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实验技术与实验》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 中药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

第一节实验注意事项1

一、实验室规则1

二、实验室安全守则1

三、急救常识2

第二节试剂的使用及常用有机溶剂的3

性能3

一、试剂的使用3

二、常用有机溶剂的性能4

三、有机溶剂外文名称索引12

29、硅油30、液体石蜡12

烷27、四氢呋喃28、甘油12

24、丙醇25、异丙醇26、环己12

22、乙酸酐23、二甲基亚砜12

胺20、二甲基甲酰胺21、乙腈12

氯化碳18、二硫化碳19、甲酰12

甲烷12、甲苯 13、乙酸14、甲12

9、正丁醇10、己烷11、二氯12

6、乙醚 7、苯 8、石油醚12

4、三氯甲烷 5、乙酸乙酯12

1、甲醇 2、乙醇 3、丙酮12

酸15、丁酮16、吡啶17、四12

一玻璃仪器13

(一)玻璃的性质及类型13

第三节常用仪器介绍13

(二)常用的玻璃仪器及使用方法14

1、容器类14

a、烧杯b~h、烧瓶16

2、量器类16

a、移液管b、容量瓶17

c、量筒d、量杯17

3、冷凝器17

凝管18

形冷凝管 e、蛇形回流冷18

4、滤器18

a、空气冷凝管b、直形冷凝18

管c、球形冷凝管 d、蛇18

a、长颈漏斗b、短颈漏斗20

c、d、分液漏斗(圆形、锥形及20

梨形)e、布氏漏斗f、小型20

多孔板漏斗 g、玻璃钉漏斗20

h、减压漏斗 i、保温漏斗20

j、滴液漏斗20

5、干燥器20

21

6、抽提器21

a、普通干燥器b、真空干燥21

器c、直形定温真空干燥21

a、脂肪油抽提器(球形、蛇22

形、球蛇形、直滴式)b、水22

分测定器c、挥发油测定22

22

7、温度计22

9、常规层析仪器24

8、标准磨口仪器24

水银温度计24

a、玻棒温度计b、电接点式24

a、展开室b、铺层器26

c、点样d、喷雾器e、层26

析板f、层析柱26

10、其它26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与贮藏28

1、电子交流稳压器28

二、电气设备28

测定装置e、下口瓶28

c、熔点管d、沸点半微量28

a、球形抽气泵b、抽滤瓶28

2、调压器29

3、烘箱29

4、电冰箱30

5、离心机30

6、真空泵31

7、电热恒温水浴锅31

蒸馏32

9、搅拌机32

a、常压蒸馏b、减压32

8、电炉、电热套32

1、显微熔点测定仪33

三、常用分析仪器33

10、旋转蒸发器33

3、折光计34

2、旋光计34

5、紫外分析仪(荧光灯)35

4、天平35

8、CS—93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36

7、SB—1型薄层色谱仪36

6、离心薄层层析仪36

10、紫外分光光度计40

9、ZCX—2型柱层析仪40

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1

11、红外分光光度计41

一、溶剂提取法42

实验技术42

第二章 中42

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提取方法42

(二)提取方法42

6、石油醚42

乙酯 4、氯仿 5、乙醚42

1、水 2、乙醇 3、乙酸42

(一)提取溶剂42

5、连续回流提取法43

4、回流提取法43

3、煎煮法43

2、渗漉法43

1、浸渍法43

2、蒸馏45

6、薄膜蒸发连续提取法45

(三)提取液的浓缩45

1、蒸发45

(四)提取液的过滤47

1、常压过滤2、减压过滤48

二、水蒸气蒸馏法48

二、升华法49

第二节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49

一、溶剂极性梯度分离法…………49…50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50

三、沉淀法51

(一)铅盐沉淀法51

(二)乙醇沉淀法51

(三)酸碱沉淀法51

四、重结晶法52

3、洗脱剂的选择53

2、吸附剂的选择53

五、柱层析法53

1层析柱的选择53

(一)吸附柱层析53

4、操作方法54

(二)分配柱层析54

1、支持剂的选择55

2、固定相的选择55

3、洗脱剂的选择55

4、操作方法55

(三)离子交换层析55

1、树脂的选择56

2、树脂的予处理57

3操作方法、57

4、树脂的再生57

(四)凝胶过滤层析57

1、凝胶的选择58

2、操作方法59

六、薄层层析法60

(一)制层析板60

1、干法制板60

2、湿法制板60

3、制特殊板61

(1)酸碱薄板及PH缓62

冲板62

(2)荧光板(3)络合薄板62

(4)涂布有固定相的薄板62

(5)烧结薄板(6)有浓缩62

区的薄板62

(二)点样技术62

1、展开剂的选择63

(三)展开63

1、样品溶液的制备63

3、点样量63

2、点样方法63

2、操作方法64

(1)上行展开(2)下行64

展开64

(3)二次展开(4)双向64

展开64

(5)径向展开64

(四)定位方法64

