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藏象学》求取 ⇩

绪言1

第一篇 总论3

第一章 概说3

第一节 藏象的含义3

一、藏象含义3

二、藏象与脏腑的异同3

三、脏与腑的不同特性4

第二节 藏象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5

第三节 研究藏象学的重要意义5

一、学科建设意义5

二、理论意义6

三、临床意义6

第一节 藏象学形成的基础8

一、古代的解剖积累8

第二章 藏象学的形成与发展8

二、长期的生活观察9

三、大量的临床实践10

四、古代哲学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11

(一) 阴阳学说11

(二) 五行学说13

(三) 周易与其他学说16

第二节 藏象学的发展19

一、对脏腑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19

二、对脏腑病变规律的认识25

三、对脏腑用药规律的认识26

四、脏腑治法的不断丰富27

第三章 藏象学的相关理论30

第一节 经络学说30

(二) 气的来源及不同名称32

(一) 气的生理功能32

一、气32

第二节 气血津液学说32

(三) 气化34

(四) 升降34

(五) 气的病证35

二、血36

(一) 血的生理功能36

(二) 血的生成与运行37

(三) 血的病证37

三、血与气的关系及气血同病38

(一) 血与气的关系38

(二) 气血同病39

四、津液39

(一) 津液的生理功能39

(三) 津液的症证40

(二) 津液与脏腑的关系40

五、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41

(一) 气与津液41

(二) 血与津液42

第三节 精神42

一、精42

(一) 精的来源42

(二) 精的功能43

二、神43

(一) 神的含义43

(二) 神的生成43

(三) 神的分类43

(四) 五神脏理论44

(五) 神的病变46

(二) 精与血的关系47

(一) 精与气的关系47

(三) 精与津液的关系47

(六) 神在人体中的重要性47

三、精、神与气、血、津、液的关系47

(四) 神与气的关系48

(五) 神与血的关系48

第四节 体质学说48

一、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48

(一) 禀赋遗传论48

(二) 体质过程论49

(三) 心身构成论49

(四) 环境制约论50

二、体质与病因51

三、体质与疾病的性质和转归51

四、体质与治疗52

第一节 五脏一体53

一、心为君主 分有次第53

第四章 藏象学的基本特点53

二、脏腑相关 表里配属54

三、藏泻相因 相反相成54

四、开阖有度 启闭适时55

五、经脉络属 循环流注56

六、神形相倚 紧密联系56

第二节 天人一体57

一、藏象与自然57

(一) 五脏与年58

二、藏象与时相58

(二) 五脏与季59

(三) 五脏与月59

(四) 五脏与日59

第五章 藏象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61

第一节 藏象与病因病机61

一、藏象与病因61

(二)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63

(一)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63

二、藏包与病机63

(三)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64

(四)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64

(五)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64

第二节 藏象与辩证64

一、藏象与诊法64

二、藏象学说与各种辩证纲领和方法的关系65

第三节 藏象与治疗66

第四节 藏象与用药归经68

第六章 藏象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70

第一节 理论探讨70

一、对某一脏腑功能的专题讨论70

二、探讨某些术语的概念70

第二节 临床研究71

(一) 对脏腑辩证的阐发71

一、脏腑辩证方面71

四、引用系统论、拉制论等进行阐发71

三、阐发各家理论71

(二) 对某些脏腑虚证、实证的探讨72

(三) 关于肾的实证72

二、五脏治法72

(一) 治肝72

(五) 治肾73

(四) 治肺73

(三) 治脾73

(二) 治心73

(六) 脏腑同治74

(七) 按五脏所属器官的组织进行治疗74

第三节 藏象实质的探讨与实验研究74

一、肝74

二、心75

三、脾75

五、肾76

三、肝胆湿热76

四、肺76

一、心的阴阳属性83

第二篇 脏83

第一章 心83

第一节 心与阴阳五行83

二、心的五行属性84

第二节 心的特性85

一、心主阳气85

二、心恶热85

三、心主喜85

第三节 心的功能86

一、心主血脉86

(一) 心主血86

(二) 心主脉86

二、心主神志87

三、心主汗液87

第四节 心与面、舌88

一、心与面88

四、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88

二、心与舌89

第五节 心与自然89

一、心与夏季89

二、心与春、秋、冬90

三、心与年、月、日、时辰91

(一) 心与年91

(二) 心与月91

(三) 心与日91

(四) 心与时辰92

四、心与地域92

一、心的经脉循行93

二、心经的络脉93

三、心经的腧穴93

第六节 心与经络93

四、心经与其他经脉95

五、心经的病证95

第七节 心与其他脏腑95

一、心与肝95

二、心与肺96

三、心与脾97

四、心与肾98

七、心与小肠100

六、心与胃100

五、心与胆100

八、心与脑101

第八节 心病病因101

一、外感病邪101

(一) 由表入里或外邪直中101

(二) 邪由血脉内犯心脏102

(三) 生活不洁,毒客心脉102

(四) 肠道受邪,上犯心营102

二、情态失调102

(一) 心神失常103

(二) 心气、心血、心脉失常103

(一) 肺病及心104

(二) 脾病及心104

三、药物中毒104

四、其他病及104

(三) 肝病及心105

(四) 肾病及心105

五、饮食嗜癖105

(一) 饥饱失常105

(二) 嗜食肥甘厚味106

(三) 饮酒过度106

(四) 五味偏盛106

六、劳逸不均106

(一) 形神过劳106

(二) 房宣劳伤106

(一) 心脏先天虚弱107

(二) 心脏血脉先天畸形107

七、先天异常107

(三) 贪逸少动107

第九节 心病病机108

一、神志不宁108

二、心血亏耗108

三、心阴不足109

四、心气不足109

五、心阳不振109

六、血脉闭阻110

(一) 寒邪便袭110

(二) 血因热结110

(三) 推动无力110

(四) 气滞及血110

(五) 痰凝致瘀110

七、饮邪肉伏111

(七) 血溢脉外111

(六) 血脉自病111

一、表现部位特点112

二、功能失调特点112

第十节 心病发病特点112

(一) 主血脉失常113

(二) 心藏神失调113

三、体征变化特点113

(一) 神志异常113

(二) 颈、胸、腹异常113

(三) 四肢异常113

(三) 心病与春季114

(一) 自然因素114

五、病因特点114

(二) 心病与秋冬114

(一) 心病与夏季114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114

(二) 生活因素115

(三) 情志因素115

(四) 内生因素115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115

