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原理》
作者 | 蒋风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52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36206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298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言1
第一编本质论11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对象12
第一节 儿童的含义12
第二节 儿童的文学19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特殊性26
第一节 儿童文学特殊性的构成26
第二节 儿童文学机制的特殊性34
第三章儿童文学的本质38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38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47
第四章儿童文学的功能55
第一节 “教育”的必然与限定性55
第二节 “美育”的必然与限定性60
第三节 “娱乐”的必然与限定性64
第四节 “再现人生”的必然与限定性69
第二编文体论75
第一章儿童文学文体分类的历史性与相对性76
第一节 儿童文学文体分类的历史性76
第二节 儿童文学文体分类的相对性80
第二章儿童文学文体形成的外部及内部因素85
第一节 儿童文学文体形成的外部因素86
第二节 儿童文学文体形成的内部因素92
第三节 儿童文学文体分类形成的特点97
第三章儿童文学文体分类的根据、原则和方法99
第一节 儿童文学文体分类的根据100
第二节 儿童文学文体分类的原则和方法101
第三节 当代儿童文学文体分类大略105
第四章儿童文学文体类型举要108
第一节 儿歌论——儿童天籁之声和延伸109
第二节 童话论——儿童叙事文学的构成121
第三节 少年小说论——少年人生的一面镜子134
第三编创作论151
第一章儿童文学创作与审美活动152
第一节 儿童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地153
第二节 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164
第二章文学思潮与儿童文学创作实践176
第一节 浪漫主义思潮对儿童文学的影响178
第二节 现实主义思潮对儿童文学的影响184
第三节 20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向选择191
第三章儿童文学创作思维的核心:幻想性200
第一节 幻想与儿童文学创作201
第二节 幻想与现实生活216
第三节 幻想的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226
第四编作家论235
第一章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236
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的特定含义236
第二节 儿童文学作家审美心理活动的特殊性237
第二章儿童文学作家的基本素质与品格241
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的智能素质241
第二节 儿童文学作家的心理素质249
第三章儿童文学作家的类型及其儿童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258
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的几种主要类型258
第二节 儿童文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263
第四章儿童文学作家论的研究265
第一节 关于性别与年龄的课题266
第二节 关于环境与时代的课题268
第三节 关于童年体验与机遇的课题269
第五编文本论273
第一章文本及其构成274
第一节 文本、接受与作品274
第二节 文本的构成方式279
第二章儿童审美心理建构与文本构成的对应关系287
第一节 儿童审美心理建构与文本构成287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文本构成特征290
第三节 儿童审美心理与文本结构对应的动态发展299
第六编接受论301
第一章接受理论302
第一节 接受与接受中介302
第二节 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其在文学接受中的意义308
第三节 接受过程319
第二章儿童对文学的接受326
第一节 儿童接受文学的一般特点326
第二节 儿童接受文学的个体差异330
第七编方法论337
第一章儿童文学研究方法的演进338
第一节 方法与方法论338
第二节 儿童文学研究方法论的自觉导入343
第三节 儿童文学研究方法的现状346
第二章儿童文学研究方法论的一般原理352
第一节 儿童文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任务352
第二节 儿童文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358
第三章儿童文学研究方法论的实施366
第一节 方法论中西比较的哲学思考366
第二节 儿童文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369
第三节 儿童文学研究的人类学方法374
第四节 儿童文学研究的接受美学方法378
第五节 儿童文学研究的心理学方法382
第六节 儿童文学的比较研究387
第七节 儿童文学研究之系统观393
第四章 儿童文学研究方法论之其它397
第八编发展论403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发生404
第一节 儿童观和儿童的发现404
第二节 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发生的意义407
第三节 教育对儿童文学发生发展的意义418
第二章儿童文学观念的发展427
第一节 18世纪中期以前的儿童文学观念的变化427
第二节 18世纪末和19世纪儿童文学观念的发展430
第三节 安徒生与儿童文学观念的发展433
第四节 19世纪后期儿童文学观念的发展435
第五节 19世纪儿童文学理论中儿童文学观念的阐发437
第六节 20世纪儿童文学观念的发展440
第三章儿童文学史的建设443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历史总结对其本位发展的重大意义443
第二节 儿童文学史建设的原则445
第三节 儿童文学史建设的方式449
后记452
1998《儿童文学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蒋风主编 1998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儿童文学
- 1999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儿童文艺心理学
- 1990年9月第1版 重庆出版社
-
- 儿童心理学
- 昭和18年11月 藤井书店
-
- 儿童心理学
- 1981年10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地租
- 195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儿童文学
- 1991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儿童文学
- 1998 北京:开明出版社
-
- 儿童文学原理
- 1998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儿童文学
- 198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儿童心理学
- 198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妇女心理学
-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儿童心理学
- 1987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 儿童文学
- 1988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儿童心理学
- 193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儿童学原理
- 1935 北京:中华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