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

目 录1

序 萧萐父1

上编: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3

导论3

第一章绪论:禅宗的历史过渡10

一、印度禅到中华禅11

1.印度禅11

2.中华禅13

3.达摩禅14

2.祖师禅16

1.如来禅16

二、如来禅到祖师禅16

3.东山禅与牛头禅17

三、曹溪禅到分灯禅20

1.曹溪禅21

2.分灯禅22

3.神会北伐23

四、洪州禅到临济禅25

1.洪州禅25

2.临济禅28

3.黄檗禅28

第二章黄檗的时代、生平与理论30

一、时代产物31

1.社会转型:前后期封建制的递嬗31

2.文化异动:“寻找新的人文主义”38

二、生平行履44

1.山水风流44

2.聪明慧利46

3.游方天台47

4.托钵京阙48

5.参拜百丈49

6.住锡灵鹫50

7.宣示心要53

三、理论渊源56

1.《楞伽》印心56

2.经教禅解58

3.达摩传心61

4.宝志·永嘉·牛头63

第三章 生佛不二的整体智慧68

一、“即心是佛”69

1.理论渊源69

2.即心是佛74

二、心法一如77

1.理论溯源77

2.心外无法78

三、心体圆明82

1.佛性即人心82

2.心体如虚空89

第四章般若直观的禅悟智慧93

一、离相无求94

1.离相无求94

2.境忘心自灭98

二、直下无心100

1.瞬间开悟101

2.直接体证102

3.直下承担103

三、“忘机息见”104

1.知解为毒药105

2.忘机是佛道109

四、般若直观与智的直觉114

第五章语势兼用的传释智慧117

一、机锋棒喝118

1.黄檗虎话118

2.直下痛施三顿棒121

3.恶脚手段124

4.棒喝交驰126

二、说不可说128

1.寓言、重言与卮言129

2.思与诗138

第六章 “自由”“自在”的解脱智慧141

一、“自由”“自在”141

二、“身心自然”145

1.身心自然146

2.礼佛读经150

三、黄檗自由论的特质152

1.黄檗自由论与庄子自由论152

2.黄檗自由论与洪州禅、临济禅自由论154

3.黄檗自由论与西方自由论157

——黄檗禅学的道禅品格164

第七章黄檗禅学与牛头、老庄164

一、黄檗禅学与牛头禅学165

1.牛头法融及其禅学166

2.牛头禅学与黄檗禅学171

3.牛头宗系与黄檗禅学174

二、黄檗禅学的老庄化特色及其意义179

1.黄檗禅学老庄化的途径180

2.《老子》、《庄子》与《传心法要》184

3.黄檗禅学老庄化的意义186

第八章黄檗与裴休、李忱192

——黄檗禅学与士大夫192

1.禅宗酝酿期与士大夫194

一、士大夫与禅宗194

2.禅宗形成期与士大夫195

3.禅宗盛期与士大夫197

4.禅宗衰变期与士大夫201

二、裴休、宗密及其佛学思想204

1.裴休生平及佛学著述204

2.裴休与宗密等善知识207

三、黄檗、裴休及其禅法213

四、黄檗与宣宗李忱217

1.南岳、马祖与黄檗禅学222

一、黄檗禅学与马祖禅风222

——黄檗禅学的历史定位222

第九章黄檗禅学与洪州、临济222

2.马祖“三大士”与黄檗禅学228

3.南泉、赵州与黄檗禅学234

二、黄檗禅学与临济宗风238

1.黄檗希运与临济义玄239

2.黄檗宗旨与临济禅学243

3.黄檗禅学与临济宗风254

第十章结语:黄檗禅学与当代259

一、中国黄檗禅与日本黄檗宗259

二、黄檗禅学的当代研究264

1.黄檗禅学与当代西方非理性主义266

三、转识成智:黄檗禅学的当代意义266

2.黄檗禅学与现代思想文化272

3.黄檗禅学与现代社会文明275

下编:《传心法要·宛陵录》校释281

凡例281

《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校释282

序 〔唐〕裴休282

一心即是佛284

二无心道人291

三本源清净心295

四 自心本来是佛298

五心地法门301

六但自忘心304

七于心法上悟309

八道是何物,汝欲修行316

九话堕318

一○沙门果者,思虑而成318

一一 即心是佛的意义321

一二 以心传心和无心323

一三心和境,面和镜324

一四无求亦无心324

一五一切不如心真实325

一六六祖为何得衣为祖328

《宛陵录》校释332

一道在心悟332

二但识自心332

三息机忘见334

四心性不异335

五佛与众生皆不可得336

六佛与众生同否338

七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339

八何为心法341

九本来无一物,菩提无是处342

一○发菩提心342

一一水银之喻344

一二无缘的慈悲345

一三身心不起名精进346

一四无心行347

一五如何出三界348

一六识取自心348

一七 自了汉352

一八五味禅与一味禅353

一九常礼如是事354

二○陷虎之机355

二一 宾主相应356

二三 画高僧357

二二猎犬与羚羊357

二四吃酒糟汉358

二五请师安名358

二六形于纸墨,何有吾宗359

二七如来禅与祖师禅361

二八王库藏刀366

二九如来心与如来使367

三○文殊执剑于瞿昙前367

三一 见性368

三二不二法门371

三三仙人与歌利王373

三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374

三五 自在人377

附 录381

一、黄檗希运传记资料381

二、与黄檗有关的举古、拈古与颂古392

三、裴休传记资料408

四、《江西宜丰县志》选录410

五、黄檗禅学研究动态综述(1919——1999)413

六、黄檗禅学思想承袭图416

七、吴立民、任继愈、杜继文教授对刘泽亮博士论文的评审报告417

参考书目421

427

1999《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泽亮著 199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1999 PDF版)
冯友兰哲学思想研究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83 PDF版)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
1983
中世哲学思想史研究(1942.06 PDF版)
中世哲学思想史研究
1942.06 岩波書店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1983.02 PDF版)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
1983.02 上海人民出版社
黄帝内经哲学思想探究( PDF版)
黄帝内经哲学思想探究
黄遵宪思想研究(1982 PDF版)
黄遵宪思想研究
1982
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1997 PDF版)
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
1997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1987 PDF版)
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
1987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1984 PDF版)
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
198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戴震哲学思想研究(1980 PDF版)
戴震哲学思想研究
1980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研究(1983 PDF版)
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研究
1983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鲁迅哲学思想研究(1981 PDF版)
鲁迅哲学思想研究
1981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1983 PDF版)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
198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83 PDF版)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
1983 北京:北京出版社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4 PDF版)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
1994 北京: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