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工业史》求取 ⇩

自序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旧中国工业的落后及其成因1

一、旧中国工业的特点与落后面貌1

目录1

二、旧中国工业分布与工业结构的问题7

三、旧中国工业备受外力压迫、侵夺与破坏11

四、旧中国的中外工业资本统计分析22

第二节 中日工业化发轫与历程的比较32

一、中日工业化发轫与特点的比较32

二、中日工业化前期的比较34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工业化的比较35

四、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日工业化比较36

一、新中国工业经营体系的建立与变化37

第三节 新中国工业的建立与成就37

二、新中国工业生产的重大发展40

三、新中国工业经济的进步与教训43

第四节 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49

一、新中国工业部门结构的不断改进49

二、新中国工业地域分布的趋向合理55

三、新中国工业能源经济的全面发展61

第五节 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实施与经验66

一、新中国的重点工程建设与代表性企业66

二、氢弹的制成与核工业的创建71

三、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政策与经验75

第二章 各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81

第一节 工业发展与工业管理制度81

一、工业发展表现与结构转变趋势81

二、工业发展的历史分期方法85

三、工业部门的分类方法88

四、工业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90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1950—1952年)94

一、工业恢复和发展的条件与收获94

二、本时期处理了有关工业发展的几种关系10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工业(1953—1965年)105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105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与“大跃进”时期的工业116

三、调整时期(1961—1965年)的工业经济122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业(1966—1976年)134

一、“文革”时期指导工业经济的错误思想134

二、“文革”时期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137

三、“三五”与“四五”计划时期的工业成就和问题141

一、工业生产的调整与整顿143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以后的工业(1976—1985年)143