1、荧光定位65

2、显色剂定位65

3、Rf值的计算65

1、薄板上直接测定66

(六)定量方法66

(五)斑点的取下与洗脱66

2、洗脱测定67

七、干柱层析67

(一)干柱的制备67

1、玻璃柱68

2、半玻璃柱68

3、塑料薄膜柱68

(二) 加样68

(三) 展开69

(四)定位与分割69

八、高效液相层析69

1、填充剂的选择70

2、洗脱剂的选择71

3、操作方法71

方法72

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72

一、化学鉴定法73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73

1、熔点的测定73

(1)样品的干燥(2)测定73

方法73

2、比旋度的测定73

3、沸点的测定74

4、折光率的测定74

5、比重的测定74

(二)分子式的测定75

1、元素定性分析75

(1)氮的鉴定(2)硫的鉴定76

2、元素定量分析76

3、实验式的计算77

4、分子量的测定77

(2)氮的测定77

(3)硫的测定77

(1)碳氢元素的测定77

5、分子式的计算78

(三)官能团的检识78

1、不饱和烃78

2、共轭烯烃78

3、醇羟基79

4、酚羟基79

5、羰基80

6、糖类80

7、羧基81

8、能碱水解的化合物81

9、胺类82

(四)衍生物的制备83

1、烯烃衍生物的制备83

10、烷氧基83

2、芳烃衍生物的制备84

3、醇衍生物制备85

4、酚类衍生物的制备86

5、醛、酮类衍生物的制备86

6、糖类衍生物的制备87

7、羧酸衍生物的制备88

8、酯类衍生物的制备88

9、缩醛衍生物的制备88

10、胺类衍生物的制备88

2、点样89

1、滤纸的选择89

(一)纸层析89

二、层析鉴定法89

3、展开剂的选择和展开方式90

4、定位93

5、定性检查93

(二)气相层析93

1、层析柱的选择94

2、流动相与固定相的选择95

3、操作方法95

4、定性、定量分析96

三、光谱鉴定法97

(一)紫外吸收光谱97

1、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98

2、紫外光谱的测定和表示方法100

3、各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02

(2)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115

(3)芳香族化合物115

(4)杂环化合物115

4、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115

(1)饱和有机化合物115

(1)化合物纯度的检查121

(2)化合物鉴定121

(3)定量分析121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研究121

(二)红外吸收光谱121

1、红外光谱的产生121

2、红外光谱的测定和表示方法123

3、各种官能团的特征吸收124

(8)胺和胺盐136

(7)香豆素及羟基蒽醌136

(6)羰基化合物136

4、红外光谱的应用136

(1)烷烃136

(5)醚136

(4)醇与酚136

(3)芳烃136

(2)烯烃136

(1)化合物的鉴定138

(2)未知化合物的结构测定138

(三)核磁共振谱138

甲、核磁共振氢谱138

1、核磁共振氢谱的产生138

2、化学位移140

3、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和表示法141

4、化学位移与分子结构142

(1)电负性143

(2)各向异性效应143

(3)范德华效应143

(4)氢键的去屏蔽效应143

5、各种氢核的化学位移143

(4)苯环芳氢148

(6)杂环氢148

(5)活泼氢148

6、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148

(3)烯氢148

(2)次甲基和亚甲基148

(1)甲基148

7、偶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50

(1)偕偶152

(2)邻偶152

(3)远程偶合152

8、核磁共振谱的类型152

(1)一级谱155

(2)高级谱155

9、核磁共振谱的解析155

乙、核磁共振碳谱158

1、概述158

2、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159

(6)分子内作用162

(7)分子间作用162

(5)共轭效应162

3、各类碳的化学位移162

(2)碳核上电子的贫富程度162

(4)立体效应162

(3)取代基的诱导效应162

(1)化学键的杂化程度162

(1)羰基碳166

(2)芳香族碳166

(3)烯碳166

(4)烷基碳166

4、各类有机化合物中碳的化学位移166

5、偶合常数178

(6)羰基化合物178

(5)芳香杂环化合物178

(4)芳香族化合物178

(3)烯烃178

(2)取代烷烃(RX)178

(1)开链脂肪烷烃178

(1)碳一氢偶合181

(2)碳一碳偶合181

(3)碳一杂原子偶合181

6、驰豫时间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81

