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临床与新进展》求取 ⇩

1.临床研究的设计与数据处理庞文贞1

一、临床研究设计的意义1

二、临床研究设计的内容1

(一)制定假设1

(二)明确研究总体与抽样的标准1

(三)确立处理因素和观察指标1

(四)控制误差和偏倚2

三、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

(一)随机分组2

(二)设立对照4

(三)足够的样本含量4

四、数据处理5

(一)说明变量值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5

(二)说明变量值变异情况的统计指标7

(三)正常值范围的估计7

(四)标准误的计算方法与应用8

(五)均数的显著性检验8

(六)相对数的应用及标准化法11

(七)率的显著性检验12

(八)卡方检验12

(九)直线相关与回归13

(十)多因素分析16

(十一)相对危险度的计算17

五、统计表与统计图17

六、结束语18

2.CT诊断白人驹张云亭 吴恩惠20

一、CT诊断基础知识20

(一)CT成象基本原理20

(二)CT设备20

(三)CT检查方法20

(四)CT扫描观察技术20

(五)CT观察与分析方法21

二、临床应用21

(一)中枢神经系统21

(二)五官23

(三)颈部23

(四)胸部24

(五)腹部26

(六)盆腔29

(七)四肢骨与软组织29

3.磁共振成像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廉宗澄31

一、总论31

(一)核磁共振的物理学31

(二)自旋密度32

(三)弛豫时间32

(四)脉冲序列33

(五)MRI设备类型35

(六)MRI检查禁忌症35

二、肺和纵隔36

(一)肺和纵隔结构的MRI表现36

(二)肺内病变36

(三)纵隔病变37

(四)胸膜病变38

(五)胸壁病变38

三、心脏和大血管38

(一)缺血性心脏病38

(二)心肌病39

(三)心包病39

(四)心瓣膜病39

四、腹部及盆腔39

(一)肝脏40

(二)胆管系统41

(三)胰腺41

(四)肾脏41

(五)膀胱42

(六)前列腺42

(七)子宫42

(八)卵巢42

五、内分泌器官42

(一)脑垂体42

(二)甲状腺43

(三)甲状旁腺44

(四)肾上腺44

六、骨髓45

(一)骨髓逆转46

(二)骨髓浸润或置换46

(三)骨髓消失47

4.免疫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潘菊芬48

一、免疫系统48

(一)T细胞亚群48

(二)细胞因子49

(三)NK细胞与LAK细胞50

(四)抗体50

二、正常免疫应答与异常免疫应答51

(一)正常免疫应答51

(二)异常免疫应答52

三、免疫功能评价项目56

(一)非特异免疫功能56

(二)体液免疫功能56

(三)细胞免疫功能56

(四)超敏反应56

四、免疫学治疗56

(一)抗血清治疗57

(二)免疫重建57

(三)免疫替代疗法57

5.血液气体分析的现状刘昌起60

一、血液气体分析的名词及意义60

(一)酸碱度(pH)及氢离子浓度[H+]60

(二)CO2总量60

(三)实际碳酸氢根(AB)与标准碳酸氢根(SB)60

(四)缓冲总碱(BB)61

(五)碱多余(BE)61

(六)血气62

二、血气报告的临床分析步骤66

(一)判断各种酸碱平衡失调类型的原则67

(二)对呼吸功能状态作出判断69

(三)对组织缺氧状态的估计69

三、判断酸碱平衡失调方法的比较69

(一)坐标图分析法70

(二)表格归纳法71

(三)代偿预计值的推算71

(四)混合性酸碱失调的特点73

(五)临床表现结合综合动态的分析75

6.呼吸功能检查赵连云77

一、肺量计测定及描图分析77

(一)肺容量77

(二)通气功能77

(三)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及损害程度的分级78

二、功能残气与残气78

三、通气分布测定79

四、小气道功能检查80

(一)闭合容积和闭合容量测定81

(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81

五、弥散功能测定81

六、呼吸动力机理测定84

(一)肺顺应性测定84

(二)气道阻力测定85

7.主要抗菌药物应用与研究的现状胡文芝92

一、β-内酰胺类92

(一)青霉素类92

(二)头孢菌素类93

