146

(公元五八一年——六一八年)146

第一节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46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46

二、政治制度的整顿和改革148

三、经济制度的整顿和改革151

四、社会经济的繁荣154

五、隋和边疆各族的关系159

六、科学文化的发展163

第二节隋末农民大起义166

一、隋朝的残暴统治和阶级矛盾的急剧激化166

二、农民大起义的胜利发展和隋朝的灭亡171

三、隋末农民战争的结局和影响178

第十一章唐朝封建社会的繁荣182

(公元六一八年——九○六年)182

第一节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182

一、唐朝的建立及其统一182

二、唐太宗的政治措施和“贞观之治184

三、从武则天到唐玄宗的统治191

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196

第二节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207

一、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207

二、唐后期的政治斗争214

三、均田制的破坏和两税法的推行223

四、南方经济的发展234

第三节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237

一、突厥及西域诸王国238

二、薛延陀和回纥242

三、吐蕃246

四、南诏250

五、靺鞨渤海253

第四节唐朝的对外关系255

一、唐朝在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255

二、和朝鲜、日本的关系256

三、和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62

四、和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67

第五节唐末农民大起义270

一、唐末的暴政和大起义的序幕270

二、黄巢大起义278

第六节唐朝的文化291

一、宗教和哲学291

二、经学和史学299

三、文学302

四、艺术309

五、科学技术312

第十二章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阶级斗争、317

民族斗争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317

(公元九○七年——一二三四年)317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分立割据317

一、五代十国的分立317

二、周世宗的改革325

三、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328

第二节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332

和社会矛盾的发展332

一、北宋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332

二、王小波、李顺起义335

三、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加深339

四、变法运动及其失败346

五、北宋末期的腐朽统治和方腊起义352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佃户身份的某些变化357

第三节北宋的经济发展和封建隶属关系的变化357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工匠身份的某些变化362

三、商业的发达367

第四节边疆各族与宋的关系371

一、契丹371

二、党项378

三、大理382

四、壮族384

第五节宋金和战和各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388

阶级压迫的斗争388

一、女真的兴起和辽、北宋的灭亡388

二、人民抗金斗争与南宋对金的和战395

三、钟相、杨么起义399

四、宋、金和议和南宋的灭亡403

一、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412

第六节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经济412

和社会矛盾412

二、南宋中后期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农民起义416

三、北方的社会经济和各族人民的反金斗争422

第七节五代两宋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426

一、海外贸易的发展426

二、我国和朝鲜的友好关系428

三、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430

四、我国和越南及其他南亚诸国经济文化的交流432

五、我国和阿拉伯、非洲等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434

第八节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的文化435

一、哲学435

二、史学446

三、文学艺术452

四、科学技术460

1980《中国古代史 中》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绍侯主编 1980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古代史  中(1980 PDF版)
中国古代史 中
1980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上)(1989 PDF版)
中国古代史(上)
1989
中国古代史(中册)(1985年01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古代史(中册)
1985年01月第1版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  下(1976 PDF版)
中国古代史 下
1976
中国古代史  中(1976 PDF版)
中国古代史 中
1976
中国古代史  上(1973 PDF版)
中国古代史 上
1973
中国古代史(1960 PDF版)
中国古代史
1960 沈阳:辽宁大学
中国古代史  下(1985 PDF版)
中国古代史 下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  下(1989 PDF版)
中国古代史 下
1989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1988 PDF版)
中国古代史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1986 PDF版)
中国古代史
1986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  下(1991 PDF版)
中国古代史 下
199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学史(1980 PDF版)
中国古代史学史
1980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1994 PDF版)
中国古代史
1994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简史(1985 PDF版)
中国古代简史
1985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