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原理与应用》求取 ⇩

引言1

第1部分 COM原理9

第1章 概述9

1.1 COM的起源9

1.1.1 OLE的发展历史10

1.1.2 组件的产生10

1.1.3 面向对象的组件模型——COM11

1.2.1 对象与接口12

1.2 COM结构12

1.2.2 客户/服务器模型13

1.2.3 COM库14

1.3 COM特性15

1.3.1 语言无关性15

1.3.2 进程透明特性16

1.3.3 可重用性17

1.4 COM的发展前景17

1.4.1 COM与Windows操作系统17

1.4.2 COM与数据库18

1.4.3 COM与Intranet应用19

1.4.4 COM与Internet19

第2章 COM对象和接口21

2.1 COM对象21

2.1.1 COM对象的标识——CLSID22

2.1.2 COM对象与C++对象的比较23

2.2 COM接口25

2.2.1 从API到COM接口25

2.2.2 接口定义和标识26

2.2.3 用C++语言定义接口28

2.2.4 接口描述语言IDL29

2.2.5 接口的内存模型30

2.2.6 接口的一些特点32

2.3 IUnknown接口33

2.3.1 引用计数34

2.3.2 实现引用计数35

2.3.3 使用引用计数规则39

2.3.4 接口查询41

2.3.5 COM对象的接口原则42

2.3.6 QueryInterface成员函数的实现43

2.3.7 COM对象和接口图示法45

2.4 字典组件例子程序45

2.4.1 组件程序DictComp46

2.4.2 客户程序DictCtrl51

第3章 COM的实现55

3.1 进程内组件和进程外组件55

3.1.1 进程内组件56

3.1.2 进程外组件58

3.2.1 注册表结构60

3.2 通过注册表管理COM对象60

3.2.2 COM组件注册信息61

3.2.3 COM组件的注册操作63

3.3 类厂(class factory)65

3.3.1 类厂和DllGetObjectClass函数65

3.3.2 COM库与类厂的交互66

3.3.3 类厂的实现69

3.3.4 类厂对组件生存期的控制73

3.4.1 COM库的初始化74

3.4 COM库74

3.4.2 COM库的内存管理75

3.4.3 组件程序的装载和卸载77

3.4.4 常用函数和HRESULT79

3.5 COM实现过程83

3.5.1 进程内组件与客户的协作过程83

3.5.2 进程外组件与客户的协作过程85

3.6.1 字典组件类厂的实现87

3.6.2 字典对象的实现87

3.6 字典组件例子程序的实现87

3.6.3 全局引出函数的实现88

3.6.4 客户程序DictCtrl89

第4章 COM特性92

4.1 可重用性:包容和聚合92

4.1.1 包容和聚合93

4.1.2 包容实现95

4.1.3 聚合实现99

4.1.4 聚合例子程序108

4.2 进程透明性110

4.2.1 列集(marshaling)111

4.2.2 自定义列集112

4.2.3 标准列集116

4.2.4 标准列集的实现121

4.2.5 进程外组件例子程序125

4.3 安全性126

4.3.1 Windows NT安全机制127

4.3.2 激活安全性128

4.3.3 调用安全性131

4.4 多线程特性132

4.4.1 Win32线程和COM线程132

4.4.2 列集和同步134

4.4.3 套间线程135

4.4.4 自由线程136

4.4.5 进程内组件的线程模型137

第5章 用Visual C++开发COM应用139

5.1 Win32 SDK和MFC介绍139

5.1.1 Win32 SDK140

5.1.2 MFC基础:应用类和窗口类144

5.1.3 MFC应用结构146

5.1.4 MFC库结构148

5.2 MFC对COM应用的支持149

5.2.1 用嵌套类实现COM接口150

5.2.2 接口映射表153

5.2.3 CCmdTarget类实现IUnknown157

5.2.4 COM引出函数和类厂实现159

5.3 用Visual C++开发COM应用161

5.2.5 MFC对COM支持小结161

5.3.1 利用AppWizard创建COM程序工程框架162

5.3.2 利用ClassWizard添加COM对象类164

5.3.3 ATL介绍166

5.4 Visual C++与ActiveX应用170

5.4.1 MFC对自动化的支持170

5.4.2 MFC对 ActiveX控制的支持171

5.4.3 MFC对复合文档的支持172

第6章 可连接对象175

第2部分 COM扩展175

6.1 可连接对象结构模型176

6.1.1 客户与可连接对象的关系176

6.1.2 可连接对象的基本结构177

6.1.3 客户方基本结构178

6.2 实现可连接对象(源对象)178

6.2.1 枚举器179

6.2.3 连接点和IConnectionPoint接口180

6.2.2 源对象和IConnectionPointContainer接口180

6.2.4 建立连接过程182

6.3 客户-源对象-接收器的协作过程182

6.3.1 接收器的实现183

6.3.2 事件的激发和处理184