(1)驰豫183

(2)T1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83

7、碳谱的测绘技术183

8、碳谱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185

(4)特定氢或选择性去偶谱185

(2)全去偶谱或质子宽频去偶谱185

(1)不去偶碳谱185

(3)偏共振去偶谱或半去偶谱185

(四)质谱188

1、质谱的产生188

2、质谱表示法190

3、质谱中出现的离子类型191

(1)分子离子198

(2)碎片离子198

(3)同位素离子198

(4)亚稳离子198

(5)多电荷离子198

4、各类有机物的质谱198

(5)羧基化合物204

5、质谱的应用204

(6)含氮化合物204

(1)烃类204

(4)羰基化合物204

(3)醚类204

(2)羟基化合物204

(1)分子量的测定213

(2)分子式的测定213

(3)结构式的测定213

(五)、四谱综合解析213

(六)x—射线衍射法简介220

1、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220

结构研究中的应用221

2、x—射线衍射在中药有成效分221

实验一 层析练习223

甲、常用薄层板的制备223

一、实验原理223

二、实验方法223

1、硅胶一羧甲基纤维素钠粘合223

板的制备223

2、硅胶G粘合板的制备223

乙、纸层析练习223

一、实验原理223

第三章中药化学实验223

丙、柱层析练习224

二、实验方法224

一、实验原理224

2、圆形纸层析224

1、条形纸层析224

二、实验方法224

1、装置与条件226

2、装柱226

3、洗脱与收集226

4、检识与合并226

5、溶剂回收226

实验二盐酸麻黄碱的提取,分离和226

鉴定226

一、麻黄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26

二、实验原理227

(一)提取分离方法228

三、实验方法228

1、冷水浸出法229

2、热水煮提法229

3、草酸吸收法229

4、麻黄膏中盐酸麻黄碱的分离229

(二)鉴定229

实验三小檗碱的提取、精制、鉴定及230

一、三棵针与黄柏中主要成分的结构230

含量测定230

与性质230

3、气相层析230

2、化学检识230

1、物理常数测定230

二、实验原理232

三、实验方法232

(一)提取与精制232

1、酸水法—从三棵针提取小檗碱232

2、酸水法—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232

(二)鉴定232

1、化学检识233

2、薄层鉴定233

(三)含量测定233

一黄藤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34

索乙素的制备234

(2)高效液相层析法234

实验四掌叶防己碱的提取及硫酸延胡234

2、黄柏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234

(比色法)234

1、三棵针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234

(1)电流滴定法234

二、实验原理235

三、实验方法235

(一)掌叶防己碱的提取236

1、提取236

2、精制236

(二)硫酸延胡索乙素的制备236

1、氢化236

2、成盐236

(三)鉴定236

鉴定及含量测定237

性质237

一、粉防己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237

2、薄层鉴定237

实验五、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237

1、熔点237

二、实验原理239

三、实验方法239

(一)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239

(二)粉防己生物碱的分离239

1、亲脂性生物碱与亲水性生物239

碱的分离239

2、亲脂性叔胺碱中酚性和非酚性239

生物碱的分离239

3、叔胺生物碱的精制239

1、 总生物碱的鉴定240

(三)鉴定240

分离240

4、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240

(1) 沉定反应241

(2) 薄层鉴定241

(3) 多级缓冲纸层析241

2、衍生物的制备241

(4)粉防己碱的Hoffmann降解243

(3)粉防己总碱的甲基化243

(四)粉防己中粉防己碱的含量243

测定243

实验六、洋金花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243

鉴定及东莨菪碱的含量测定243

(2)粉防己碱苦味酸盐的制备243

(1)粉防己碱盐酸盐的制备243

性质244

二、实验原理244

一、洋金花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244

2、酸水提取245

1、树脂的选择和处理245

4、生物碱的洗脱245

