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新论》

第一章地方自治之概念1

第一节地方自治之意义1

第一项 各国地方自治之涵义1

第二项 我国地方自治之涵义3

第二节 地方自治之要素6

第三节地方自治与类似词义之异同8

第一项 概说8

第二项 地方自治与地方制度9

第三项 地方自治与地方政府9

第四项 地方自治与地方行政10

第五项 地方自治与地方分权10

第六项 地方自治与地方自主11

第七项 地方自治与地方官治12

第八项 地方自治与地方绅治13

第二章地方自治之理论15

第一节 各国地方自治理论之一般基础15

第二节我国地方自治理论之特别依据17

第一项 国父关于地方自治之理论18

第二项 蒋总统关于地方自治之理论22

第三章地方自治之沿革27

第一节 概说27

第二节 历代地方自治之概况29

第三节 清季地方自治之概况34

第四节 民国初期地方自治之概况36

第五节国民政府时期地方自治之概况38

第一项 训练地方自治为训政时期中心工作39

第二项 完成地方自治为宪政开始时期39

第三项制颁地方自治法规为实施自治之准据40

第一款关于县组织之法规40

第一目 县组织法40

第二目 县各级组织纲要42

第二款 关于市组织之法规45

第三款 其他重要地方自治法规47

第四章各国地方自治制度之比较51

第一节 单一国与联邦国之地方自治制度51

第二节各国地方自治制度之基本事项54

第一项 地方自治单位54

第二项地方自治体制57

第一款 地方议会之体制57

第二款 地方行政机关之体制60

第三项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机关之职权62

第一款 地方议会之职权62

第二款 地方行政机关之职权64

第四项 地方议会与地方行政机关之关系65

第五章地方自治之利弊67

第一节 地方自治之效能67

第二节 地方自治之缺点70

第六章地方自治与三民主义之关系72

第一节 概说75

第二节 地方自治与民族主义76

第三节 地方自治与民权主义78

第四节 地方自治与民生主义79

第五节 地方自治与五权宪法81

第七章地方自治与地方各种行政83

第一节 概说83

第二节地方自治与地方各种行政之关系84

第一项 地方自治与地政84

第二项 地方自治与户政87

第三项 地方自治与役政90

第四项 地方自治与警政92

第五项 地方自治与教育95

第六项 地方自治与经济98

第七项 地方自治与交通101

第八项 地方自治与合作事业104

第九项 地方自治与卫生及慈善事业106

第十项 地方自治与乡镇调解108

第十一项 地方自治与都市计画110

第十二项 地方自治与社区发展112

第八章地方自治与实施宪政117

第一节 概说117

第二节 地方自治与宪政之关系119

第三节 地方自治与地方制度之关系122

第四节 宪法关于地方自治之规定123

九章地方自治之区域129

第一节 地方自治区域之概念129

第二节 地方自治区域与国家行政区域130

第三节地方自治区域之划分133

第一项 自治区域划分之标准135

第二项 自治区域划分之程序135

第四节地方自治区域划分与各级自治区域137

第一项 省自治区域137

第二项 县自治区域141

第三项 市自治区域145

第十章地方自治之组织149

第一节地方自治组织之概念149

第一项 地方自治组织之意义149

第二项 地方自治组织之性质151

第三项 地方自治组织与类似词义之异同155

第二节 地方自治组织之种类157

第三节省自治组织160

第一项 概说160

第二项省民代表大会162

第一款 省民代表大会之性质162

第二款 省民代表大会之组织163

第三款 省民代表大会之职权164

第三项省议会166

第一款 省议会之性质166

第二款 省议会之组织166

第三款 省议会之职权167

第四项省政府169

第一款 省政府之性质170

第二款 省政府之组织171

第三款 省政府之职权173

第四节县自治组织176

第一项 概说177

第二项县民代表大会178

第一款 县民代表大会之性质178

第二款 县民代表大会之组织179

第三款 县民代表大会之职权180

第三项县议会182

第一款 县议会之性质183

第二款 县议会之组织184

第三款 县议会之职权184

第四项县政府186

第一款 县政府之性质187

第二款 县政府之组织189

第三款 县政府之职权191

第五节市自治组织193

第一项 直辖市193

第二项 准用县规定之市195

第六节省、县议会之性质196

第一项 省、县议会为治权机关之理同197

第二项 省、县议会为政权机关之理同198

第七节省、县议会与省、县民代表大会之比较200

第一项 省、县议会与省、县民代表大会之关系200

第二项 省、县议会与省、县民代表大会之异同201

第八节省、县议会与省、县政府之比较202

第一项 省、县议会与省、县政府之关系202

第二项 省、县议会与省、县政府之区别204

第九节 省与县之关系205

第十节地方自治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比较207

第一项 地方自治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关系207

第二项 地方自治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异同209

第十一节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比较212

第一项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关系212

第二项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舟之区别214

第十一章地方自治之人民217

第一节 概说217

第二节人民与类似词义之异同220

第一项 人民与国民之区别220

第二项 人民与公民之区别224

第三项 人民与住民、居民之区别226

第四项 国民与住民、居民之区别229

第五项 公民与住民、居民之区别230

第三节地方自治人民之权利义务232

第一项居民之权利义务233

第一款 居民之权利233

