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志》求取 ⇩

序言1

凡例3

概述5

大事记12

卷一 建置区划45

第一章 建置沿革45

第一节 建县前隶属关系45

第二节 建县后政区沿革45

第三节 疆域变迁46

第二章 行政区划46

第二节 苏区行政区划47

第一节 民国前行政区划47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49

第三章 县城乡镇55

第一节 县城55

第二节 乡镇56

卷二 自然环境65

第一章 地质65

第一节 地层65

第二节 构造66

第二节 山脉分布67

第二章 地貌67

第一节 地层67

第三章 气候68

第一节 四季特征68

第二节 日照69

第三节 气温70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73

第五节 风73

第六节 霜冻73

第七节 物候73

第八节 灾害性气候74

第四章 水文77

第一节 河流77

第二节 地下水80

第三节 水文观测部分纪录81

第五章 土壤82

第一节 水稻土82

第二节 潮土83

第三节 紫色土83

第四节 石灰土83

第五节 红壤土83

第六节 山地黄壤84

第六章 植被85

第一节 自然植被85

第二节 人工植被85

第七章 自然资源86

第一节 植物资源86

第二节 动物资源88

第三节 矿产资源89

第四节 水资源90

第八章 自然灾害91

第一节 建国前的自然灾害91

第二节 建国后的自然灾害93

卷三 人口96

第一章 人口分布与变动96

第一节 历史人口96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97

第三节 人口变动98

第二章 人口构成100

第一节 年龄构成100

第二节 性别构成105

第六节 职业构成106

第五节 文化构成106

第四节 姓氏106

第三节 民族构成106

第七节 劳动力人口107

第八节 家庭人口结构107

第三章 计划生育108

第一节 计划生育机构与队伍108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109

第三节 节育措施与实绩110

第二节 中共会昌县委员会112

第一节 早期党组织11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12

卷四 政党112

第三节 党的代表会115

第四节 党务工作117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122

第一节 组织概况122

第二节 县党部活动纪略123

第三章 其它党派124

第一节 中国青年党124

第二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124

第二节 建国后总工会125

第一节 赤色工会125

第一章 工人团体125

卷五 群众团体125

第二章 农民团体127

第一节 苏区贫雇农协会127

第二节 建国后“农协”和“贫协”128

第三章 妇女团体128

第一节 苏区妇女会128

第二节 建国后妇女联合会128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129

第四章 青少年团体129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130

第五章 工商业者团体131

第一节 工商业者联合会131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132

第六章 其它团体132

第一节 中苏友好协会132

第二节 抗美援朝分会132

第三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132

第四节 商会133

第二节 农会133

第三节 妇女会133

第七章 民国时期工、农、妇、商团体133

第一节 工会133

卷六 权力、行政、参政机构134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134

第一节 工农兵代表大会134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34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135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139

第二章 人民政府140

第一节 县苏维埃政府140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141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145

