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第5版》求取 ⇩

绪言1

上篇5

第一章 导论5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及其人文背景5

一、中医学发展的历史纵观5

二、孕育中医学术的人文背景7

(一)中国农耕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7

(二)人文地理的隔绝状态对中医学的影响8

第二节 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与特点9

一、中医学的主要学术内容9

(一)中医理论9

(二)中医临床知识与技能9

二、中医学的学科优势10

(一)综合性10

(三)中药方剂知识与经验10

(四)养生保健技能及生活科学10

(二)实用性11

(三)诊疗手段的非损伤性及安全性12

(四)注重自身内因,重在调整状态13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3

(一)整体观念13

(二)恒动观念15

(三)辨证论治17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方法18

二、具体的有特色的中医认知方法19

(一)司外揣内19

一、中医学认知方法的总体特点19

(二)援物比类20

(三)心法和顿悟20

(四)试探和反证21

第四节 中医学未来发展展望22

一、医学发展的态势--调整与融合22

(一)调整--世界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22

(二)融合与互补--中国医学发展的必然态势22

二、中医学术发展展望23

(一)中医理论--亟须重新认识和阐发23

(二)中医临床--众多优势有待弘扬24

(三)拓展新的领域--未来中医学发展的更大空间24

(一)基本概念26

(三)气化和形气转化26

(二)气的基本特征26

第一节 元气论26

一、元气论的主要内容26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26

二、元气论对中医学的渗透28

(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28

六、常见证型治要28

(二)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29

(三)说明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29

第二节 阴阳学说29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29

(一)基本概念29

(四)阴阳可概括自然变化的规律30

(三)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30

(二)阴阳的特征30

(五)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31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3

(一)阐释组织结构33

(二)概括生理功能34

(三)说明病理变化34

(四)指导疾病诊断34

(五)指导疾病治疗35

第三节 五行学说36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36

(一)基本概念36

(二)五行的特性36

(三)事物的五行归类37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37

(二)解释病理传变39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9

(一)解释生理现象39

(三)指导诊断疾病40

(四)指导临床治疗40

第四节 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41

第三章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43

第一节 脏腑43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43

(一)心43

(一)肺45

(三)脾47

第四节 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47

(四)肝48

(五)肾50

(一)胆53

(二)胃53

二、六腑的主要功能53

(三)小肠54

(四)大肠54

(五)膀胱54

(六)三焦54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55

(一)脑55

(一)气的基本概念56

一、气56

第二节 气、血、津液56

(二)女子胞56

(二)气的生成57

(三)气的功能57

(四)气的运动形式57

(五)气的分布与分类58

二、血59

(一)血的基本概念59

(二)血的生成59

(三)血的功能59

(四)血的运行59

第三节 经络60

(三)津液的功能60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60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60

三、津液60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61

二、十二经脉62

(一)名称分类62

(二)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62

(三)循行部位63

三、奇经八脉71

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73

五、经络的功能73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73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74

一、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74

(一)脏与脏之间的相互联系74

(二)腑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76

(三)脏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77

(一)气与血之间的相互联系77

二、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77

(二)气与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78

第五节 体质78

一、个体的生理特性78

(一)体质的概念79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79

(三)体质的特点80

(四)体质的构成和分类80

(一)气质的概念81

(二)影响气质的因素81

二、个体的心理特性81

(三)气质的特点82

(四)气质的构成和分类82

(一)指导修身养性83

三、体质学说的应用83

(二)指导防范疾病84

(三)指导诊断疾病84

第四章 病因、病机86

第一节 病因86

一、外感致病因素86

(一)六淫86

(二)疠气90

(一)七情91

二、内伤致病因素91

(二)饮食93

(三)劳逸94

三、其他致病因素95

(一)外伤95

(二)烧烫伤95

(三)冻伤95

(四)虫兽伤95

四、可致病的病理产物95

(一)痰饮96

(二)瘀血96

(三)结石97

(一)内风98

五、内生 五邪98

(二)内火99

(三)内湿99

(四)内燥100

(五)内寒100

第二节 病机100

一、正邪相争100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100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101

(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102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103

二、阴阳失调104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104

(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104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107

