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志》求取 ⇩

凡例1

卷一 概述1

卷二 大事记7

卷三 建置35

第一章 境域35

第二章 隶属36

第三章 区划36

第一节 宋至清36

第二节 民国时期3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3

第四章 乡镇47

卷四 自然地理61

第一章 地质61

第一节 地质演变61

第二节 地层形成62

第三节 地质构造64

第四节 矿藏68

第二章 地貌73

第一节 地形特点73

第二节 主要峰岭73

第二节 水位75

第三节 沙量75

第一节 流量75

第三章 水文75

第四节 水质76

第五节 地下水77

第六节 主要溪流79

第四章 气候80

第一节 气温80

第二节 降水82

第三节 地温84

第四节 日照85

第五节 云雾86

第七节 风87

第六节 气压87

第八节 湿度88

第五章 物候88

第六章 土壤植被90

第一节 土壤90

第二节 植被94

第七章 动植物94

第一节 植物94

第二节 动物95

第八章 自然灾害95

第一节 洪涝95

第二节 干旱97

第三节 风灾97

第四节 寒害98

第五节 其他灾害99

卷五 人口101

第一章 规模101

第二章 变动102

第三章 结构103

第一节 民族103

第二节 性别103

第三节 年龄103

第四节 文化105

第五节 职业105

第六节 城乡人口105

第五章 计划生育106

第四章 婚姻家庭106

第一节 机构107

第二节 晚育节育107

第三节 优生优育110

卷六 经济综述111

第一章 社会生产117

第一节 农业117

第二节 工业119

第三节 建筑业122

第四节 运输邮电业124

第五节 商业饮食业126

第二章 基本建设投资128

第三章 人民生活133

第一节 收入133

第二节 消费137

卷七 农业145

第一章 生产条件146

第一节 耕地146

第二节 劳力147

第三节 农机具148

第二章 生产关系149

第一节 土地改革149

第二节 互助合作化149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150

第四节 联产承包151

第五节 国营生产单位151

第三章 种植业152

第一节 种植种类152

第二节 品种改良158

第三节 肥料应用159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161

第四章 李果生产166

第一节 品种分布166

第二节 面积产量167

第三节 栽培采收加工167

第一节 饲养种类168

第五章 畜牧业168

第二节 饲料加工170

第三节 饲养管理170

第四节 疫病防治和阉割172

第六章 水产业175

第一节 天然捕捞175

第二节 人工养殖175

第三节 水产资源保护177

第七章 经营管理178

第一节 计划管理178

第二节 财务管理178

第三节 劳动管理179

第四节 分配管理180

第五节 农业区划181

卷八 林业183

第一章 森林资源184

第一节 种类184

第二节 面积与蓄积量185

第三节 消耗与生长187

第四节 珍稀树木187

第二章 山林所有制189

第一节 个体所有189

第一节 采种190

第三章 营林生产190

第二节 集体所有190

第三节 国家所有190

第二节 育苗191

第三节 造林192

第四节 抚育194

第五节 引种195

第四章 森林保护195

第一节 护林防火195

第二节 病虫防治197

第五章 竹木经营199

第一节 采伐199

第二节 集运202

第一节 采伐管理203

第三节 购销203

第六章 林政管理203

第二节 运输管理204

第三节 育林基金管理205

第七章 林场206

第一节 国营林场206

第二节 乡、村办林场206

卷九 水利电力209

第一章 水资源210

第一节 分布与特点210

第二节 水力蕴藏量210

第一节 蓄水工程212

第二章 水利建设212

第二节 引水工程215

第三节 提水工程217

第四节 防汛抗旱218

第五节 水土保持218

第三章 电力建设220

第一节 电站(厂)220

第二节 电网226

第三节 用电226

第一节 水利管理227

第二节 电力管理227

第四章 水利电力管理227

卷十 工业229

第一章 体制230

第一节 所有制230

第二节 企业体制改革232

第二章 行业234

第一节 矿冶工业234

第二节 煤炭工业236

第三节 机械工业236

第四节 建材工业238

第五节 陶瓷工业239

第六节 电力工业239

第七节 木材采伐加工业240

第八节 化学工业242

第九节 医药工业244

第十节 造纸工业244

第十一节 印刷工业245

第十二节 食品加工业245

第十三节 烟草加工业248

第十四节 纺织工业248

第十五节 缝纫加工业249

第十六节 其他工业250

第三章 管理257

第一节 计划管理257

第二节 生产管理258

第三节 质量管理259

第四节 供销管理259

第五节 财务管理260

卷十一 交通265

第一章 古道266

第一节 驿道266

第二节 干道266

第三节 支道268

第二章 公路271

第一节 建设271

第一节 航道275

第三章 水路275

第二节 绿化275

第二节 渡口276

第三节 码头276

