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
作者 | 天津大学等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71 |
出版时间 | 197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40·347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545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第一篇岩石及地质作用第一章岩石的类型及特征1
第一节岩石的组成物质一造岩矿物1
一、造岩矿物的定义(1);二、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1);三、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及其肉眼鉴定2
第二节岩石的类型及其特征4
一、岩浆岩(4);二、沉积岩(7);三、变质岩10
第三节岩石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2
一、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12);二、岩石的力学性质指标13
第二章地质构造及其与工程的关系17
第一节地壳运动的概念及地质时代的划分17
一、地壳运动的概念(17);二、地质时代的划分18
第二节结构面和结构面的产状20
一、结构面和结构面的类型(20);二、结构面的产状22
第三节褶曲及与工程的关系22
一、褶曲的概述(22);二、褶曲与工程的关系24
第四节断裂构造及与工程的关系25
一、裂隙(节理)(25);二、劈理(29);三、断层30
第六节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评价33
第五节不整合33
第三章第四纪沉积层的形成及其工程地质特征36
第一节风化作用及残积层37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37);二、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和防止风化的措施(38);三、岩石风化的产物——残积层39
第二节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40
一、地表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坡积层、洪积层(40);二、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冲积层43
第三节海洋的地质作用及海相沉积层48
一、海洋区域的划分(48);二、海洋的地质作用及海相沉积层(48);三、海岸稳定性的评价50
一、湖泊的地质作用及湖相沉积层(51);二、沼泽及沼泽沉积层51
第四节湖泊的地质作用及湖沼沉积层51
第五节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冰碛层52
一、冰川的地质作用(52);二、冰碛层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评价53
第六节风的地质作用及风积层54
一、风的地质作用及风积层(54);二、风砂的危害及其防治55
第四章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56
第一节地下水的形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56
一、地下水的形成(56);二、地下水的物理性质(56);三、地下水的化学成分56
第二节地下水的基本类型57
一、上层滞水(57);二、潜水(58);三、承压水(60);四、裂隙水(61);五、岩溶水61
第三节地下水的运动规律62
第四节地下水的涌水量计算65
第五节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67
一、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67);二、地下水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68);三、地下水的侵蚀性对建筑材料的影响(68);四、地下水的几种不良地质作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70
第二篇土力学第五章土的类型及其特征73
第一节概述73
第二节土的结构与构造74
一、土的结构(74);二、土的构造(76);三、土的结构性与灵敏度77
第三节土的组成78
一、土的固体颗粒(78);二、土中水(85);三、土中气体86
第四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87
第五节砂土及碎石土的特征及其指标90
第六节粘性土的特性及其指标92
一、胶体的某些特性(92);二、粘性土的塑性(94);三、土的粘性和内聚力(97);四、土的冻胀(98);五、土的膨胀、收缩和崩解(99);六、土的最优含水量99
第七节土的工程分类100
第一节概述104
第二节土中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104
第六章地基中应力的计算104
一、自重应力(104);二、附加应力(105);三、基础埋深对基底处附加应力的影响106
第三节接触压力的计算图形106
一、实际接触压力分布图的类型(106);二、接触压力的简化计算法(107);三、中心荷载时圆形刚性基础下的接触压力109
第四节应力分布的平面课题110
一、垂直线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应力(110);二、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应力(111);三、三角形分布的条形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应力(114);四、水平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的应力115
第五节应力分布的空间课题118
一、垂直集中力作用下地基中的应力(118);二、矩形面积上的均布荷载的情况、角点法(121);三、矩形面积上作用着三角形分布荷载的情况(128);四、圆形面积上作用分布荷载的情况128
第六节非均质与各向异性地基中的应力计算132
一、双层地基(132);二、地基土的变形模量随深度增大的情况(135);三、各向异向地基135
第七节软弱下卧层顶面的应力计算136
第八节地基中应力的量测136
一、量测仪器(137);二、地基中应力的量测结果及其分析139
第七章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143
第一节土的压缩性143
一、压缩试验(144);二、载荷试验(151);三、振动作用下土的压缩性155
第二节基础最终沉降量的计算159
一、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法(16?);二、相邻荷载对基础沉降的影响(170);三、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的弹性理论公式(176);四、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的三向压缩法181
第三节基础沉降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固结理论)183
1978《地基与基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天津大学等编 197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地基与基础
- 1988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 1957 冶金工业部长春建筑工程学校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下
- 195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 198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工程
- 199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译文集 3 地基与基础的性状
- 198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 1999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水下地基与基础
- 199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 198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 199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 1994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 1961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规范
-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
-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地基与基础工程
- 198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