(一) 体质特点115

(二) 年龄特点116

(三) 性别特点116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116

(一) 发病时间特点116

(二) 治疗特点117

四、心积118

三、心咳118

二、心疝118

第十一节 心的主要病证118

一、心胀118

七、心痹119

五、心疳119

六、心痿119

九、心风120

十、心劳120

八、心水120

十一、心悸121

十二、心郁121

十三、心损122

十四、心绝122

十五、心痛(真心痛)122

十六、胸痹123

十七、汗证123

十八、不寐124

十九、健忘124

(一) 痰火扰心125

二十、癫狂125

第十二节 心病辩证125

一、实证125

(二) 心火上炎127

(三) 心血瘀阻128

(四) 痰迷心窍129

(五) 水气凌心130

二、虚证132

(一) 心气虚132

(二) 心血虚133

(三) 心阴虚134

(四) 心阴虚135

(五) 心阳暴脱136

(六) 心气血两虚137

(七) 心气阴两虚138

(一) 心肝血虚139

三、兼证139

(二) 心肺气虚140

(三) 心脾两虚141

(四) 心肾不交142

(五) 心肾阳虚144

(六) 心胆不宁145

(七) 心移热小肠146

四、相关病证147

(一) 舌的病证147

(二) 汗的病证149

(三) 神的病证151

第十三节 心病的治疗153

一、治疗大法154

(一) 清心法154

(二) 湿心法154

(三) 补心法155

(五) 开窍法157

(四) 镇心法157

(六) 活血化瘀法158

(七) 行水化饮法159

(八) 水火相济法159

二、常用方剂159

(一) 清心方159

(二) 温心方161

(三) 补心方162

(四) 镇心方165

(五) 开窍方165

(六) 活血化阏方168

三、常用药物168

(一) 清心药168

(二) 温心药169

(三) 养心安神药170

(四) 镇心安神药171

(五) 开窍药172

四、自然疗法173

(一) 针炙173

(二) 气功174

(三) 食疗175

(四) 其他175

第十四章 心专题讨论176

一、关于“心开窍于耳”176

二、关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178

三、关于“胃络通心”与“心胃同治”179

(一) 心主神明的研究180

一、理论研究180

第十五节 心的现代研究进展180

(二) 心肾关系的研究182

(三) 其他方面的研究183

二、临床实验研究185

(一) 心功能研究185

(二)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研究187

(三) 微循环研究188

(四) 心合脉的研究189

(五) 心开窍于舌的研究189

(六) 血液生化的研究190

(七) 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研究190

四、临床研究191

(一) 心脏病证的诊断标准研究191

(二) 高脂血性免疫损伤加慢性放血法心虚证模型191

三、动物实验研究191

(一) 睡眠剥夺法心虚证模型191

(三) 心脏证候论治研究192

(二) 心脏病的诊治研究192

(四) 他脏病从心论治研究193

(五) 其他方面的研究193

附:医论精选193

第二章 肝196

第一节 肝与阴阳五行197

一、肝的阴阳属性197

二、肝的五行属性197

二、肝喜条达198

一、肝主升发198

第二节 肝的特性198

四、肝体阴而用阳199

三、肝恶抑郁199

五、肝主敷和200

六、肝主怒200

第三节 肝的功能201

一、肝主疏泄201

(一) 调节情志201

(二) 促进消化202

(三) 疏调气血203

(四) 通利水道204

(五) 调理冲任204

二、肝藏血205

(一) 贮藏血液205

三、肝藏魂206

(二) 调节血量206

四、肝司生殖207

第四节 肝与目、筋、爪甲、发208

一、肝与目208

二、肝与筋209

三、肝与爪甲210

四、肝与发211

第五节 肝与自然211

一、肝与春季211

二、肝与夏、秋、冬211

三、肝与年、月、日、时辰212

(一) 肝与年212

(二) 肝与月213

(三) 肝与日213

(四) 肝与时辰213

一、肝的经脉循行214

四、肝与地域214

第六节 肝与经络214

二、肝经的络脉215

三、肝经腧穴215

四、肝经与其他经脉217

五、肝经主要病证217

第七节 肝与其他脏腑217

一、肝与心217

二、肝与脾218

三、肝与肾220

四、肝与肺221

五、肝与胆222

第八节 肝病病因223

一、寒邪侵袭223

(一) 寒邪凝滞肝脉223

(二) 虚寒凝滞肝脉223

三、嗜食肥甘224

(四) 气血上逆224

(一) 肝气郁结224

(二) 肝气横逆224

(三) 气滞血瘀224

二、郁始伤肝224

(一) 肝经湿热225

(二) 痰阏互结225

四、他脏病及225

(一) 心病及肝225

(二) 肺病及肝225

(三) 脾病及肝226

(四) 肾病及肝226

五、气滞血瘀226

(一) 由气滞引起226

一、疏泄失常227

第九节 肝病病机227

(二) 由血瘀引起227

(一) 疏泄太过228

(二) 疏泄不及228

二、升发异常228

三、血不归藏229

(一) 藏血不足229

(二) 血不归藏229

四、内风妄动230

(一) 阴虚风动230

(二) 血虚风动230

(三) 热极生风230

(四)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231

(三) 心气虚衰,推动无力231

(一) 寒凝肝脉,血因寒滞231

(二) 热邪为病,血因热结231

五、瘀血阻滞231

(五) 脉管失常,血行不利232

(六) 血溢脉外,出血成瘀232

第十节 肝病发病特点232

一、表现部位特点232

(一) 筋脉爪甲异常232

(二) 头面两目异常233

(三) 胸腹异常233

二、功能失调特点233

(一) 疏泄失调233

(二) 藏血失常233

(二) 筋失所养234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234

三、体征变化特点234

(一) 气血津液运行紊乱234

五、病因特点235

(一) 外邪侵袭235

(二) 内伤致病235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235

(一) 体质特点235

(二) 年龄特点235

(三) 性别特点236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236

(一) 发病时间特点236

(二) 治疗特点236

四、肝咳237

三、肝着237

第十一节 肝的主要病证237

一、肝厥237

二、肝积237

五、肝账238

六、肝水238

七、肝痹238

十一、肝痫239

十、肝疟239

九、肝疳239

八、肝劳239

十二、胁痛240

十三、黄疸240

十四、抽搐241

十五、震颤241

十八、疝气242

十七、惊恐242

十六、梅核气242

第十二节 肝病辩证243

一、实证243

(一) 肝气横逆243

(二) 肝气郁滞245

(三) 肝络瘀阻248

(四) 肝火上炎251

(五) 肝阳上充254

(六) 肝风内动256

(七) 肝经湿热262

(八) 寒滞肝脉264

二、虚证266

(一) 肝阳虚266

(二) 肝阴虚268

(三) 肝血虚270

(四) 肝气虚272

三、兼证273

(一) 肝脾不和273

(二) 肝肾阴虚276

(三) 肝火犯肺279

(四) 肝胃不和280

(五) 肝胆湿热281

四、相关病证283

(一) 目的病证283

(二) 筋的病证285

(三) 爪甲的病症(附:朱砂掌)287

(四) 魂的病证288

(五) 外阴的病证289

