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学 上》求取 ⇩

绪论1

一、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目的1

前言页1

二、生态学发展简史2

三、生态学的分科5

四、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

五、生态学的研究方法6

第一章 生态因子的分类及其作用的一般特征7

一、非生物因子7

第一篇 个体生态学(环境分析)7

二、生物因子9

三、阈与率,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生态因子中的最低定律,因子的综合作用10

第二章 主要自然因子的生态作用14

第一节 环境湿度对动物的影响14

一、环境温度的意义14

二、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的忍受极限15

三、温度对动物的繁殖、发育、生长、形态、死亡和行为的影响18

四、动物的热能代谢及调节22

五、动物的休眠27

一、光辐射的意义29

第二节 光辐射的作用29

二、可见光、紫外线和生物光30

第三节 水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35

一、水对动物有机体的一般意义35

二、水生动物的水盐代谢和渗透压调节36

第四节 降水量和雪及冰的覆盖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40

一、降水的作用40

二、雪覆盖的作用42

三、冰覆盖的作用43

第五节 湿度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44

一、湿度对动物的影响45

第六节 无机盐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48

第七节 气体代谢和大气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49

一、气体代谢的特征和大气的作用49

二、水生动物的气体代谢以及水流的作用53

第八节 动物的栖息基底67

一、生物栖息基底的作用67

三、陆地动物的气体代谢以及风的作用68

二、水体的基底68

三、陆地基底--岩石、沙地和土壤71

一、气候在动物生活中的一般作用75

第九节 气候及其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75

二、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生物周期76

三、小气候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88

第十节 火的生态作用92

第十一节 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98

第三章 动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98

一、食物在动物生活中的作用98

二、动物和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其他型式112

一、种群的基本概念115

第二篇 种群生态学115

第四章 种群的结构115

二、种群的数量统计117

三、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122

四、种群的性比及年龄分布123

第五章 种群的数量及其动态127

第一节 出生率、死亡率、生命表和存活曲线127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127

二、生命表128

三、存活曲线的类型135

第三节 种群增长140

一、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式增长141

二、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145

三、实验种群和野外种群的证据148

四、影响种群增长和动态的其他几个方面153

第四节 自然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159

第五节 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相对稳定性163

第六章 种群行为生态学168

第一节 种群行为生态学研究概述168

一、紧张不安的行为168

二、姑息、绥靖的表示169

三、声音和气味的显示170

四、进攻行为的表示171

六、取食行为173

一、迁移和洄游174

第二节 迁移、洄游、分散、群聚、阿利氏规律174

二、分散177

三、群聚及阿氏规律179

第三节 社群行为和种群181

第二节 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186

第四节 种群中个体的隔离及领域性187

第七章 种间关系190

第一节 种间竞争190

一、洛特卡-沃尔泰勒(Lotka-volterra)模型191

二、实验种群的竞争195

三、自然种群的竞争197

四、竞争与进化199

第二节 捕食者和被食者201

一、捕食者与被食者的数学模型202

二、实验种群研究204

三、野外研究205

第三节 寄生者与宿主209

第四节 捕食和寄生系统的共同进化214

第八章 种群调节216

第一节 密度制约的和非密度制约的因素216

第二节 气候因素218

第三节 种间因素220

第四节 食物因素222

第五节 种内调节224

一、行为调节--温·爱德华(Wyune-Edwards)学说225

二、内分泌调节--克里斯琴(Christion)学说226

三、遗传调节--奇蒂(Chitty)学说228

第三篇 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231

第九章 群落生态学231

第一节 群落生态学的意义231

一、生物群落简介231

二、群落的分类及生态学上的优势概念232

三、生态演替234

四、有关群落演替的顶极235

五、动物群落学简介237

一、群落的基本特征239

第二节 群落的特征和种间协调239

二、种间协调(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的测定方法240

第三节 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243

一、物种多样性的测量243

二、一些多样性等级的例子249

三、多样性等级形成的因素250

第四节 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251

第五节 人类与生物群落252

一、人类作为生物群落形成过程的启动者252

三、人类是群落生境的创造者(改变者或破坏者)254

二、人是动物群落组成的引入者254

四、关于排灌水及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255

第十章 生态系统257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57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257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259

三、生态系统的生产、呼吸和分解过程263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流266

一、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和生态锥体266

二、生态系统的能流过程268

三、生态效率273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274

一、生产力的基本概念274

二、初级生产力277

三、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281

四、次级生产力285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286

一、水循环287

二、气体型循环289

三、沉积型循环295

四、营养物质收支299

五、再循环途径301

第四篇 应用生态学303

第十一章 应用生态学的几个重要方面303

第一节 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科学管理303

一、逻辑斯谛模型305

二、动态库模型306

三、实验研究310

第二节 有害动物的防治312

第三节 生态学与环境污染问题317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322

第四节 生态学与人口问题322

二、我国人口的增长325

三、人口增长与粮食、土地、污染等问题的关系326

附:系统生态学简介329

一、什么是数学模型330

二、实例--三分室的碘循环模型330

三、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更一般模型334

四、建立模型的目的及常用的数学方法335

五、建立模型的方法337

编后记342

1981《动物生态学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合编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动物生态学  上(1982 PDF版)
动物生态学 上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动物生态学原理(1987 PDF版)
动物生态学原理
1987
动物生态学  (下册)  群集生态学(昭和42年01月第1版 PDF版)
动物生态学 (下册) 群集生态学
昭和42年01月第1版
动物生态学(上卷)(1982年05月第1版 PDF版)
动物生态学(上卷)
1982年05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动物生态学(下卷)(1982年06月第1版 PDF版)
动物生态学(下卷)
1982年06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作物生态学  上( PDF版)
作物生态学 上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动物生态学讲座(1979 PDF版)
动物生态学讲座
1979
动物生态学( PDF版)
动物生态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
动物生态学原理(1987 PDF版)
动物生态学原理
198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动物生态学浅说(1982 PDF版)
动物生态学浅说
1982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动物污染生态学(1988 PDF版)
动物污染生态学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动物的生态(1982 PDF版)
动物的生态
1982 北京:北京出版社
动物繁群生态学(1983 PDF版)
动物繁群生态学
1983 北京:科学出版社
动物生态学  上(1981 PDF版)
动物生态学 上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动物生态学  下(1982 PDF版)
动物生态学 下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