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县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1

地理篇43

第一章 位置区域 建置沿革43

第一节 位置区域43

第二节 建置沿革43

第二章 乡镇概况45

第三章 地质 地貌62

第一节 地质62

第二节 地貌64

第四章 气候 物候65

第一节 气候65

第二节 气候资源68

第一节 河流69

第五章 水文69

第三节 物候69

第二节 地表水74

第三节 地下水74

第六章 土壤76

第一节 土壤类型76

第二节 肥力状况77

第七章 植物 动物78

第一节 植物78

第二节 动物79

第八章 自然灾害80

第一节 水旱虫灾80

第二节 风雹霜冻83

第三节 其它灾害85

第一节 农作物87

农牧篇87

第一章 种植业87

第二节 耕作制度93

第三节 良种94

第四节 农作物保护96

第五节 土壤改良100

第六节 肥料101

第二章 农具 农机102

第一节 农具102

第二节 农机105

第三章 畜牧110

第一节 畜禽种类110

第二节 饲养 繁殖111

第三节 疫病防治114

第一节 国营苗圃115

第二节 社队苗圃115

林业篇115

第一章 育苗115

第三节 私人苗圃116

第二章 植树造林116

第一节 保安林 中山纪念林116

第二节 四旁植树117

第三节 农田林网化119

第四节 农桐间作 农条间作119

第五节 果树120

第六节 稀有树121

第七节 林场 园艺场122

第一节 护林措施123

第二节 林果病虫害及防治123

第三章 林木管护123

水利篇127

第一章 河道治理127

第一节 沱河127

第二节 浍河128

第三节 包河 王引河 碱河129

第四节 河网化工程130

第二章 农田水利130

第一节 “三田”建设130

第二节 除涝配套重点工程131

第三节 解决排水纠纷132

第四节 灌溉133

第三章 闸涵建设137

第一节 水闸137

第二节 涵洞139

第四章 工程管理141

第一节 管理组织142

第二节 岁修养护142

工业篇147

第一章 电力147

第一节 发电147

第二节 输变电工程147

第三节 供电 用电149

第二章 煤炭150

第一节 勘测设计150

第二节 筹建开采153

第三章 冶炼 机械154

第一节 冶炼154

第二节 机械155

第一节 建材157

第四章 建材 陶瓷 化工157

第三节 化工159

第二节 陶瓷159

第五章 造纸 印刷160

第一节 造纸160

第二节 印刷161

第六章 食品加工161

第一节 粮油加工161

第二节 酿酒162

第三节 糕点加工163

第七章 其它工业164

第一节 棉花加工164

第二节 纺织 印染 缝纫165

第三节 制革166

第一节 驿道 公路 铁路167

交通邮电篇167

第一章 交通167

第二节 桥梁169

第三节 运输171

第四节 交通管理175

第二章 邮电177

第一节 邮政177

第二节 电信179

城乡建设篇183

第一章 县城建设183

第一节 建筑183

第二节 公用设施185

第三节 房产 住宅188

第一节 发展概况189

第二章 村镇建设189

第二节 集镇建设190

第三节 村庄建设190

第三章 建筑业192

第一节 建筑队伍192

第二节 建筑设计193

第四章 环境保护193

第一节 环境监测193

第二节 环境治理194

乡镇企业篇195

第一章 企业类别195

第一节 铁木业 加工业196

第二节 商业 服务业196

第三节 其它行业197

第四节 企业选介198

第二章 名优产品 风味小吃199

第一节 名优产品199

第二节 风味小吃200

第三章 经营管理2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202

第二节 管理体制202

商业篇205

第一章 私营商业 集体商业205

第一节 私营商业205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206

第三节 集体商业206

第四节 商人团体207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207

第二节 收购209

第一节 基层供销社209

第三节 供应211

第三章 国营商业212

第一节 经营单位213

第二节 商品购进215

第三节 商品销售216

第四章 对外贸易219

第一节 出口商品生产219

第二节 收购调拨220

第五章 饮食服务行业221

第一节 饮食221

第二节 旅馆222

第四节 浴池223

第五节 照相223

第三节 理发223

粮油篇225

第一章 粮油购销225

第一节 自由贸易225

第二节 征购226

第三节 销售228

第四节 粮油票证234

第二章 粮油储运235

第一节 仓储235

第二节 调运236

财政税务篇239

第一章 财政收入239

第一节 预算收入239

第二节 预算外收入239

第三节 赋税240

第四节 国家补贴244

第二章 财政支出246

第一节 上解246

第二节 留支246

第三节 预算外支出247

第三章 财政管理249

第一节 预算管理249

第二节 征收管理250

第三节 审计监督250

金融篇253

第一章 货币253

第一节 货币流通253

第二节 金银收兑256

第一节 存款257

第二章 存款 储蓄257

第二节 储蓄258

第三章 信贷260

第一节 民间借贷260

第二节 工商信贷261

第三节 农业信贷263

第四节 信用社贷款265

第五节 基本建设贷款265

第四章 保险266

第一节 承保266

第二节 防灾 理赔266

第五章 代理业务267

第一节 发行公债267

第二节 农业拨款与监督267

第三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监督267

第四节 代理财政金库268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269

第一节 集市贸易269

工商物价管理篇269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272

第三节 经济合同与商标管理274

第四节 打击投机违法活动274

第二章 物价管理275

第一节 建国前的物价275

第二节 物价调整275

第三节 物价检查276

第四节 商品比价276

第三章 计量器具与管理278

第一节 计量器具278

第二节 计量管理279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281

政党群团篇28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281

第二节 党代会289

第三节 党务294

第四节 中心工作 政治运动298

第五节 信访与落实政策306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308

第三章 群众团体309

第一节 工会309

第二节 农民协会311

第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11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314