(六) 乳房的病证291

第十三节 肝病的治疗294

(一) 疏肝法295

一、治疗大法295

(二) 镇肝法296

(三) 清肝法297

(四) 泄肝法299

(五) 补肝法299

(六) 暖肝法301

(七) 抑木扶土法301

(八) 佐金平木法(清金平木法)302

(九) 滋水涵木法302

二、常用方剂303

(一) 疏肝方303

(二) 平肝熄风方305

(三) 清肝方306

(四) 补肝方307

(一) 补肝药309

三、常用药物309

(二) 疏肝药310

(三) 镇肝药312

(四) 平肝药313

(五) 清肝药314

(六) 泻肝药315

(七) 温肝药316

(八) 柔肝药317

四、自然疗法318

(一) 针炙318

(二) 气功318

(三) 食疗319

(四) 其他320

第十四节 肝专题讨论320

一、关于肝为“罢极之本”320

二、关于“肝生于左”321

三、关于“女子以肝为先天”323

一、理论研究325

(一) 肝主疏泄的研究325

第十五节 肝的现代研究进展325

(二) 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研究326

(三) 肝与肺关系的研究327

(四) 肝与脾关系的研究328

(五) 肝与肾关系的研究328

(六) 肝之特性的研究329

(七) 肝与血的研究330

(八) 肝与水的研究330

(九) 肝主目的研究331

(十) 肝与妇人的研究331

二、临床实验研究331

(一) 肝与胆的关系研究331

(二) 免疫功能研究332

(三) 植物神经功能研究332

(六) 内分泌研究333

(四) 环核苷酸研究333

(五) 微循环研究333

(八) 病理形态研究334

(七) 血生化研究334

(九) 肝主目的研究335

(十) 其他研究335

三、动物实验研究335

(一) 艾叶注射法肝郁证模型335

(二) 夹尾法急性激怒肝郁证模型335

(三) 模具法激怒肝郁证模型336

(四) 夹尾加肾上腺素应用法慢性激怒肝郁证模型336

(五) 肝郁型胃溃疡模型336

(六) 肝肾阴虚证模型336

(三) 肝脏证候论治研究337

(七) 乳痞证模型337

(一) 肝病、证诊断研究337

(二) 肝病从肝论治研究337

四、临床研究337

(四) 他脏病从肝论治研究338

(五) 肝病实脾的研究340

(六) 肝脏病证病理、诊治特点研究340

附:医论精选341

第三章 脾344

第一节 脾与阴阳五行344

一、脾的阴阳属性344

二、脾的五行属性345

第二节 脾的特性346

一、脾主升清346

二、脾喜燥恶湿347

三、脾不主时与脾旺四时347

四、脾主中土348

第三节 脾的功能348

一、脾主运化348

(一) 运化水谷精微348

(二) 运化水液349

二、脾主生血、统血350

(一) 脾主生血350

(二) 脾主统血350

三、脾藏意350

第四节 脾与口、唇、涎、肌、肉、四肢351

一、脾与口、唇351

二、脾与涎353

三、脾与肌肉,四肢353

一、脾与长夏354

第五节 脾与自然354

二、脾与春、夏、秋、冬355

三、脾与年、月、日、时辰355

(一) 脾与年355

(二) 脾与月356

(三) 脾与日356

(四) 脾与时辰356

四、脾与地域357

第六节 脾与经络357

一、脾的经脉循行357

二、脾经的络脉358

三、脾经的腧穴358

四、脾经与其他经络360

一、脾与心362

五、脾经的主要病证362

第七节 脾与其他脏腑362

二、脾与肝363

三、脾与肺364

四、脾与肾365

五、脾与胃366

第八节 脾病病因368

一、外邪犯脾368

(一) 湿邪犯脾368

(二) 燥伤脾阴369

二、情志异常370

三、饮食所伤370

(一) 饮食370

(二) 伤饮371

五、痰饮、水气、瘀浊372

(一) 痰饮372

四、劳逸伤气372

(二) 水气373

(三) 瘀浊373

六、药邪所伤373

七、他脏病及374

(一) 心病及脾374

(二) 肝病及脾374

(三) 肺病及脾374

(四) 肾病及脾374

第九节 脾病病机374

一、运化失常375

(一) 脾阳气虚,运化无力375

(二) 脾阴不足、运化受阻376

(一) 清气不陷377

二、升降失常377

(三) 邪气困脾,运化失常377

(二) 浊气上逆378

(三) 清浊相干379

三、统摄无机379

第十节 脾病发病特点379

一、表现部位特点379

(一) 脾胃同病379

(二) 大小肠易受累379

(三) 口舌380

(四) 咽380

(五) 脘腹380

(六) 前阴及下肢内侧380

三、体征变化特点381

(四) 四肢、肌肉不用381

(三) 不能统血381

(二) 升清布津失常381

(一) 运化失常381

二、功能失调特点381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383

五、病因特点383

(一) 温易伤脾383

(二) 饮食不节,易伤脾胃383

(三) 思虑伤脾384

(四) 劳逸伤脾384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384

(一) 体质特点384

(二) 年龄特点384

(三) 性别特点384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384

三、脾咳385

一、脾胀385

第十一节 脾的主要病证385

二、脾泄385

六、脾风386

七、脾疟386

四、脾瘅386

五、脾痹386

八、肉痿387

九、脾约387

十、脾积388

十一、慢脾风388

十二、脾疳388

十三、霍乱389

十四、腹痛390

十五、泄泻390

十六、痞满392

十七、臌胀393

十八、水肿393

十九、嗜睡394

第十二节 脾病辩证395

一、虚证395

(一) 脾气虚395

(二) 脾阳虚397

(三) 脾阴虚400

(四) 脾气下陷403

(五) 脾不统血404

(六) 脾虚湿困406

二、实证408

(一) 寒湿困脾408

(二) 湿热蕴脾409

三、兼证411

(一) 心脾两虚411

(二) 脾肺气虚413

(三) 肝脾不和415

(四) 脾肾阳虚417

(五) 脾胃不和418

四、相关病证421

(一) 口的病证421

(二) 肌催病证422

(三) 四肢病证423

(四) 意的病证425

第十三节 脾病的治疗426

一、治疗大法426

(一) 补脾气法426

(三) 滋脾阴法428

(二) 温脾阳法428

(四) 泻脾法429

(五) 醒脾助运法429

(六) 运脾除湿法429

(七) 扶土抑木法430

(八) 益火生土法430

(九) 培土生金法430

二、常用方剂431

(一) 补脾气方431

(二) 温脾阳方432

(三) 滋脾阴方433

(四) 泻脾方434

(五) 醒脾助运方434

(一) 补脾药435

(六) 运脾除湿方435

三、常用药物435

(二) 温脾药438

(四) 醒脾药442

(三) 滋脾阴药442

(五) 消食药443

四、自然疗法444

(一) 针炙444

(二) 气功445

(三) 食疗446

(四) 其他447

第十四节 脾专题讨论447

一、关于“脾宜升则健”447

二、关于“阴火”449

(一) 古籍脾胃学说标引词系统的研究450

(三) 脾主涎的研究450

(二) 脾主运化、主升降的研究450

一、理论研究450

第十五节 脾的现代研究进展450

(四) 脾阴与胃阴的研究451

(五) 阴火的研究452

(六) 中气的研究453

(七) 气虚发热的研究453

(八) 脾胃与养生的研究453

(九) 脾肾相关的研究453

(十) 脾与胃关系的研究454

(十一) 脾与小肠、神志、水液、血关系研究454

(十二) 历代论述的研究454

(十三) 李东垣学术思想研究456

(十四) 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456

(一) 吸收功能研究457

二、临床实验研究457

