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明论》
作者 | 刘李胜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9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350759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0179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4
第一章 制度文明的语义16
一、分析构成概念的语义16
二、考察相关概念的语义25
三、比较相似概念的语义37
第二章 制度文明的根据43
一、制度文明发端于人类本能欲望的压抑体系43
二、制度文明植根于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50
三、制度文明镶嵌于社会形态的层次结构54
第三章 制度文明的实质60
一、制度文明是社会化了的人类群体的结合方式60
二、制度文明是对象化了的人类进步的社会本质73
三、制度文明是规范化了的人类掌握社会的工具82
一、理念文明92
第四章 制度文明的构成92
二、规则文明96
三、机构文明101
四、设备文明104
第五章 制度文明的标志110
一、生产力系统的解放和发展程度111
二、人民全面利益的满足程度122
三、社会发展的稳定、协调、有序程度132
第六章 制度文明的类型143
一、经济制度文明143
二、政治制度文明148
三、文化制度文明154
第七章 制度文明的层次160
一、根本制度文明161
二、具体制度文明167
三、规章制度文明172
第八章 制度文明的流型178
一、“人的依赖关系”型制度文明179
二、“物的依赖关系”型制度文明190
三、“自由人联合体”型制度文明203
第九章 制度文明的作用216
一、传递作用216
二、调节作用221
三、实现作用225
四、定性作用229
第十章 制度文明的建设规律235
一、制约性和选择性235
二、批判性和融合性242
三、自发性和自觉性252
四、统一性和多样性259
第十一章 制度文明的时代意义271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需要271
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博取众长,为我所用的需要278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系统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需要285
第十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290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目标291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道路299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机制308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317
附录二 英文目录325
后记328
1993《制度文明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李胜著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论井田制度
- 1982 济南:齐鲁书社
-
- 岁计制度论
- 1937
-
- 议会制度论
- 1931
-
- 监狱制度论
- 商务印书馆
-
- 工業所有権と差止請求権
- 1986.11 法学書院
-
- 明史论丛 明代土司制度
- 1968 台湾学生书局
-
- 明史论丛之五 明代土司制度
- 1968 学生书局
-
- 明清政治制度 上编 明朝政治制度
- 1967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 明代粮长制度
-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明代内阁制度史
- 1989 北京:中华书局
-
- 明代赋役制度史
- 199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政治制度论
- 1995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文官制度
- 1985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制度法论
- 1994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法人制度论
- 1994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