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吉林》求取 ⇩

目录3

第三编 文化建设3

第二十八章 教育事业3

第一节 高等教育3

一、发展概况3

二、主要特点5

三、主要高等院校7

第二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14

一、中等专业教育稳步发展14

二、农业和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兴起15

第三节 基础教育17

一、中等教育在改革中提高17

二、普及小学教育取得重大成果19

三、幼儿教育有了重大发展21

四、特殊教育受到重视22

第四节 成人教育23

一、解放区的成人教育23

二、以扫除文盲为中心的成人教育23

三、形成较为完整的成人教育体系25

二、民族教育的特点26

第五节 民族教育26

一、民族教育的概况26

三、民族教育的重大成就27

第六节 勤工俭学27

一、勤工俭学的开展27

二、勤工俭学取得重大成果29

第二十九章 科学研究事业31

第一节 科学技术事业31

一、曲折的前进历程31

二、提高科技成果水平和应用率34

三、新产品的研究与试制36

四、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7

五、跟踪世界高技术的成就38

六、更新科研手段40

七、建设科技情报机构42

第二节 科学技术群众团体的活动42

一、科技群众团体的组建与发展42

二、农村的科学普及活动43

三、科学考察45

四、学术交流46

五、咨询服务47

六、培训科技人才48

第三节 社会科学事业49

一、社会科学事业的创建和初步发展50

二、社会科学事业的挫折51

三、社会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52

第三十章 文化艺术事业58

第一节 文学艺术创作58

一、在复苏的土地上播种58

二、在风雨中耕耘60

三、在灾难中搏斗61

四、在开拓中前进62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66

一、扎根于民间的艺术——二人转66

二、在二人转基础上创建的新剧种——吉剧69

三、多彩多姿的民族艺术——延边朝鲜族歌舞72

第三节 文物、博物事业74

一、成效显著的保护74

二、空前的考古发掘75

三、富有成果的考古研究77

四、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事业78

第四节 文化(艺术)馆站79

一、群众文化工作网的建设79

二、在改革的浪潮中阔步前进81

第五节 公共图书馆83

一、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图书馆学的研究83

二、从“知识宝库”到“知识喷泉”84

第六节 档案馆85

一、整理积存档案和清理敌伪档案85

二、创建档案馆和档案业务建设86

第三十一章 电影艺术事业89

第一节 创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90

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建厂90

二、在枪林弹雨中拍摄《民主东北》91

三、在困难条件下进行电影艺术实践93

四、建设电影队伍94

第二节 电影的创作与生产95

一、在探索中前进95

二、在调整中发展98

三、在动乱中抗争99

四、在改革中振兴101

第三节 电影发行放映104

一、占领电影市场104

二、积极设立放映网105

三、配音解说方法的创造与推广106

四、体制改革107

第三十二章 新闻出版事业109

第一节 报纸109

一、艰难创业110

二、曲折发展111

三、十年灾难113

四、新的振兴114

第二节 无线广播117

一、接管日伪电台,为解放战争服务118

二、组建收听网,努力扩大广播影响118

三、加大电台发射功率,广播宣传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19

四、发挥广播的教育作用,改造广播技术设备和120

建设地区电台120

小功率转播台121

六、广播事业大发展,广播宣传大繁荣121

五、强调广播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积极发展121

七、广播电台的几个传统节目123

第三节 有线广播123

一、有线广播的创建和推广123

二、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全面整顿和发展125

三、建立独立传输系统,巩固和提高网路质量127

四、有线广播的特点及其宣传作用127

第四节 电视广播129

一、第一座电视台的创建129

二、创办市级电视台和转播台129

三、电视设备逐渐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30

四、电视节目131

五、前进中的问题134

第五节 出版事业134

一、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134

二、主要吉林版图书及其特色136

三、出版发行体系138

四、主要期刊杂志及其影响140

第三十三章 卫生与计划生育141

第一节 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病141

一、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141

二、地方病得到控制142

一、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建立农村卫生医疗网146

第二节 城乡医疗保健网146

二、重点建设城市中心医院,普及街道和行业门诊147

三、兴办保健事业,保障妇幼健康150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监督管理151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由来151

二、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化和发展152

第四节 中医事业153

一、中医事业的发展153

三、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和法治153

二、中医理论科学研究工作155

三、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155

第五节 医药科研与药政管理156

一、医药科研及其成果156

二、药政管理158

第六节 计划生育159

一、开展避孕宣传的五十年代159

二、宣传节制生育的六十年代160

三、推行计划生育的七十年代161

四、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发展的八十年代163

第三十四章 体育事业168

第一节 群众体育169

一、群众体育的兴起169

二、群众体育的波折171

三、群众体育的大发展171

第二节 体育运动队伍177

一、冰雪运动177

二、田径运动180

三、篮球运动181

五、重竞技运动183

四、足球、排球运动183

六、射击、乒乓球、自行车、体操、射箭184

第三节 体育场、馆建设186

一、逐步现代化的冰雪场地186

二、由国家投资走向社会集资的场馆建设187

第四节 体育教育和体育科研189

一、业余体育教育189

二、专业体育教育189

三、体育科研190

一、党组织的发展壮大195

第一节 组织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195

第三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地方组织195

第四编 政治建设195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8

三、干部队伍建设202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205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思想政治工作206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和问题208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212

