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6册》求取 ⇩

第一篇 开放经济3

一、开放的基本格局3

(一)东部沿海黄金海岸4

(二)中西部地区陆疆对外开放带5

二、经济特区6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6

(二)深圳经济特区9

(三)珠海经济特区10

(四)汕头经济特区10

(五)厦门经济特区11

(六)海南经济特区12

三、沿海港口开放城市12

(一)沿海港口开放城市概况12

(二)各市简况14

四、经济技术开发区20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20

(二)开发区建设的主要经验23

(三)加强对开发区的规范化管理24

(四)各主要开发区简况25

五、其他类型开发区30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0

(二)保税区31

(三)边境经济合作区38

(四)旅游度假区39

六、沿海经济开放区40

(一)沿海经济开放区概况40

(二)各沿海经济开放区简况41

七、内陆周边地区的对外开放43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43

(二)对外开放的前景44

八、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45

(一)广东、福建综合改革开放试验要点45

(二)海南综合改革开放试验要点49

(三)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的进展50

(四)改革开放综合试验的经验53

九、扩大对外开放协调地区发展54

(一)八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55

(二)九十年代我国扩大开放的紧迫性57

(三)周边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的挑战58

(四)九十年代扩大对外开放的构想60

(五)扩大开放、协调地区发展61

十、世界经济性特区63

(一)世界经济性特区的产生与发展63

(二)自由港65

(三)自由贸易区66

(四)出口加工区67

(五)科学工业园区68

(六)世界经济性特区的其他形式69

第二篇 内陆经济73

一、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73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反思73

(二)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74

(三)重新审视倾斜发展理论在实践中的问题76

二、中国跨世界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80

(一)新的发展观:中国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准则80

(二)内陆地区中心大突破符合“整体的”“综合的”发展要求82

(三)内陆中心大突破符合“内生的”发展要求83

三、内陆地区中心大突破的机遇与挑战8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内陆地区发展机遇85

(二)中国复关与内陆地区的发展机遇87

(三)内陆地区中心大突破面临的挑战88

四、国外内陆开发的经验与启示91

(一)英国的内陆开发政策91

(二)尼泊尔的基本需求开发战略92

(三)印度消除农村贫困的开发战略95

(四)巴西的增长极开发战略97

(五)比较中的启示98

五、内陆经济发展因素对比研究101

(一)内陆经济发展与区域资源配置101

(二)内陆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106

(三)内际经济发展与技术引进107

(四)区域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109

(五)内陆经济发展与科技人才111

(六)内陆经济发展需要科技企业家113

(七)内陆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114

(八)内陆经济发展与文化环境117

(九)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策略120

(十)内陆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机制122

六、企业:内陆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源125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组织形式现代化125

(二)产权变革与企业组织制度创新127

(三)企业集团化的发展导向与政策选择130

七、内陆大突破战略的总格局134

(一)总体思路:第二优化原理134

(二)增长极点开发--双向发展型增长136

(三)点轴开发--均衡增长138

(四)分工格局重构140

八、战略重点:产业结构转化与出口导向142

(一)产业转化一般原理--涨落143

(二)内陆产业结构转化的模式145

(三)产业结构转化的顺序与出口导向148

(四)由初级产品出口型向进口替代型的转化150

(五)促进产业结构转化的政策要点152

九、诱导战略:投资与金融154

(一)投资与金融诱导战略的一般原理154

(二)投资与金融工具的完善化157

(三)内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政策160

十、配合战略:技术与劳动162

(一)内陆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与劳动配合战略163

(二)产业导向与技术、劳动的配合166

(三)技术与劳动的转移168

十一、战略目标:走向国际市场170

(一)走向国际市场的外贸战略171

(二)由进口替代向出口替代过渡174

(三)走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战略176

第三篇 港台经济181

一、香港概况与经济发展历程181

(一)香港概况181

(二)香港经济发展历程183

(三)香港经济成功的原因187

(四)香港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191

二、香港的部门经济和市场体系198

(一)加工工业198

(二)对外贸易199

(三)金融业与信息业202

(四)旅游业与运输业207

(五)房地产业、建筑业与公用事业210

(六)市场体系214

三、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216

(一)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216

(二)“一国两制”与香港经济发展的前景219

四、台湾概况与经济发展历程222

(一)台湾概况222

(二)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225

五、台湾的工业与农业232

(一)工业化的进程232

(二)加工出口区的创设及其重要作用235

(三)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37

(四)土地改革与农业的发展241

六、台湾的对外贸易和对外引进247

(一)对外贸易247

(二)对外引进250

(三)技术引进和科学园区的建立254

七、台湾的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258

(一)基础设施建设258

(二)服务业264

(三)金融业267

八、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271

(一)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特点271

(二)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前景274

九、台湾经济发展评析278

(一)经济获得成功的背景和原因278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负面效应281

(三)九十年代经济的推动方向和发展趋势285

第四篇 区域对策291

北京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近期目标(李其炎)291

振兴天津必须真正抓好国有企业(高德占)296

振兴发展上海的希望在教育(黄菊)300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措施(叶连松)304