(二)东莨菪碱的分离245

(三)氢溴酸东莨菪碱的制备245

(四)鉴定245

3、离子交换245

三、实验方法245

(一)总生物碱的提取245

1、化学检识246

2、薄层鉴定246

(五)洋金花中东莨菪碱的246

含量测定248

1、比色法248

2、容量法248

实验七唐古特山莨菪根中莨菪碱的248

提取、分离及鉴定248

二、实验原理249

(一)总碱的提取249

三、实验方法249

一、唐古特山莨菪根中主要成分249

的结构及性质249

(二)莨菪碱的分离250

(三)鉴定250

1、定性鉴定251

2、衍生物的制备251

3、薄层鉴定251

实验八苦参生物碱的提取、分离、251

鉴定及含量测定251

一、苦参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52

二、实验原理253

三、实验方法253

(一)、苦参总生物碱的提取253

1、溶剂法254

2、离子交换法254

(二)、生物碱的分离254

2、苦参碱的分离255

3、其他生物碱的分离255

(三)、鉴定255

1、氧化苦参碱的分离255

1、薄层层折255

2、纸层析255

(四)含量测定255

(3)安培滴定法257

(2)络合滴定法257

2、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257

测定(比色法)257

实验九一叶萩碱的提取、分离、鉴257

定及含量测定257

(1)酸碱滴定法257

1、苦参总碱的测定257

一、一叶萩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57

二、实验原理258

三、实验方法258

(一)一叶萩碱的提取、分离258

1、一叶萩碱纯度的检查259

2、羧酸一叶萩碱的制备259

(三)一叶萩中一叶萩碱的含量259

(二)鉴定259

测定259

2、比色法260

实验十 萝芙木中降压灵的提取、鉴260

定及利血平、利血胺、坎尼260

1、紫外分光光度法260

生的含量测定260

一、萝芙木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61

二、实验原理264

三、实验方法264

(一)降压灵的提取264

(二)降压灵中利血平的薄层鉴264

264

(三)萝芙木中利血平、利血胺265

和坎尼生的含量测定265

实验十一芦丁的提取、精制、鉴定266

及含量测定266

一、槐米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66

二、实验原理267

1、酸碱提取法268

2、甲醇提取法268

(二)芦丁的精制268

(一)芦丁的提取268

(三)芦丁的鉴定268

三、实验方法268

(1)五乙酰槲皮素272

6、槲皮素衍生物的制备272

(2)糖脎的制备及鉴定272

(2)槲皮素五甲醚272

(1)纸层析272

7、槲皮素的降解272

8、芦丁和槲皮素的化学检识272

9、芦丁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定272

(四)含量测定272

5、糖的鉴定272

4、薄层层析272

3、纸层析272

2、水解272

1、物理常数272

1、芦丁提取物的含量测定273

2、槐米中芦丁的含量测定273

实验十二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和部分黄273

酮的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273

一、黄芩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73

二、实验原理276

三、实验方法276

(一)、提取、分离与精制276

3、黄芩甙和黄芩素的分离277

4、黄芩甙的精制277

5、黄芩素的分离精制277

2、黄芩总黄酮的精制277

(二)鉴定277

1、黄芩总黄酮的提取277

2、呈色反应279

3、黄芩甙的水解及精制279

(三)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279

1、溶解度试验279

测定279

1、紫外分光光度法280

2、比色法280

实验十三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280

取、分离及含量测定280

一、葛根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81

二、实验原理………………………281…281

三、实验方法281

(一)葛根总黄酮的提取281

(二)葛根总黄酮的分离282

(三)鉴定282

1、纸层析282

2、薄层层析282

(四)含量测定282

1、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283

2、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283

实验十四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及白黎283

芦醇甙的提取、分离、鉴283

定及含量测定283

