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全书》求取 ⇩

市场理论篇3

一、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3

(一)经济形态3

1.自然经济3

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5

3.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10

(二)市场理论11

1.西方经济学家论市场经济11

2.空想社会主义的市场理论45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市场理论50

(三)计划与市场52

1.本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论战52

2.西方经济学家的混合经济54

二、市场模式60

(一)兰格模式60

(二)布鲁斯的市场模式61

1.分权模式的提出61

2.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62

3.市场社会主义模式63

(三)奥塔·锡克的市场理论63

1.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63

2.社会主义市场关系的必要性64

3.市场的局限性和市场机制顺畅运行的条件64

4.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65

(四)亚诺什·科尔内的市场理论66

1.科尔内市场理论的出发点66

2.市场的定义67

3.压力和吸力——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形态67

4.体制与非瓦尔拉斯均衡68

5.计划与市场68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70

(一)我国关于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70

1.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70

2.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71

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71

4.“大计划、小自由”的模式71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认识逐步摆脱传统观念73

(三)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75

(四)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76

(五)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78

1.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78

2.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78

3.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78

4.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78

(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80

(七)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81

四、市场经济要素84

(一)商品84

1.商品的概念84

2.商品的由来85

3.商品的范围及其特征86

(二)价格93

1.商品价格93

2.需求价格93

3.供给价格103

4.价格形态109

(三)供给与需求114

1.需求114

2.供给119

3.供求规律123

4.消费者主权126

(四)竞争129

1.竞争的概念129

2.不正当的竞争136

3.市场结构与竞争139

4.市场的最优条件152

5.竞争缺陷——市场失灵156

五、市场经济机制159

(一)市场经济结构159

1.所有制结构159

2.市场经济中的产业结构167

(二)市场资源配置:两套价格体系172

1.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172

2.生产要素的价格结构173

3.生产者雇用生产要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73

4.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174

5.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75

6.工资、利息、地租、利润176

(三)市场机制179

1.市场机制179

2.看不见的手181

3.经济杠杆182

4.价格机制184

5.财政机制186

6.利率机制186

六、市场经济运行189

(一)两种经济运行观189

(二)均衡分析:瓦尔拉斯一般均衡190

1.消费财货市场两种财货交换的均衡190

2.消费财货市场多种财货交换的均衡190

3.生产财货的均衡190

4.资本财货市场的均衡192

5.引进货币后的均衡193

(三)非均衡分析193

1.非均衡分析的萌芽193

2.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非均衡观193

3.科尔内论非均衡195

4.经济运行的现实:非均衡196

附录一英国传统的市场经济体制198

附录二 美国垄断主导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200

附录三 法国以指示性计划为特征的混合经济体制204

附录四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208

附录五 公平竞争的保障——德国卡特尔局与《反对限制竞争法》210

附录六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212

附录七 英国:保护贸易利益法216

附录八 日本:防止不正当竞争法219

市场主体篇223

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223

(一)企业概述223

1.企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23

2.企业的定义223

3.企业的性质224

4.企业的种类225

(二)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功能225

1.企业的经济功能226

2.企业的组织功能227

3.企业的社会功能228

4.企业的政治功能228

5.企业的文化功能228

6.企业各功能间的关系229

(三)企业与市场的关系230

1.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与市场的关系230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与市场的新型关系230

3.双重体制下企业与市场的关系233

4.将企业推向市场235

(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236

1.企业经营机制的界定236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原因238

3.如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241

附录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246

附录二 国家体改委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说明252

附录三 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255

二、变革产权制度,深化企业改革259

(一)对“产权”的基本认识259

1.构成“产权”范畴的几个基本概念259

2.产权、产权制度、产权功能260

3.产权和产权关系的界定261

4.产权关系与所有制关系262

5.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的发展阶段和类型263

6.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264

(二)传统计划经济下产权制度的特征265

(三)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性267

1.改革中出现的有关企业体制的几个概念267

2.产权制度变革的必然性268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277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节录)278

附录三 企业财务通则279

(四)利用股份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新型企业产权制度281

1.对股份制的基本认识281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产权制度的目标模式及新型企业产权制度的构造287

