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求取 ⇩

绪论1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4

第一节 阴阳学说4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5

(一)什么是阴阳5

(二)如何区分阴阳5

(三)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可分性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7

(一)阴阳的对立7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7

(三)阴阳的消长8

(四)阴阳的转化9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0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10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11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1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3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13

(六)指导养生防病14

第二节 五行学说15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15

(一)对事物属性进行分类1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7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20

(三)五行的相乘、相侮23

三、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24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25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变化26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28

结语31

一、脏腑学说的基本概念33

二、脏腑学说的内容33

第一节 脏腑学说及其特点33

第二章 脏腑学说33

三、脏腑学说的形成及特点34

第二节 脏腑35

一、五脏37

(一)心37

附:心包40

(二)肺41

(三)脾44

(四)肝47

(五)肾51

附:命门56

(一)胆59

二、六腑59

(二)胃60

(三)小肠61

(四)大肠62

(五)膀胱63

(六)三焦63

附一:脑67

附二:女子胞68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69

(一)脏与脏69

(二)脏与腑74

(三)腑与腑76

第三节 气、血、津液79

一、气79

(一)气的含义80

(二)气的分类和生成80

(三)气的功能83

(四)气的运行85

二、血86

(一)血的生成87

(二)血的功能87

(三)血的运行88

(一)津液的生成和输布89

三、津液89

(二)津液的功能90

(三)津液的分类91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92

(一)气与血的关系92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94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95

第三章 经络9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97

一、经络的概念97

(一)经脉98

二、经络的组成98

(二)络脉99

(三)十二经别99

(四)十二经筋99

(五)十二皮部100

第二节 十二经脉101

一、名称分类101

(一)阴经阳经的确立101

(二)手经足经的确立102

二、循行部位及其主要病证102

(一)手太阴肺经103

(三)足阳明胃经104

(二)手阳明大肠经104

(四)足太阴脾经107

(五)手少阴心经107

(六)手太阳小肠经108

(七)足太阳膀胱经109

(八)足少阴肾经110

(九)手厥阴心包经112

(十)手少阳三焦经112

(十一)足少阳胆经113

(十二)足厥阴肝经115

三、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115

(二)分布与表里关系116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116

(三)流注次序118

第三节 奇经八脉119

一、奇经八脉的含义、特点及其生理功能120

(一)奇经八脉的含义和生理特点120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120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及主要病症121

(一)督脉121

(二)任脉122

(三)冲脉123

(五)阴跷脉、阳跷脉125

(四)带脉125

(六)阴维脉、阳维脉126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及其应用128

一、经络的生理128

二、经络的应用128

(一)说明病理变化129

(二)指导诊断和治疗130

第四章 病因、病机133

第一节 发病134

一、什么是“正气”和“邪气”134

三、影响正气强弱的因素135

二、邪正在发病的地位和作用135

(一)体质因素136

(二)精神因素136

(三)生活环境136

(四)营养及锻炼137

第二节 病因137

一、六淫138

(一)风140

(二)寒142

(三)暑144

(四)湿146

(五)燥147

(六)火(热)148

二、疫疠150

三、七情151

(一)七情与内脏的关系及致病特点151

(二)常见的情志病变153

四、饮食劳逸154

(一)饮食154

(二)劳逸太过156

五、外伤和虫兽所伤157

六、痰饮、瘀血157

(一)痰饮157

(二)瘀血159

第三节 病机161

一、邪正斗争162

(一)邪正斗争与虚实变化162

(二)邪正斗争与疾病转归163

二、阴阳失调164

(一)阴阳偏盛165

(二)阴阳偏衰165

三、升降失常168

第五章 预防与治则170

第一节 预防170

一、未病先防170

(三)调节饮食,劳逸适度171

(一)调养精神,避免情志刺激171

(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171

(四)适应气候变化,避免外邪侵袭172

(五)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173

二、既病防变173

第二节 治则174

一、治病求本175

(一)标本缓急176

(二)正治与反治177

二、扶正祛邪179

(一)扶正179

(二)祛邪181

三、脏腑补泻182

(一)虚则补其母183

(二)实则泻其子183

(三)隔一隔二183

四、调整阴阳184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185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86

(一)因时制宜186

(二)因地制宜187

(三)因人制宜187

七、调动两个积极性188

1984《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医亚 1984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电工学(1961 PDF版)
电工学
1961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设计基础+构成基础( PDF版)
设计基础+构成基础
地基与基础(1957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57 冶金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83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8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医学导论(1987 PDF版)
中医学导论
1987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99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99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87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8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91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9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94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94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61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几何基础与数学基础(1987 PDF版)
几何基础与数学基础
198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86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88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8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1961 PDF版)
地基与基础
1961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地基基础(1997 PDF版)
地基基础
1997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