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
作者 | 田克勤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95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22114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370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总论1
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形成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1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0
二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总体结构15
(一)党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概括15
(二)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结构23
三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1
思想渊源篇42
一理论先导: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的思考42
(一)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42
(二)列宁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48
(三)对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再思考55
二经验启迪: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58
(一)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59
(二)毛泽东探索的积极成果与失误的主要表现63
(三)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探索的继承、纠正和发展70
三文化底蕴: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74
(一)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74
(二)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78
(三)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82
立论基础篇88
一理论基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88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发展88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及其相互关系93
(三)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00
二逻辑前提:社会主义本质与道路选择的统一106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理论前提108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过程111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含义及其所体现的科学方法论114
(四)深入理解、准确掌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120
三现实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2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2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12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134
战略布局篇142
一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42
(一)对“根本任务”认识的曲折历程142
(二)“根本任务”的内涵及其确立的依据148
(三)实现“根本任务”的条件156
二宏伟目标: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165
(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165
(二)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171
(三)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价值及其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178
三根本政策:实行改革开放183
(一)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184
(二)改革开放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体系191
(三)改革开放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207
四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12
(一)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213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整体体现219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大意义225
体制模式篇231
一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31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232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23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246
二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法治25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253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261
(三)民主建设必须同法制建设紧密结合266
(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有领导、有秩序、稳步地进行269
三文化模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7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275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280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285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92
四对外交往:独立自主、维和反霸298
(一)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299
(二)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303
(三)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312
五祖国统一:“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1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及其依据31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及其初步实践324
(三)“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重大意义328
实践主体篇333
一力量源泉:广大人民群众333
(一)“依靠力量”理论的形成334
(二)“依靠力量”理论的内涵338
(三)“依靠力量”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351
二坚强柱石: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353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353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359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366
三解决问题的关键: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368
(一)“领导核心”观点的提出、坚持与发展368
(二)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基本内容372
(三)在实践中坚持与发展新时期党建理论383
作者近年来相关研究著述要目389
后记394
1997《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田克勤著 199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邓小平理论研究论集
- 1996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
- 1998 重庆市:重庆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邓小平政治体制理论研究
-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
- 1998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199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
- 1997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1998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研究文库
- 199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1997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研究
- 1998 兰州市:甘肃民族出版社
-
- 邓小平理论逻辑研究
- 1999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