第五节 其它群众团体316

第二节 人代会319

第一节 选举319

政权政协篇319

第一章 权力机构319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322

第二章 行政机构323

第一节 县衙323

第二节 县公署326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329

第三章 议政机构338

第一节 县参议会338

第二节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38

民政篇341

第一章 优抚341

第一节 拥军341

第二节 优属343

第三节 革命残废军人抚恤345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46

第二章 烈士褒扬347

第一节 追认烈士347

第二节 烈士陵墓347

第三章 救济351

第一节 战灾救济351

第二节 自然灾害救济352

第三节 社会救济354

第四章 社会福利355

第一节 社会照顾355

第二节 收容遣送357

第三节 扶贫致富357

第一章 公安359

第一节 社会治安359

政法篇359

第二节 案件侦破362

第三节 治安行政管理363

第四节 消防364

第二章 检察366

第一节 刑事检察366

第二节 法纪与经济检察367

第三节 监所检察367

第三章 司法368

第一节 审判368

第二节 司法行政370

劳动人事篇373

第一章 职官 干部373

第一节 人员状况373

第一节 劳动就业374

第二节 职官干部来源374

第二章 工人管理374

第二节 培训376

第三节 劳动保护377

第四节 调动 转正 下放 清退377

第三章 工资 福利378

第一节 工资378

第二节 福利379

第三节 离休 退休380

军事篇381

第一章 军事设施381

第一节 城池 城郭381

第二节 寨堡 抗日路沟382

第一节 兵役制度383

第二章 武装383

第二节 地方武装384

第三节 驻军388

第三章 捻军389

第一节 起事会盟389

第二节 南征北战390

第三节 失败393

第四节 余波394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事395

第一节 日军入侵永城395

第二节 抗日武装兴起396

第三节 新四军八路军抗日活动397

第四节 耿吴刘叛变400

第五节 新四军第四师反顽斗争401

第六节 国民党军抗日活动402

第七节 新四军第四师回师永城403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事404

第一节 解放县城404

第二节 国民党军第十八师起义404

第三节 坚持地区斗争405

第六章 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407

第一节 包围杜聿明集团407

第二节 阻击杜部突围408

第三节 战场休整412

第四节 杜部陷入绝境414

第五节 全歼残敌416

第六节 支前420

第二节 民兵代表会422

第一节 民兵组建422

第七章 民兵422

第三节 民兵活动423

教育体育篇425

第一章 学校教育425

第一节 儒学425

第二节 幼儿教育426

第三节 小学教育427

第四节 普通中学教育430

第五节 中等专业教育433

第六节 随营学校 抗大四分校435

第二章 成人教育436

第一节 扫盲436

第二节 职工教育438

第一节 教师队伍439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439

第三章 师资439

第二节 教师待遇440

第三节 教师培训441

第四章 教育经费442

第一节 国家拨款442

第二节 社会集资444

第五章 体育445

第一节 学校体育445

