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 | 李之鉴著 编者 |
---|---|
出版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89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105·3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35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生平和时代1
(一)没落身世与治荆事迹1
(二)动荡的时代13
二“心即理”的宇宙观18
(一)“心即理”命题的提出19
(二)“吾心即是宇宙”33
(三)“事外无道”42
三直觉“本心”的认识论(上)46
(一)讲明“本心”47
(二)存养“良知”61
(一)“知至”与“力行”80
四直觉“本心”的认识论(下)80
(二)学知与辨伪存真95
五“心学”体系中的辩证法111
(一)“心”或“理”的变与不变111
(二)“奇耦相寻”的矛盾观115
(三)“道”“器”说120
(五)“实本文末”说128
(四)“体”“用”与“理”“势”说129
(六)“动”“静”说131
(七)“有同而后有异”说135
(八)“称道不浮其实”与“不可以形迹观”139
六“心本之善”的人性与修养146
(一)“良心正性”理会实处147
(二)“五常之性”与“气禀清浊”152
(三)“道性善”旨在防“后患”159
(四)“义理所在”刀锯鼎镬不避160
七“可欲之谓善”的伦理道德观165
(一)道德上的善恶论165
(二)“心”“欲”对立统一说171
(三)“义”“利”之辨175
八“三代之法”终可复的历史观181
(一)圣人“各物致用”181
(二)“成能之功卒归之圣人”183
(三)“三代之法”终可复187
(一)对程朱“理学”的批判199
九“心学”的批判锋芒199
(二)律诸佛、老,百家,横扫“邪说”、“异端”214
十社会政治思想225
(一)君权上的民主思想的萌芽226
(二)“宽民力厚国本”的政治主张232
(三) 抑0兼并、主授田的土地制度的设想240
(四)达上下、严法制,反对“宽仁之说”244
(五)“革弊去蠹”“变而通之”249
(六)志复仇耻的民族气节259
十一陆九渊“心学”的时代作用和历史地位263
(一)“心学”的时代作用264
(二)“心学”对后世的影响271
(三)陆九渊后学——杨简276
1985《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之鉴著 198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满族哲学思想研究
- 1994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陆九渊集
- 1980
-
-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
- 1983
-
- 中世哲学思想史研究
- 1942.06 岩波書店
-
-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
- 1983.02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
- 1997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 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
- 1987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
- 198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 1980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研究
- 1983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鲁迅哲学思想研究
- 1981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
- 198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
- 1983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
- 1994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
-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