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第2版》求取 ⇩

绪论1

一、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1

(一)中国医药学起源1

(二)医药理论体系的确立2

(三)治疗方法的丰富2

(四)临床医学的发展3

(五)预防医学6

(六)对外交流7

(一)整体观念8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8

(二)辨证论治9

三、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和展望9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11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11

第一节 阴阳学说11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2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12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12

(五)阴阳的相对平衡13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3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13

(三)阴阳的相互消长13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4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14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4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4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5

(六)用于指导预防15

第二节 五行学说15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5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15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16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7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7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18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18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18

小结19

第二章 藏象20

第一节 脏腑20

一、心与小肠20

(一)心20

二、肝与胆21

(一)肝21

(二)小肠21

附:心包21

(二)胆23

三、脾与胃23

(一)脾23

(二)胃24

四、肺与大肠24

(一)肺24

(二)大肠25

(一)肾26

五、肾与膀胱26

附:命门27

(二)膀胱27

六、三焦28

附:脑28

附:女子胞29

第二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29

一、脏与脏29

二、脏与腑30

三、腑与腑31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神31

(一)气的生成和运行32

(二)气的功能32

一、气32

(三)气的分类33

二、血33

(一)血的生成和循行33

(二)病理方面33

(二)血的功能34

三、津液34

(一)津液的生成和输布34

(二)津液的功能34

四、神35

五、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35

三、经络的作用37

(一)生理方面37

一、经络的概念37

二、经络的组成3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作用37

第三章 经络37

(三)诊断方面38

(四)治疗方面38

(五)预防方面38

第二节 十二经脉39

一、名称分类39

二、循行交接39

一、十五络脉40

第三节 奇经八脉40

第四节 十五络脉、经穴40

四、流注次序40

三、表里关系40

二、经穴41

小结41

第四章 病因42

第一节 六淫42

一、风43

(一)风邪的性质和特点43

(二)常见的风证43

(二)常见的寒证44

(一)寒邪的性质和特点44

二、寒44

三、暑45

(一)暑邪的性质和特点45

(二)常见的暑证45

四、湿45

(一)湿邪的性质和特点46

(二)常见的湿证46

五、燥46

(一)燥邪的性质和特点46

第二节 疫疠47

(一)火邪的性质和特点47

(二)常见的火证47

(二)常见的燥证47

六、火47

第三节 七情48

第四节 饮食、劳倦48

一、饮食48

二、劳倦49

一、痰饮49

第五节 痰饮、瘀血49

(一)痰饮的形成49

(三)饮食偏嗜49

(二)饮食不洁49

(一)饮食不节49

(二)痰饮的证候特点50

二、瘀血50

(一)瘀血的形成50

(二)瘀血的证候特点50

第六节 外伤和虫兽伤51

第七节 寄生虫51

小结51

第五章 诊法52

第一节 望诊52

一、望全身情况52

(一)望神52

(三)望形态53

(二)望色53

(一)望头与发54

(二)望五官54

(三)望舌54

二、望局部情况54

(四)望癍疹57

(五)望小儿指纹57

第二节 闻诊58

一、听声音58

(一)语声58

(二)呼吸58

二、嗅气味59

第三节 问诊59

(三)咳嗽59

(四)呃逆、嗳气59

一、问寒热60

(一)恶寒发热60

(二)但寒不热60

(三)但热不寒60

(四)寒热往来60

(一)疼痛的部位61

三、问痛61

(三)汗出部位61

(一)有汗、无汗61

二、问汗61

(二)汗出时间61

(二)疼痛的性质62

四、问饮食口味62

(一)食欲与食量63

(二)口渴与饮水63

(三)口味63

五、问睡眠63

六、问二便63

(一)大便63

(二)带下64

八、问小儿64

(二)小便64

(一)月经64

七、问经带64

第四节 切诊65

一、脉诊65

(一)诊脉的部位与方法65

(二)正常脉象66

(三)病脉与主病66

(四)相兼脉与主病68

小结69

(三)按脘腹69

(二)按手足69

二、按诊69

(一)按肌肤69

第六章 辨证70

第一节 八纲辨证70

一、表里70

(一)表证70

(一)寒证71

(二)热证71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71

二、寒热71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71

(二)里证71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72

三、虚实72

(一)虚证72

(二)实证73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73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73