第二节 群众体育446

第三节 体育设施447

第四节 武术448

第五节 体育竞赛448

第二节 科技人员待遇451

第一节 科技人员分布451

第一章 科技队伍451

科学技术篇451

第三节 科研单位 学术团体452

第二章 科技成果453

第一节 省级成果453

第二节 地区级成果455

第三章 科研管理 技术推广456

第一节 科研管理456

第二节 技术推广458

文化篇461

第一章 戏剧461

第一节 剧种461

第二节 表演团体462

第三节 剧目464

第四节 剧场466

第二章 民间艺术467

第一节 曲艺 歌舞467

第二节 乐器 唢呐世家469

第三节 焰火 杂技469

第四节 文艺活动470

第三章 群众文化471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471

第二节 文学创作471

第三节 著述472

第四节 美术 摄影 书法472

第五节 民间工艺474

第六节 民谣 民歌 民间传说475

第一节 电影481

第四章 电影 幻灯481

第二节 幻灯482

第五章 报刊 广播 电视483

第一节 报刊483

第二节 广播 电视484

第六章 图书 档案486

第一节 图书486

第二节 档案487

第七章 编史 修志488

第一节 编史488

第二节 修志488

第八章 文物489

第一节 古遗址489

第二节 古墓葬491

第三节 古建筑493

第四节 石刻495

第五节 馆藏文物497

卫生医药篇503

第一章 公共卫生503

第一节 环境卫生503

第二节 除“四害”504

第三节 食品卫生504

第四节 卫生检验505

第二章 疾病防治506

第一节 地方病506

第二节 传染病507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510

第四节 妇女病511

第三章 医疗事业512

第一节 医疗事业单位512

第二节 中西医514

第三节 医政517

第四节 医疗设备519

第五节 民间医术与验方520

第四章 医药522

第一节 中草药药源522

第二节 药品经营523

第三节 药政525

民俗宗教篇527

第一章 民俗527

第一节 节令527

第二节 婚姻528

第三节 喜庆529

第四节 丧葬530

第六节 恶风陋习531

第五节 社会习俗531

第七节 社会新风533

第二章 宗教534

第一节 佛教534

第二节 道教535

第三节 天主教535

第四节 基督教536

人口篇539

第一章 民族 人口539

第一节 民族 姓氏539

第二节 人口540

第三节 家庭544

第二章 人口控制544

第一节 优生优育544

第二节 节制生育545

第三章 人民生活547

第一节 社会“下层”人员地位的变迁547

第二节 物质生活548

方言篇553

第一章 方言概况553

第一节 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对照553

第二节 语音分析554

第二章 永城话语音和普通话语音比较557

第一节 声母的比较557

第二节 韵母的比较559

第三节 声调的比较561

第三章 分类词表562

第四章 语法例句571

传记一575

人物传575

人物篇575

传记二584

传记三604

传记四609

传记五617

传记六618

生人事略624

人物表633

革命烈士英名录651

附录659

甲、文件辑存659

乙、信函报刊选录661

丙、地名变更674

丁、修志始末683

1991《永城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永城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编 1991 北京:新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