(一)气滞108

(二)气逆108

(三)气陷108

(四)气闭108

三、气机失常108

(五)气脱109

第五章 诊法述要110

第一节 诊法的基本原则与运用原则110

一、基本原理110

(一)司外揣内110

(二)见微知著110

(三)揆度奇恒110

一、望诊111

第二节 四诊111

(一)全身望诊111

二、运用原则111

(二)四诊合参111

(一)内外祥察111

(三)病证结合111

(二)局部望诊114

(三)望排出物116

(四)望小儿指纹116

(五)望舌117

二、闻诊119

(一)听声音119

(二)嗅气味120

(二)问汗121

(一)问寒热121

三、问诊121

(三)问疼痛122

(四)问饮食口味122

(五)问睡眠123

(六)问二便123

(七)问小儿及妇女124

四、切诊124

(一)脉诊124

(二)按诊130

(一)未病先防131

一、治未病131

第六章 治疗概要131

第一节 防治原则131

二、治病求本132

(二)既病防变132

(一)正治与反治132

四、扶正祛邪133

(二)治标与治本133

三、调整阴阳133

六、病治异同134

五、三因制宜134

第二节 中药和方剂135

一、中药基本知识135

(一)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135

(二)中药药性理论136

(三)中药的应用139

二、方剂基本知识141

(四)中药的分类141

(二)方剂的组成理论142

(一)方剂与治法142

(三)方剂的应用143

(四)方剂的分类144

第三节 针灸和推拿144

一、针灸基础知识144

(一)腧穴144

(二)刺法146

(三)灸法151

二、推拿基础知识152

(二)推拿的基本治法153

(一)推拿的作用原理153

(三)推拿手法简介155

(一)外治法概说156

(二)常用中药外治法简介156

三、外治法156

(三)手术疗法158

(四)其他疗法159

四、防治疾病的其他方法160

(一)气功疗法160

(二)饮食疗法161

(三)传统功法162

(四)心理治疗163

第一章 辨证论治概述167

第一节 辨证论治体系167

下篇167

第二节 辨证论治的特性168

一、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68

二、强调个体特异性168

三、恒动变化的观点168

第三节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169

第二章 寒证171

第一节 表寒证171

一、临床表现171

二、病机分析171

三、治疗法则171

四、常用中药171

五、常用腧穴174

(一)风寒束表证;寒邪束表证(风寒表证;表实寒证)175

六、常见证型治要175

(二)风袭表疏证(风邪袭表证;表虚证)176

第二节 里寒证177

一、临床表现177

二、病机分析177

三、治疗法则177

四、常用中药179

五、常用腧穴182

六、常见证型治要182

(一)寒滞经脉证(风寒袭络证;风寒阻络证)182

(二)寒滞胃脘证(寒邪犯胃证;胃实寒证;胃寒证)182

(三)寒滞心脉证183

(四)寒滞肝脉证;寒滞肝经证(肝经实寒证;肝寒证)184

第一节 表热证186

一、临床表现186

二、病机分析186

三、治疗法则186

四、常用中药186

第三章 热证186

五、常用腧穴188

六、常见证型治要190

(一)风热犯表证;风热犯卫证(风热表证;卫分证)190

一、临床表现191

二、病机分析191

第二节 里热证191

(二)风热犯肺证191

三、治疗法则192

四、常用中药192

五、常用腧穴197

六、常见证型治要198

(一)气分证;气分热盛证(热炽气分证)198

(二)营分证;营分热盛证(热炽营分证;营热炽盛证)199

(三)血分证;血分热盛证(热炽血分证;血热证;血热内扰证)200

(四)热盛动分证201

(五)肺热炽盛证;肺热壅盛证(肺实热证;肺火证;邪热壅肺证)202

(六)心火上炎证202

(七)肝火上炎证203

(八)胃火证;胃热证;胃火炽盛证(胃实热证)204

(九)大肠热结证;肠道热结证;大肠实热证(肠热腑实证;热结肠燥证)205

(十)热毒蕴结证;热毒壅滞证(火毒证;热毒证;势毒炽盛证)205

第一节 气虚证207

一、临床表现207

二、病机分析207

三、治疗法则207

四、常用中药207

第四章 虚证207

五、常用腧穴210

六、常见证型治要212

(一)脾气(亏)虚证212

附:脾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213

脾不统血证;脾不摄血证213

(二)肺气(亏)虚证214

(三)心气(亏)虚证215

(四)肾气(亏)虚证216

第二节 血虚证216

一、临床表现217

二、病机分析217

三、治疗法则217

四、常用中药217

五、常用腧穴219

六、常见证型治要220

(一)心血(亏)虚证220

附:心脾两虚证220

(二)肝血(亏)虚证221

四、常用中药222

三、治疗法则222

二、病机分析222

一、临床表现222

第三节 阴虚证222

五、常用腧穴224

六、常见证型治要226

(一)心阴(亏)虚证226

(二)肺阴(亏)虚证(肺虚热证)226

(三)肝阴(亏)虚证(肝虚热证)227

(四)肾阴虚(热)证(真阴亏虚证;真元亏虚证;肾水亏虚证)228

附:肝阳上亢证;肝阳上扰证;肝阳亢盛证228

(五)胃阴(亏)虚证229