四、阴阳74

(一)阴证与阳证74

(二)亡阴与亡阳证74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74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75

第二节 脏腑辨证75

(一)心病辨证Z76

(二)小肠病辨证7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77

(一)肺病辨证77

(二)大肠病辨证78

三、脾与胃病辨证79

(一)脾病辨证79

(二)胃病辨证80

四、肝与胆病辨证81

(一)肝病辨证81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83

(二)胆病辨证83

(一)肾病辨证84

(二)膀胱病辨证85

六、脏腑兼病辨证85

第三节 六经辨证87

一、太阳病证87

二、阳明病证88

三、少阳病证89

四、太阴病证89

五、少阴病证89

一、卫分证90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90

六、厥阴病证90

二、气分证91

三、营分证92

四、血分证92

第五节 三焦辨证93

小结93

第七章 治则与治法95

第一节 治疗原则95

一、治病求本95

二、正治反治95

四、扶正祛邪96

三、标本缓急96

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97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97

第二节 治法98

一、汗法98

二、吐法98

三、下法99

四、和法99

五、温法99

小结100

八、补法100

六、清法100

七、消法100

第八章 中药102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102

一、中药的命名102

二、中药的采集、干燥和贮存102

(一)采集102

三、中药的炮制103

(一)炮制的意义103

(二)炮制的方法103

(三)贮存103

(二)干燥103

四、中药的性能105

(一)四气五味105

(二)归经106

(三)升降浮沉106

五、中药的用法以107

(一)配伍107

(二)禁忌108

(三)中药的用量108

(四)中药的煎服法109

第二节 常用中药109

一、解表药109

(一)辛温解表药: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生姜110

(二)辛凉解表药:柴胡 薄荷 葛根 菊花 牛蒡子 桑叶 升麻 蔓荆子 蝉衣 淡豆豉113

二、祛风湿药117

独活 秦艽 威灵仙 木瓜 海风藤 豨薟草 防己 五加皮 桑寄生 伸筋草118

三、祛湿药122

(一)化湿燥湿药:藿香 佩兰 香薷 苍术 白扁豆122

(二)淡渗利水药: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萆藓124

(三)清热利湿药:茵陈 木通 车前子 滑石 金钱草 海金砂 蒿蓄 石苇 瞿麦 冬瓜皮126

四、清热药130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 知母 栀子 龙胆草 芦根130

(二)清热解毒药: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板蓝根 蒲公英 紫花地丁 败酱草 白头翁 秦皮 山豆根 射干 马勃 鱼腥草 马齿苋 白花蛇舌草 蚤休132