一、虎杖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83

二、实验原理284

(一)提取285

(二)分离285

三、实验方法285

(三)鉴定286

(四)含量测定286

2、虎杖中结合蒽醌的测定287

实验十五秦皮中七叶甙、七叶内酯的提287

取、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287

1、虎杖中游离蒽醌的测定287

一、秦皮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87

三、实验方法288

(一)提取288

(二)分离288

二、实验原理288

(三)鉴定288

(四)含量测定289

实验十六补骨脂中呋喃香豆素的提289

取及鉴定289

2、薄层鉴定289

一、补骨脂中主要成分结构与性质289

1、化学检识289

二、实验原理290

2、显色反应291

1、溶点测定291

(三)鉴定291

3、溶解性试验291

实验十七黄夹甙的提取、精制、鉴291

定及含量测定291

一、黄花夹竹桃果仁中主要成分的291

(二)薄层分离291

(一)提取、精制291

三、实验方法291

结构与性质291

二、实理原理293

三、实验方法293

(一)黄夹甙的提取和精制293

(二)鉴定294

1、化学检识294

2、层析鉴定294

(三)含量测定294

2、黄夹甙的含量测定295

实验十八夹竹桃强心甙的提取分离295

及鉴定295

心甙的测定295

一、夹竹桃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295

1、黄花夹竹桃果仁中总强295

二、实验原理296

三、实验方法296

(一)强心甙的提取296

(二)夹竹桃甲素和欧夹竹桃甙296

丙的分离296

(三)鉴定296

实验十九狄戈辛、西地兰的制备和毛299

花洋地黄甙C的含量测定299

一、毛花洋地黄叶中主要成分的结300

构与性质300

二、实验原理301

三、实验方法301

(一)狄戈辛的制备301

(二)西地兰去乙酰甙C的制备302

(三)毛花洋地黄叶中甙C的303

含量测定303

实验二十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分离、303

鉴定及含量测定303

一、穿山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304

性质304

二、实验原理304

三、实验方法305

(一)薯蓣皂甙元的提取305

(二)薯蓣皂甙元的鉴定305

量测定306

实验二十一柴胡皂甙的提取、分离、306

鉴定及含量测定306

(三)穿山龙中薯芋皂甙元的含306

一、柴胡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306

三、实验方法310

(一)提取310

二、实验原理310

(二)分离311

(三)鉴定311

(四)含量测定312

实验二十二鹿蹄草酚甙的提取、鉴312

312

2、薄层鉴定312

一、鹿蹄草中主要成分结构与性质312

1、化学检识312

二、实验原理314

三、实验方法314

(一)高熊果甙与异高熊果甙及314

水晶兰甙的提取314

(二)分离314

(三)鉴定315

3、衍生物的制备317

2、甙的水解与甙元的分离317

4、层析鉴定317

实验二十三丹参酮ⅡA磺酸盐的制备、317

鉴定及含量测定317

一、丹参中主要成分结构与性质317

1、甙的化学检识317

二、实验原理318

三、实验方法319

(一)总丹参酮的提取319

(二)总丹参酮的柱层分离319

(三)丹参ⅡA的磺化319

2、薄层析鉴定320

2、生药中总丹参酮的含量测定320

酮Ⅱ的含量测定320

1、丹参中隐丹参酮和丹参320

(五)含量测定320

实验二十四挥发油的定性与定量320

1、化学检识320

(四)鉴定320

分析320

一、实验原理320

二、实验方法321

(一)定性分析321

(二)挥发油定量分析322

(4)挥发油的沸点测定322

(3)挥发油的比旋度测定322

(2)挥发油折光率测定322

1、测定比重在1.0以下的挥发油322

2、测定比重在1.0以上的挥发油322

实验二十五 丁香挥发油的提取鉴定322

及丁香酚的含量测定322

(1)挥发油的比重测定322

3、挥发油的物理常数测定322

2、挥发油的薄层鉴定322

1、薄层予试322

一、丁香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结323

构与性质323

二、实验原理324

三、实验方法324

(一)丁香挥发油的提取324

(二)丁香挥发油的鉴定324

3、薄层层析325

2 、气相层析325

(三)丁香酚的分离及鉴定325

1、丁香酚的分离325

2、丁香酚的鉴定325

3、丁香酚和异丁香酚的薄325

1、颜色反应325

层鉴定325

(四)丁香酚的含量测定325

4、容量法327

3、比色法327

5、重量法327

实验二十六苍术挥发油的含量测定327

一、苍术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结构327

与性质327

2、红外光谱法327

1、紫外分光光度法327

实验二十七 莪术中莪术醇的提取、328

