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求取 ⇩

目录1

序 季羡林1

第一章 文化转型与比较文学的新发展1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与文化转型时期1

第二节 世纪转折时期的文化危机5

序 李赋宁9

第三节 文化危机呼唤新的人文精神12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18

一、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19

二、比较文学研究将更加深入文化内层23

三、比较文学向总体文学发展25

四、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被提到非常重要27

的地位27

五、文学的跨学科研究32

第二章 历史、现状与学科定位35

一、学科产生的历史条件37

第一节 比较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学理依据37

二、学科产生的学理依据44

第二节 发展中的定位与定位中的发展49

一、学科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0

二、当代历史文化语境对学科定位与发展的要求65

三、发展与定位的原则:动态平衡70

第一节 文学对话与比较文学方法论78

一、文学对话与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点78

第三章 方法论:对话与问题意识78

二、文学对话与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视野83

三、文学对话的当代语境与问题意识87

第二节 文学对话中的历史联系92

一、文化过滤与文学关系研究92

二、事实联系与实证研究方法98

三、建立历史联系的一般模式103

第三节 文学对话中的逻辑关联106

一、文学性的优先地位106

二、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的互动113

三、跨文化逻辑关联的价值与困扰116

第四节 文学对话的理论维度119

一、双向阐发:文学对话的深层意蕴119

二、交流理性与文学对话的理论意义123

第四章 研究领域:范式的形成及其发展125

第一节 方法与范式的互动125

第二节 研究类型的建构与流变132

第三节 类型化研究的功能模式及其价值取向142

第四节 中国比较文学实践与阐发研究类型150

第五节 文化语境的转变与研究范式的重组171

一、理论进展与比较文学的回应171

二、理论冲击下的研究类型更新与发展176

三、新的文化语境与类型化研究的前景186

第五章 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190

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必然性190

一、“诗学”概念梳理190

二、理论对比较文学的重要性193

三、中西比较诗学的必然发展195

第二节 同异关系与二元互动:比较诗学的认识论203

前提203

一、共同的诗学问题203

二、不同的理论表述207

三、二元互动213

四、二元动态关系的扩展与演变222

第三节 跨文化阐释: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基础226

一、阐释: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论特征227

二、跨文化阐释:比较诗学方法论的特异性234

第四节 实例分析:中国诗学文本阐释模式的特征239

一、内外互动互制240

二、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247

三、本文与互文249

结语254

附录261

附录二264

后记271

1998《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乐黛云等著 19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现代新闻理论(1999 PDF版)
现代新闻理论
1999 北京:民族出版社
比较文学(1983 PDF版)
比较文学
1983
比较管理学(1992 PDF版)
比较管理学
1992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比较管理学(1992 PDF版)
比较管理学
199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比较伦理学(1962 PDF版)
比较伦理学
1962 国立编译馆
比较管理学(1994 PDF版)
比较管理学
1994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比较文学简编(1988 PDF版)
比较文学简编
1988 上海: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生理学(1984 PDF版)
比较生理学
198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比较伦理学(1998 PDF版)
比较伦理学
1998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比较新闻学(1994 PDF版)
比较新闻学
1994 北京:文津出版社
比较管理学(1991 PDF版)
比较管理学
1991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原理(1988 PDF版)
比较文学原理
1988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比较文学原理(1985 PDF版)
比较文学原理
1985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比较文学(1983 PDF版)
比较文学
198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1987 PDF版)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198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