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理研究 第2版》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一、中医病理学的特色1

二、中医病理学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2

三、中医病理学的主要内容3

四、中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8

五、中医病理学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11

六、中医病理学研究的远期目标11

第二章 中医病因学研究13

第一节 中医病因学概论13

一、六淫15

二、时行疫疠之气17

三、七情17

四、饮食不节19

五、劳损20

六、胎传21

七、误治21

八、体质因素22

九、水土不服22

十、外因性损伤与中毒22

十一、中医学的多病因学说23

一、《内经》的有关论述24

第二节 气象病理学探讨24

二、现代医学临床观察资料举例30

三、讨论与探索32

四、小结38

第三节 心神病机论38

一、病案报告一例39

二、中医学中关于“心”与“神”论述41

三、情志与疾病关系的现代医学研究44

四、哲学上两种观点的斗争在理论医学中的反映54

五、小结55

一、体质病理学概述57

第四节 体质病理学研究57

二、体质之形成及其物质基础59

三、体质的改变63

四、体质与病因64

五、体质与发病65

六、体质的分型及其临床特征70

七、体质与治疗74

八、小结77

第五节 体质要素理论78

一、体质要素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80

二、体质要素的特性82

三、体质要素的维度85

四、体质要素的测定与评价87

第六节 论气象病理与体质病理96

一、对六淫为病的认识96

二、对体质病理学的认识101

三、“同气相求”的病机探讨102

四、病理体质类型与对六淫的易感性104

五、小结105

一、概述106

二、方法106

第七节 从五官科门诊病人观察中医体质类型之舌象106

三、结果107

四、讨论116

第八节 关于“体质学Constitutionology”研究的若干问题120

一、关于体质、体质人类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学的概念120

二、关于“质”、“证”与“质化”的概念122

三、关于体质分型与命名124

四、关于体质(Constitution)与气质(Temperament)的关系125

五、关于进行体质普查时宜注意的几个问题126

六、结语127

第一节 中医发病学与病机学概说129

一、发病学概说129

第三章 中医发病学与病机学研究129

二、病机学概说131

三、中医学的多病机学说145

第二节 “八纲”病理解剖学基础的初步探讨146

一、临床病理资料举例分析146

二、“塞”、“热”之病理解剖学基础探讨161

三、“虚”、“实”之病理解部学基础探讨163

四、“表”、“里”之病理解剖学基础探讨167

五、“阴”、“阳”之病理解剖学基础探讨168

六、小结169

一、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171

第三节 虚损之病机探讨171

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172

三、讨论176

四、小结181

第四节 “急病及肾”与“久病及肾”之病机探讨183

一、概述183

二、材料与方法183

三、结果186

四、讨论190

五、小结203

一、色欲房劳,首先伤精206

第五节 色欲房劳伤之病机探讨206

二、精伤气馁,神散精失209

三、五脏受累,百病由生212

四、色欲房劳伤与内生六气病机和体质形成机理217

五、节欲护精,养生之要220

六、结语223

第六节 色欲房劳伤之现代科学研究动态226

一、概说226

二、人类性行为时的生理性反应228

三、性行为与疾病的关系232

四、性学研究的方法简介234

五、动物实验资料举例236

六、结语238

第七节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病理学基础241

一、病例报告241

二、讨论246

三、小结248

第八节 从病理学观点探讨温病传变的规律性249

一、概述249

二、临床病理资料举例250

三、讨论256

四、小结260

一、概述263

第九节 舌象形成机理探讨263

二、正常舌象之解剖学与组织学264

三、病理舌象之一般临床意义及其形态学改变267

四、舌象形成之机理探讨278

五、舌象研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284

六、小结287

第十节 论病变的可逆性290

一、病变可逆的方式及其机理290

二、为病变可逆创造条件301

一、辨证论治概述304

二、关于“证”的概念304

第四章 辨证论治原理探讨--整体制约论304

第一节 辨证论治原理探讨304

三、整体制约论322

四、小结325

第二节 论“证的演生”326

一、概述326

二、经典理论举例328

三、论“势”329

四、“证的演生”之物质基础探讨336

五、截断“证的演生”338

六、结语339

第三节 整体制约论的病理形态学基础探讨341

一、临床病理资料举例分析341

二、讨论350

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360

第五章 中医病理学研究之思路与方法学探讨363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途径的探讨363

一、中西医病理学基础的初步分析363

二、中西医结合途径之探索365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学探讨369

一、对临床病人的直觉观察及实验室测试371

二、实验动物的病理模型研究376

三、引进新的科学方法与方法论384

四、小结385

第三节 中医理论研究与病理解剖学387

一、中医亦有病理解剖学387

二、病理解剖学是研究中医理论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390

三、倡议尽快地建立“中医病理解剖学”391

四、运用现代病理解剖学技术研究中医理论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394

五、结语396

第四节 多学科、多途径、多指标、同步测试、相关分析397

一、关于多学科研究的探讨398

二、关于多途径研究的探讨402

三、关于多指标研究的探讨404

四、关于同步测试的探讨406

五、关于相关分析的探讨407

六、结语408

第五节 新实践、新概念与新学派408

一、关于“新实践”409

二、对“新概念”的认识410

三、创立“新学派”414

一、概述415

第一节 “人体新系”设想415

第六章 人体新系猜想415

二、建立人体新系的根据416

三、新系雏议421

四、小结424

第二节 “人体新系”猜想426

一、进一步引用的论据427

二、进一步研究的线索434

三、建立人体新系的几个原则性步骤436

四、建立“人体新系”的意义436

五、展望437

1980《中医病理研究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匡调元著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老年病临床研究(1995 PDF版)
中医老年病临床研究
1995 北京:北京出版社
悖论研究  第2版( PDF版)
悖论研究 第2版
医用病毒学  (第2版)(1980 PDF版)
医用病毒学 (第2版)
1980
肾的研究  第2版( PDF版)
肾的研究 第2版
中医药研究  2(1979 PDF版)
中医药研究 2
1979
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1995 PDF版)
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
1995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学  第2版(1992 PDF版)
中医学 第2版
199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肝胆病中医研究(1993 PDF版)
肝胆病中医研究
1993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病理学  第2版(1986 PDF版)
病理学 第2版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药管理研究(1990 PDF版)
中医药管理研究
1990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研究  第2版(1980 PDF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研究 第2版
198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  第2版(1988 PDF版)
中医学 第2版
1988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植病研究方法  第3版(1998 PDF版)
植病研究方法 第3版
1998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医学  第2版(1994 PDF版)
中医学 第2版
199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第2版(1984 PDF版)
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第2版
198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