第四章 桥梁277

第一节 古桥277

第二节 公路桥278

第三节 其他桥282

第五章 运输283

第一节 水运283

第二节 陆运285

第三节 水陆联运291

第一节 路政管理292

第四节 搬运装卸292

第六章 管理292

第二节 航政管理295

第三节 安全管理297

第四节 运输管理299

卷十二 邮电303

第一章 机构304

第一节 邮电局304

第二节 邮电支局(所)305

第二章 邮政305

第一节 邮路305

第二节 设备310

第三节 业务311

第一节 网路313

第三章 电信313

第二节 设备317

第三节 业务318

第一章 县城322

第一节 区域拓展322

第二节 街道演变322

第三节 城区建设325

卷十三 城乡建设327

第四节 市容管理329

第五节 绿化美化329

第一节 集镇330

第二章 乡村330

第二节 村庄333

第三章 环境保护334

第一节 污染334

第二节 治理334

第四章 房地产335

第一节 土地管理335

第二节 房产管理336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336

第五章 建筑产业337

第一节 施工队伍337

第三节 施工设备338

第二节 技术水平338

第四节 质量与安全339

第五节 人才培养340

卷十四 财政税务343

第一章 财政343

第一节 体制343

第二节 收入345

第三节 支出349

第四节 管理354

第二章 税务356

第一节 税制356

第二节 稽征359

第三节 管理366

卷十五 金融369

第一章 机构370

第一节 钱庄当铺370

第二节 国家银行371

第三节 保险公司372

第四节 信用合作社372

第二章 货币373

第一节 金属币373

第二节 纸币374

第三节 代用券375

第二节 储蓄376

第一节 存款376

第三章 存款储蓄376

第四章 信用贷款380

第一节 农业信贷380

第二节 工商信贷382

第三节 基建信贷384

第四节 民间借贷385

第五章 代理业务386

第一节 侨汇解付386

第二节 代理金库387

第三节 代理债券389

第四节 金融信托390

第一节 种类及费率391

第五节 农业拨款监督391

第六章 保险391

第二节 投保394

第三节 理赔397

第七章 金融管理397

第一节 现金管理397

第二节 结算管理397

卷十六 商业399

第一章 所有制400

第一节 私营商业400

第四节 国营商业401

第二节 集体商业401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401

第二章 集市贸易402

第一节 集市演变402

第二节 商品贸易402

第三章 商品购进404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404

第二节 工业品采购408

第四章 商品销售411

第一节 内销411

第二节 外销417

第一节 仓储418

第五章 仓储运输418

第二节 运输419

第六章 企业管理420

第一节 计划管理420

第二节 财务管理421

第三节 核算管理423

卷十七 供销合作427

第一章 社员428

第一节 社员入股428

第二章 民主办社429

第一节 社员代表大会429

第三节 股金分红429

第二节 社员福利429

第二节 理事会和监事会431

第三章 业务经营431

第一节 经营方针与形式431

第二节 农副产品采购与开发435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439

第四节 生活资料供应442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444

第六节 经营网点与设施445

第四章 企业管理448

第一节 计划统计管理448

第二节 财务管理450

第三节 储运管理452

卷十八 粮油购销455

第一章 粮油市场456

第一节 集市贸易456

第二节 议价购销458

第二章 粮油统购459

第一节 粮食459

第二节 油料461

第三章 粮油统销463

第一节 城镇463

第二节 农村469

第三节 其他471

第一节 供应证476

第四章 粮油票证476

第五章 粮油储运477

第一节 仓储477

第二节 保管477

第二节 粮票477

第三节 运输478

卷十九 工商行政物价计量479

第一章 工商行政479

第一节 集市管理479

第二节 企业登记481

第三节 商标注册482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483

第四节 广告管理483

第二章 物价485

第一节 市场物价485

第二节 商品比价489

第三节 物价管理490

第三章 计量492

第一节 计量沿革492

第二节 计量管理493

卷二十 政党49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永泰县地方组织495

第一节 建国前的活动495

第二节 组织机构497

第三节 历次代表大会499

第四节 党员500

第五节 县委主要领导活动501

第六节 宣传505

第七节 纪律检查507

第八节 统战工作507

第九节 信访50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永泰县地方组织509