(三)清热凉血药:生地 牡丹皮 犀角 紫草 玄参 丝瓜络138

(四)清热燥湿药:黄芩 黄连 黄柏 白藓皮 苦参141

(五)清热解暑药:荷叶 绿豆 青蒿143

(六)清热明目药:决明子 谷精草 青葙子 夏枯草144

(七)清虚热药:银柴胡 地骨皮 白薇 胡黄连145

五、消导药147

山楂 神曲 麦芽 谷芽 鸡内金 莱菔子147

六、催吐药149

瓜蒂 藜芦149

七、泻下药150

(一)攻下药:大黄 芒硝 番泻叶150

(二)润下药:郁李仁 火麻仁151

(三)逐水药:大戟 甘遂 商陆 巴豆 牵牛子152

八、祛痰止咳药154

(一)清化热痰药:前胡 栝蒌 贝母 葶苈子 天竺黄 竹茹 昆布 海藻155

(二)温化寒痰药:半夏 天南星 旋复花 白前 桔梗158

(三)止咳平喘药:款冬花 紫菀 百部 杏仁 枇杷叶 桑白皮 海浮石 瓦楞子160

九、温里药163

干姜 附子 肉桂 吴莱萸 小茴香163

十、理气药165

陈皮 青皮 枳实 香附 木香 乌药 砂仁 厚朴 薤白 苦楝子 大腹皮165

十一、理血药169

(一)活血药:川芎 丹参 桃仁 红花 延胡索 郁金 赤芍 鸡血藤 泽兰 五灵脂 穿山甲 王不留行 水蛭 廑虫 三棱 莪术 益母草 牛膝 姜黄 乳香 没药169

(二)止血药:蒲黄 仙鹤草 白芨 大、小蓟 茜草 白茅根 地榆 槐花 血余炭 藕节 陈棕炭 早莲草 三七 艾叶 侧柏叶178

十二、补益药183

(一)补气药:人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大枣 甘草184

(二)补血药:熟地 阿胶 何首乌 当归 白芍 龙眼肉 紫河车187

(三)补阴药:沙参 麦冬 天门冬 石斛 百合 玉竹 枸杞子 女贞子 龟板 鳖甲190

(四)朴阳药:鹿角 补骨脂 巴戟天 菟丝子 续断 杜仲 淫羊藿 狗脊 益智仁 肉苁蓉 冬虫夏草194

十三、固涩药198

(一)止汗药:浮小麦 麻黄根 五味子 山萸肉198

(二)涩肠止泻药:乌梅 肉豆蔻200

(三)固精、止带、缩尿药:金樱子 芡实 桑螵蛸 海螺蛸201

十四、平肝熄风药202

羚羊角 全蝎 蜈蚣 天麻 僵蚕 钩藤 代赭石 石决明 地龙203

十五、安神药206

(一)重镇安神药:朱砂 磁石 琥珀 龙骨 牡蛎206

(二)养血安神药:酸枣仁 柏于仁 远志 夜挛藤208

十六、开窍药210

麝香 牛黄 冰片 苏合香 菖蒲210

十七、驱虫药212

使君子 槟榔 苦栋根皮 雷丸 南瓜子 大蒜 鸦胆子212

十八、外用药215

硫磺 雄黄 轻粉 白矾 硼砂 樟脑 血竭 蟾酥 蓖麻子215

(二)组成变化219

(一)组成原则219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219

第一节 方剂概说219

第九章 方剂219

二、方剂的剂型220

(一)汤剂(煎剂)220

(二)丸剂220

(三)散剂220

(四)膏剂220

(五)丹剂220

一、解表剂221

第一节 常用方剂221

麻黄汤 桂枝汤 银翘散 麻杏石甘汤221

三、治法与方剂221

(七)糖浆剂221

(六)酒剂221

二、祛风剂223

川芎茶调散 玉真散 牵正散 独活寄生汤224

三、祛湿剂226

藿香正气散 平胃散 三仁汤 五苓散 甘露消毒丹 茵陈蒿汤 八正散 真武汤 附:实脾饮226

四、清热剂230

白虎汤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普济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 清暑益气汤 白头翁汤 龙肥泻肝汤 养阴清肺汤 青蒿鳖甲汤231

五、和解剂236

小柴胡汤 逍遥散 附:四逆散 痛泻要方 半夏泻心汤236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238

六、消导剂238

七、催吐剂239

瓜蒂散239

八、泻下剂240

大承气汤 温脾汤 麻子仁丸 十枣汤240

九、化痰止咳剂242

二陈汤 清气化痰丸 贝母瓜蒌散 止嗽散 小青龙汤242

十、温里剂244

理中丸 小建中汤 四逆汤244

十一、理气剂245

越鞠丸 栝蒌薤白白酒汤 苏子降气汤 旋复代赭石汤246

十二、理血剂247

血府逐瘀汤 生化汤 补阳还五汤 槐花散 黄土汤 小蓟饮子248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四物汤 归脾汤 生脉散 六味地黄丸 肾气丸250