面向两个市场 发挥区域优势 振兴山西经济(孙文盛)310

实现内蒙古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思路(乌力吉)316

关于辽宁省国有企业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思考(顾金池)322

吉林省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思考(王云坤)324

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是黑龙江的重要出路(岳岐峰)331

以农业为基础实现江苏工农业协调发展(陈焕友)338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浙江经济再上新台阶(万学远)344

安徽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回良玉)351

加快闽东南地区开放开发(贾庆林)359

以开放促开发把江西建成内陆开放省(吴官正)361

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赵志浩)363

总揽全局加强协调振兴河南经济(马忠臣)370

湖北必须走速度和效益相结合的路子(贾志杰)376

从湖南实际看观念更新的重要性(王茂林)380

广东省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朱森林)383

广西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成克杰)389

因地制宜,发展四川区域经济(肖秧)396

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思考(陈士能)399

云南省“九五”时期的战略思路(和志强)405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设想(江村罗布)413

实施开放促开发战略加快陕西经济发展(程安东)416

从西和县的变化看甘肃扶贫攻坚的基本路数(阎海旺)423

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田成平)427

从宁夏实践看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之路(白立忱)432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问题(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436

海南省热带农业调查与思考(杜青林)444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李伯溪等)449

2000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预测(唐元等)456

尽快把山西建成中西部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张奎)465

第五篇 名录数据473

一、我国各类开发区名录473

二、主要参考和部分征引论著索引474

第一篇 ?探索481

一、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481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私营经济486

三、私营经济的形成途径和主要形式496

四、当代中国私营企业资产的形成503

五、私营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507

六、私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512

七、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地位516

八、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526

九、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及问题540

十、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与管理546

十一、充满活力的民办集体经济组织550

十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的活力559

第二篇 ?563

一、私营企业的经营范围563

二、私营企业的经营方式565

三、私营企业的基础管理566

四、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568

五、私营企业的劳动管理570

六、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572

七、私营企业与银行的关系575

八、私营企业的营业执照管理578

九、私营企业的工商年检580

十、私营企业的综合管理581

第三篇 ?585

一、典型地区585

辽宁省的私营经济585

湖南省的私营经济590

浙江省的个体私营经济596

江苏省的私营经济599

北京市的私营经济602

福建省的个体私营经济603

海南省的个体私营经济610

二、典型企业613

“金钟”长鸣的大中公司613

走向成功的用友公司615

引导市场的“导向”公司617

务实为民的太和公司619

朝气蓬勃的愚人毛纺织厂620

蓬勃发展的三晋第一户621

三、典型人物625

罗忠福:珠海商界巨子625

陈兆良:立志在广州干大事业的企业家628

李幼生:深圳第三大私营企业主630

张兴民:兴民兴国兴海南634

吴旭:海南企业界的新星639

冼笃信:从农民、富商到中国教育实业家642

封国强:中国私营企业的第一村长645

王国进:坚定不移地经济报国648

李力:从五十元驶向新海岸651

杨东红:追求企业成功与人的完善654

杨炫:协成事业悄然兴起656

姜伟:放怀市场满眼春660

申屠良金:让中国划在世界前列663

方雪木:一个爱“济公”的人667

何亦良:512先生和512公司670

蒋放年:在文房里耕耘天地673

刘氏四兄弟:中国私营企业的排头兵677

刘嘉林:二百元起步,赤贫变巨富680

孙广信:厚道比奸诈更易成功683

李振祥:从戈壁滩到西部石油运输线686

刘伯强:第一个闯进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689

第四篇 ?69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695

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节录)700

三、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暂行办法70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实施办法710

五、私营企业劳动管理暂行规定714

六、私营企业登记程序718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722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725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727

第五篇 数据资料737

一、中国私营企业500强737

二、中国100家最大的制造业私营企业(1992)750

三、中国部分民营企业通讯名录756

四、主要参考和部分征引论著索引792

1996《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6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编委会组织编撰;袁宝华等总主编 199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