第二款 居民之义务235

第二项公民之权利义务236

第一款公民之权利237

第一目 选举权238

第二目 罢免权242

第三目 创制权245

第四目 复决权248

第五目 服公职之权249

第二款 公民之义务249

第十二章地方自治之职权253

第一节 概说253

第二节 地方自治职权之意义253

第三节地方自治职权之划分255

第一项 中央集权制256

第二项 地方分权制258

第三项 均权制度260

第四节地方自治职权之分类264

第一项职权归属之分类264

第一款 中央专属权264

第二款 中央与地方执行权265

第三款地方专属权266

第一目 省与县执行权266

第二目 县专属权268

第四款 剩馀权之归属269

第二项职权内容之分类272

第一款 自治立法机关职权之种类273

第二款 自治行政机关职权之种类274

第三项自治事项与委办事项之分类276

第一款 自治事项与委办事项之区别276

第二款 自治事项与委办事项之划分准则278

第十三章地方自治之财政283

第一节 地方财政与自治业务283

第二节 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之比分284

第三节 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之关系287

第四节 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之异同290

第五节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收支项目之比较293

第一项中央财政之收支293

第一款 中央财政之收入293

第二款 中央财政之支出297

第二项地方财政之收支298

第一款 地方财政之收入298

第二款 地方财政之支出302

第三项 地方财政收支之特质305

第四项 地方财政收支之改进307

第十四章地方自治法规311

第一节地方自治法规之概念311

第一项 地方自治之立法权311

第二项 地方自治法规之意义312

第二节地方自治法规之制定313

第一项 制定之依据313

第二项 制定之机关315

第三项 制定之程序316

第四项 规定之事项318

第五项 法规之定名320

第三节地方自治主要法规320

第一项 省县自治通则321

第二项 省、县自治法322

第三项 其他自治法规323

第四节地方自治法规之要件325

第一项 自治法规之成立要件325

第二项 自治法规之生效要件327

第五节地方自治法规之效力329

第一项 自治法规之效力范围329

第二项 自治法规效力之认定333

第六节地方立法权与中央立法权之比较335

第一项 地方立法权与中央立法权之关系335

第二项 地方立法权与中央立法权之异同337

第十五章地方自治监督341

第一节 地方自治监督之概念341

第二节地方自治监督之分类343

第一项国家机关监督343

第一款 行政监督343

第二款 立法监督345

第三款 司法监督346

第四款 考试监督349

第五款 监察监督350

第二项 自治机关监督352

第三项 公民监督353

第三节 地方自治监督之方式353

第十六章台湾地区之自治制度357

第一节台湾省地方自治制度357

第一项省级自治制度357

第一款台湾省议会358

第一目 台湾省议会之组织358

第二目 台湾省议会之职权363

第二款 台湾省政府366

第二项县市级自治制度367

第一款台湾省各县市议会368

第一目 县市议会之组织368

第二目 县市议会之职权371

第二款 台湾省各县市政府374

第三项乡镇县辖市自治制度375

第一款 乡镇县辖市自治事项377

第二款乡镇县辖市民代表会379

第一目 乡镇县辖市民代表会之组织379

第二目 乡镇县辖市民代表会之职权380

第三款 乡镇县辖市公所383

第四款 村里自治制度384

第四项台湾省地方自治与选举罢免385

第一款 地方公职人员之选举罢免386

第二款 妨害选举罢免之处罚392

第三款选举罢免诉讼394

第一目 选举诉讼394

第二目 罢免诉讼395

第三目 选举罢免诉讼之审判396

第五项台湾省地方自治与权责划分398

第一款 省、县(市)权责之划分398

第二款 县市政府与县市议会权责之划分401

第二节台北市地方自治制度403

第一项 台北市议会404

第二项 台北市政府406

1987《地方自治新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管欧著 1987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地方自治(1947 PDF版)
地方自治
1947 行政院新闻局
地方自治(1983.05 PDF版)
地方自治
1983.05 ぎょうせい
地方自治(1977.09 PDF版)
地方自治
1977.09 三省堂
地方自治の新領域(1990.10 PDF版)
地方自治の新領域
1990.10 学陽書房
新·地方自治ハンドブック 1(1991.05 PDF版)
新·地方自治ハンドブック 1
1991.05 新日本出版社
地方自治(1988.06 PDF版)
地方自治
1988.06 東京大学出版会
新·地方自治ハンドブック 2(1991.05-1993.06 PDF版)
新·地方自治ハンドブック 2
1991.05-1993.06 新日本出版社
地方自治讲义  广东地方自治( PDF版)
地方自治讲义 广东地方自治
泰东图书局
地方自治( PDF版)
地方自治
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
地方自治( PDF版)
地方自治
中央训练委员会内政部
地方自治学(1982 PDF版)
地方自治学
1982 台湾中华书局
地方自治(1989 PDF版)
地方自治
1989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比较地方自治论(1947 PDF版)
比较地方自治论
1947 北京:商务印书馆
地方自治通论(1929 PDF版)
地方自治通论
1929 泰东图书局
地方自治概论(1939 PDF版)
地方自治概论
1939 民团周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