十三、补益剂250

十四、固涩剂253

牡蛎散 金锁固精丸 四神丸 清带汤254

十五、熄风剂255

镇肝熄风汤 羚角钩藤汤 附:阿胶鸡子黄汤255

十六、安神剂256

酸枣仁汤 安神丸256

十七、开窍药257

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 紫雪丹 苏合香丸257

十八、驱虫剂259

乌梅丸 附:胆蛔汤259

金黄散 锡类散260

十九、外用剂260

第二部分 常见证、病261

第一章 常见证261

发热261

咳嗽264

喘证267

饮证269

胃脘痛(附:吐酸、嘈杂)271

胸胁痛273

腹痛276

呕吐279

泄泻281

痢疾284

便秘286

黄疸288

臌胀291

心悸293

失眠296

眩晕297

头痛299

中风302

厥证305

血证308

水肿313

淋证316

消渴318

腰痛320

遗精321

郁证323

癫狂324

痫证326

痿证327

痹证329

疟疾331

感冒、流行性感冒334

第二章 常见病334

第一节 传染病334

流行性乙型脑炎33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37

病毒性肝炎338

第二节 内科病340

支气管炎340

大叶性肺炎342

肺结核病343

高血压病34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46

慢性胂原性心脏病348

消化性溃疡349

肝硬变351

肾炎352

肾盂肾炎355

尿毒症356

再生障碍性贫血357

第三节 妇科病359

概述359

一、妇女的生理特点359

(一)胞宫359

(一) 脏腑功能失常360

二、妇女的病理特点360

(三)妊娠与分娩360

(二)月经360

(二)气血失调361

(三)冲、任、督、带损伤361

三、妇科病的诊断要点362

(一)问诊362

(二)望诊362

(三)闻诊362

(四)切诊362

(一)预防363

(二)治疗363

四、防治363

月经不调364

月经先期364

月经后期365

月经先后无定期366

月经过多367

月经过少368

闭经368

崩漏370

痛经372

带下373

子宫脱垂375

急性盆腔炎376

盆腔炎376

慢性盆腔炎377

不孕症377

恶阻379

滑胎380

恶露不净381

缺乳382

第四节 儿科病383

概述383

产后自汗、盗汗383

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384

(一)生理特点384

(二)病理特点384

二、诊断要点385

(一)望诊385

(二)闻诊386

(三)问诊387

(四)切诊387

三、治疗宜禁387

麻疹388

(四)选择剂型,灵活给药388

(三)多种治法配合应用388

(一)用药及时388

(二)慎重投药388

痄腮390

百日咳391

惊风392

急惊风392

慢惊风394

疳积395

一、病因病机396

二、诊断396

概述396

第五节 外科病396

(一)运用四诊搜集病史资料397

(二)辨明疾病部位和证候属性398

三、治法400

(一)内治法400

(二)外治法401

402

疗疮403

404

405

丹毒407

流注407

乳痈408

瘭疬409

脱疽410

痔疮411

湿疹413

荨麻疹414

第六节 急腹症415

急性阑尾炎415

急性肠梗阻417

胆道蛔虫病418

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症419

急性胰腺炎420

第七节 肿瘤421

概述421

肺癌423

食管癌425

胃癌426

原发性肝癌427

子宫颈癌428

第三部分 针灸430

第一章 针刺法430

第一节 针具与练针法430

第三节 毫针刺法431

第二节 针刺前的准备431

第四节 针刺意外的处理和预防434

第五节 针刺注意事项435

附:创伤性气胸435

第二章 经络与俞穴436

第一节 概述436

(一)十四经分布概况436

(二)俞穴的分类437

(三)俞穴的主治性能437

(一)解剖标志取穴法438

(二)骨度法438

第二节 取穴法438

(三)指量法439

第三节 十四经穴439

一、手太阴肺经439

中府440

尺泽440

列缺440

太渊440

少商441

二、手阳明大肠经442

商阳442

合谷442

肩髃443

臂臑443

迎香443

手三里443

曲池443

阳溪443

三、足阳明胃经445

承泣445

四白445

地仓445

颊车445

天枢446

梁门446

头维446

下关446

归来447

伏兔447

梁丘447

楼鼻447

足三里447

上巨虚447

厉兑448

内庭448

解溪448

丰隆448

四、足太阴脾经450

隐白450

公孙451

商丘451

三阴交451

阴陵泉451

血海451

大包452

箕门452

大横452

五、手少阴心经453

极泉453

少海454

通里454

神门455

少冲455

小海456

养老456

臑俞456

七、足太阳膀胱经456

少泽456

六、手太阳小肠经456

后溪456

颧髎457

听宫457

睛明458

攒竹458

天柱458

风门459

大杼459

肺俞460

心俞460

膈俞460

肝俞461

脾俞461

胃俞461

肾俞461