(二) 唾液研究458

(三) 消化功能研究459

(四) 胃肠道运动功能研究459

(五) 胃肠内分泌功能研究460

(六) 免疫功能研究460

(七) 植物神经功能研究461

(八) 内分泌功能研究462

(九) 环核苷酸研究463

(十) 血液流变学研究463

(十一) 微循环研究464

(十二) 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研究464

(十三) 血液生化研究464

(十四) 能量代谢研究465

(十五) 形态学研究465

(一) 苦寒泻下法脾虚证模型466

(十六) 其他研究466

三、动物实验研究466

(二) 限量营养法脾虚证模型469

(三)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脾虚证模型469

(四) 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脾虚证模型470

四、临床研究471

(一) 脾胃痛诊断标准研究471

(二) 脾胃病诊治研究472

(三) 脾胃证候诊疗研究473

(四) 脾胃病证诊疗特点研究473

(五) 脾胃病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473

(六) 他脏病从脾胃论治研究473

附:医论精选474

一、肺的阴阳属性477

第四章 肺477

第一节 肺与阴阳五行477

二、肺的五行属性478

一、肺为华盖479

二、肺为娇脏479

第二节 肺的特性479

三、肺喜清润、恶燥热480

第一节 肺的功能480

一、肺主气、司呼吸480

(一) 主一身之气480

(二) 主呼吸之气481

二、肺主宣发481

三、肺主肃降,通调水道482

四、肺主治节,朝会百脉483

(一) 肺主治节483

(二) 肺朝百脉484

六、肺主声485

五、肺主魄485

第四节 肺与鼻、咽喉、皮毛486

一、肺与鼻486

二、肺与咽喉486

三、肺与皮毛486

第五节 肺与自然487

一、肺与秋季487

二、肺与春、夏、冬488

三、肺与年、月、日、时辰488

(一) 肺与年488

(二) 肺与月489

四、肺与地域490

(四) 肺与时辰490

(三) 肺与日490

第六节 肺与经络491

一、肺的经脉循行491

二、肺经的络脉491

三、肺经腧穴491

四、肺经与其他经脉492

五、肺经主要病证493

第七节 肺与其他脏腑493

一、肺与心493

二、肺与脾494

三、肺与肾495

四、肺与肝496

五、肺与大肠496

六、肺与胃496

一、外邪犯肺497

七、肺与膀胱497

第八节 肺病病因497

(一) 风寒犯肺498

(二) 风热犯肺498

(三) 外感暑邪499

(四) 湿郁肌表499

(五) 燥伤肺卫499

二、抑郁伤肺499

三、饮食不节499

(一) 痰邪犯肺500

(二) 饮邪犯肺500

四、痨虫蚀肺500

五、瘀痰阻肺501

(一) 瘀血阻肺501

(一) 感染痨虫501

(二) 正气虚弱501

(一) 大肠病及肺502

(二) 痰浊瘀肺502

六、病久及肺502

(二) 心病及肺503

(三) 脾病及肺503

(四) 肝病及肺503

(五) 肾病及肺503

第九节 肺病病机503

一、宣降失常503

(一) 肺失宣发503

(二) 肺失肃降505

二、主气失调505

(一) 肺司呼吸异常505

(二) 水饮内停506

(二) 宗气生成障碍506

(一) 风水泛溢506

三、通调失常506

第十节 肺病发病特点507

一、表现部位特点507

(一) 鼻喉颜面异常507

(二) 颈胸腹异常507

(三) 四肢异常507

二、功能失调特点507

(一) 呼吸异常507

(一) 精神情志508

三、体证变化特点508

(二) 头面508

(三) 卫表不和508

(五) 鼻咽喉病理改变508

(二) 宗气生成障碍508

(四) 水液代谢失常508

(四) 四肢509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509

(一) 肺病与秋季509

(二) 肺病与冬季509

五、病因特点509

(三) 颈胸腹509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510

(一) 发病时间特点510

(二) 治疗特点510

(二) 年龄特点510

(一) 体质特点510

(三) 性别特点510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510

二、肺胀511

一、肺咳511

第十一节 肺的主要病证511

三、肺痈512

四、肺痿513

五、肺痹513

六、肺积513

七、肺疳514

八、肺疝514

九、肺消514

十、肺痨514

十一、肺痫515

十二、肺水515

十三、胸痛515

十四、喘证516

十五、哮证517

十六、支饮518

十七、悬饮518

十八、溢饮518

第十二节 肺病辩证519

一、实证519

(一) 风寒束肺519

十九、失音519

(二) 痰热壅肺521

(三) 燥热犯肺522

(四) 肺火上攻525

(五) 风热袭肺526

(六) 痰浊阻肺529

(七) 水寒射肺530

(八) 瘀血阻肺532

(一) 肺气虚535

二、虚证535

(二) 肺阴虚536

(三) 肺阳虚538

(四) 肺气阴两虚540

(五) 肺血虚541

(六) 肺气衰绝542

三、兼证544

(一) 肺脾气虚544

(二) 肺肾阴虚546

(三) 心肺气虚549

(四) 肺肾阳虚551

(五) 肺胃燥热553

四、相关病证555

(一) 鼻的病证555

(二) 皮毛病证562

(三) 涕的病证564

(四) 声音病让564

第十三节 肺病的治疗566

一、治疗大法568

(一) 宣肺法568

(二) 温肺法569

(三) 清肺法569

(四) 润肺法570

(五) 补肺法571

(六) 敛肺法572

(七) 泻肺法573

二、常用方剂573

(一) 宣肺方573

(二) 温肺方575

(三) 清肺方576

(四) 润肺方577

(五) 补肺方578

三、常用药物579

(一) 宣肺药579

(二) 温肺药581

(三) 清肺药583

(四) 润肺药588

(五) 补肺药590

(六) 敛肺药592

(七) 泻肺药593

四、自然疗法594

(一) 针炙594

(二) 气功595

一、关于“肺朝百脉”596

第十四节 肺的专题讨论596

(三) 食疗596

二、关于“肺主治节”597

第十五节 肺的现代研究进展599

一、理论研究599

(一) 肺主气的研究599

(二) 肺朝百脉的研究600

(三) 肺主治节的研究601

(四) 肺与营血关系的研究601

(五) 肺阳的研究601

(六) 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602

二、临床实验研究602

(一) 肺主通调水道的研究602

(二) 肺功能及影像研究603

(三) 肺与心功能失常研究604

(四) 血气分析研究604

(七) 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研究605

(六) 免疫功能研究605

(五) 病理形态研究605

(八) 其他方面的研究606

三、动物实验研究606

(一) 烟薰法肺气虚证模型606

(二) SO2薰法肺气虚证模型607

(三) 肺失通调水道模型607

(四) 肺与大肠相表里模型607

四、临床研究608

(一) 肺系疾病诊治研究608

(二) 肺脏证候诊治研究610

(三) 肺系病证诊治特点研究610

(四) 他脏病从肺论治研究611

附:医论精选612

一、肾的阴阳属性615

第一节 肾与阴阳五行615

第五章 肾615

第二节 肾的特性616

一、肾主封藏616

二、肾的五行属性616

二、肾恶燥617

三、肾主恐617

四、肾为水火之脏618

第三节 肾的功能618

