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振荡器电路设计手册》
作者 | 上海市260信箱24分箱技术资料室译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市260信箱24分箱技术资料室 |
参考页数 | 329 |
出版时间 | 197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63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8
第一章晶体特性13
1-1 概述13
1-2 在fs与fp之间频率范围内的晶体特性19
1-3 R1与Rr的关系26
1-4 并联一个电容的晶体工作方式26
1-5 串联一个加载电容的晶体工作方式28
1-6 晶体型号30
1-7 晶体参数测量43
1-8 晶体终端负载对其谐振特性的影响45
1-9 串联谐振晶体的功耗47
1-10 晶体π型网络50
1-11 晶体π型网络的分析51
1-12 晶体负载R的影响53
1-13 输出负载Zi的影响54
1-14 Ci的影响54
1-15 Ri的影响54
1-16 晶体功耗56
第二章晶体在振荡器设计中的应用61
2-1 概述61
2-2 普通振荡器的方块图61
2-3 振荡器增益关系式62
第三章放大器特性64
3-1 概述66
3-2 晶体管放大器67
3-3 频率低于100KC的晶体管放大器68
3-4 功率增益,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69
3-5 从共基极“R”参数变换成共发射极“?”参数69
3-6 典型的晶体管放大器工作特性70
3-7 Gp,Rin,R0公式的简化70
3-8 高频晶体管特性71
3-9 晶体管等效电路74
3-10 晶体管放大器性能的实验数据79
3-11 电压增益测量80
3-12 频率低于fv的电压增益特性83
3-13 电压增益截止频率fv89
3-14 频率高于fv的电压增益93
3-15 共发射极放大器输入阻抗94
3-16 并联输入电阻94
3-17 并联输入电容99
3-18 放大器相移100
3-19 共基极放大器阻抗102
3-20 具有非旁路电阻的共发射极晶体管放大器的等效电路106
3-21 从混合π型变换成π型(导纳)等效晶体管电路111
3-22 由晶体管偏置网络形成的共发射极放大器的输入电阻114
第四章阻抗变换网络119
4-1 概述119
4-2 π型网络120
4-3 π型网络设计123
4-4 电容分压器网络126
4-5 电感变换器128
4-6 自耦变换器133
4-7 文氏电桥网络136
第五章普通振荡器总论138
5-1 振荡器频率公差138
5-2 振荡器电路图及元件频率响应特性142
5-3 初步设计知识144
5-4 振荡器设计步骤145
第六章串联谐振振荡器设计147
6-1 概述147
6-2 800KC到30MC串联谐振晶体特性148
6-3 800KC到30MC晶体管串联谐振振荡器150
6-4 环路电压增益的确定151
6-5 晶体负载152
6-6 环路增益与RL的关系152
6-7 晶体功耗155
6-8 晶体功耗与振荡器输出功率的关系158
6-9 800KC到30MC串联谐振振荡器的设计步骤160
6-10 设计举例164
6-11 〔例一〕:1MC串联谐振振荡器164
6-12 〔例二〕:5MC串联谐振振荡器168
6-13 〔例三〕:20MC串联谐振振荡器172
6-14 频率高于30MC的串联谐振振荡器174
6-15 晶体特性175
6-16 放大器特性178
6-17 在晶体输入端与放大器输入端之间反馈信号的衰减179
6-18 环路电压增益关系式180
6-19 晶体功耗181
6-20 晶体端接电阻182
6-21 振荡器相位关系式183
6-22 放大器稳定性184
6-23 30MC到200MC串联谐振振荡器设计步骤184
6-24 设计举例190
6-25 〔例一〕193MC振荡器190
6-26 〔例二〕150MC振荡器192
6-27 〔例三〕120MC振荡器195
6-28 〔例四〕75MC振荡器199
6-29 90KC到500KC串联谐振振荡器203
6-30 晶体特性203
6-31 放大器特性205
6-32 环路电压增益方程205
6-33 晶体功耗208
6-34 晶体功耗和振荡器输出功率的关系208
6-35 90KC到500KC串联谐振振荡器的设计步骤210
6-36 值得注意的问题210
6-37 1KC到100KC串联谐振振荡器设计212
6-38 晶体特性213
6-39 晶体功耗214
6-40 放大器特性214
6-41 振荡器环路增益关系式215
6-42 设计举例217
6-43 〔例一〕3KC晶体管振荡器218
6-44 〔例二〕20KC晶体管振荡器222
6-45 〔例三〕1KC两级晶体管振荡器227
6-46 〔例四〕3KC两级晶体管振荡器230
第七章并联谐振振荡器设计233
7-1 并联谐振振荡器电路233
7-2 0.8~20MC并联谐振晶体235
7-3 CL与f′a的关系238
7-4 Xe与Re max的关系240
7-5 0.8~20MC频率范围的基本皮尔斯振荡器241
7-6 设计方法242
7-7 将晶体管内反馈元件Rr和Cr并入晶体π型网络244
7-8 Cr的影响245
7-9 Rr的影响247
7-10 环路电压增益的计算249
7-11 Rπ和RT是Re/Re max和XLeff/Re max的函数252
7-12 输出电压极限255
7-13 基本皮尔斯振荡器电路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要求257
7-14 基本皮尔斯振荡器的功耗输出限制259
7-15 基本皮尔斯振荡器的设计步骤261
7-16 设计举例268
7-17 〔例一〕0.8MC基本皮尔斯振荡器269
7-18 〔例二〕5MC基本皮尔斯振荡器272
7-19 〔例三〕20MC基本皮尔斯振荡器275
7-20 0.8至20MC的隔离电阻皮尔斯振荡器277
7-21 环路增益278
7-22 隔离电阻皮尔斯振荡器设计步骤280
7-23 设计举例288
7-24 〔例一〕 0.8MC隔离电阻皮尔斯振荡器288
7-25 〔例二〕5MC隔离电阻皮尔斯振荡器291
7-26 〔例三〕20MC隔离电阻皮尔斯振荡器293
7-27 〔例四〕5MC隔离电阻皮尔斯振荡器(2N 706A)296
7-28 〔例五〕20MC隔离电阻皮尔斯振荡器(2N 706A)299
7-29 4KC至500KC并联谐振振荡器设计要点301
参考文献〔Ⅰ〕304
第八章高稳定度晶体振荡器设计——一种温度补偿的新方法310
8-1 引言310
8-2 经典的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的调谐法310
8-3 非线性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调谐法313
8-4 三点热敏电阻网络316
8-5 两段网络补偿320
8-6 窄温度范围补偿323
8-7 结论324
附录A:形状参数的计算机选择324
附录B:网络电阻值的计算326
参考文献〔Ⅱ〕329
1973《晶体振荡器电路设计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上海市260信箱24分箱技术资料室译 1973 上海市260信箱24分箱技术资料室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场效应晶体管电路设计
-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电子振荡器
- 启学出版社
-
- 电子振荡器 27
- 启学出版社
-
- 晶体管电路设计基础
- 1970
-
- 实用电晶体电路设计
- 启学出版社
-
- 电晶体回路、设计与分析
- 启学出版社
-
- 石英晶体振荡器
- 1997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 晶体管放大与振荡电路
- 197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晶体管放大与振荡电路
- 197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振荡和振荡器
- 195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晶体管电路设计手册
- 196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及其对电子系统的影响
- 1990 北京:宇航出版社
-
- 晶体振荡器设计与温度补偿
- 198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