第三章 清代县署与民国县政府145

第一节 清代县署145

第四章 人民政协147

第一节 县政协委员会议147

第二节 县政协常委会149

卷七 综合政务152

第一章 劳动人事152

第一节 干部录用152

第二节 干部任免152

第三节 人员编制153

第五节 工资待遇154

第四节 劳动就业154

第六节 劳保福利155

第七节 精简下放156

第八节 离休、退休156

第二章 信访157

第一节 机构设置157

第二节 制度和实施157

第三章 档案158

第一节 文书制度158

第二节 档案保管158

第一节 外事159

第二节 侨务159

第四章 外事侨务159

第三节 档案利用159

卷八 公安司法160

第一章 民国时期司法机构160

第一节 警政机构160

第二节 检察审判机构160

第三节 监狱160

第二章 人民公安161

第一节 公安机构161

第二节 社会治安措施161

第四节 消防165

第三节 户籍管理165

第五节 监所管理167

第三章 人民检察168

第一节 检察机构168

第二节 检察制度与实施168

第四章 人民法院169

第一节 机构沿革169

第二节 审判制度与实施170

第一节 机构沿革172

第二节 调解工作172

第五章 司法行政172

第三节 律师事务173

第四节 公证工作173

卷九 民政174

第一章 民国基层政权174

第一节 国民选举174

第二节 基层政权174

第三节 保甲组织174

第二章 基层人民政权175

第一节 基层人民选举175

第三节 群众自治组织176

第二节 基层人民政权176

第一节 优抚177

第三章 优抚安置177

第二节 安置180

第四章 救灾181

第一节 清代荒政181

第二节 民国时期荒政182

第三节 建国后生产救灾182

第五章 救济183

第一节 贫困救济183

第二节 老弱救济183

第四节 扶贫184

第三节 收容遣送184

第六章 社会福利185

第一节 福利事业185

第二节 福利企业185

第七章 老区建设186

第一节 经济状况186

第二节 国家对老区的支援186

第三节 老区建设成效187

第四节 脱贫致富典型187

第二节 婚姻状况188

第八章 婚姻管理188

第一节 婚姻法实施188

第三节 婚姻登记189

卷十 军事191

第一章 清朝、民国兵役191

第一节 兵役制度191

第二节 兵员征集191

第二章 民国以前驻军与地方武装191

第一节 驻军191

第二节 地方武装193

第二节 兵员征集194

第三章 苏区与建国后兵役194

第一节 兵役制度194

第四章 苏区与建国后驻军、地方武装195

第一节 驻军195

第二节 地方武装196

第五章 民兵197

第一节 组织198

第二节 军政训练199

第三节 执勤200

第一节 历代战事201

第六章 兵事纪略201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事202

第三节 解放会昌及剿匪207

卷十一 农业209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209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209