委中462

膏育俞462

殷门462

志室462

秩边462

次胶462

膀胱俞462

大肠俞462

承扶462

承筋463

承山463

飞扬463

昆仑463

申脉463

至阴463

八、足少阴肾经467

涌泉467

复溜468

俞府468

阴谷468

照海468

水泉468

太溪468

九、手厥阴心包经470

天池470

曲泽471

间使471

内关471

中冲471

十、手少阳三焦经472

肩髎473

膳会473

天井473

支沟473

外关473

阳池473

中渚473

关冲473

翳风474

耳门474

丝竹空474

率角475

听会475

瞳子髎475

十一、足少阳胆经475

阳白476

风池476

肩井476

带脉476

居髎477

环跳477

足临泣478

丘墟478

侠溪478

光明478

阳陵泉478

悬锺478

足窍阴479

十二、足厌阴肝经481

大敦481

行间481

太冲481

曲泉482

期门482

十三、任脉484

气海485

中脘发485

神阙485

中极485

天元485

会阴485

膻中486

天突486

廉泉486

承浆486

十四、督脉488

长强488

百会489

哑门489

大椎489

命门489

腰阳关489

至阳489

秦髎490

水沟490

龈交490

球后492

印堂492

翳明492

鱼腰492

一、头颈部492

第四节 经外穴492

太阳493

二、胸背部493

定喘493

夹脊493

三、上肢部494

十宣494

四缝494

八邪494

落枕494

阑尾穴495

八风495

四、下肢部495

第三章 其他疗法496

第一节 三棱针、丛针和皮内针496

(一)三棱针496

(二)丛针496

(三)皮内针497

第二节 灸法497

第三节 火罐疗法499

第四节 针刺麻醉500

(二)针灸治疗的原则501

(四)配穴处方的基本原则501

(三)病有标本缓急、洽分先后补泻501

(一)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501

第一节 治则Z501

第四章 针灸治疗501

第二节 特定穴502

(一)背俞穴和募穴的临床作用502

(二)原穴与络穴的临床作用502

(三)五输穴的临床作用503

(四)郄穴的临床作用504

第三节 常见证病的治疗504

感冒 高热 中风 头痛 头昏 头胀 失眠 咳嗽 哮喘 疟疾 胃脘痛 呕吐 腹痛 泻痢 中暑 痧胀 胁痛 水肿 尿闭 尿潴留 遗精 阳萎 腰痛 坐骨神经痛 四肢关节痛 落枕 风疹 黄疸 癫狂 面瘫 乳腺炎 阑尾炎 肠梗阻 丹毒 毒蛇咬伤 闭经 痛经 崩漏 带下 妊娠反应 子痫 催产504

附:方剂索引508

1980《中医学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医亚主编 198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法医学  第2版(1987 PDF版)
法医学 第2版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心理学  第2版( PDF版)
医学心理学 第2版
医学免疫学(第2版)( PDF版)
医学免疫学(第2版)
医学人口(第2版)( PDF版)
医学人口(第2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医儿科学  第2版(2020.01 PDF版)
中医儿科学 第2版
2020.01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医学伦理学  第2版(1999 PDF版)
医学伦理学 第2版
1999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医学遗传学  第2版(1998 PDF版)
医学遗传学 第2版
1998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医用化学  第2版(1988 PDF版)
医用化学 第2版
198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气功学  第2版(1994 PDF版)
中医气功学 第2版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伦理学  第2版(1994 PDF版)
医学伦理学 第2版
199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  第2版(1988 PDF版)
中医学 第2版
1988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医食疗学  第2版(1999 PDF版)
中医食疗学 第2版
199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康复医学  第2版(1993 PDF版)
康复医学 第2版
199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防医学  第2版(1993 PDF版)
预防医学 第2版
199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  第2版(1994 PDF版)
中医学 第2版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