附录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节录)294

附录二 注册会计师执行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业务的暂行规定294

附录三 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修改稿)296

附录四 股份制试点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298

三、企业的组织形式及其运行302

(一)实行市场经济为搞活我国大中型企业创造了基本条件302

1.市场经济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302

2.市场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03

3.市场经济能够促进法制建设,优化大企业的生存环境304

4.市场经济有助于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305

(二)企业股份化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基础306

1.股份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306

2.股份制与承包制的关系307

3.股份制与两权分离的关系309

4.股份制有利于使大企业产生巨大的规模效益312

5.股份制有利于使企业面向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319

6.股份制有助于培植企业的长远发展动机322

(三)企业股份化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作用327

1.传统体制下国有资产不断遭受侵蚀327

2.股份制在保护国有资产方面的巨大作用330

3.股份制对企业内部功能与外部环境的双重改造333

(四)中国企业股份化的实施途径334

1.确立股份制的不同发展形式334

2.国有企业股份化的具体形式337

(五)股份制与企业集团341

1.企业集团是发展大规模商品经济的有效手段341

2.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344

3.发展股份制,理顺企业集团的资产关系346

(六)股份制与企业兼并351

1.企业兼并的经济意义351

2.我国企业兼并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353

3.借鉴美国政府在对待企业兼并方面的经验354

附录一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358

附录二 海南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公告书367

附录三 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380

附录四 美国企业登记管理及制度385

四、确立企业经营者的中心地位390

(一)企业经营者(厂长、经理)的地位和作用390

1.企业经营者的一般含义390

2.企业经营者的特点392

3.企业经营者的作用394

(二)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负责制396

1.如何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素质396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重要意义397

3.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结构399

4.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途径412

5.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负责制413

附录一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414

附录二 劳动部等五单位联合发文提出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419

附录三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420

五、实行民主管理,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423

(一)理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423

1.明确企业的概念,搞清企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区别423

2.正确理解“职工”的含义424

3.确立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424

(二)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426

1.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回顾与展望426

2.在实践中探索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途径428

3.实行股份制是实现企业民主管理的最佳选择433

(三)将职工的主人翁地们落到实处434

1.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将职工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434

2.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者作用,保证职代会各项工作的落实435

3.转变观念,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管理活动435

4.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纵横交错的民主管理网络436

附录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437

附录二 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439

六、建立新型的企业劳动制度441

(一)基本概念441

(二)关于劳动制度几个理论问题442

1.关于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问题442

2.关于按劳分配的问题446

3.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449

(三)我国劳动工资制度的历史演变及主要特征450

1.劳动制度450

2.工资制度454

(四)现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455

1.现行企业劳动用工制度存在的问题455

2.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457

(五)完善和深化企业劳动制度改革459

市场运行篇463

一、市场运行机制463

(一)市场及市场功能463

1.实现交换的功能463

2.传递信息的功能464

3.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464

4.实现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功能464

(二)市场主体结构464

1.市场主体的行为性质464

2.市场主体的组织性质465

3.市场主体与市场客体的关系465

4.市场主体的分类466

(三)市场动力机制468

1.市场动力机制及其基础468

2.市场动力机制的分类469

3.市场动力机制的完善化进程470

(四)市场传导机制471

1.市场信息流的传导471

2.市场商流的传导471

3.市场物流的传导472

(五)市场约束机制472

1.市场约束的几个纯粹条件及相应后果473

2.市场约束的现实表现473

二、市场形态结构475

(一)农产品市场475

1.农产品市场概述475

2.农产品市场销售478

(二)消费品市场481

1.消费品市场概述481

2.消费者行为的研究484

3.中国的消费品市场489

(三)生产资料市场493

1.生产资料市场的概述和作用493

2.生产资料市场的主要特征493

3.生产资料市场的范围和分类495

4.生产资料市场的供求495

5.生产资料市场的竞争497

6.生产资料市场的价格498

7.生产资料市场的运行路线与经销方式502

8.生产资料市场的增育和发展505

(四)房地产市场509

1.房地产市场概述509

2.城市土地市场的增育和发展516

3.房产市场524

4.深化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房地产市场536

附录一1991年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城市住宅面积、居住水平及缺房户情况540

附录二 联合国住宅统计指标体系541

附录三 美国住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542

附录四 印度的住房问题和城市住房政策544

附录五 国外房地产开发的政府管理545

附录六 新加坡的土地管理547

附录七 日本的土地制度548

(五)产权市场551

1.知识产权概述551

2.商标权554

3.著作权558

4.知识产权的国际市场562

(六)金融市场568

1.金融市场概述568

2.短期货币资金市场575

3.债券市场579

4.股票市场586

5.证券流通市场597

6.国际金融市场602

附录一国务院关于加强股票债券管理的通知611

附录二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转发《关于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报告》及国务院批示的通知611