第三章 其他党派永泰县地方组织511

第一章 权力机构51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513

卷二十一 政权政协51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515

第三节 人大党务委员会518

第四节 基层选举519

第二章 行政机构521

第一节 县署521

第二节 县公署(县政府)521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522

第三章 人民政协532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532

第二节 主要活动533

第一节 拥军535

卷二十二 民政535

第一章 拥军优属535

第二节 支前536

第三节 优抚536

第四节 烈士褒扬538

第二章 安置538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538

第二节 移民安置539

第三章 救灾救济539

第一节 灾害救济539

第二节 社会救济540

第四章 社会福利542

第一节 福利机构542

第二节 福利生产543

第三节 扶持老区543

第五节 “五保”供养544

第四节 扶持残疾人544

第五章 扶持贫困545

第一节 贫困村分布545

第二节 扶贫措施545

第三节 脱贫状况546

第六章 其他民政事务547

第一节 民族事务管理547

第二节 婚姻登记547

第三节 地名管理548

第四节 收容遣送548

卷二十三 劳动人事549

第一章 职工550

第一节 劳动就业550

第二节 劳动管理552

第三节 劳动保护555

第一节 编制556

第二章 干部556

第二节 调配557

第三节 管理558

第四节 落实政策562

第三章 工资与福利563

第一节 工资制度563

第二节 劳保与福利568

第四章 离退休管理5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569

第二节 离休管理569

第三节 退休管理570

第五章 上山下乡570

第一节 安置570

第四节 就业572

第二节 生产572

第三节 生活572

卷二十四 司法575

第一章 公安575

第一节 公安机关575

第二节 剿匪镇反576

第三节 治安管理578

第四节 打击刑事犯罪579

第五节 监所管理580

第六节 户政管理581

第七节 林业公安581

第八节 消防581

第二章 检察582

第一节 批捕起诉583

第二节 自行侦查583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584

第三节 监所检察584

第三章 审判585

第一节 审判机关585

第二节 刑事审判585

第三节 民事审判586

第四节 经济审判586

第五节 林业审判587

第六节 行政审判587

第七节 审判监督587

第四节 司法行政588

第一节 法制宣传588

第二节 民事调解589

第三节 公证589

第四节 律师工作590

第一章 工人组织591

卷二十五 群众团体591

第一节 历届工会代表大会592

第二节 系统工会593

第三节 基层组织593

第四节 职工代表大会593

第五节 工会主要活动594

第二章 青少年组织595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595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599

第三章 妇女组织599

第一节 妇女运动委员会599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599

第四章 农民组织601

第一节 农会601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602

第五章 工商业者组织602

第二节 农民协会602

第一节 商会603

第二节 工商联合会603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协会603

第六章 华侨组织604

第七章 卫生组织604

第一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604

第二节 红十字会604

第八章 其他组织605

第一节 中苏友好协会605

第二节 集邮协会605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协会605

第四节 老人会605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学会605

第一节 募兵制607

第一章 兵制607

卷二十六 军事607

第二节 志愿兵制608

第三节 义务兵制608

第二章 驻军610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610

第二节 县中队610

第三节 “三支两军”部队610

第四节 剿匪部队610

第三章 地方武装611

第一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土军机兵61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民团保安队611

