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作者 | 刘建武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65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8096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81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1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1
二 必须全面把握和正确理解理论的科学体系10
第一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基本结构17
第一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历史条件17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18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产物21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诞生的24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29
五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2
六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提出来的35
第二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标志39
一 全面整顿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酝酿39
二 拨乱反正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48
三 全面改革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71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继续发展和丰富94
第三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117
一 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17
二 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125
三 主体支柱——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132
四 战略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37
五 基本方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43
第二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151
第四章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的理论151
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152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必经的和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历史阶段156
三 制定和执行一切方针政策必须以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160
第五章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164
一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165
二 发展生产力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169
三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171
四 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78
第六章关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的理论196
一 改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动力196
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214
第七章关于四项基本原则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的理论225
一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225
二 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230
三 四项基本原则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235
第八章关于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的理论242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43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247
三 加强精神文明必须重在建设253
第九章关于用“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理论261
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261
二 “一国两制”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科学构想267
第三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思想精髓275
第十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275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276
二 顺应时代呼唤和实践需要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79
三 在大胆探索和积极试验中发展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281
四 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创造性理论思维283
五 具有全新开放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85
第十一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289
一 实事求是是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理论基础289
二 解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295
三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298
第四编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311
第十二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311
一 从哲学的高度把实事求是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实质312
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了实践的权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318
三 提出“照辩证法办事”的著名论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321
四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和生产力学说的科学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327
第十三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337
一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走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到了首要的和根本的地位337
二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制模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与合理配置340
三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问题上,破除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创立了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结构344
四 在处理对外经济交往问题上,破除了自我封闭意识,提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347
五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解除了把两者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350
六 在农村合作经济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的合作经济理论,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新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353
七 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通过对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思索,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356
第十四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独创性贡献361
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上,提出了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的观点362
二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提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理论367
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提出了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369
四 在社会主义的构成要素问题上,从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373
五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378
六 在处理与各国兄弟党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发展党际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386
七 在时代的基本特征问题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思想389
附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综述393
一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393
二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及标志问题397
三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405
四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和内涵410
五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415
六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问题420
七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历史地位432
八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理论437
九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若干具体思想的研究448
后记464
199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建武著 1995 长沙:湖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启迪
- 1994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1999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5册 1955年1月-1955年12月
- 1991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概论 本科本
- 1998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 结构·体系·特色
- 1997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
- 1998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哲学基础
- 1998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宝库 领导干部读本 上
- 1998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
- 1997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与艺术科学
- 1998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1999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1999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概论
- 199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