(三)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94

(四)炭青霉烯类94

(五)单环酰胺类95

二、氨基糖甙类95

(一)庆大霉素、托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95

(二)乙基西梭霉素95

(三)大观霉素95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95

(一)红霉素硬脂酸盐95

(二)罗红霉素95

(三)地红霉素96

(四)6氧甲基红霉素96

(五)阿齐红霉素96

四、肽类抗生素96

(一)万古霉素与去甲基万古霉素96

(二)壁霉素96

(三)Daptoinycin(Ly146032)96

五、氟喹诺酮类96

(一)诺氟沙星97

(二)伊诺沙星97

(三)环丙沙星98

(四)氧氟沙星98

(五)培氟沙星98

(六)罗密沙星98

六、抗真菌药99

(一)酮糠唑99

(二)氟糠唑99

8.肿瘤的内科治疗(化学、免疫、内分泌)张天泽100

一、化疗药物种类100

二、化疗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101

三、细胞动力学与化学102

(一)正常组织与肿瘤生长的特性102

(二)细胞增殖周期102

(三)肿瘤生长速度103

(四)化疗药物杀伤动力学103

(五)按药物对细胞分裂周期发挥作用点划分104

四、化疗的毒副作用104

五、当前化疗药物使用原则和其他注意事项105

(一)间歇性大量给药105

(二)联合用药105

六、抗肿瘤新药的挖掘和应用106

七、内分泌治疗106

八、生物反应修饰物107

9.肺结核的化学疗法于维琴110

一、抗结核化疗药物的基础介绍110

(一)国际通用的十二种抗结核药物110

(二)间歇疗法的理论根据110

(三)划分主要抗结核药物的新概念110

(四)常用抗结核药物的剂量、应用方法、副作用和应注意事项110

二、化疗方案制定原则及考核标准113

(一)化疗方案制定的原则113

(二)考核标准113

三、化疗的进展113

(一)长程标化方案113

(二)短程化学疗法113

(三)难治肺结核的处理原则116

(四)抗结核药物的新进展116

四、化疗的展望117

(一)药物研究的趋势117

(二)化疗方案117

(三)其他117

10.介入性放射学吕大劳119

一、介入性放射学基本知识简介119

(一)经皮插管技术119

(二)栓塞物质及其特性与栓塞术120

(三)溶栓剂及溶栓方法121

(四)血管成形术121

(五)经皮二尖瓣气囊分离术122

(六)动脉灌注化疗122

(七)人工造口术123

(八)狭窄生理管道扩张术123

二、介入性放射学临床应用概况123

(一)头、颈部123

(二)胸部124

(三)腹部125

11.发热待查的诊断王培福127

一、发热的定义127

二、发热的临床分类127

(一)急性发热127

(二)长期发热127

(三)周期性发热127

(四)长期低热127

(五)超高热127

三、发热疾病的诊断方法127

(一)病史收集127

(二)体格检查127

(三)实验室检查128

四、发热病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29

(一)急性发热129

(二)长期发热129

(三)周期性发热131

(四)长期低热133

(五)超高热134

12.脓毒综合征崔乃杰135

一、脓毒症与感染的关系135

二、脓毒症等的定义135

三、发病机制135

(一)内源性介质135

(二)氧自由基138

四、诊断140

五、治疗140

(一)清除及拮抗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140

(二)清除氧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灭活剂142

(三)传统治疗143

13.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血清学诊断(张迈?)144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144

(一)甲型肝炎的概况和特点144

(二)甲型肝炎病原和血清学诊断144

(三)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145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145