6.3.3 与出接口有关的类型信息185

6.4 可连接对象的程序实现186

6.4.1 用IDispatch接口作为出接口187

6.4.2 MFC对连接和事件的支持189

6.4.3 用MFC实现源对象192

6.4.4 用MFC在客户程序中实现接收器195

第7章 结构化存储202

7.1 结构化存储基础202

7.1.1 从文件系统进展到结构化存储203

7.1.2 存储对象和流对象205

7.1.3 用结构化存储设计应用210

7.2 结构化存储特性212

7.2.1 访问模式212

7.2.2 事务机制214

7.2.4 增量访问216

7.2.3 命名规则216

7.3 结构化存储实现:复合文档217

7.3.1 LockBytes对象和ILockBytes接口218

7.3.2 复合文档API函数介绍219

7.3.3 零内存保存特性和IRootStorage接口222

7.3.4 存储对象、流对象和文件的CLSID信息222

7.3.5 复合文档与结构化存储224

7.4 永久对象实现224

7.4.1 永久接口225

7.4.2 永久对象的存储特性226

7.4.3 永久对象例子程序228

7.4.4 复合文档例子程序232

7.5 本章小结238

第8章 命名和绑定技术239

8.1 名字技术基础239

8.1.1 COM名字对象240

8.1.2 使用名字对象:绑定过程240

8.2 IMoniker接口242

8.2.1 名字管理243

8.2.2 利用IMoniker实现绑定244

8.2.3 管理复合名字对象245

8.2.4 名字解析246

8.3 复合名字对象248

8.3.1 复合名字对象结构248

8.3.2 ROT和绑定环境对象249

8.3.3 复合名字对象绑定过程的剖析253

8.3.4 IOleItemContainer接口255

8.4.1 COM提供的系统名字对象257

8.4 COM名字对象分类257

8.4.2 URL名字对象263

8.4.3 自定义名字对象266

8.5 COM名字对象的应用267

8.5.1 服务程序中名字对象的应用268

8.5.2 客户程序中名字对象的应用269

第9章 统一数据传输272

9.1 统一数据传输基础272

9.1.1 数据交换与传输协议的分离272

9.1.2 应用:剪贴板和拖-放274

9.2 数据传输机制275

9.2.1 数据结构FORMATETC和STGMEDIUM275

9.2.2 数据对象和IDataObject接口279

9.2.3 通报连接机制282

9.2.4 有关数据对象的小结285

9.3 通过剪贴板传输数据287

9.3.1 剪贴板协议机理和用法287

9.3.2 MFC对剪贴板的支持290

9.3.3 支持剪贴板操作的例子程序293

9.4 拖-放数据传输协议295

9.4.1 OLE拖-放传输协议296

9.4.2 MFC对拖-放特性的支持299

9.4.3 支持拖-放特性的例子程序300

第10章 分布式COM(DCOM)302

10.1 DCOM基本结构302

10.1.1 从COM转向DCOM303

10.1.2 DCOM对象的定位304

10.1.3 列集(marshaling)305

10.1.5 DCOM特性306

10.1.4 对象RPC306

10.2 对象激活308

10.2.1 创建DCOM组件(一)308

10.2.2 创建DCOM组件(二)310

10.2.3 远程创建进程内组件:代理进程(surrogate)313

10.2.4 如何连接到指定的远程对象实例314

10.3 连接管理316

10.3.1 更好地控制远程对象的生存期316

10.3.3 连接点管理317

10.3.2 pinging机制317

10.3.4 连接传递318

10.4 并发管理318

10.4.1 线程模型319

10.4.2 消息过滤器321

10.5 DCOM安全模型325

10.5.1 安全性策略325

10.5.2 安全性配置327

10.6 本章小结330

11.1 自动化对象基础333

第3部分 COM应用与发展333

第11章 自动化(Automation)对象333

11.1.1 自动化产生与发展334

11.1.2 属性和方法334

11.1.3 类型库和ODL335

11.1.4 IDispatch接口337

11.1.5 自动化兼容的数据类型339

11.1.6 参数顺序、可选参数和命名参数342

11.1.7 IDispatchEx接口344

11.2 自动化对象实现345

11.2.1 类型库支持346

11.2.2 Invoke函数实现350

11.2.3 异常处理353

11.2.4 多语种——本地化355

11.2.5 用CreateStdDispatch函数实现自动化对象355

11.3 自动化对象应用357

11.3.1 双接口357

11.3.2 迟绑定和早绑定359

11.3.3 自动化集合对象360

11.3.4 以IDispatch作为出接口361

11.3.5 自动化控制器362

11.4 自动化对象编程364

11.4.1 MFC对自动化对象的支持364

11.4.2 COleDispatchDriver类367

11.4.3 在Visual Basic中使用自动化对象368

11.5 例子程序370

11.5.1 例子程序1——具有计算器功能的自动化对象370

11.5.2 例子程序2——自动化客户程序371

