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作者 | 韦留柱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1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91341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873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一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1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依据8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18
第一章 科学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28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8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依据和意义30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36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0
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0
二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4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48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54
一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54
二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57
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1
四 生产力标准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67
一 发展战略的制定及其重要性67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73
三 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78
第三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88
第一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88
一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88
二 革命是解决剥削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90
三 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94
第二节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又一次伟大革命98
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98
二 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深刻变革104
三 改革是全面性的社会变革107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10
一 改革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11
二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17
第四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22
第一节 经济体制及其改革122
一 经济体制及其选择122
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25
第二节 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经济理论依据129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129
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132
第三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140
一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140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146
三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152
第五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6
第一节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156
一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共同发展156
二 深化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61
三 重视发展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173
第二节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178
一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体制178
二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体制184
第三节 改革社会主义分配体制188
一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88
二 建立科学的国民收分配机制191
三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195
四 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几个问题19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2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204
一 经济运行机制204
二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208
第二节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14
一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必要性214
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17
三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经营方式221
四、完善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223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24
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25
二 加快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30
第四节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40
一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240
二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内容和特征242
三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与决策体系244
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49
一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249
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253
三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途径254
第七章 改革政治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58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258
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58
二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260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63
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63
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269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271
一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272
二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6
三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4
四 深化机构改革 建立公务员制度286
第四节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89
一 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89
二 我国的立法制度和法律体系292
三 我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原则293
四 新形势下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295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96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96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302
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310
第八章 加强党的建设 发展统一战线31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315
一 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315
二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321
三 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关系3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336
一 依靠广大工农群众336
二 依靠民族团结、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338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关系341
一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341
二 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345
第九章 坚持对外开放 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354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54
一 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354
二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3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365
一 发展对外贸易365
二 开展对外技术交流 引进先进技术369
三 加强国际资金往来 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372
四 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377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380
一 经济特区381
二 沿海开放城市384
三 沿海经济开放区386
四 沿江沿边和内陆的开放387
第四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88
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388
二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91
三 发挥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392
第十章 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397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意义397
一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397
二 “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依据403
三 “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408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413
一 基本内容413
二 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415
第三节 “一国两制”的实施与进程418
一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进程419
二 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进程424
三 台湾回归祖国的进程426
后记430
199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韦留柱主编 1995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6年09月第1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92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9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俄语自学课本
- 1983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91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8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8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9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7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7 北京: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6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