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618

二、肾主水液620

三、肾主纳气621

四、肾藏志621

五、肾主骨、生髓、通脑622

第四节 肾与唾、耳、发、腰、二阴、天癸622

一、肾与唾622

四、肾与腰623

二、肾与耳623

三、肾与发623

五、肾与二阴624

六、肾与天癸624

第五节 肾与自然625

一、肾与冬季625

二、肾与春、夏、秋625

三、肾与年、月、日、时辰626

(一) 肾与年626

(二) 肾与月627

(三) 肾与日627

(四) 肾与时辰627

二、肾经的络脉628

一、肾的经脉循行628

第六节 肾与经络628

四、肾与地域628

三、肾经腧穴629

四、肾经与其他经络632

五、肾经主要病证633

第七节 肾与其他脏腑633

一、肾与心633

二、肾与肝634

三、肾与肺634

四、肾与脾635

五、肾与膀胱636

六、肾与胃636

七、肾与三焦636

八、肾与命门637

一、房劳多产638

第八节 肾病病因638

二、六淫伤肾639

(一) 寒邪伤肾639

(二) 风邪伤肾639

(三) 火(热)邪伤肾639

(四) 湿邪伤肾640

(五) 燥邪伤肾640

三、恐惧伤肾640

四、外病及肾640

五、禀赋不足641

第九节 肾病病机641

一、肾不固藏641

(一) 肾阴亏虚641

(二) 肾阳亏虚642

(二) 气化失常643

(一) 肾虚失约643

(三) 热扰精宝643

二、开阖不利643

(三) 下焦湿热644

三、摄纳无权644

(一) 肾不纳气644

(二) 肾不固胎645

第十节 肾病发病特点645

一、表现部位特点645

(一) 脑、骨645

(二) 胸、腹、腰645

(一) 藏精异常646

(二) 主水异常646

(三) 纳气异常646

(四) 四肢646

(三) 生殖及二阴646

二、功能失调特点646

三、体征变化特点647

(一) 头面647

(二) 胸腹、二阴及腰部647

(三) 四肢647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647

(二) 年龄特点648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648

(一) 体质特点648

五、病因特点648

(三) 性别特点649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649

(一) 发病时间特点649

(二) 治疗特点649

五、肾积650

四、肾哮650

第十一节 肾的主要病证650

一、肾泄650

三、肾咳650

二、肾胀650

九、肾消651

六、肾疳651

八、肾喘651

七、肾着651

十、肾痹652

十一、肾痿652

十二、肾岩652

十三、腰痛652

十四、淋证653

一、实证654

(一) 肾阳有余654

第十二节 肾病辩证654

十六、肾劳654

十五、遗尿654

(二) 肾阴有余656

(一) 肾气虚657

二、虚证657

(二) 肾阳虚659

(三) 肾阴虚663

(四) 肾精不足666

(五) 肾虚水泛668

(六) 肾不纳气669

三、兼证671

(一) 肝肾阴虚671

(二) 肝肾阳虚673

(三) 肺肾阴虚675

(四) 心肾不交677

(五) 心肾阳虚679

(一) 耳的病证681

四、相关病证681

(二) 齿的病证683

(三) 发的病证685

(四) 骨髓病证687

第十三节 肾病的治疗689

一、治疗大法691

(一) 泻肾法691

(二) 滋肾法692

(三) 温肾法694

(三) 固肾法695

二、常用方剂696

(一) 泻肾方696

(二) 滋肾方697

(三) 温肾方699

(四) 补肾气方700

三、常用药物702

(一) 泻肾药702

(二) 滋肾药703

(三) 温肾药707

(四) 固肾药710

四、自然疗法712

(一) 针炙712

(二) 气功713

(三) 食疗714

(四) 其他714

第十四节 肾的专题讨论715

一、关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715

二、关于“肾实证”与“泻肾法”717

三、关于“补肾法”721

(二) 肾阴肾阳的研究724

第十五节 肾的现代研究724

一、理论研究724

(一) 肾实证的研究724

(三) 肾主生殖的研究725

(四) 肾主纳气的研究725

(五) 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725

二、临床实验研究726

(一) 肾主骨的研究726

(二) 肾开窍于耳的研究727

(三) 病理形态学的研究727

(四)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研究727

(六)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研究729

(五) 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素系统功能的研究729

(七)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研究730

(八) 免疫功能的研究730

(九) 植物神经功能的研究731

(十) 心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的研究731

(十一) 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的研究732

(十二) 肾排泄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研究732

(十三) 微量元素的研究732

(十四) 环核苷酸的研究733

(十五) 血清蛋白、血脂等的研究733

(十六) 其他功能的研究733

三、动物实验研究734

(一) 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肾虚证的模型734

(二) 甲状腺功能改变肾虚证的模型736

(四) 老年性肾虚证的模型737

(三) 抑制DNA合成致肾虚证模型737

四、临床研究738

(一) 肾的病理特点研究738

(二) 肾脏病证诊断标准的研究738

(三) 肾系病证从肾论治的研究738

(四) 他脏病从肾论治研究738

(五) 补肾药物研究738

附:医论精选743

第三篇 腑749

第一章 胆749

第一节 胆与阴阳五行749

一、胆的阴阳属性749

二、胆的五行属性749

二、胆主决断750

一、贮藏和排泄胆汁750

第三节 胆的功能750

第二节 胆的特性750

第四节 胆与色、味、视、听751

一、胆与色751

二、胆与味751

三、胆与视751

第五节 胆与自然751

(一) 胆应春旺四季751

(二) 胆与年、月 、日、时辰752

第六节 胆与经络752

一、胆的经脉循行752

二、胆经的络脉753

三、胆经腧穴753

一、胆与肝758

四、胆经与其他经络758

五、胆经主要病症758

第七节 胆与其他脏腑758

二、胆与心759

三、胆与脾759

四、胆与胃759

五、胆与脑760

六、胆与三焦760

第八节 胆病病因760

一、蛔虫逆行760

二、饮食不节760

三、卒受惊恐760

二、功能失调特点761

一、表现部位特点761

第十节 胆病发病特点761

第九节 胆病病机761

二、胆气横逆761

一、胆火上炎761

五、六淫外感761

四、肝病及胆761

三、体征变化特点762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762

五、病因特点762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762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762