(一)乙型肝炎病毒145

(二)乙型肝炎的传播145

(三)乙型肝炎的临床146

(四)乙型肝炎病原和血清学诊断147

(五)乙型肝炎的预防151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151

(一)丙型肝炎病毒151

(二)流行病学151

(三)丙型肝炎病原和血清学诊断152

(四)临床表现153

(五)鉴别诊断153

(六)预防153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153

(一)丁型肝炎病毒153

(二)流行病学153

(三)HDV和HBV感染后的表达153

(四)HDV感染的类型154

(五)丁型肝炎病原和血清学诊断154

五、戊型病毒性肝炎154

(一)戊型肝炎病毒154

(二)流行病学154

(三)临床表现154

(四)戊型肝炎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154

(五)预防及免疫力154

六、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检测154

(一)肝功能检测的项目及特点154

(二)肝功能分析的要点155

(三)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的特点155

七、病毒性肝类治疗的现状155

(一)休息155

(二)饮食155

(三)药物治疗156

14.梅毒与淋病傅志宜159

梅毒159

一、病因学159

二、传染方式159

(一)后天性梅毒159

(二)先天性梅毒160

三、病程分期和临床表现160

(一)后天性梅毒160

(二)潜伏梅毒162

(三)先天性梅毒163

四、诊断163

(一)病史163

(二)体格检查164

(三)化验检查164

五、治疗165

(一)早期梅毒165

(二)晚期梅毒165

(三)心血管梅毒165

(四)神经梅毒165

(五)妊娠梅毒165

(六)胎传梅毒165

淋病166

一、发病率166

二、传染方式166

三、病原体167

四、临床表现167

(一)男性淋病167

(二)女性淋病168

(三)其它部位淋病169

(四)播散性淋球菌感染170

五、诊断171

(一)临床表现171

(二)不洁性接触史171

(三)实验室检查171

六、淋病的治疗171

(一)治疗原则172

(二)无合并症的淋病172

(三)有合并症的淋病173

(四)播散性淋病173

(五)新生儿眼炎的预防173

15.心力衰竭的处理倪士珍174

一、病因和诱发因素174

(一)病因174

(二)诱发因素174

二、与治疗有关的病生理175

(一)心排量的调控因素175

(二)神经体液的代偿和过度代偿176

(三)心室超负荷的代偿和过度代偿177

(四)舒张期HF的病生理178

三、HF的诊断和类型179

(一)充血性心衰的Framingham诊断标准179

(二)HF的类型179

四、HF的处理策略180

(一)治疗的一般策略180

(二)慢性HF的治疗策略180

(三)急性HF的治疗策略181

(四)舒张期HF的治疗策略182

五、HF的药物治疗183

(一)选择第一线药物的原则183

(二)HF的药物治疗183

16.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黄体钢193

一、高血压的定义193

二、高血压病的分类和分型194

(一)分类194

(二)分型194

三、高血压病临床检查和实验197

(一)临床检查197

(二)实验室检查197

四、继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198

(一)肾性高血压198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0

(三)嗜铬细胞瘤201

五、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202

(一)非药物治疗202

(二)药物疗法202

17.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与治疗王佩显208

一、AMI病理生理208

(一)心肌代谢需要和冠状动脉血流208

(二)心肌缺血和MI的能量代谢改变208

(三)MI时心肌结构和生化改变209

(四)冠A血栓形成是AMI的起动步骤209

(五)侧支血流209

(六)梗塞对局部和整体心室功能的影响209

(七)电不稳定性210

(八)“冠A正常”的心肌梗塞210

(九)AMI可能的激发因素210

二、AMI的诊断210

(一)病史210

(二)体格检查212

(三)心肌酶检查213

(四)心电图214

(五)血液动力学监测214

三、AMI的现代处理215

(一)一般治疗215

(二)抢救心肌217

四、AMI电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219

(一)心脏阻滞219

(二)AMI室性心律失常220

(三)AMI室上性心律失常222

五、AMI机械性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224

(一)心肌梗塞扩展224

(二)心肌梗塞膨出224

(三)室壁瘤224

(四)心脏破裂225

(五)右室梗塞226