一、为社会主义改造作出巨大贡献212

二、在风浪中前进214

三、统战工作的新发展215

第三十六章 政权建设219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219

一、从人民代表会议到人民代表大会219

二、建立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221

三、加强立法工作221

四、加强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222

第二节 人民政府224

一、建立人民政府,实施有效领导224

二、完善组织机构,适应发展要求226

三、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229

第三节 基层政权建设230

一、人民当家作主,在普选中建立基层政权230

二、改变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建立乡政权231

第三十七章 公安司法工作23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成就233

一、尖锐复杂的对敌斗争233

二、整顿社会治安秩序234

三、惩治经济犯罪235

一、公安司法工作的失误236

第二节 公安司法工作的失误与挫折236

二、公安司法工作的整顿237

三、动乱时期的严重破坏238

第三节 在加强法制的道路上前进240

一、拨乱反正,加强法制建设240

二、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治安241

三、为经济建设服务245

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248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250

一、省政协的建立与发展250

第三十八章 政治协商会议和民主党派250

二、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252

第二节 民主党派256

一、吉林省民主党派概况256

二、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258

第三十九章 民族和宗教261

第一节 民族工作261

一、实行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1

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264

一、各种宗教概况268

第二节 宗教268

二、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宗教工作271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宗教工作273

第四十章 人民团体276

第一节 工会276

一、工会的创建276

二、组织起来,恢复生产,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斗争277

三、带领工人参加大规模经济建设278

四、在“左”倾错误的干扰中探索前进280

五、十年动乱中的工会和工人运动283

六、开创工人运动新局面284

一、朝气蓬勃,不断进取286

第二节 共青团与青年运动286

二、从盲目虔诚走向韧性抗争289

三、在改革中开拓前进290

四、青年联合会和学生联合会294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与妇女运动296

一、妇女运动稳步发展296

二、妇女运动在曲折中前进299

三、妇女运动遭受挫折300

四、妇女运动蓬勃发展301

一、吉林省工商业联合会305

第四节 省工商联、省侨联、省台联305

二、吉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306

三、吉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306

第四十一章 民兵、人防、外事308

第一节 民兵308

一、发展历程308

二、在保卫祖国中的作用312

三、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317

第二节 人民防空323

一、起伏前进的人防建设323

二、稳步发展的人防建设326

第三节 外事工作328

一、维护睦邻友好关系328

二、发展国际友好交往331

三、进行经济文化交流332

四、缔结友好城市关系334

五、大力开展民间往来335

第五编 城市与地区建设339

第四十二章 长春市339

一、历史上的长春340

第一节 长春市的建设历程340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春市的发展341

第二节 全国重要商品粮产区344

一、商品粮基地概貌344

二、商品粮基地建设346

第三节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工业基地350

一、基地的形成与发展350

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353

第四节 吉林省的科研教育文化中心355

一、教育基地的形成与发展355

二、科学研究中心357

第五节 市政建设358

三、文化中心358

一、城市规划与管理359

二、城市建设360

第四十三章 吉林市365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历程366

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挫折366

二、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369

第二节 日益发展的农业经济370

二、林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371

一、水稻产量迅速提高371

三、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变化372

四、大力发展养渔业373

五、积极发展多种经营374

第三节 吉林省的重工业基地375

一、中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基地377

二、蓬勃发展的电力工业378

三、冶金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379

第四节 开发中的旅游业381

一、风景游览区的开辟381

二、冬季旅游业的逐步开发382

第四十四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85

第一节 自治州的建立和发展385

一、自治州的建立385

二、民族自治的发展和完善387

第二节 飞速发展的民族经济388

一、工业389

二、农业395

第三节 丰富多采的民族文化401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401

二、文学艺术事业的成就404

三、体育事业的发展405

第四十五章 其它城市与地区407

第一节 四平市407

一、农村经济发展较快408

二、工业在改革中振兴410

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412

第二节 辽源市413

一、煤炭工业的新生与发展414

二、多元型工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415

三、农村经济与各项事业的发展417

第三节 通化市418

一、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419

二、利用经济动植物资源,发展医药和食品工业420

三、利用矿产资源,发展冶金工业422

四、开发非金属矿产资源,发展建材工业423

第四节 浑江市424

一、森林资源的开发与森林工业基地建设425

二、经济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医药工业的发展427

三、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煤铁生产基地的建设429

第五节 白城地区431

一、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生产的发展432

二、草原资源的开发与畜牧业的发展433

三、水资源的利用与水产业的发展435

四、石油资源的开发与石油工业的发展436

结束语438

后记453

附录一 吉林省大事记(一九四八——一九八八年)454

附录二 吉林省历届主要领导人名单495

彩色插图目录504

人名索引512

英文目录519

1991《当代中国的吉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敬之,王忠禹主编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当代中国的海南(1993 PDF版)
当代中国的海南
1993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  董吉泉( PDF版)
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 董吉泉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祖国的吉林省(1958 PDF版)
祖国的吉林省
1958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吉林卷(1994 PDF版)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吉林卷
1994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林业(1985 PDF版)
当代中国的林业
198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婚姻(1992 PDF版)
当代中国的婚姻
1992 北京:知识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物价(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物价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甘肃(1992 PDF版)
当代中国的甘肃
1992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1988 PDF版)
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
1988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当代中国的宁夏(1990 PDF版)
当代中国的宁夏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农业(1992 PDF版)
当代中国的农业
1992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民政(1994 PDF版)
当代中国的民政
1994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贵州(1989 PDF版)
当代中国的贵州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湖北(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湖北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当代中国的广东(1991 PDF版)
当代中国的广东
1991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