五、胆厥763

四、胆黄763

三、胆瘅763

一、胆胀763

第十一节 胆的主要病证763

二、胆咳763

六、蛔厥764

第十二节 胆病辩证764

一、实证764

(一) 胆气热764

(二) 胆郁痰扰766

(三) 胆经温热767

二、虚证769

三、兼证770

(一) 心胆不宁770

(二) 肝胆湿热772

(一) 口苦774

四、相关病证774

(二) 耳聋775

(三) 失眠776

(四) 目黄777

第十三节 胆病的治疗779

一、治疗大法779

(一) 清胆法779

(二) 温胆法779

(三) 利胆法779

三、常用方剂780

(一) 清胆药780

(二) 温胆药781

(三) 利胆药781

第十四节 胆的专题讨论782

(三) 食疗782

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782

(二) 气功782

(一) 针炙782

四、自然疗法782

附:医论精选783

第二章 胃785

第一节 胃与阴阳五行785

一、胃的阴阳属性785

二、胃的五行属性785

第二节 胃的特性786

一、胃主降786

二、胃喜润恶燥786

第三节 胃的功能786

一、胃为仓廪之官786

一、胃与味787

第四节 胃与味、吐物、二便787

三、胃主腐熟水谷787

二、胃主受纳水谷787

二、胃与吐物788

三、胃与二便788

第五节 胃与自然788

第六节 胃与经络789

一、胃的经脉循行789

三、胃经腧穴790

二、胃经的络脉790

四、胃经与其他经脉795

五、胃经主要病证796

第五节 胃与其他脏腑796

一、胃与脾796

二、胃与肝797

三、胃与胆797

四、胃与心797

六、胃与大肠798

五、胃与小肠798

八、胃与肾799

第八节 胃病病因799

七、胃与肺799

一、外感毒邪800

二、饮食失宜800

三、肝气犯胃800

四、他病及胃800

第九节 胃病病机800

一、胃火不足800

一、表现部位特点801

二、功能失调特点801

三、体征变化特点801

三、胃失和降801

二、胃不受纳801

第十节 胃病发病特点801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802

第十一节 胃的主要病证802

一、胃痛(胃脘痛)802

六、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802

五、病因特点802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802

二、胃胀803

三、胃咳803

四、胃痈803

五、胃喘804

六、呕吐804

七、反胃805

八、吐酸806

九、嘈杂806

十一、嗳气807

十、呃逆807

十二、吐血808

十三、胃缓809

十四、宿食809

第十二节 胃病辩证809

一、实证809

(一) 胃寒809

(二) 胃热811

(三) 食滞胃脘812

(四) 胃气上逆813

(五) 胃络瘀阻814

二、虚证814

(一) 胃气虚814

(二) 胃阴虚816

(三) 胃阳虚817

三、兼证818

(一) 脾胃湿热818

(二) 脾胃虚寒820

(三) 脾胃气虚821

(四) 肝胃不和822

(五) 肝火犯胃822

(六) 脾胃阴虚823

(七) 心胃火盛824

四、相关病症825

(一) 口疮825

(一) 养胃法826

一、治疗大法826

(二) 温胃法826

第十三节 胃病的治疗826

(二) 口臭826

(三) 清胃法827

(四) 泻胃法827

(五) 和胃法827

(六) 降胃法827

二、常用方剂827

(一) 养胃方827

(二) 温胃方828

(三) 清胃方828

(四) 泻胃方829

(五) 和胃方829

(六) 降胃方829

(一) 养胃药830

三、常用药物830

(二) 温胃药831

(三) 清胃药832

(四) 泻胃药833

(五) 和胃药834

(六) 降胃药836

四、自然疗法838

(一) 针炙838

(二) 气功839

(三) 食疗839

第十四节 胃的专题讨论839

一、关于“胃气”839

二、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841

三、心下痛与胃脘痛842

附:医论精选843

二、小肠的五行属性845

一、小肠的阴阳属性845

第一节 小肠与阴阳五行845

第三章 小肠845

第二节 小肠的特性846

小肠主液846

第三节 小肠的功能846

一、小肠主受盛与化物846

二、小肠主泌别清浊846

三、小肠主水道846

第四节 小肠与自然847

第五节 小肠与经络847

一、小肠的经脉循行847

二、小肠经的络脉848

三、小肠经腧穴848

五、小肠经的主要病证850

四、小肠经与其他经脉850

第六节 小肠与其他脏腑851

一、小肠与心851

二、小肠与胃851

三、小肠与大肠851

四、小肠与三焦851

五、小肠与脾851

第七节 小肠病病因852

一、饮食积滞852

二、他脏病及小肠852

第八节 小肠病病机852

一、化物失常852

二、泌别失调852

六、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853

五、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853

四、病因特点853

二、功能失调特点853

一、表现部位特点853

第九节 小肠病发病特点853

三、发病季节气候特点853

第六节 小肠的主要病证854

一、腹痛(见脾的主要病证)854

二、肠鸣854

三、泄泻(见脾的主要病证)854

第十一节 小肠病辩证854

一、实证854

(一) 小肠实热854

(二) 小肠气滞855

二、虚证855

不肠虚寒855

(二) 行气方856

(一) 清热方856

二、常用方剂856

(三) 散寒方856

一、治疗大法856

(三) 散寒法856

(二) 行气法856

(一) 清热法856

第十二节 小肠病治疗856

三、常用药物857

(一) 清热药857

(二) 行气药858

(三) 散寒药859

四、自然疗法860

(一) 针炙860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861

第十三节 小肠专题讨论861

(二) 气功861

(三) 食疗861

附:医论精选862

第四章 大肠863

第一节 大肠与阴阳五行863

一、大肠的阴阳属性863

二、大肠的五行属性863

第二节 大肠的特性864

一、大肠主津864

二、大肠主矢气864

第三节 大肠的功能864

大肠主传化糟粕864

第四节 大肠与经络864

一、大肠的经脉循行864

三、大肠经腧穴865

二、大肠经的络脉865

四、大肠经与其他经脉868

五、大肠经的主要病证868

第五节 大肠病病因868

一、暑湿热毒蕴结868

二、饮食失节868

三、他脏病及868

第六节 大肠病病机868

一、传导失常868

一、大肠胀869

第八节 大肠的主要病证869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869

六、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869

五、病因特点869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869

三、体征变化特点869

二、功能失调特点869

一、表现部位特点869

第七节 大肠病发病特点869

二、变化失常869

二、大肠泄870

三、大肠咳870

四、肠痈870

五、肠覃870

第九节 大肠的辩证870

一、实证870

