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认识方法概论》求取 ⇩

第一章临床认识的特点和要求1

第一节 认识和认识方法1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1

二、认识方法是取得认识成果的重要武器4

第二节 临床认识对象的特点6

一、病象的复杂性7

二、病理的整体性9

三、病程的动态性12

四、病人的社会性13

五、病人的能动性17

第三节 临床认识的特殊要求19

一、决断的紧迫性19

二、决断的准确性20

三、改正的及时性20

四、借助外脑的必要性21

五、讲究认识方法的重要性22

一、询问性调查24

第二章搜集临床资料的方法24

第一节 搜集临床资料的基本手段和要求24

二、体格检查26

三、辅助检查29

第二节 搜集临床资料的艺术30

一、假说的引导31

二、偶然现象的捕捉32

三、动态观察34

第三节 重视影响资料收集的因素36

一、临床工作的客观约束36

二、医师主体因素的干扰37

三、知识和经验缺陷的影响39

第三章临床逻辑思维方法42

第一节 从误诊看诊断逻辑思维42

一、病例介绍43

二、本例误诊的思维方法44

三、本例误诊的逻辑思路47

第二节 诊断思维的基本逻辑思路和常用逻辑方法49

一、诊断思维常用的形式逻辑方法50

二、诊断思维中常用的辩证逻辑方法59

三、疾病病因学和发病学因果规律的哲学联想61

第三节 诊断逻辑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62

一、收集事实材料阶级63

二、分析定性阶段63

三、联系综合阶段65

四、判明病因阶段67

五、确定诊断阶段69

第四章临床理论思维方法72

第一节 医学理论是临床认识的指南72

一、医学理论与疾病的理论模型72

二、疾病的理论模型是临床认识的准绳75

三、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77

一、临床理论思维方法的内涵80

第二节 临床认识中的理论思维方法80

二、理论思维方法对临床认识的意义82

三、理论思维方法与经验思维方法88

第五章临床认识中的数学方法91

第一节 数学方法在认识中的意义91

一、数学是科学抽象的手段92

二、数学是计算的工具93

三、数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94

一、数量分析有助于正确诊断96

第二节 临床认识需要定量化、精确化96

二、实现临床自动诊断需要数量化98

三、实现临床治疗的最优化需要数学方法102

第三节 模糊数学与模糊思维在临床认识由的作用104

一、什么是模糊数学105

二、模糊数学在临床认识中的作用107

三、模糊思维在临床认识中的意义110

第六章临床认识中的系统科学方法113

第一节 系统论对临床认识方法的意义113

二、系统论改变了临床思维方式114

三、临床诊治的系统决策117

四、耗散结构理论与临床认识方法120

第二节 信息论为临床认识提供了新观念123

一、信息和信息论123

二、信息熵与疾病124

三、人体信息代谢与疾病126

第三节 控制论是认识人体和疾病的新钥匙129

一、控制和控制论129

四、医学信息学使临床认识信息化129

二、反馈控制更新了对疾病的认识131

三、系统辨识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134

四、控制论方法在临床认识中的应用136

第七章电子计算机是临床认识的得力助手138

第一节 临床医学信息处理与判别138

一、医学数据处理139

二、医学图象处理与识别141

三、生理信号处理与识别143

第二节 临床辅助诊断145

一、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一般过程145

二、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诊断147

三、专家系统149

第三节 临床监护与医院管理150

一、临床监护150

二、医院管理152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主要矛盾155

一、需求广泛性与应用局限性的矛盾156

二、现代化设备与传统管理的矛盾156

三、电子计算机与临床思维的矛盾158

第八章中西医结合对临床认识方法的意义162

第一节 中西医学之间互相印证和补充162

一、中西医学的特点162

二、中西医学发展的互补需要166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内容171

一、思维方法与科学考察方法的结合171

二、疾病防治上调动内因和控制外因的辩证结合172

三、临床诊断上“辨病”与“辨证”的结合174

四、治疗原则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结合176

五、用药原则上的“攻”与“补”的结合177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基本要求和论治思维方式179

一、中西医结合的基本要求179

二、中西医结合的论治思维方式181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184

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184

第九章临床认识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184

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186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190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在临床认识中的作用191

一、创造性思维能导致临床发现191

二、创造性思维能克服认识“空白”193

三、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开拓新的领域195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捕捉机遇197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197

二、善于捕捉机遇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200

三、创造性思维与其它思维形式的关系203

第一节 拟诊——初步假定阶段209

一、临床拟诊的客观必然性209

第十章临床诊断中的假说方法209

二、拟诊的必要条件和形成过程211

三、拟诊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212

第二节 确诊——诊断深化阶段215

一、拟诊向确诊的转化215

二、形成确诊的基本要求218

三、确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20

第一节 误诊的基本原因223

一、疾病的复杂性与误诊223

第十一章减少误诊的基本方法223

二、诊断过程中的特殊矛盾与误诊225

三、思维方法的弊病与误诊226

四、经验和理论的不足与误诊229

一、深入病房231

二、广积知识231

第二节 减少和避免误诊的基本方法231

三、善于思考232

四、从善如流233

五、尊重实践233

第一节 药物和手术在医学中的地位235

一、药物和手术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235

第十二章药物和手术治疗的两重性235

二、药物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237

三、药物和手术效能的有限性238

第二节 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副效应240

一、药物的不良反应240

二、手术的副效应245

第三节 科学地应用药物和手术246

一、准确用药246

二、合理用药247

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248

五、加强术后处理和理249

六、辅以心理治疗249

四、制定最佳手术方案,设计最优术式249

第一节 不治之症向可治之症的转化251

一、不治之症的概念251

第十三章变不治为可治 防可治变不治251

二、现在的一些不治之症正在向可治之症转化253

三、不治之症向可治之症转化的条件257

第二节 防止可治之症变为“不治之症”260

一、可治之症可以转化为“不治之症”260

二、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262

第一节 情感、作风、道德265

一、情感265

第十四章情感、作风、医德对临床认识的影响265

二、作风268

三、道德269

第二节 情感、作风、道德与认识271

一、情感与认识的关系271

二、作风、道德与认识的关系273

第三节 情感、医德、医疗作风与临床认识276

一、鲜明的事实对比276

二、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278

主要参考文献286

一、系统和系统论1103

1990《临床认识方法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肖进主编 1990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西方认识论史纲(1983 PDF版)
西方认识论史纲
1983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储蓄工作中心理学的运用( PDF版)
储蓄工作中心理学的运用
认识论(1930 PDF版)
认识论
1930
磁疗临床方法初探( PDF版)
磁疗临床方法初探
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平顶山市午钢区科委
西方认识论史稿(1992 PDF版)
西方认识论史稿
1992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西方哲学认识论(1997 PDF版)
西方哲学认识论
199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历史认识的理论与方法(1990 PDF版)
历史认识的理论与方法
1990 南京:南京出版社
金匮方论与临床(1993 PDF版)
金匮方论与临床
1993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临床科研统计方法(1985 PDF版)
临床科研统计方法
1985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医学概论(1989 PDF版)
临床医学概论
198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临床免疫学概论(1981 PDF版)
临床免疫学概论
1981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乡镇领导从政艺术(1997 PDF版)
乡镇领导从政艺术
1997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1987 PDF版)
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
1987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西方认识论史(1983 PDF版)
西方认识论史
1983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科学认识的方法(1984 PDF版)
科学认识的方法
1984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