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与中国文化》
作者 | 丁钢,刘琪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0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02759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5928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书院的形成与传统文化1
第一节 修书传统与书院的由来1
一 历代官方修书活动概述1
二 由丽正修书院至集贤殿书院5
三 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的若干特点与8
作用8
第二节 私学传统的承继与嬗变11
一 私学与精舍11
二 隐居读书风气与早期书院15
第三节 抗衡与斗争——书院与佛道关系之一19
一 书院与佛道的挑战20
二 儒佛道之争与书院22
三 书院与寺院宫观的关系28
第四节 吸收与融合——书院与佛道关系之二32
一 儒佛交融与书院32
二 儒道交融与书院40
第二章 书院与儒家学术文化的推进46
第一节 书院与学术发展46
一 书院教育与学术学派46
二 教学与学术的组织特色54
第二节 书院与儒家文化的社会传播64
一 文化流布与书院64
二 书院与乡俗教化68
第三章 发展与蜕变:书院的演变74
第一节 书院的官学化75
一 掌教聘任权的受控76
二 官府对书院经济田产的干涉84
三 入院生徒的限制与选择86
第二节 书院的科举化91
一 “专究时艺”的教学内容94
二 考课制度的完备96
第一节 教育思潮与前期变革100
第四章 中西文化交织下的书院变革(上)100
一 历史的契机与局限101
二 传统世界中的徘徊108
第二节 旧学重振与书院113
一 思想文化的渊源114
二 办学目的的更张119
三 教育内容的扩充121
四 方法上的演进125
第五章 中西文化交织下的书院变革(下)131
第一节 近代西方传教士与书院131
一 教会书院的兴办131
二 传教士与上海格致书院140
三 西学编译对书院的影响144
第二节 书院的近代化与西学147
一 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化思潮与书院147
二 甲午战争后的近代化建设155
第三节 时代的选择与历史的终结161
一 文化选择与书院取向162
二 学制变革与书院改学堂165
第四节 余论——五四时期的书院研究与教育171
改革171
一 书院研究热的起因171
二 魅力与启示:教育改革中的思考176
附录一 书院建置的文化意向185
一 书院的分布及其特点186
二 风水理论与书院建置190
三 环境的人文意蕴196
四 内部格局与文化象征199
五 空间组构与功能203
附录二 书院与寺观关系一览207
主要参考文献227
CONTENTS233
PREFACE238
1992《书院与中国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丁钢,刘琪著 1992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
-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土与中国文化
- 1987.12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书院
- 1997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 1992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 1992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的书院
- 1991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士与中国文化
- 198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性与中国文化
-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花与中国文化
-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文化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文化书院建院十周年纪念文集
- 199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龙与中国文化
- 1990 海口:三环出版社
-
-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 199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道与中国文化
- 1990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朝鲜-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
- 199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