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编》求取 ⇩

目录1

导言1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1

一 基本内容1

二 特点2

第二节 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的意义和方法6

一 学习的目的意义6

二 学习方法8

一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9

第一章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9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14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16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征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23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3

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4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9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29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30

第二章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37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37

一 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37

二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42

三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48

第二节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52

一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52

二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57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结构65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65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65

二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客观必然性67

三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73

一 全民所有制经济73

二 集体所有制经济81

三 社会主义经济联合所有制86

第三节 其它所有制经济88

一 个体经济88

二 私营经济89

三 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95

一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态95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95

二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97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规律99

第二节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3

一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103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与作用106

三 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0

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12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12

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目标和任务116

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17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内涵125

一 经济机制的内容125

二 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特征128

三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129

第二节 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135

一 市场的功能和运行机制135

二 完善市场体,发展社会主义流通139

三 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144

第三节 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146

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146

二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150

三 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宏观管理153

四 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155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分配和消费15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158

一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158

二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59

三 社会主义的积累和消费1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16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165

方式为补充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165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166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169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其它分配方式171

五 现阶段国家对个人收入的分配政策173

六 我国农村的分配177

一 消费的性质、作用和特点17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耗178

二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导向180

三 消费结构及其发展趋势181

四 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185

第七章 我国的对外开放187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187

一 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187

二 全方位开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89

三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193

一 发展我国对外贸易195

第二节 国际经济技术交流195

二 发展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知识产权保护199

三 积极利用外资201

四 开展国际劳务合作203

第三节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格局205

一 经济特区205

二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208

三 沿边、沿江开放210

四 中国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211

五 积极发展农村外向型经济211

一 民主的含义和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215

第八章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215

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217

三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和长期性219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223

一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特征223

二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26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28

四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230

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32

第三节 改革政治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32

二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234

三 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原则24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42

一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和基本要求242

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45

三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迫切性和长期性248

第九章 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2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251

一 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251

二 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253

三 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和任务255

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57

第二节 “一国两制”是我国统一战线的新发展261

一 “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261

二 “一国两制”的政治基础和理论依据264

三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及其意义268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70

一 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问题的重要性270

二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73

三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75

第十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8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80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280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82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2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87

一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287

二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91

一 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29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297

二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299

三 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相辅相成30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和方针303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道303

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05

三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07

第十一章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11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311

一 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11

二 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314

三 正确认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317

第二节 改善党的领导319

一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319

二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22

三 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323

第三节 加强党的建设327

一 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特殊重要性327

二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330

三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332

四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335

199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魏石金,丁宏起主编 1993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7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新编(1993年8月第1版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新编
1993年8月第1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6年09月第1版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6年09月第1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8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9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9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7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9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编(1993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编
1993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91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91 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9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9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7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7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6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6 上海:学林出版社
新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学(1990 PDF版)
新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学
1990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新编(1994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新编
1994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9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