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
作者 | 刘宝三主编;尚仲生,余新华,黄家顺副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9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601896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10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一)丰富和新颖:对实事求是内涵的新理解1
(二)精髓和法宝:对实事求是地位的新认识5
(三)主观和客观:坚持实事求是的必备条件9
(四)学习和创新:对实事求是的应有态度12
一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根据15
(一)“左”的错误严重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15
(二)“两个凡是”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17
(三)客观形势要求端正党的思想路线20
(四)四化建设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2
(五)改革开放要求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4
二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8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28
(二)列宁关于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30
(三)毛泽东对实事求是思想的伟大贡献及其晚年的失误33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42
(一)解放思想的内涵42
(二)实事求是的内涵46
(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52
四实事求是的层次性和统一性57
(一)实事求是的层次性57
(二)实事求是的统一性65
(三)实事求是层次划分的意义69
五实事求是的目的和任务71
(一)实事求是的宏观目的和任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71
(二)实事求是的中观目的和任务——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76
(三)实事求是的微观目的和任务——正确分析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80
六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85
(一)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85
(二)实事求是的基本方法94
七实事求是的开放性和创造性101
(一)实事求是的开放性101
(二)实事求是的创造性106
(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关系111
八实事求是的着重点和讳忌点115
(一)实事求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15
(二)实事求是的着重点117
(三)实事求是的讳忌点125
九实事求是的阶段性和连续性132
(一)实事求是活动内部的阶段性和连续性132
(二)实事求是活动之间的阶段性和连续性137
(三)实事求是活动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客观依据140
十实事求是的复杂性和艰难性143
(一)从“实事”看实事求是的复杂性和艰难性143
(二)从主体看实事求是的复杂性和艰难性147
(三)从检验标准看实事求是的复杂性和艰难性151
十一实事求是的胆略和才识154
(一)实事求是需要胆略154
(二)实事求是需要才识160
(三)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锻炼主体的胆和识166
十二主体对实事求是的影响168
(一)主体对实事求是其他构成要素的影响168
(二)主体内在各要素对实事求是的影响171
(三)优化主体素质,增强主体的积极功能180
十三客体对实事求是的影响182
(一)客体与“实事”的关系182
(二)客体对实事求是的制约186
(三)增强主体选择力,控制客体制约力193
十四中介对实事求是的影响197
(一)中介是实事求是的重要构成因素197
(二)精神手段和物质手段对实事求是的作用199
(三)优化精神和物质手段207
十五结果对实事求是的影响210
(一)结果是实事求是的起点和归宿210
(二)结果与实事求是中其他要素的关系214
(三)结果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18
十六环境对实事求是的影响223
(一)环境是实事求是的外部条件223
(二)环境对实事求是的作用226
(三)环境对实事求是作用的机制230
(四)优化环境,为实事求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233
十七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237
(一)实事求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之中237
(二)实事求是体现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取向和价值取向之中243
(三)实事求是渗透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中249
十八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252
(一)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252
(二)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功绩和错误256
(三)实事求是地评价和阐述毛泽东思想262
十九实事求是与“一国两制”267
(一)祖国统一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三大任务之一267
(二)“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271
(三)“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277
二十实事求是地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280
(一)对外关系的两个转变280
(二)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283
(三)当今世界的两件大事286
(四)国际交往的两个坚持289
(五)解决国际问题的新方法292
二十一“三个有利于”是实事求是的判断标准295
(一)对判断标准的不同认识295
(二)“三个有利于”的提出是社会实践的需要297
(三)“三个有利于”的自身尺度和检验对象300
(四)“三个有利于”是检验标准的新发展306
(五)在实事求是活动中坚持“三个有利于”309
二十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1
(一)从俄国人不“走俄国人的路”谈起311
(二)中国人“走俄国人的路”错了吗?313
(三)为什么提出“走自己的路”?315
(四)何谓“走自己的路”?317
(五)“走自己的路”还要不要借他山之石?322
(六)“走自己的路”会不会误入歧途?324
后记327
1996《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宝三主编;尚仲生,余新华,黄家顺副主编 1996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论邓小平思想
- 1989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著作思想生平大事典
- 1993
-
- 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1991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邓小平思想概论
-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邓小平军事思想研究
- 1992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研究
- 1994 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
-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论
- 1995.02 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
- 《邓小平文选 第1卷》辅导教材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思想宝库
- 1993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邓小平思想论典
- 1994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邓小平著作思想生平大事典
- 1993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邓小平思想研究
- 1993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 邓小平思想研究
- 1988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