第三节 共产党地下游击队和建国后的公安队611

第四章 建国后的民兵612

第一节 组织612

第二节 训练613

第六章 战事记略615

第二节 武器装备615

第一节 抗倭战事615

第一节 军事设施615

第二节 粤军、北伐军战事616

第三节 共产党地下游击队战事616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事617

第五节 剿匪战事617

卷二十七 文化619

第一章 群众文化620

第一节 活动场所620

第二节 主要活动621

第二章 民间文艺624

第一节 音乐624

第二节 舞蹈626

第三节 故事歌谣谚语627

第三章 文艺创作632

第一节 创作团体632

第二节 主要作品633

第四章 戏剧曲艺640

第一节 戏剧640

第二节 曲艺644

第一节 放映场所645

第二节 机种与片式645

第五章 电影645

第三节 放映队伍646

第六章 图书档案647

第一节 图书发行647

第四节 放映场次647

第二节 图书藏阅649

第七章 广播电视650

第一节 有线广播650

第三节 文书档案650

第二节 电视差转651

第一节 报纸653

第二节 刊物653

第八章 报纸刊物653

卷二十八 教育657

第一节 私塾658

第二节 县学658

第一章 私塾官学658

第二章 普通教育659

第一节 幼儿教育659

第三节 社学书院659

第二节 小学教育661

第三节 中学教育666

第三章 中专教育672

第一节 师范学校672

第二节 卫生学校673

第三节 建筑职业学校(职业中专)673

第一节 纺织学校674

第二节 农业中学674

第四章 职业教育674

第五章 高等教育675

第四节 城关中学职业高中班675

第一节 大专班675

第三节 永泰职业学校675

第二节 电大专业班676

第六章 业余教育676

第一节 国民识字教育677

第二节 农民业余教育678

第三节 职工业余教育679

第四节 少年业余体育教育680

第五节 函授教育680

第六节 自学考试681

第七章 师资682

第一节 队伍与素质682

第二节 培训与教研683

第三节 待遇684

第八章 经费685

第一节 政府拨款685

第二节 集资办学687

第九章 勤工俭学688

第十章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688

卷二十九 医药卫生691

第一章 机构692

第一节 县级692

第二节 乡级695

第三节 村级696

第四节 个体诊所696

第二章 队伍697

第一节 数量697

第二节 结构697

第三节 素质698

第三章 医疗699

第一节 西医699

第二节 中医700

第四章 卫生701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701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701

第二节 公共卫生702

第五章 防疫706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706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708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710