(六)亡阴证(阴脱证)230

第四节 阳虚证231

四、常用中药231

一、临床表现231

三、治疗法则231

二、病机分析231

五、常用腧穴234

(一)心阳(亏)虚证235

六、常见证型治要235

(二)脾阳(亏)虚证(脾阳虚衰证;脾虚寒证)236

(三)肾阳虚证(元阳亏虚证;元阳虚衰证;命门火衰证)237

(四)亡阳证(阳脱证)237

二、病机分析239

三、治疗法则239

四、常用中药239

一、临床表现239

第一节 气滞证239

第五章 实证239

五、常用腧穴241

六、常见证型治要242

(一)肝气郁结证;肝气郁滞证(肝郁证;气滞证)242

附:肝脾不调证(肝郁脾虚证;肝滞脾虚证)243

肝胃不和证;肝胃不调证(肝气犯胃证)244

(二)胃肠气滞证(气滞胃肠证)245

第二节 血瘀证245

一、临床表现245

二、病机分析245

四、常用中药246

三、治疗法则246

五、常用腧穴249

六、常见证型治要250

(一)气滞血瘀证(气血瘀滞证)250

(二)气虚血瘀(凝)证251

(三)寒凝血瘀证252

(四)热结血瘀证252

(五)外伤瘀滞证253

第三节 湿阻证254

一、临床表现254

二、病机分析254

三、治疗法则254

四、常用中药254

五、常用腧穴258

六、常见证型治要259

(一)风湿袭表证(湿郁卫分证;湿郁卫表证;表湿证)259

(二)风寒湿阻证(风寒湿凝滞筋骨证)260

(三)湿困脾胃证260

(四)肝胆湿热证261

(五)膀胱湿热证262

(六)肠道湿热证;大肠湿热证262

第四节 痰证263

一、临床表现263

二、病机分析263

三、治疗法则263

四、常用中药263

五、常用腧穴267

(二)风痰上扰证;风痰上攻证268

六、常用证型治要268

(一)痰湿中阻证;痰饮中阻证;湿浊中阻证268

(三)风痰入络证;风痰阻络证269

(四)痰火扰神证;痰热扰神证;痰火扰心证;痰热扰心证(痰火闭窍证)270

(五)燥痰结肺证;燥痰阻肺证271

(六)痰湿流注(经脉筋骨)证272

第五节 水饮证272

一、临床表现272

二、病机分析273

三、治疗法则273

四、常用中药273

(一)寒饮停肺证(饮邪客肺证;饮邪犯肺证;肺寒饮停证)274

六、常见证型治要274

五、常用腧穴274

(二)寒饮停胃证(胃寒饮停证;痰饮停胃证)275

(三)饮停胸胁证276

(四)水湿内停证(水停证;水气证;水湿停聚证;水湿浸渍证;水湿泛溢证)276

第六节 食滞虫积277

一、临床表现277

二、病机分析277

三、治疗法则278

四、常用中药278

五、常用腧穴280

(一)食滞胃肠证;食积胃肠证280

(二)虫积肠道证;虫积小肠证281

1983《中医学 第5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守曾主编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  第1辑(1990 PDF版)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 第1辑
1990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儿科学  第2版(2020.01 PDF版)
中医儿科学 第2版
2020.0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广东医学  祖国医学版  第5期(1965 PDF版)
广东医学 祖国医学版 第5期
1965
广东医学  祖国医学版  第5期(1964 PDF版)
广东医学 祖国医学版 第5期
1964
新中医药  第5卷  第5期(1954 PDF版)
新中医药 第5卷 第5期
1954
中医学  第2版(1992 PDF版)
中医学 第2版
199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气功学  第2版(1994 PDF版)
中医气功学 第2版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  第2版(1988 PDF版)
中医学 第2版
1988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医食疗学  第2版(1999 PDF版)
中医食疗学 第2版
199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外科学  第6版(1994 PDF版)
中医外科学 第6版
1994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中医学基础  第4版(1978 PDF版)
中医学基础 第4版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微生物学  第5版(1979 PDF版)
医学微生物学 第5版
197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物理学  第5版(1978 PDF版)
医学物理学 第5版
197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  第2版(1994 PDF版)
中医学 第2版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周易与中医学  第2版(1989 PDF版)
周易与中医学 第2版
198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