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语言学探索》
作者 | 戴昭铭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参考页数 | 230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261135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645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 吕冀平1
导言:规范语言学研究论纲1
一 语言规范本体论1
二 规范语言学课题论3
三 规范语言学内涵论6
规范化——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14
一 语言的可变性和规范的可变性15
二 惯用法的合理性和语言规范的描写性20
三 语言的变化和言语错误25
语言规范化价值论和方法论31
一 价值论:规范性研究和描写性研究的统一31
二 方法论:约定俗成和语言控制的统一35
语言习惯、约定俗成和语言描写——本体论和方法论续论42
一 语言规范和语言习惯43
二 语言规范和约定俗成46
三 语言规范和语言描写48
雅正:中国古代语文规范理论的核心范畴53
一 源远流长的“语文神圣”观念54
二 “雅正”规范观的形成57
三 “雅正”规范观的发展61
四 “雅正”规范观的僵化69
五 “雅正”规范观和“匡谬正俗”规范模式74
通俗化大众化:中国现代语文规范的理论旗帜76
一 由俗变雅和从雅到俗:语文演变的二律背反77
二 切音字运动和国语运动:为白话文奠定语言基础80
三 白话文运动和大众语运动:通俗化旗帜的空前高扬83
四 方言文学运动:通俗化的歧途92
一 “社论”和《讲话》:政府行为和专家行为的配合98
中国当代语文规范的理论和实践论析98
二 新里程碑: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103
三 丰硕的收获和严重的不足107
四 新时期的语文规范工作113
叠架形式和语言规范131
一 类型和用例132
二 本文评价叠架形式的总原则134
三 叠架和羡馀136
四 声气、节律的因素141
五 “是否是”问题147
(附:吕冀平先生给《语言文字应用》编缉部的信)149
信息时代的语文规范化问题152
一 语文规范化在信息时代的重大意义152
二 信息时代的我国语文规范水准问题154
三 同信息处理有关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问题162
方言土语、语言风格和语言修养170
一 模糊尺度:从有分寸到无分寸170
二 理论误区:方言土语可以造就作家风格174
三 语言制高点:文学巨匠的语言修养179
文学语言的规范和“反规范”183
一 规范、反规范、突破规范183
二 是语言规范的局限还是语言的局限?189
繁体风、“识繁写简”和语文立法问题195
一 繁体风问题195
二 “识繁写简”问题200
三 语文立法问题205
语言文明和道德建设209
附录:论语言规范(译文)217
后记228
新版后记230
1998《规范语言学探索》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戴昭铭著 1998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语言问题探索
- 1995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 宜兴大觉寺
-
- 语言文字规范
- 1992
-
- Apple Logo绘图程式语言探索
- 电脑科技
-
- Java语言规范
- 199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
- 1993 北京:语文出版社
-
- 语言问题探索
- 198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语言文字规范化指南
- 1995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俄语言语及书信规范
- 1992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科技文风与语言规范
- 1992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 广告语言规范
- 1995 北京:语文出版社
-
- 文学与语言的现代探索
- 1994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 语言研究与探索
- 1999 长沙:岳麓书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