鉴定及含量测定328

一、莪术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结构与328

三、实验方法328

性质328

二、实验原理328

二、实验原理329

三、实验方法330

(一)莪术挥发油的提取330

(二)莪术醇的分离330

(三)鉴定330

(四)含量测定331

实验二十八兴安杜鹃挥发油的提取、332

分离、鉴定及含量测定332

一、兴安杜鹃叶中主要成分结构与332

性质332

二、实验原理332

(三)杜鹃酮的鉴定333

(二)杜鹃酮中性油的分离333

1、物理常数333

2、化学检识333

3、薄层检识333

(四)含量测定333

(一)挥发油的提取333

三、实验方法333

鉴定及丹皮酚的含量测定334

一、徐长卿中主要成分结构与性质334

二、实验原理334

实验二十九徐长卿中挥发油的提取、334

三、实验方法334

(一)提取、精制334

(二)鉴定335

1、化学检识335

2、薄层层析335

(三)含量测定335

一、落新妇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336

及鉴定336

实验三十落新妇中佛手配质的提取336

性质336

二、实验原理336

三、实验方法336

(一)提取、精制336

3、库伦滴定法336

2、容量法336

1、紫外分光光度法336

(二)鉴定337

1、物理常数337

2、衍生物的制备337

3、薄层层析337

实验三十一山道年的提取、鉴定及337

含量测定337

一、蛔蒿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337

二、实验原理338

(一)山道年的提取、精制339

(二)山道年的鉴定339

三、实验方法339

(三)含量测定340

4、薄层层析340

离、鉴定及亚硫酸氢钠340

加成物的制备340

一、穿心莲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340

性质340

实验三十二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分340

2、化学检识340

1、物理常数340

3、纸层析340

二、实验原理344

三、实验方法344

(一)内酯类成分的提取344

(二)分离、精制344

(三)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345

成物的制备345

(四)鉴定346

实验三十三鞣质的提取鉴定及除鞣347

二、实验方法347

一、实验原理347

质方法347

(一)鞣质的提取347

(二)鉴定348

1、化学检识349

2、纸层析349

(三)除鞣方法349

内酯类的含量测定350

取分离、鉴定及穿心莲350

实验三十四穿心莲中萜类成分的提350

5、聚酰胺法350

一、实验原理350

二、实验方法350

(一)总提取物的制备350

(二)分离350

4、明胶法350

3、醇调PH法350

2、石灰法350

1、热处理法350

(三)鉴定351

1、显色反应352

2、薄层层析352

(四)含量测定352

实验二十五 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系统353

予试353

一、实验原理353

二、实验方法353

(二)各类成分的检查354

(一)予试液的制备354

其它常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361

方法简介361

一、川乌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361

二、常山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362

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363

五、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的提取363

四、远志中远志皂甙的提取363

三、白头翁中白头翁皂甙的提取363

八、芫花根皮中芫花酯甲的提取364

九、丹参中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提取364

与分离364

七、野菊花中野菊花内酯的提取364

六、黄花蒿中青蒿素的提取364

十、苦楝根皮中苦楝素的提取365

十一、鸦胆中鸦胆子苦素的提取365

十四、使君子中使君子氨酸的提取366

十二、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366

十三、青木香中马兜铃总酸的366

提取366

十五、大风子中大风子甙的提取367

一、临床疗效的调查368

第四章 中药有效368

二、文献资料查阅与分析369

四、中药化学成分予试验376

三、生物活性指标的建立376

2、查阅方法376

1、文献的类型376

五、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380

七、科学论文的撰写380

六、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381