11.5.3 例子程序3——在Excel中使用计算器对象373

第12章 ActiveX控制376

12.1 ActiveX控制基础377

12.1.1 实地激活377

12.1.2 属性页380

12.1.3 属性变化通知384

12.2 ActiveX控制结构385

12.2.1 ActiveX控制基本结构385

12.2.2 包容器基本结构387

12.2.3 IOleObject和IOleClientSite接口389

12.2.4 IOleControl和IOleControlSite接口391

12.2.5 用于ActiveX控制的标准分发ID394

12.2.6 ActiveX控制的其他一些特点397

12.3 ActiveX控制与Internet399

12.3.1 从桌面环境转向Internet399

12.3.2 包装ActiveX控制402

12.3.3 许可证管理405

12.3.4 Web页面中ActiveX控制的初始化407

12.3.5 脚本支持与初始化安全性408

12.4 ActiveX控制开发和应用409

12.4.1 用MFC实现ActiveX控制——Smile例子程序410

12.4.2 用MFC实现ActiveX控制包容器——Smiley例子程序412

第13章 基于COM的程序设计415

13.1 组件化程序设计415

13.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415

13.1.2 组件的概念和特点417

13.1.3 基于COM的组件化程序设计方法418

13.2.1 MTS基本结构420

13.2 MTS介绍420

13.2.2 MTS程序设计概念422

13.2.3 MTS管理程序424

13.2.4 MTS特性426

13.3 多层软件结构427

13.3.1 应用结构的发展427

13.3.2 多层应用软件结构429

13.3.3 多层结构的优点432

13.4.1 Web应用基本结构433

13.4 用COM设计Web应用433

13.4.2 ASP与COM组件434

13.5 本章小结437

第14章 COM发展——COM+439

14.1 COM+基本介绍439

14.1.1 Windows DNA策略440

14.1.2 COM+基本结构441

14.1.3 对象环境443

14.2 COM+系统服务介绍444

14.2.1 COM+队列组件445

14.2.2 COM+事件模型446

14.2.3 负载平衡447

14.2.4 内存数据库(IMDB)448

14.2.5 对其他服务的增强449

14.3 COM+应用开发451

14.3.1 应用开发支持451

14.3.2 基于属性的C++编程语言452

14.4 本章小结453

附录:部分术语英汉对照表455

1999《COM原理与应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潘爱民 1999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FoxPro原理与应用(1997 PDF版)
FoxPro原理与应用
1997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erp原理与应用( PDF版)
erp原理与应用
色彩原理与应用( PDF版)
色彩原理与应用
DSP原理与应用( PDF版)
DSP原理与应用
ISDNInternet 原理与应用( PDF版)
ISDNInternet 原理与应用
气功原理与应用( PDF版)
气功原理与应用
冶金化学分析(1981年04月第1版 PDF版)
冶金化学分析
1981年04月第1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1990 PDF版)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1990 北京:农业出版社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1990 PDF版)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1990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雷达原理与应用(1950 PDF版)
雷达原理与应用
1950 新华书店
价格原理与应用(1990 PDF版)
价格原理与应用
1990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超声原理与应用(1985 PDF版)
超声原理与应用
1985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CAD/CAM原理与应用(1998 PDF版)
CAD/CAM原理与应用
199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混合原理与应用(1984 PDF版)
混合原理与应用
1984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LB膜原理与应用(1999 PDF版)
LB膜原理与应用
1999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