第四节 慢性病防治711

第五节 职业病防治712

第六章 保健713

第一节 妇女卫生保健713

第二节 儿童保健714

第七章 医药715

第一节 药铺715

第二节 药品供应716

第三节 地产药材717

第四节 药品制造718

第八章 管理719

第一节 医政管理719

第二节 药政管理721

第三节 医疗管理722

卷三十 体育723

第一章 民间体育724

第一节 武术724

第二节 划龙舟725

第三节 舞龙舞狮725

第四节 游戏体育726

第一节 职工体育730

第二节 农村体育730

第二章 群众体育730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731

第一节 幼儿体育732

第二节 小学体育732

第三章 学校体育732

第四章 竟技体育733

第一节 田径733

第三节 中学体育733

第二节 球类736

第三节 游泳738

第四节 棋类738

第一节 机构739

第二节 设施739

第五章 机构和设施739

卷三十一 科技741

第一节 科研单位742

第二节 科技团体742

第一章 科研机构742

第一节 数量与素质744

第二节 待遇744

第二章 科技队伍744

第三章 科学研究745

第一节 开发项目745

第二节 科技成果746

第四章 科技普及750

第一节 成果推广750

第二节 知识传播751

第三节 咨询服务752

第一章 宗族家庭753

第一节 宗族753

卷三十二 风俗753

第二节 宗祠754

第四节 族谱755

第五节 家庭755

第三节 族规755

第一节 官祀756

第二节 民祭756

第二章 祭祀756

第一节 佛教757

第二节 基督教757

第三章 宗教信仰757

第三节 天主教758

第四节 道教758

第四章 婚丧喜庆习欲759

第一节 婚嫁759

第三节 寿诞760

第四节 丧葬760

第二节 生育760

第五章 衣食住行习俗761

第一节 服式发式761

第五节 其他761

第二节 饮食762

第三节 住宅764

第四节 出行765

第六章 节日766

第一节 传统节日766

第七章 传统美德767

第一节 捐赠767

第二节 时令节日767

第八章 陋习和迷信768

第三节 敬老768

第一节 陋习768

第二节 义举768

第二节 迷信769

第一章 语音分析771

第一节 永泰方言声韵调系统771

卷三十三 方言771

第二节 “嵩口音”与“永福音”的差异773

第三节 永泰方言连读音变773

第二章 永泰方言字音776

第三章 永泰方言分类词表788

第一节 天文地理788

第二节 时间方位789

第三节 农事农具789

第四节 虫鱼鸟兽790

第五节 花果作物791

第六节 房屋建筑792

第七节 器具用品792

第八节 身体五官793

第九节 人品职业794

第十节 亲属称谓794

第十一节 病痛医药795

第十二节 衣服穿戴796

第十三节 饮食菜肴796

第十四节 红白大事797

第十五节 礼俗风尚798

第十六节 法律商业798

第十七节 文化教育799

第十八节 动作心理799

第十九节 性质状态800

第二十节 指代数量800

第二十节 地名(特殊读音)801

第一节 词语搭配802

第二节 语法例句803

第一节 熟语805

第五章 永泰方言标音举例805

第二节 民歌806

第三节 故事807

附一 县境内非永泰方言分布点808

附二 音标符号809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811

卷三十四 文物名胜811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殷商周)遗址811

第二节 城墙遗址813

第三节 冶炼遗址813

第一节 寨堡814

第二章 古建筑814

第二节 寺庙814

第三节 厝祠817

第四节 塔阁亭818

第六节 古桥819

第五节 牌坊819

第七节 古井819

第三章 古墓葬820

第四章 石刻821

第一节 碑记821

第二节 摩崖821

第三节 墓志823

第一节 革命遗址824

第五章 革命文物824

第二节 革命纪念物824

第三节 烈士墓824

第六章 传世文物825

第一节 文物普查828

第七章 文物管理828

第二节 文物保护828

第八章 名山名洞829

第一节 名山829

第二节 名洞830

卷三十五 人物833

第一章 人物传833

第二章 人物表852

第一节 在外地任副县(团)级以上的人员852

第二节 历代永泰籍进士856

第三节 永泰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62

第四节 永泰籍博士、硕士867

第五节 各行业知名人士868

第六节 战斗英雄劳动模范870

第三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871

卷三十六 附录875

一、旧志序875

二、重要文件选882

三、杂录890

第五章 设施与装备6015

第四章 永泰方言语法选例7802

1992《永泰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郑炳通总编;永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2 北京:新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泰宁县志(1993 PDF版)
泰宁县志
1993 北京:群众出版社
永川县志( PDF版)
永川县志
永泰县地名录(1981 PDF版)
永泰县地名录
1981
永新县志(1992 PDF版)
永新县志
1992 北京:新华出版社
江永县志(1995 PDF版)
江永县志
1995 北京:方志出版社
永丰县志(1993 PDF版)
永丰县志
1993 北京:新华出版社
永宁县志(1995 PDF版)
永宁县志
1995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永吉县志(1988 PDF版)
永吉县志
1988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永兴县志(1994 PDF版)
永兴县志
1994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永平县志(1994 PDF版)
永平县志
1994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永靖县志(1995 PDF版)
永靖县志
1995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景泰县志(1996 PDF版)
景泰县志
1996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祥云县志(1996 PDF版)
祥云县志
1996 北京:中华书局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志(1993 PDF版)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志
1993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乐安县志(1989 PDF版)
乐安县志
1989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