18.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及机制的诊断问题石毓澍229

一、SVT的类型229

(一)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29

(二)房性心动过速229

(三)心房扑动229

(四)房室连接区性心动过速229

二、SVT时应采取的诊断措施230

(一)12导联心电图230

(二)刺激迷走神经的手法230

三、心电图特点232

(一)心动过速时P波与QRS波的关系232

(二)SVT时P波形态及电轴233

(三)SVT时A:V比例234

(四)SVT时心房率及室率235

(五)SVT发作中止的一些特点235

四、SVT伴宽QRS波的诊断问题236

五、SVT电生理学检查的适应症237

(一)心电图不能确定机制的SVT238

(二)严重症状或有生命威胁的SVT238

(三)多次复发SVT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238

(四)证实或排除2个或2个以上起源点及传导通道238

19.呼吸衰竭郭仓240

一、定义与分型240

二、发生机制240

(一)通气不足240

(二)肺弥散量减少240

(三)肺泡通气与血流灌注比例失调241

(四)静-动脉分流241

三、导致呼吸衰竭的疾病241

(一)气道阻塞性疾病241

(二)肺急性损伤或组织浸润241

(三)引起肺水肿的疾病241

(四)肺血管疾病241

(五)胸廓及胸膜疾病241

(六)神经肌肉疾病241

四、诊断242

五、并发症242

(一)心功能衰竭242

(二)呼吸肌衰竭或疲劳242

(三)呼衰引起脏器功能衰竭245

六、治疗246

(一)疏通呼吸道246

(二)改善“风箱”作用246

(三)恢复神经支配功能246

(四)补充氧气246

(五)纠正PaCO2过低246

[附一]人工呼吸机的使用246

[附二]PEEP247

[附三]HFV(高频通气)247

七、急性呼吸衰竭的监护248

20.支气管哮喘张久山249

一、流行病学249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249

三、病理生理249

(一)肥大细胞250

(二)嗜酸粒细胞250

(三)淋巴细胞250

(四)肺泡巨噬细胞250

(五)中性粒细胞250

四、分型与分期250

(一)分型250

(二)分期250

五、临床表现251

(一)症状251

(二)体征251

六、诊断251

(一)病史251

(二)临床检查251

(三)实验室检查251

(四)肺功能检查251

(五)特异性过敏原试验252

(六)特异性过敏原的体外试验252

七、鉴别诊断252

(一)心源性哮喘252

(二)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252

(三)弥漫性细支气管炎252

(四)婴幼儿急性细支气管炎252

(五)过度换气综合征252

(六)上气道阻塞252

(七)支气管肺癌253

(八)变态反应性肺浸润253

八、并发症253

(一)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253

(二)自发性气胸及纵膈气肿253

(三)呼吸肌疲劳253

(四)肺不张253

(五)呼吸道感染253

(六)急性呼吸衰竭及肺心病253

九、治疗253

(一)支气管扩张剂253

(二)抗炎剂254

(三)根治疗法254

(四)哮喘发作的常规治疗255

21.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杜文彬256

一、定义256

二、病因257

(一)休克257

(二)创伤257

(三)误吸257

(四)中毒258

(五)药物258

(六)输血258

(七)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58

(八)其它258

三、病理生理与发病机制258

(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258

(二)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259

四、病理261

五、临床表现261

六、诊断262

(一)Petty 1982年标准262

(二)我国1982年(北京)ARDS专题讨论会的诊断标准262

(三)我国1988年(广州)ARDS专题讨论会修订的诊断标准(草案)263

七、鉴别诊断263

(一)心源性肺水肿263

(二)急性肺栓塞264

(三)弥漫性间质纤维化264

八、早期诊断264

(一)临床观察264

(二)急性肺损伤标志物的测定264

九、治疗264

(一)积极治疗基础病265

(二)迅速纠正缺氧265

(三)控制液体入量265

(四)改善微循环266

(五)DIC治疗266

(六)及时发现,积极抢救严重合并症266

(七)营养支持疗法267

(八)加强护理工作267

22.肺癌的诊断钱本烨268

一、早期发现肺癌的方法268

(一)防癌普查268

(二)高危人群肺癌早期筛选检查268

(三)因症状就医268

二、肺癌的分期269

(一)肺癌的分类269

(二)肺癌的自然生长史269

(三)肺癌的TNM分期270

三、早期肺癌的X线诊断270

从X线形态学分271

(一)早期中心型肺癌271

(二)外围型早期肺癌271

(三)隐匿癌271