第二节 土地改革209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211

第四节 人民公社212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213

第一节 粮食作物214

第二章 作物分布及产量214

第二节 油料作物215

第三节 经济作物216

第四节 瓜果蔬菜217

第三章 耕作技术218

第一节 耕作制度218

第二节 低产田改造219

第三节 品种改良219

第四节 施肥灌溉221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222

第三节 植保机具223

第二节 收获机具223

第四章 农业机具223

第一节 耕作机具223

第四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224

第五节 拖拉机224

第五章 农业管理225

第一节 管理机构225

第二节 农业资金管理225

第三节 农机管理227

第二节 面积·蓄积·覆盖率229

第一节 林种分布229

第一章 森林229

卷十二 林业229

第二章 造林育林232

第一节 采种232

第二节 育苗232

第三节 造林232

第三章 森林经营管理235

第一节 林权变革235

第二节 护林236

第三节 林产品经营239

第二节 水果243

第一节 茶叶243

第四章 茶叶、水果和花卉243

第三节 花卉244

第五章 林业管理244

第一节 管理机构244

第二节 林业基金管理245

第三节 林业投资245

卷十三 水利247

第一章 水利设施247

第一节 蓄水工程247

第二节 引水工程250

第三节 提水设施252

第二章 防汛抗旱253

第一节 组织机构253

第二节 河道治理253

第三节 排涝工程253

第四节 防洪抗旱纪实254

第三章 水利事业管理255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5

第二节 水利工程管理255

第一节 水土流失256

第四章 水土保持256

第三节 移民安置256

第二节 水土治理258

卷十四 畜牧渔业260

第一章 畜禽业260

第一节 家畜饲养260

第二节 家禽饲养260

第三节 养蜂养鸽261

第四节 饲料262

第五节 疫病防治262

第二节 养殖263

第一节 水域263

第二章 渔业263

第三节 捕捞266

第三章 畜牧渔业管理266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6

第二节 畜牧渔业队伍266

第三节 兽医承包责任制267

第四节 渔政制度267

卷十五 名优特新产品268

第一章 农副产品268

第二章 工业产品270

第三章 饮料、糕点、食品271

第四章 手工艺品273

卷十六 工业274

第一章 矿业274

第一节 钨矿274

第二节 江西九二盐矿274

第三节 锡矿275

第四节 稀土矿275

第五节 其它矿业276

第一节 火电277

第二节 水电277

第二章 电力工业277

第三节 供电及设备修造278

第三章 建材工业279

第一节 砖瓦279

第二节 石灰280

第三节 水泥280

第四章 轻化工业281

第一节 造船281

第二节 印刷281

第三节 松香生产282

第四节 化肥生产282

第六节 制药283

第五节 制糖283

第一节 农机修造284

第五章 机械工业284

第二节 空气锤、转鼓生产285

第三节 汽车修配285

第四节 铸件生产285

第五节 机筛制造286

第六章 食品工业286

第一节 酿酒286

第七章 藤器生产287

第一节 生产沿革287

第三节 豆类食品制作287

第二节 糕点制作287

第二节 品种产量288

第三节 产品经销288

第八章 二轻工业288

第一节 陶瓷器生产288

第二节 纺织、印染289

第三节 造纸289

第四节 皮革生产与刊刻290

第五节 五金加工290

第七节 草席生产291

第六节 刺绣、制线、缝纫、橡塑291

第八节 木料加工292

卷十七 商业294

第一章 商业市场294

第一节 县城市场294

第二节 圩镇市场294

第二章 商业体制296

第一节 国营商业296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296

第四节 私营商业297

第三节 集体商业297

第五节 个体商业298

第三章 日用工业品与副食品经营298

第一节 百货经营298

第二节 五金交电产品经营298

第三节 药品经营298

第四节 副食品经营299

第四章 生产资料经营300

第一节 化肥、农药供应300

第四节 其它物资供应301

第三节 石油化工产品供应301

第二节 农具农机供应301

第五章 农产品经营302

第一节 猪禽蛋经营302

第二节 土特产品经营302

第三节 中药材收购303

第六章 饮食服务业304

第一节 饮食业304

第二节 服务业304

第二节 外贸商品生产305

第一节 出口商品305

第七章 对外经济贸易305

第八章 商业管理306

第一节 管理机构306

第二节 商品购销管理306

第三节 财务管理307

卷十八 粮油309

第一章 粮油征购309

第一节 公粮征收309

第二节 市场收购309

第三节 粮油统购310

第五节 粮油议购312

第四节 粮油合同定购312

第二章 粮食销售313

第一节 城镇粮油供应313

第二节 农村粮油统销315

第三节 奖售粮供应316

第四节 粮油议销317

第三章 粮油储运317

第一节 粮油储藏317

第四章 粮油加工319

第一节 粮食加工319

第二节 粮油调运319

第二节 油料加工320

第三节 饲料加工320

第四节 粮制品加工321

第五章 粮油行政管理3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21

第二节 农村粮油管理322

卷十九 交通323

第一章 道路323

第一节 古道323

第二节 航道323

第三节 公路325

第二章 桥梁、涵洞、渡口、码头326

第一节 渡口、码头、港口326

第二节 桥梁327

第三节 涵洞328

第三章 运输328

第一节 人力运输328

第二节 船舶排筏运输329

第三节 汽车运输330

第四节 运输管理3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32

第四章 交通管理332

第二节 路政管理333

第三节 车船监理333

第四节 渡口管理334

第五节 公路航道养护334

卷二十 邮电337

第一章 机构337

第一节 铺递337

第二节 邮电局、所337

第二章 邮政338

第一节 邮路设备338

第二节 邮政业务339

第一节 电报340

第三章 电信340

第二节 电话341

第三节 传真通信342

卷二十一 城乡建设344

第一章 县城建设344

第一节 街道建设344

第二节 公房建设345

第五节 供水供电346

第七节 防洪设施346

第六节 排水设施346

第四节 路灯设置346

第三节 私房建设346

第八节 环境卫生347

第二章 乡村建设347

第一节 圩镇建设347

第二节 民房建设348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348

第一节 私房管理348

第二节 公房管理349

第三节 地产管理349

第二节 污染治理350

第四章 环境保护350

第一节 污染状况350

第五章 建筑业351

第一节 建筑队伍351

第二节 建筑技术351

卷二十二 财政税务354

第一章 财政354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354

第二节 财政收支355

第四节 增产节约359

第三节 商品控购359

第五节 财政审计360

第二章 税务3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0

第二节 赋税征收361

第三节 稽征管理364

卷二十三 金融367

第一章 金融机构367

第一节 当铺钱庄367

第二节 银行367

第一节 金属币368

第二章 货币368

第三节 保险公司368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368

第二节 纸币369

第三章 存款370

第一节 公团存款370

第二节 个人储蓄370

第四章 货款371

第一节 农业贷款371

第二节 工商贷款373

第三节 基建拨款与贷款375

第一节 结算方式376

第二节 金融市场管理376

第四节 信用社贷款376

第五章 结算与管理376

第六章 公债 国库券377

第一节 公债377

第二节 国库券378

第七章 保险业务378

第一节 险种与费率378

第二节 保费与理赔379

第二节 计划制订与实施380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380

第一章 计划管理380

卷二十四 综合管理380

第二章 统计管理383

第一节 统计机构383

第二节 制度及实施383

第三章 物资管理38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85

第二节 物资采购与供应385

第四章 物价管理386

第一节 管理机构386

第二节 物价水平387

第三节 地方产品定价389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390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0

第二节 企业登记390

第三节 市场管理391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392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392

第六节 商标管理392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3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3

第二节 管理制度及实施393

第三节 私塾 义学395

第二节 书院395

卷二十五 教育395

第一节 县(州)学395

第一章 县(州)学 私塾 书院395

第二章 初等教育396

第一节 幼儿教育396

第二节 小学教育398

第三章 中等教育402

第一节 普通中学402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407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408