(一) 大肠实热870

(二) 大肠湿热871

(二) 大肠虚寒872

(一) 大肠津亏872

二、虚证872

(三) 大肠不固873

第十节 大肠病的治疗873

一、治疗大法873

(一) 温肠法873

(二) 涩肠法874

(三) 润肠法874

(四) 清肠法874

二、常用方剂874

(一) 温大肠方874

(二) 涩大肠方874

(三) 润大肠方874

(四) 清大肠方875

(二) 涩大肠药876

(一) 温大肠药876

三、常用药物876

(三) 润大肠药877

(四) 清大肠药878

四、自然疗法878

(一) 针炙878

(二) 气功879

(三) 食疗879

第十一节 大肠的专题讨论879

关于“肠道易实”879

附:医论精选880

一、膀胱的阴阳属性881

第二节 膀胱的特性881

二、膀胱的五行属性881

第一节 膀胱与阴阳五行881

第五章 膀胱881

第三节 膀胱的功能882

一、贮存尿液882

二、排泄小便882

第四节 膀胱与自然883

第五节 膀胱与经络883

一、膀胱的经脉循行883

二、膀胱经的络脉884

三、膀胱经腧穴884

四、膀胱经与其他经脉891

五、膀胱经主要病证892

第六节 膀胱与其他脏腑892

一、膀胱与肾892

一、湿热寒毒893

第七节 膀胱病病因893

二、膀胱与肺893

三、膀胱与大小肠893

二、他脏病及膀胱894

第八节 膀胱病病机894

一、膀胱不约894

二、膀胱不利894

第九节 膀胱病的发病特点894

一、表现部位特点894

二、功能失调特点894

第十节 膀胱的主要病证895

三、膀胱痹895

一、膀胱胀895

二、膀胱咳895

五、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895

四、病因特点895

三、发病季节气候特点895

六、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895

六、癃闭896

第十一节 膀胱病辩证896

一、实证896

五、遗尿(见肾的主要症证)896

四、淋证(见肾的主要病证)896

二、虚证897

第十二节 膀胱病的治疗898

一、治疗大法898

(一) 清利湿热法898

(二) 温脬祛寒法899

二、常用方剂899

(一) 清热利湿方899

(二) 温脬祛寒方899

膀胱气化与肾之气化900

第十三节 膀胱专题讨论900

附:医论精选901

第六章 三焦902

第一节 三焦与阴阳五行902

一、三焦的阴阳属性902

二、三焦的五行属性902

第二节 三焦的特性903

第三节 三焦的功能903

一、主持诸气903

二、通行水道903

第四节 三焦与脏腑903

一、三焦的经脉循行904

第五节 三焦与经络904

二、三焦经的络脉905

三、三焦经的腧穴905

四、三焦经与其他脏腑908

五、三焦经的主要病证908

第六节 三焦病病因908

一、肾之气化失常908

二、脏腑病变影响908

第七节 三焦病病因908

一、气化失常908

四、三焦咳909

三、三焦约909

第九节 三焦病的辩证与治疗909

五、三焦郁909

一、三焦胀909

第八节 三焦经的主要病证909

二、决渎失常909

二、三焦病909

第十节 三焦专题讨论910

三焦与上焦、中焦、下焦辨910

附:医论精选912

第四篇 奇恒之腑及心包、命门、精室917

第一章 脑917

第一节 脑的特性917

一、脑为髓海917

第二节 脑的功能918

一、贮藏脑髓918

二、脑领肢体918

二、脑为诸阳之会918

三、脑通七窍918

第三节 脑与经络919

一、脑与十二正经919

二、脑与奇经八脉919

第四节 脑与脏腑919

一、脑与心919

二、脑与肾919

三、劳损920

四、外感六淫、疫毒920

第五节 脑病病因920

二、创伤920

一、禀赋异常920

五、病因特点921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921

三、体征变化特点921

一、表现部位特点921

二、功能失调特点921

三、浊邪上干921

二、脑络瘀阻921

一、髓海不足921

第六节 脑病病机921

第七节 脑病发病特点921

六、体质、年龄的特点922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922

第八节 脑的主要病证922

一、脑风922

二、脑鸣922

三、脑烁922

四、脑漏922

五、脑骨伤922

第九节 脑病辩证923

(一) 瘀阻脑窍923

一、实证923

八、眩晕923

九、中风923

七、脑逆头痛923

六、脑长头大923

(二) 外感疫毒924

二、虚证924

(一) 脑髓不足924

(二) 脑血亏虚924

三、相关病证925

(一) 健忘925

(二) 癫狂925

(三) 神昏925

(三) 补气养血法926

(二) 益髓壮脑法926

(一) 补肾填精法926

第十节 脑病的治疗926

(五) 头摇926

(四) 头倾926

一、治疗大法926

(四) 健脑宁心安神法927

(五) 活血通络法927

二、常用方剂927

(一) 补脑方927

(二) 健脑安神方928

(三) 益智方929

(四) 活血通络方929

第十一节 脑专题讨论929

关于“脑主神明”与“心主神明”929

附:医论精选931

一、充养脑窍933

二、滋养骨骼933

第一节 髓的功能933

第二章 髓933

三、化生血液934

第二节 髓与脑、脊柱、骨骼934

一、髓与脑934

二、髓与脊柱934

三、髓与骨骼934

第三节 髓与经络934

一、髓与十二经脉934

二、髓与奇经八脉935

第四节 髓与脏腑935

一、髓与肾935

二、髓与肝935

二、脑病所有936

一、痨虫侵袭936

三、外伤、创疡936

三、髓与脾936

第五节 髓病病因936

第六节 髓病病机937

一、邪毒内陷937

二、髓道空虚937

第七节 髓病发病特点937

一、表现部位特点937

二、功能失调特点937

三、体证变化特点937

四、病因特点937

一、髓疸938

第九节 髓病辩证938

三、髓蒸938

二、髓黄938

第八节 髓的主要病证938

六、治疗特点938

五、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938

第十节 髓病的治疗939

附:医论精选939

第三节 骨941

第一节 骨的功能941

一、贮藏骨髓941

二、支持形体941

三、保护内脏942

第二节 骨与经络942

第三节 骨病病因942

一、创伤942

二、邪毒内染942

二、气血失运943

一、外邪侵袭943

第四节 骨病病机943

三、禀赋不足943

三、经络失机944

四、脏腑失调944

第五节 骨病发病特点944

一、表现部位特点944

二、功能失调特点944

三、体征变化特点945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945

五、病因特点945

六、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945

七、治疗特点945

三、骨枯髓减946

五、骨蒸946

四、骨绝946

二、骨极946

一、骨节烦疼946

第六节 骨的主要病证946

六、骨痛947

七、骨厥947

八、骨痿947

九、骨痹947

十、骨瘤947

十一、骨癫疾948

十二、骨节闪脱948

十三、骨疽948

十四、附骨痈948

十五、骨折948

一、治疗大法949

(一) 内治法949

第七节 骨病的治疗949

(二) 外治法950

(三) 手术疗法951

二、常用方剂951

三、自然疗法953

(一) 按摩推拿953

(二) 针炙953

(三) 物理疗法953