从细胞类型的X光表现分271

(一)鳞状细胞癌271

(二)腺癌272

(三)支气管肺泡癌272

(四)大细胞癌273

(五)鳞腺癌273

(六)小细胞癌273

四、肺癌的症状和体征273

(一)咳嗽273

(二)咯血273

(三)胸痛273

(四)发热273

(五)呼吸困难273

(六)肺外、胸内症状和体征274

(七)肺上沟瘤274

(八)胸外远处转移274

(九)肺外非转移表现274

五、肺癌诊断的检查技术274

(一)痰脱落细胞学检查274

(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75

(三)肺癌的支气管造影276

(四)经纤支镜肺活检或毛刷涂片276

(五)血卟啉激光诊断法276

(六)肺穿刺术276

(七)血清相关抗原276

(八)纵隔镜和胸腔镜检查276

(九)胸部CT276

(十)核磁共振对肺癌的诊断279

(十一)开胸探查279

23.上消化道出血张人华281

一、病因学特点281

二、诊断281

(一)病史及体检281

(二)胃吸引281

(三)急诊胃镜检查281

(四)吞线试验282

(五)X线双重对比造影282

(六)腹部选择性血管造影282

(七)放射性核素检查283

三、出血量的估计283

四、出血持续的判断283

五、上消化道再出血及预后的预测283

六、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284

(一)一般急救措施284

(二)止血药物284

(三)经内镜止血286

(四)三腔管压迫止血287

(五)外科手术287

24.胃食管返流病齐伯贞289

一、定义289

二、症状289

(一)典型症状289

(二)不典型症状289

(三)警戒信号症状289

三、检查289

(一)24小时食管腔的pH监测289

(二)内窥镜检查289

四、鉴别诊断290

五、并发症290

(一)食管狭窄290

(二)食管溃疡290

(三)Barrett's食管290

六、治疗290

(一)非药物治疗290

(二)药物治疗291

(三)外科手术291

(四)食管扩张术291

25.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内科治疗黄象谦293

发病机制293

一、损伤因子293

(一)胃酸、壁细胞和胃蛋白酶293

(二)内分泌系统障碍293

(三)吸烟294

(四)幽门螺杆菌294

(五)胃排空和十二指肠运动障碍294

(六)其他因素295

二、防护因子295

(一)粘液295

(二)重碳酸盐295

(三)胃粘膜上皮表面的磷酯295

(四)粘膜上皮再生295

(五)胃微血管296

(六)多巴胺297

内科治疗297

一、抗酸剂298

(一)临床药理298

(二)临床应用298

二、抗胆碱能药298

(一)临床药理299

(二)临床应用299

三、H2受体阻滞剂299

(一)临床药理299

(二)临床应用299

(三)不良反应300

四、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300

(一)临床药理300

(二)药代动力300

(三)临床应用300

(四)不良反应301

五、前列腺素301

(一)前列腺素对胃生理的影响301

(二)临床应用301

(三)不良反应302

六、硫糖铝302

(一)临床药理302

(二)临床应用302

七、三钾二枸橼酸铋盐302

(一)临床药理302

(二)临床应用302

(三)不良反应303

八、其他303

(一)幽门螺杆菌的清除303

(二)饮食疗法303

(三)戒烟303

(四)防止复发303

(五)呋喃唑酮(痢特灵)303

26.肝衰竭的诊断治疗钱绍诚305

一、病因305

二、症状体征305

(一)肝脑症305

(二)凝血机制的损害305

(三)食道静脉曲张出血306

(四)腹水及全身浮肿306

(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06

(六)感染306

三、诊断306

(一)肝功能的检查306

(二)肝病的影像诊断307

四、治疗学上某些观点的改变308

(一)高糖的观点308

(二)低蛋白的观点308

(三)某些氨基酸的问题308

五、治疗308

(一)营养支持疗法308

(二)生活、工作及休息等问题309

(三)急性、亚急性肝衰的处理309

(四)慢性肝衰的处理310

附:肝病氨基酸分析诊断及氨基酸调整补充疗法312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312

(二)临床应用313

27.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王苑本316

一、胃癌的流行病学316

(一)发病率316

(二)胃癌的死亡率316

(三)胃癌的发病与年龄、性别的关系316

(四)胃癌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16

二、病理321

(一)早期胃癌病理大体分型321

(二)早期胃癌的组织学分类323

(三)早期胃癌的转移323

(四)早期胃癌的预后323

三、临床表现323

四、诊断323

(一)临床症状及体征323

(二)实验室诊断323

(三)X线诊断324

(四)超声引导经皮穿刺324

(五)癌前病变的定期随防324

(六)人群普查325

(七)纤维胃镜检查326

五、治疗326