附录三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地区证券交易管理暂行法》的通知613

附录四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设立证券交易代办点有关问题的通知614

附录五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证券交易营业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614

附录六 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615

附录七 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621

附录八 深圳市上市公司监管暂行办法627

附录九 银行外汇业务管理规定632

(七)劳动力市场638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及劳动力市场的性质与概念638

2.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643

3.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644

4.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作用648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650

(八)服务市场653

1.服务市场概述653

2.旅游市场658

3.信息市场664

4.技术市场670

5.服务市场的运行677

6.中国服务市场的发展与完善682

(九)文化市场684

1.文化市场的涵义684

2.文化市场的运行机制685

3.文化市场的构成686

4.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文化市场688

三、市场时间结构690

(一)现货交易市场690

1.现货交易市场的涵义690

2.中国现货交易市场的发展690

3.中国现货交易市场的现状691

4.发展中国现贷交易市场的对策692

(二)远期交易市场693

1.远期交易市场的形成及特征693

2.中国远期交易市场的发展695

(三)期货交易市场696

1.期货交易市场的性质和功能696

2.期货交易市场的经济原理与现实运作698

3.期货交易市场法律702

4.中国期货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培育702

附录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会员资格取得715

附录二 日本国的商品交易所制度及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716

附录三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期货交易制度720

附录四 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风险揭示声明书722

四、市场空间结构725

(一)地方市场725

1.地方市场的含义725

2.影响地方市场发育的因素725

3.地方市场发育的评价标准726

4.我国地方市场的发育与完善726

(二)区域市场728

1.区域市场的存在基础728

2.区域市场的概念728

3.区域市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多层次效应730

4.区域市场的发展原则731

5.区域市场发育的现存障碍732

6.区域市场发育的对策733

7.世界各国在本国区域利益协调与市场空间布局上的政策及做法733

(三)国内统一市场734

1.国内统一市场的含义与范围734

2.国内统一市场形成道路的比较与选择735

3.国内统一市场的实现途径737

(四)世界市场738

1.世界市场的构成738

2.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740

五、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市场743

(一)关贸总协定的基本情况743

1.关贸总协定的由来743

2.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和作用744

3.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745

4.关贸总协定的例外条款747

5.关贸总协定几个回合简介748

6.关留总协定的组织机构750

7.关贸总协定的缺陷和前途752

8.中国与关贸总协定753

(二)机遇与挑战755

1.机遇755

2.挑战757

(三)国内外市场对接759

1.明确我国应承担的义务,为重返关贸总协定创造条件759

2.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760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参与国际分工761

4.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体制762

5.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国内外市场运行对接762

6.重返关贸总协定的行业对策763

7.促进市场发育,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764

8.在国内外市场对接中保护我国的幼稚工业和企业权益765

9.进一步对外开放,实施国内不同地区与国际市场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接765

附录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节录)767

附录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家和地区781

附录三 适用关贸总协定的非缔约国家和地区785

附录四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历届多边贸易谈判简表788

市场调控篇791

一、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模式791

(一)市场运行的内在缺陷和国家干预的必要性791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理论794

1.借鉴、吸收西方经济学国家干预理论794

2.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干预理论796

(三)建立高效、畅通、可调控的市场运行模式798

(四)国家宏观调控理论有关的基本概念800

附录一联邦德国政府对农业采取的干预政策804

附录二 原联邦德国战后国家与市场关系的演变805

附录三 美国政府干预的作用808

附录四 意大利以公有企业为重要杠杆的国家干预型市场经济体制809

附录五 韩国经济决策权力的类型与结构812

二、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职能813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经济职能界定813

1.国家经济职能的概念和发展过程813

2.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经济职能814

3.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使国家经济职能的基本原则815

(二)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职能817

1.政府管理经济的规划职能817

2.政府管理经济的调节职能818

3.政府管理经济的监督职能819

4.政府管理经济的服务职能820

(三)经济中心城市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和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821

1.经济中心城市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821

2.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823

(四)政府机构的设置和积极推进政府管理机构的改革824

1.合理设置政府机构的重要性824

2.政府机构设置的客观依据825

3.政府经济管理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826

4.继续深化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828

(五)把国家计划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828

1.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机制的内涵及其构成828

2.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829

3.计划在市场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830

4.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在市场运行中实现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831