第四章 成人教育408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409

第三节 函授教育410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410

第五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10

第五章 教师队伍410

第一节 师资410

第二节 培训411

第三节 待遇4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413

第二节 经费管理413

第六章 教育行政管理413

第三节 勤工俭学415

卷二十六 科技416

第一章 机构团体416

第一节 管理机构416

第二节 研究与实验机构416

第三节 学术团体418

第二章 科技队伍418

第一节 专业科技人员418

第一节 技术培训420

第三章 科普工作420

第二节 社会技术人才420

第二节 咨询服务421

第三节 科普宣传421

第四章 科研成果422

第一节 农业科技422

第二节 工业科技423

第三节 教育卫生科技423

第四节 其它科技423

第五节 论著425

第一节 文化机构427

第一章 文化机构与文化团体427

卷二十七 文化427

第二节 文化团体429

第二章 戏剧429

第一节 剧种、剧目429

第二节 专业剧团430

第三节 业余剧团430

第三章 民间文艺活动431

第一节 灯彩表演431

第二节 民间舞蹈432

第三节 其它文艺活动432

第一节 电影433

第四章 电影 电视433

第二节 电视434

第五章 新闻435

第一节 报刊435

第二节 广播435

第三节 通讯报道436

卷二十八 医药卫生437

第一章 医疗机构及设施437

第一节 县医疗机构437

第三节 院房及设备438

第二节 区、乡医疗机构438

第二章 医疗队伍及医术440

第一节 医疗队伍440

第二节 医疗技术441

第三章 卫生防疫443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443

第二节 公共卫生443

第三节 疫病防治446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448

第一节 妇幼保健449

第四章 保健449

第二节 儿童保健450

第三节 职工保健451

第五章 药物生产与管理451

第一节 药物生产451

第二节 药政与药检451

第六章 卫生行政4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2

第二节 医疗制度452

第三节 卫生经费管理453

第一节 民间体育455

第二节 职工体育455

第一章 群众体育455

卷二十九 体育455

第二章 学校体育456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456

第二节 业余体育457

第三章 体育竞赛457

第一节 县体育运动会457

第二节 迎赛与参赛463

第三节 场地设施472

第二节 裁判、教练队伍与人才输送472

第一节 管理机构472

第四章 体育管理与人才培养472

卷三十 文物胜迹473

第一节 风景名胜473

第一节 名山胜迹473

第二节 其它景观475

第二章 历史文物476

第一节 古遗址476

第二节 古墓葬477

第三节 古建筑477

第四节 石刻、石雕479

第五节 馆藏历史文物480

第一节 战场遗址481

第二节 革命旧址481

第三章 革命文物481

第三节 革命纪念建筑482

第四节 馆藏革命文物483

卷三十一 艺文485

第一章 著述 目录485

第一节 书目485

第二章 单篇文学作品选495

第一节 韵文495

第二节 散文499

第三章 民间文艺507

第一节 民歌507

第二节 谚语510

第三节 歇后语511

第四节 民间传说511

卷三十二 风俗与宗教516

第一章 生活风俗516

第一节 衣饰516

第二节 饮食516

第一节 家庭517

第二章 社会风俗517

第三节 居住517

第二节 节令518

第三节 礼仪519

第四节 传统风尚521

第五节 迷信和忌讳522

第三章 生产风俗523

第一节 农业生产风俗523

第二节 林业生产风俗523

第三节 牧业生产风俗524

第四节 工副业生产风俗525

第四章 宗教525

第一节 佛教525

第二节 道教526

第三节 天主教与耶苏教527

第一章 语音528

第一节 声母528

卷三十三 方言528

第二节 韵母530

第三节 声调532

第四节 音节534

第五节 县内语音的若干差异542

第二章 词汇545

第一节 词汇的主要特点545

第二节 特殊词汇举例546

第三节 县内词汇方面的若干差异551

第三章 语法552

第一节 词语组合特点552

第二节 词序和成分特点553

第三节 一些特殊句式553

卷三十四 人物554

第一章 人物传略554

第二章 人物表575

第三章 烈士英名表587

第二节 篇目588

附录615

一、文献选辑615

(一)、重要文件辑存615

(二)、县际权益纠纷协议628

二、志书编纂630

(一)、历代修志记略630

(二)、旧志序跋632

(三)、本志编纂始末637

三、续补人物表640

修志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645

1993《会昌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曾田春主编;会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3 北京:新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宜昌县志(1993 PDF版)
宜昌县志
1993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文昌县志(1981 PDF版)
文昌县志
1981
繁昌县志(1993 PDF版)
繁昌县志
1993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昌邑县志(1987 PDF版)
昌邑县志
1987 山东省昌邑县志编纂委员会
宕昌县志(1995 PDF版)
宕昌县志
1995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乐昌县志(1994 PDF版)
乐昌县志
199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许昌县志(1993 PDF版)
许昌县志
1993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平昌县志(1990 PDF版)
平昌县志
1990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称谓录(1990 PDF版)
称谓录
1990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昌图县志(1988 PDF版)
昌图县志
1988 昌图县地方志编审委员会
永昌县志(1993 PDF版)
永昌县志
1993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建宁县志(1995 PDF版)
建宁县志
1995 北京:新华出版社
胶南县志(1991 PDF版)
胶南县志
1991 北京:新华出版社
新昌县志(1994 PDF版)
新昌县志
1994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遂昌县志(1996 PDF版)
遂昌县志
199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