(一)手术治疗326

(二)手术后化疗327

(三)放射治疗327

(四)中医中药327

(五)内镜下治疗327

28.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翟德佩329

一、发病机理329

(一)免疫329

(二)补体329

(三)血凝与纤溶(止血平衡)329

(四)前列腺素329

(五)嗜中性白细胞329

(六)单核巨噬细胞329

(七)肾脏局部作用329

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分类329

(一)微小变化群329

(二)局灶/节段性病变330

(三)弥漫性肾小球肾炎330

(四)未分类肾小球肾炎331

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型331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331

(二)急进性肾炎331

(三)慢性肾炎331

(四)肾病综合征331

(五)隐匿性肾小球肾炎332

四、临床表现332

五、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332

(一)一般对症治疗332

(二)特殊药物疗法332

29.急性肾衰竭高天元337

一、ARF的定义337

二、ARF分类及病因学337

(一)肾前性肾衰337

(二)肾性肾衰339

(三)肾后性肾衰341

三、ARF的分型341

四、ARF的临床表现342

(一)少尿期342

(二)多尿期343

(三)恢复期343

五、ARF的诊断343

(一)诊断标准343

(二)不同机制肾衰的区别要点344

(三)实验性治疗345

六、肾性ARF的治疗345

(一)去除病因345

(二)水电解质平衡346

(三)高热量,高必需氨基酸,低蛋白346

(四)酸中毒346

(五)透析治疗346

(六)中药治疗347

30.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喻娴武348

一、贫血定义348

二、红细胞概述348

(一)红细胞的起源和生成348

(二)红系增殖、分化的调控348

(三)红细胞膜的结构352

(四)红细胞的糖代谢353

(五)正常血红蛋白的结构354

三、贫血的鉴别诊断355

(一)全面采集病史355

(二)仔细地查体355

(三)重视血常规检查356

(四)形态学分类是判断贫血类型的第一步356

(五)骨髓检查356

(六)过筛试验357

3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杨崇礼363

一、免疫抑制剂363

(一)抗淋巴细胞球蛋白363

(二)单克隆抗T细胞抗体367

(三)环胞菌素A367

二、造血生长因子:白介素-3368

三、造血组织移植369

(一)骨髓移植369

(二)胎肝造血细胞移植及输注372

32.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和治疗杨天楹375

一、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375

(一)形态学375

(二)细胞化学375

(三)免疫学376

(四)细胞遗传学377

(五)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型378

(六)免疫球蛋白重链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378

(七)生物化学分型378

二、急性白血病的治疗378

(一)诱导缓解治疗379

(二)缓解后治疗380

(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380

(四)诱导分化治疗380

(五)加强支持治疗381

(六)骨髓移植381

(七)造血细胞调节因子的应用382

33.内科领域的血栓与止血李家增、包承鑫384

一、肿瘤与凝血384

(一)恶性肿瘤的临床出血与血栓形成384

(二)肿瘤患者的止血、凝血机制变化384

(三)急性白血病的止血障碍386

(四)肿瘤转移与凝血386

(五)肿瘤转移中的抗栓治疗387

二、血栓前期的诊断387

(一)血栓形成的因素388

(二)血栓前期388

(三)检测方法389

三、溶血栓药、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389

(一)溶血栓药389

(二)抗凝血药391

(三)抗血小板药392

34.甲状腺疾病卢倜章395

一、有关甲状腺的基础知识395

(一)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395

(二)甲状腺的血管与神经395

(三)甲状腺组织结构395

(四)碘与甲状腺激素的代谢397

(五)甲状腺功能的控制与调节397

(六)甲状腺疾病的自身免疫397

(七)甲状腺疾病与遗传398

二、甲状腺疾病的病因与分类399

(一)甲亢的病因与疾病分类399

(二)甲低的病因与疾病分类399

三、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raves病)的诊断与治疗399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399