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工业经济的成就151

第三章 工业部门结构与工业部门发展157

第一节 工业部门结构与工业部门发展鸟瞰157

一、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和问题157

二、外向型城市的工业结构及其调整161

三、工业部门发展的主要表现165

第二节 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演变的特征171

一、工业部门结构周期性失衡特征171

二、工业部门结构的短缺型特征174

三、工业部门结构的发展不平衡特征177

四、工业部门结构的超前转换特征179

五、工业部门结构的存量刚性特征182

第三节 重工业部门的发展185

一、冶金工业的发展185

二、机械工业与电子工业的发展191

三、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其措施200

四、建筑材料工业与森林工业的发展206

第四节 能源工业部门的发展211

一、新中国能源的供求及其政策211

二、煤炭工业的发展和结构问题225

三、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缺电问题231

四、石油工业与炼油工业的发展235

第五节 轻纺工业部门的发展240

一、轻纺工业的发展概况240

二、纺织工业部门的发展246

三、轻工业部门的发展251

第四章 各大地区和工业部门布局的演变261

第一节 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工业布局261

一、新旧中国工业布局的比较261

二、新旧中国各大地区的工业及其分布276

第二节 新中国各大地区的工业布局296

一、东北地区的工业布局296

二、华北地区的工业布局306

三、华东地区的工业布局319

四、中南地区的工业布局328

五、西南地区的工业布局338

六、西北地区的工业布局349

第三节 新中国各工业部门的布局358

一、能源工业的布局358

二、冶金工业的布局380

三、机械工业的布局386

四、化学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的布局393

五、轻纺工业的布局398

一、新中国工业基本建设的成就406

第五章 工业基本建设演变与建筑业406

第一节 工业基本建设成就与管理体制406

二、工业基本建设程序与管理机构408

三、基本建设管理体制413

四、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416

第二节 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及其效果417

一、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数额与构成417

二、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和管理420

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效果与问题423

第三节 诸重要工业部门基本建设的发展道路432

一、机械工业基本建设的发展432

二、钢铁工业基本建设的发展437

三、化学工业基本建设趋势和情况440

四、棉纺织工业基本建设的发展444

一、大力开发内地与改善工业布局447

第四节 从工业角度看国土开发与城市建设447

二、工业建设与城市发展相结合450

三、公用事业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453

第五节 建筑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458

一、建筑业的发展和管理458

二、建筑企业的经营方式463

第六章 三线建设与军工生产467

第一节 三线建设的由来与进程467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范畴与地理范畴467

二、三线建设的两个时期与内容468

三、三线建设的进行方式与组织管理469

四、西部地区开发规模与轮廓472

第二节 三线建设的成就和问题475

一、对三线建设的评估和经验教训475

二、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478

三、三线建设的主要问题和消极影响479

第三节 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483

一、三线工业政策的重大转变483

二、大三线工业的调整改造487

三、小三线工业的情况和改革494

四、发挥三线工业作用及其途径497

第四节 国防工业的重大建设504

一、氢弹研制与核工业创建504

二、火箭的研制与发射取得成功509

三、航空工业与航天工业的发展512

第七章 手工业与“五小”工业及集体工业516

第一节 新中国手工业生产的演变516

一、手工业恢复生产与作用516

二、手工业生产合作化的历程520

三、手工业合作化的成就与调整525

四、对待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错误做法和纠偏530

五、《手工业三十五条》的制定与贯彻534

第二节 “五小”工业和集体工业的发展537

一、地方“五小”工业的建设及其问题537

二、诸工业部门小企业经济效果的考察540

三、城镇集体工业在两个时期的发展547

四、农村社队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展551

第三节 集体工业管理与乡镇工业模式557

一、集体工业类型与经营管理组织557

二、城市大集体工业的由来与演变562

三、城乡集体工业组织与管理的合理化566

四、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568

一、工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571

第一节 工业技术进步的表现与趋势571

第八章 工业技术进步与传统工艺革新571

二、工业技术现状与科技进步问题577

三、工业技术的商品化与软件化582

四、发展高技术的方针与成就586

第二节 技术引进与技术改造593

一、中国技术引进的实施593

二、中国技术引进的要求和问题598

三、工业与企业的技术改造604

四、技术改进的群众运动与激励措施612

第三节 传统陶瓷业的发展与技术革新615

一、传统陶瓷业的恢复与发展615

二、南北陶瓷基地生产与工艺新貌621

三、陶瓷创新与失传工艺重现631

一、金属铸造工艺新貌与古物验证635

第四节 金属与纺织等传统工艺革新635

二、纺织与印染工艺新貌644

三、漆器工艺与酿酒工艺的发展651

四、高级工艺品匮乏及其原因655

第九章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657

第一节 新时期的工业调整与改革657

一、工业调整与工业改组657

二、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669

三、产业结构与发展战略的合理化676

四、军工生产与三线企业改革683

第二节 工业企业类型与经营管理688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经营方式688

二、集体所有制工业改革途径695

三、新时期的个体工业与私营经济700

四、工业企业整顿与经营管理改革703

五、工业运行机制与经营新动向713

一、能源全面紧张及其对策729

第三节 能源供需失调和造成原因729

二、能源持续短缺症结的分析732

三、能源贫血症的诊断与处方737

第四节 对外开放中的工业经济742

一、对外开放中的经济活动和成效742

二、利用外资的政策和规模748

三、经济特区的建设与经营管理756

四、新兴产业发展与新的战略764

第五节 工业经济效益与企业亏损770

一、工业经济效益变化的分析770

二、改革以来各种工业结构中的经济效益787

三、中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问题798

四、工业企业亏损问题及其对策803

一、战后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因814

第十章 台湾工业化与出口导向型经济814

第一节 台湾工业化的条件与道路814

二、台湾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819

三、台湾工业经济特点与发展道路822

四、台湾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的由来829

第二节 多方配合促进台湾工业化837

一、《奖励投资条例》的颁布与实施837

二、台湾发展教育促进工业化845

三、重视科技发展与技术引进849

四、台湾能源工业的结构与发展856

第三节 台湾官营工业与民营工业的消长859

一、官营工业的地位和作用859

二、官营工业状况的分析861

三、民间资本积累和民营工业发展865

四、台湾制造工业规模的变化868

第四节 外资与侨资投资台湾工业871

一、外资与侨资在台湾直接投资工业概况871

二、外资在台湾投资各时期的变化877

三、美日企业对台湾投资的比较883

四、依赖外(侨)资和出口的台湾工业化888

第五节 出口导向型经济与纺织工业发展893

一、台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与工业系统893

二、台湾的出口扩张政策及其效果898

三、台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904

四、台湾的出口加工区与科学工业园区911

五、台湾纺织工业的发展和趋势917

第六节 台湾工业化中的重要政策与实施922

一、扶植民营工业的全面发展922

二、从进口替代转为面向出口的政策931

三、台湾工业结构的转变941

四、台湾工业升级的实施及其成效946

第七节 台湾电子工业的发展953

一、电子工业的地位与发展过程953

二、电子工业的生产动向与进出口结构958

三、电子工业的企业结构与发展方向965

小结969

一、中国的工业生产力与工业化水平969

二、中国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978

三、中国工业重心的变迁及其原因989

四、中国工业组织转变与集团化992

五、台湾工业经济的处境与出路996

后记1000

本书统计表及其他图表索引1004

主要参考资料索引1009

1990《中国现代工业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祝慈寿著 1990 重庆:重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精选(1998 PDF版)
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精选
1998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PDF版)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1996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96
中国现代史(1987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8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89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8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88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8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82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8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96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96 重庆市:重庆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85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85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86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86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中(1988 PDF版)
中国现代史 中
1988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97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97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1990 PDF版)
中国现代史
1990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中国史(1963 PDF版)
现代中国史
1963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近代工业史(1989 PDF版)
中国近代工业史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