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防》求取 ⇩

第一章 国防利益的整体性1

引子1

1.1 利益的国防与国防的利益2

1.1.1 利益的国防性2

1.1.2 从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3

1.1.3 利益国防的现实环境6

1.1.4 国防的利益观7

1.1.5 国防利益的内核9

1.2.1 思古虑今的联想10

1.2 利益金字塔10

1.2.2 国家利益的特性11

1.2.3 经济利益是基石13

1.2.4 政治利益是主导15

1.2.5 利益金字塔与国防19

1.3 “中轴利益”及其“戈尔迪之结”20

1.3.1 首要逻辑与趋中性20

1.3.2 国家安全度--国防利益之中轴21

1.3.3 斩不断的“戈尔迪之结”23

1.4.1 世界正走向什么样的边缘?26

1.4 多极世界的国防利益26

1.4.2 世界有几极?29

1.4.3 多极化与世界稳定32

1.4.4 利益之极与利益平衡35

1.5 长城为何向南延伸?39

1.5.1 海洋在召唤39

1.5.2 为了使南沙不流血43

1.5.3 走向南极--1.75亿公里47

1.6.1 “嫦娥奔月”为哪般?53

1.6 指向高边疆的利益之矛53

1.6.2 国家利益向无国界的空间延伸55

1.6.3 宇宙开发与国防58

第二章 国防职能的多元性62

2.1 构筑“精神长城”63

2.1.1 “一球两制、共存斗争”63

2.1.2 “不战而胜”66

2.1.3 无硝烟之战72

2.1.4 “和平演变”与国防77

2.2 国际政治、经济的大平衡81

2.2.1 来自“外债”的威胁81

2.2.2 日益加剧的“剪刀差”83

2.2.3 “贸易保护主义”84

2.2.4 技术转让的屏障85

2.2.5 大平衡中求安全86

2.3 生存环境的威胁与安全88

2.3.1 一个世界性的新威胁88

2.3.2 新威胁之一--“人口爆炸”89

2.3.3 新威胁之二--“病毒与恐怖91

2.4 职能的多元性与实现的系统性93

2.4.1 “显式”与“隐式”的统一93

2.4.2 实战功能94

2.4.3 威慑功能95

2.4.4 政治斗争功能96

2.4.5 发展经济功能96

2.4.6 社会造福功能97

2.4.7 外交斗争功能98

第三章 国防威力的综合性99

3.1 浑然一体的国防力100

3.1.1 国防战斗力100

3.1.2 国防威慑力103

3.1.3 国防应变力106

3.1.4 国防后备力108

3.2 “刺刀尖”与经济111

3.2.1 马克思的名言111

3.2.2 两伊为何罢战言和?113

3.2.3 山姆大叔何以口大气粗?118

3.2.4 日本能不能成为军事大国?121

3.2.5 《简氏防务周刊》的一则消息125

3.3 物质+精神129

3.3.1 “攻心为上”129

3.3.2 “2分精神加1分兵器”132

3.3.3 精神原子弹的悲剧134

3.3.4 可怕的是“精神危机”137

3.4 人、财、物三要素139

3.4.1 人多并非势众139

3.4.2 烟、酒、糖不能打仗145

3.4.3 金钱至胜乎?148

3.5 科技吹响冲锋号149

3.5.1 从长矛到核矛149

3.5.2 从单一到合成151

3.5.3 从平面到立体152

3.5.4 从体能到智能154

3.5.5 走科技强军之路155

3.6 大桶上的短板157

3.6.1 能源紧缺157

3.6.2 先行官拖了后腿161

3.6.3 教育的困境164

3.7 综合国力与国力综合167

3.7.1 何谓综合国力?167

3.7.2 一个著名的国力方程式170

3.7.3 中国能排世界第几位?175

3.7.4 国力综合的难题182

第四章 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188

4.1 用钢铁铸造的上层建筑190

4.1.1 系统的构造190

4.1.2 目标高悬191

4.1.3 指导思想194

4.1.4 运行原则195

4.1.5 未来的坐标198

4.2.1 谁是主旋律?203

4.2 主旋律与协奏曲203

4.2.2 “一化”与“三化”205

4.2.3 恶性循环的苦恼206

4.2.4 架越“经济峡谷的天桥”208

4.2.5 服从大局后的抉择210

4.3 兴盛中的武装力量大家族212

4.3.1 成员性格的组合与变异212

4.3.2 多军制与一军制215

4.3.3 陆海空三巨头之争217

4.3.4 核力量想独占鳌头221

4.3.5 问未来军事舞台谁主沉浮?224

4.4 造剑与铸犁能否同炉?227

4.4.1 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227

4.4.2 军工小天地的弊端229

4.4.3 以军带民与扬军抑民230

4.4.4 “十六字方针”232

4.4.5 面临困境234

4.4.6 转轨中的体制建设236

4.4.7 建立三线开发区238

4.4.8 待到炉火正红时241

5.1.1 “第一勤务”与“首要职责”243

第五章 国防事业的社会性243

5.1 国防-社会-国防243

5.1.2 从“共荣圈”到“综安保”246

5.1.3 “马岛”效应249

5.1.4 “总体防御”253

5.2 中国特色:人民战争255

5.2.1 中国人民的“法宝”255

5.2.2 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257

5.2.3 人民战争的理论基础258

5.2.4 “小米+步枪”=胜利?260

5.2.5 综合竞争中无旁观者262

5.3 几种观点的剖析265

5.3.1 “国防=军事=打仗?”265

5.3.2 “国防仅是军人的事?”266

5.3.3 “国防仅是军事部门的事?”268

第六章 国防战略的总体性271

6.1 “总体性战略”与战略总体性271

6.1.1 一个德国将军的“总体战”271

6.1.2 战略:总体性筹划275

6.2.1 完善的研究、组织机构277

6.1.3 “局部+局部=总体?”277

6.2 战略设计的总体性277

6.2.2 科学的研究方法279

6.2.3 周密的工作程序281

6.3 战略指导思想的总体性283

6.3.1 适当的安全系数284

6.3.2 多功能的国防系统285

6.3.3 合理的国防建设结构286

6.3.4 美国与前苏联“导弹差距”的启示288

6.4.1 目标综合与总体性289

6.4 战略目标的总体性289

6.4.2 目标内部系统与总体性291

6.4.3 目标外部系统与总体性293

6.5 战略实施的总体性296

6.5.1 战略途径与总体性296

6.5.2 战略步骤与总体性300

6.5.3 战略措施与总体性301

主要参考文献304

后记305

1994《大国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方敏,樊恭嵩著 199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