(二)病理400

(三)临床表现400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03

五、治疗403

(一)药物治疗403

(二)131碘治疗405

(三)手术治疗406

六、甲亢危象406

(一)发病机理406

(二)诊断标准407

(三)治疗原则407

35.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尹潍408

一、人体内嘌呤的代谢408

二、病理生理408

三、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病因408

(一)原发性高尿酸血症408

(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409

(三)诱发因素410

四、临床表现410

(一)无症状期和发作关节炎间歇期410

(二)急性关节炎期410

(三)慢性关节炎期410

(四)肾结石、尿酸性肾病410

五、临床分型410

(一)原发性痛风410

(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411

(三)伴发疾病411

六、诊断411

七、鉴别诊断411

八、防治412

(一)目的412

(二)一般治疗412

(三)药物治疗412

(四)其他治疗413

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膳食问题414

36.糖尿病王家驰415

一、糖尿病的类型415

(一)胰岛素依赖型415

(二)非胰岛素依赖型416

(三)其它类型416

二、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416

(一)遗传因素416

(二)环境因素417

(三)自身免疫因素417

三、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418

(一)大血管病变418

(二)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418

(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420

(四)糖尿病性肌病420

(五)糖尿病性骨关节病420

(六)糖尿病性皮肤病变420

(七)糖尿病足420

四、糖尿病的诊断标准421

(一)糖尿病的诊断421

(二)葡萄糖耐量减低的诊断421

(三)糖尿病倾向421

五、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421

(一)尿糖421

(二)血糖421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422

(四)胰岛素释放试验422

(五)血清C肽测定422

(六)糖化血红蛋白422

(七)血脂的测定422

(八)其它检测技术的进展422

六、糖尿病的治疗422

(一)饮食疗法422

(二)运动疗法423

(三)药物疗法424

(四)糖尿病的其它疗法426

37.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李文硕428

一、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处理428

(一)等张性脱水429

(二)高张性脱水431

(三)低张性脱水431

(四)低张性体液过多432

(五)Na+欠缺433

(六)Na+过剩433

(七)K+欠缺(低钾血症)433

(八)K+过剩(高钾血症)434

二、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435

(一)血pH值、PCO2及BE值的含义436

(二)酸碱失衡的治疗原则436

(三)呼吸性酸中毒与碱中毒的治疗437

(四)代谢性酸中毒治疗437

(五)代谢性碱中毒治疗438

38.脑血管病的治疗及其理论基础江德华440

一、脑血管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440

二、脑血管的解剖及其特点440

三、脑血流量440

四、脑血管的组织病理学441

五、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441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441

(二)出血性病变伴随的脑血管痉挛443

(三)血脑屏障的破坏与血管源性脑水肿444

(四)血凝状态444

六、脑血管病治疗及其进展444

(一)传统治疗措施444

(二)几类治疗的争论及进展445

附一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447

附二 各类脑血管疾病疹断要点448

39.神经症:焦虑性障碍李永志450

一、神经症的共同特点450

二、神经症的分类450

(一)中国对精神疾病的分类450

(二)美国对精神疾病的分类450

三、神经症的流行病学451

四、神经症的病因学451

(一)心理动力学原因451

(二)学习理论原因451

(三)社会环境原因451

(四)器质性原因451

五、癔病性神经症451

(一)癔病性神经症的特点452

(二)临床表现452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53

(四)治疗454

六、焦虑性神经症454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455

(二)临床表现455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455

(四)治疗456

七、其它类别的神经症456

(一)强迫性神经症456

(二)恐怖性神经症456

(三)抑郁性神经症456

(四)疑病性神经症457

(五)神经衰弱457

(六)其它类别神经症的治疗原则457

40.结缔组织病沈剑鸣458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458

(一)发病率458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458

(三)病理460

(四)临床表现460

(五)抗核抗体460

(六)其它血清学异常461

(七)诊断461

(八)治疗461

(九)预后462

二、系统性硬化症462

(一)发病率462

(二)病因462

(三)病理463

(四)临床表现463

(五)实验室诊断465

(六)诊断465

(七)治疗465

(八)预后466

三、皮肤炎/多发性肌炎466

(一)发病率466

(二)病因466

(三)病理467

(四)临床表现467

(五)诊断467

(六)治疗467

(七)预后468

1993《内科临床与新进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象谦主编;钱绍诚副主编 1993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