(四) 导引疗法953

第四章 脉955

第一节 脉的功能955

一、运行气血的路径955

二、全身状态的反映955

第三节 脉与脏腑956

一、脉与心956

一、脉气与经气956

二、脉体与经脉956

第二节 脉与经络956

二、脉与肺957

三、脉与肝957

四、脉与脾957

第四节 脉病病因病机958

一、脉道不利958

二、血行迟缓958

第五节 脉病发病特点958

一、表现部位特点958

二、功能失调特点958

三、体征变化特点958

四、脉厥959

三、脉绝959

二、脉极959

第六节 脉的主要病证959

一、脉痹959

五、脉痿960

六、脉蒸960

七、无脉960

第七节 脉的辩证960

一、脉道闭阻960

二、气血虚弱960

第八节 脉病的治疗960

第五章 女子胞962

第一节 女子胞的功能962

一、主持月经962

第二节 女子胞与经络963

一、女子胞与冲脉963

二、孕育胎儿963

二、女子胞与任脉964

三、女子胞与督脉965

四、女子胞与带脉965

五、女子胞与十二经脉965

第三节 女子胞与脏腑966

一、女子胞与肝966

二、女子胞与脾966

三、女子胞与肾966

第四节 女子胞病病因967

一、寒湿内侵967

二、痰湿瘀血967

(一) 痰湿967

(二) 瘀血967

二、功能失调特点968

一、表现部位特点968

第五节 女子胞病发病特点968

四、房劳外伤968

三、七情内郁968

三、体证变体特点969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969

五、病因特点969

六、体质、年龄特点969

(一) 体质特点969

(二) 年龄特点969

第六节 女子胞的主要病证970

一、月经病970

(一) 痛经971

(二) 月经异常971

(一) 不孕972

二、胎产病972

(四) 更年期综合症972

(三)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972

(二) 胎动不安973

(三) 子肿973

(四) 恶露不绝973

第七节 女子胞病辩证973

一、实证973

(一) 寒滞胞宫973

(二) 胞宫热盛974

(三) 痰湿阻胞974

(四) 瘀阻胞宫974

二、虚证975

(一) 胞宫气虚975

(二) 胞宫血虚975

(三) 胞宫虚寒975

(三) 化痰祛湿法976

(二) 清热凉血法976

(四) 活血化阏法976

(四) 胞宫阴虚976

一、治疗大法976

第八节 女子胞病的治疗976

(一) 暖宫散寒法976

(五) 补气养血法977

(六) 滋阴清热法977

二、常用方剂977

(一) 祛寒方977

(二) 清热方977

(三) 化痰祛湿方978

(四) 活血化阏方978

(五) 补益气血方978

(五) 补益气血药979

附:医论精选979

四、自然疗法979

(六) 滋阴药979

(二) 清热药979

(四) 化痰祛湿药979

(三) 活血药979

(一) 暖宫药979

三、常用药物979

第六章 心包980

第一节 心包的功能980

第二节 心包与经络980

一、心包的经脉循行980

二、心包经的腧穴981

第四节 心包病病机982

二、病邪内陷982

一、外感热毒982

第三节 心包病病因982

三、心包经的主要病证982

第五节 心包病辩证983

一、热入心包983

二、痰浊蒙蔽心包983

第六节 心包病的治疗984

第七章 命门985

第一节 命门的功能985

一、命门为元气之所素985

二、命门为水火之宅986

第二节 命门与脏腑986

一、命门与肾986

二、命门与脾986

第五节 命门病病因987

第四节 命门与经络987

第三节 命门与阴器、精室987

四、命门与女子胞987

三、命门与三焦987

第六节 命门病病机988

第七节 命门病辩证988

一、命门火旺988

二、命站火衰988

第八节 命门病的治疗989

一、治疗大法989

(一) 温补下元法989

(二) 滋阴降火方989

三、常用药物(参见肾)989

第九节 命门的专题讨论990

命门学说及意义990

第八章 精室990

二、主泌精液994

第一节 精室的功能994

一、主生精994

第二节 精室与经络995

第三节 精室与脏腑995

一、精室与肾995

二、精室与肝995

三、精室与命门995

第四节 精室病病因996

第五节 精室病病机996

第六节 精室病发病996

第七节 精室的主要病证996

一、血精996

第八节 精室病辩证997

七、精液不液化997

六、精瘀997

五、精清997

四、精冷997

三、少精997

二、脓精997

第九节 精室病的治疗998

一、治疗大法998

(一) 清热解毒法998

(二) 补肾填精法998

二、常用方剂998

(一) 清热解毒方998

(二) 补肾填精方998

三、常用药物999

四、自然疗法999

附:方剂索引1000

主要参考书目1003

1997《中医藏象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琦主编 199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脏象学解要释难(1992 PDF版)
中医脏象学解要释难
1992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藏医治疗学(藏文)( PDF版)
藏医治疗学(藏文)
中医脏象学( PDF版)
中医脏象学
藏医诊断学  藏文(1987.10 PDF版)
藏医诊断学 藏文
1987.10 青海民族出版社
藏医学概论  医德  藏文(1987 PDF版)
藏医学概论 医德 藏文
1987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新编藏医学  藏文(1979 PDF版)
新编藏医学 藏文
1979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藏医医疗宝藏  藏文(1993 PDF版)
藏医医疗宝藏 藏文
1993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四部医典形象论集  藏文(1988 PDF版)
四部医典形象论集 藏文
1988 北京:民族出版社
藏医外科学  藏医五官科学  藏文(1987 PDF版)
藏医外科学 藏医五官科学 藏文
1987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藏医妇科学  藏医儿科学  藏医神志病学  藏文(1987 PDF版)
藏医妇科学 藏医儿科学 藏医神志病学 藏文
1987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藏医内科学  藏文(1987 PDF版)
藏医内科学 藏文
1987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藏医人体学  藏医病机学  藏文(1987 PDF版)
藏医人体学 藏医病机学 藏文
1987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藏医治疗学  藏医外治学  藏文(1987 PDF版)
藏医治疗学 藏医外治学 藏文
1987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藏医保健学  藏文(1987 PDF版)
藏医保健学 藏文
1987 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
藏医学入门  藏文(1996 PDF版)
藏医学入门 藏文
1996 北京: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