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导论 学科发展理论探索》

目录1

第一章 学科学总论1

第一节 学科学创生背景3

第二节 学科学理论框架的构思8

第三节 学科学分支学科体系的开掘12

第二章 学科结构论17

第一节 学科结构的“结构性”认识18

第二节 学科结构的新的时代特征47

第三节 学科结构的演进规律82

第三章 学科文化背景论97

第一节 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考察97

第二节 “模糊一精确一模糊”的辩证认识103

第三节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探索129

第一节 学科方法的方法论意义150

第四章 学科方法和科学方法论150

第二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构191

第三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客体性和主体性207

第四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215

第五章 学科创造论228

第一节 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树228

第二节 在科学学三角形结构中萌动思维科学学232

第三节 在企业文化学视野中揭示企业文化结构236

第四节 关于创建时间学的求索244

第五节 关于开创空间学的思考265

第六节 关于创立自学学的探讨283

第六章 新学科战略论308

第一节 “角色意识”的强化308

第二节 学科大跨度的构建311

第三节 学科群相效应的激励314

第四节 学科文化的升华318

第五节 学科宏观走向的把握321

第七章 新学科内在动力论325

第一节 渗透力极强的现代学科意识群327

第二节 正在成为研究热点的现代理论模式331

第三节 寻求新的逻辑起点的现代思维方式337

第四节 具有动力触发功能的现代科学方法344

第八章 新学科环境机制论351

第一节 环境机制的时代水准352

第二节 环境机制的科学分类362

第三节 环境机制的时空格局370

第四节 环境机制的良性运行379

第九章 新学科宏观控制论387

第一节 积极研究学科发生理论388

第二节 合理选择学科采掘模型390

第三节 科学把握学科更替机制392

第四节 深入认识学科“潜”“显”特性393

第五节 系统运筹学科整体格局395

第十章 新学科时间协同论397

第一节 新学科的主体时间机制397

第二节 新学科的时间动态模型403

第三节 新学科的时间协同效应408

第十一章 新学科学派发展论412

第一节 观念导向要有利于新学派的破土413

第二节 组织体制要有利于新学派的形成416

第三节 讨论方式要有利于新学派的成长418

第四节 评价标准要有利于新学派的发展420

第十二章 新学科趋势论422

第一节 我国新学科研究的拓展之势422

第二节 世纪之交科学研究的“热点”439

第三节 当代新学科发展趋势的展望442

1991《学科学导论 学科发展理论探索》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燮君著 1991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跨学科学导论(1990 PDF版)
跨学科学导论
1990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学习与探索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论文集( PDF版)
学习与探索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论文集
“三农”科学发展论( PDF版)
“三农”科学发展论
复杂性科学探索  论文集(1999 PDF版)
复杂性科学探索 论文集
1999
科学发现论(1994 PDF版)
科学发现论
1994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前景(1993 PDF版)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前景
1993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地学科学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1998 PDF版)
地学科学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
1998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科学学探索(1984 PDF版)
科学学探索
1984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复杂性科学探索  论文集(1999 PDF版)
复杂性科学探索 论文集
1999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科学的探索(1980 PDF版)
科学的探索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育学文集  第21卷  联邦德国教育改革(1991 PDF版)
教育学文集 第21卷 联邦德国教育改革
199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学哲学导论(1991 PDF版)
科学哲学导论
199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科学哲学导论(1998 PDF版)
科学哲学导论
1998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元科学导论(1988 PDF版)
元科学导论
198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论领导科学(1987 PDF版)
论领导科学
1987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