(六)与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有关的基本概念832

附录一美国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管理职能835

附录二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职能836

附录三 法国的国家计划调节83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利益关系83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利益关系839

1.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839

2.社会总体利益、企业局部利益与劳动者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840

3.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841

4.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84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规范843

1.变革经济体制,重新规范经济利益关系843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总体利益与企业局部利益之间关系的重新规范844

3.“自主企业制度”模式对有经济主体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规范845

(三)社会主义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846

1.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846

2.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847

3.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847

4.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848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的保障与协调机制848

1.国有资产保值与增殖机制848

2.市场主体基本利益的保障机制849

3.劳动者的基本利益保障机制850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850

附录一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853

附录二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854

附录三 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855

四、市场运行中的宏观经济政策859

(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859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内涵与特征859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模式选择与分类860

3.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模式选择与操作程序860

(二)国家财政政策863

1.国家财政政策的本质内涵863

2.财政政策目标863

3.财政政策的内容864

4.完善我国财政政策866

(三)国家金融政策867

1.信贷政策868

2.货币政策868

3.银行政策871

(四)国家劳动就业攻策和收分配政策872

1.劳动就业政策872

2.收入分配政策874

(五)国家的产业政策877

1.产业政策的功能与主要类型877

2.产业结构政策878

3.产业组织政策880

4.我国产业政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881

(六)宏观经济政策有关的基本概念881

附录一西方宏观经济调节的四大目标887

附录二 日本的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手段888

五、国家宏观调控手段890

(一)国家宏观控制方式——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890

(二)国家调控市场的经济手段890

1.经济力量891

2.经济杠杆891

(三)国家调控市场的行政手段894

(四)国家调控市场的法律手段896

1.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896

2.国家调控市场的法律手段897

(五)国家调控市场经济参数的综合运用899

1.经济杠杆的作用899

2.经济杠杆的种类及其职能900

3.经济杠杆的运用原则903

(六)国家宏观调控有关的基本概念904

附录一美、日、德三国市场竞争法规的比较908

附录二 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指标的宏观控制909

附录三 西方国家的价格调控911

附录四 西方国家金融调控管理方式913

六、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915

(一)市场运行的均衡状态分析915

1.市场运行的均衡与非均衡状态915

2.微观经济运行的供求非均衡状态916

3.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非均衡状态916

4.市场运行中的产业结构非均街状态917

5.非均衡状态下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918

6.非均衡状态下市场的约束机制918

(二)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和调控内容919

1.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设计和意义919

2.国家宏观调控的内容920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数量界限923

1.合理确定宏观调控数量界限的基本原则923

2.宏观调控的数量界限924

(四)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有关的基本概念926

附录美、日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比较929

七、国家宏观调控系统931

(一)国家宏观调控系的系统结构931

(二)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子系统及其运行933

1.决策支持系统933

2.宏观经济监测系统934

3.宏观经济预警系统934

4.预测及模型系统934

5.执行系统936

6.监督系统937

(三)建立中央、地方两级宏观调控体系939

1.现有宏观调控体系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939

2.建立中央和省(市)两级宏观调控体系的意义和作用939

3.建立两级宏观调控的构想940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942

1.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942

2.现阶段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和问题944

(五)国家宏观调控渠道及其实现途径945

1.财政调控945

2.金融调控946

3.价格调控947

4.物资调控947

5.汇率调控948

6.信息发布和预测调控948

7.国家综合运用宏观调控手段的动态分析948

(六)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运行的关系949

1.国家宏观调控的意义和作用949

2.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949

(七)国家宏观调控系统有关的基本概念950

附录一新加坡的宏观经济管理953

附录二 西方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趋势954

1993《中国市场经济全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胡平主编 1993 北京:华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万个为什么  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分册(1993 PDF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万个为什么 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分册
1993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百科全书(1993年12月第1版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百科全书
1993年12月第1版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市场经济百科全书  下(1998 PDF版)
市场经济百科全书 下
1998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法(1994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法
1994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1993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
1993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农村财务与会计(1996 PDF版)
农村财务与会计
199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导论(1994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导论
1994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概论(1994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概论
1994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市场经济经典全书(1993 PDF版)
市场经济经典全书
1993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11册(1996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11册
199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17卷  期货市场  第18卷  市场中介(1996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17卷 期货市场 第18卷 市场中介
199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10册(1996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10册
199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14册(1996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14册
199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6册(1996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6册
199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4册(1996 PDF版)
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4册
199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