1、对科学论文的要求383

2、科学论文的结构383

八、文献综述的撰写383

2、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385

3、文献综述的内容385

附 录385

1、文献综述的特点385

一、常用层析显色剂的配制及使用385

(一)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缓冲415

液的配制415

二、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415

(二)普通缓冲溶液的配制417

(三)挥发性缓冲溶液的配制418

(四)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419

溶液419

(五)醋酸缓冲溶液419

(六)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420

420

(七)磷酸缓冲溶液420

溶液421

(八)硼酸缓冲溶液421

(九)硼砂—氢氧化钠缓冲421

溶液421

(十)硼砂—碳酸钠缓冲溶液421

(十一)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421

(一)常用酸溶液422

配制方法422

三、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比重及422

(二)常用碱溶液422

四、常用吸附剂的性质、规格与423

再生423

(一)柱层析常用吸附剂423

(二)薄层层析常用吸附剂425

(一)层析定性分析滤纸426

(二)定量和定性化学分析滤纸426

五、常用层析滤纸的规格与性能426

(三)国外常用层析纸的类型和427

性质427

六、常用离子交换剂的性能428

(一)常用国产离子交换树脂的428

主要性能428

(二)Serva纤维素离子交换剂428

(三)葡聚糖(Sephadex)离子429

交换剂429

七、常用干燥剂429

八、乙醇浓度稀释表431

(1) 苯冷浸法440

(2) 氧化铝柱层析法440

5、季铵生物碱—轮环藤酚碱的分440

离与精制440

1986《中药化学实验技术与实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冀春茹编 1986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等职业教育管理(1994 PDF版)
中等职业教育管理
199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通用化学实验技术(1997 PDF版)
通用化学实验技术
1997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技术(1993 PDF版)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技术
1993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药化学实验操作技术(1988 PDF版)
中药化学实验操作技术
1988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1954 PDF版)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
1954 北京:商务印书馆
物理化学实验与技术(1990 PDF版)
物理化学实验与技术
1990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通用化学实验技术(1998 PDF版)
通用化学实验技术
199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1978 PDF版)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医用化学实验技术(1986 PDF版)
医用化学实验技术
1986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药药理实验(1988 PDF版)
中药药理实验
1988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药鉴定实验技术(1990 PDF版)
中药鉴定实验技术
1990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1991 PDF版)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1991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物理化学实验技术(1992 PDF版)
物理化学实验技术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1992 PDF版)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药常用实验技术(1994 PDF版)
中药常用实验技术
1994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