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史》求取 ⇩

目录1

前言1

第一编 唐至北宋时期的书院1

第一章 书院的起源与唐五代书院1

一、书院的起源3

二、唐代的书院教育17

三、五代的书院教育25

第二章 北宋时期的书院37

一、北宋时期书院的发展39

二、宋初“四先生”及其同调、后学与书院60

三、周敦颐与濂溪书院91

四、程颢、程颐与嵩阳书院、伊川书院110

第三章 南宋时期书院的历史发展129

第二编 南宋时期的书院129

一、南宋书院的勃兴及其原因130

二、南宋书院的勃兴与佛、道的关系140

三、南宋书院的特点及对后世书院的影响167

第四章 朱熹与白鹿洞书院177

一、白鹿洞书院前期历史的追述178

二、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183

三、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与书院教育体制的确立192

四、朱熹离去以后白鹿洞书院的建设203

第五章 考亭学派诸书院209

一、朱熹与考亭学派诸书院210

二、考亭门人与书院教育216

三、真德秀、魏了翁与书院教育238

四、宋末考亭后学与书院教育251

一、湖湘学者的书院教育活动270

第六章 湖湘学派与岳麓等书院270

二、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285

三、岳麓诸书院的学风及其历史影响301

第七章 象山学派及其书院教育317

一、陆九渊由槐堂至象山精舍的讲学活动319

二、鹅湖之会与鹅湖书院329

三、陆氏后学与书院讲学337

第八章 婺学与丽泽书院358

一、婺学与丽泽书院358

二、吕祖谦婺学的学术渊源及其特点365

三、吕祖谦教育思想与丽泽书院的教育370

四、丽泽学风及丽泽诸儒子弟383

五、丽泽书院的历史地位与影响388

第九章 元代书院的历史发展395

第三编 元代书院395

一、元代的文教方针和书院政策396

二、元代书院的创设和发展409

三、元代书院的发展和理学的变异418

第十章 吴澄与和会朱陆学派的书院讲学439

一、吴澄及其书院教育活动439

二、吴澄的书院教育思想446

三、虞集、贡师泰与吴门弟子的书院讲学464

四、郑玉的书院讲学及其教育主张475

第十一章 史蒙卿、程端礼的书院教育活动和读书理论482

一、四明学风及其源流与特征483

二、史蒙卿、程端礼的讲学活动、学术渊源与为学宗旨492

三、“读书工程”——史蒙卿、程端礼的读书思想500

四、“读书工程”对书院教学的影响529

第四编 明代书院535

第十二章 明代书院的历史发展535

一、书院与明代文教政策540

二、明代书院与科举555

三、明代书院与学术560

四、明代书院与政治斗争573

五、明代书院与讲会584

六、明代书院与学风593

第十三章 关学中兴与关中书院605

一、关学的产生及其学术特征606

二、关中书院始末608

三、关中书院的道德教育612

四、关中书院的教学621

五、关中书院的历史地位和影响631

第十四章 江门、甘泉学派与书院讲学637

一、陈献章与江门学派638

二、湛若水与甘泉学派648

第十五章 阳明学派与明中叶书院教育革新673

一、书院教学实践与阳明学派的形成674

二、王阳明在书院讲学中阐发的教育思想689

三、书院讲学运动对阳明学派崛起与流变的影响709

第十六章 东林学派与东林书院721

一、东林学派崛起的社会背景722

二、东林学派在东林书院的讲学活动726

三、东林学派破格育才拔贤的主张734

四、东林书院的讲学内容741

五、东林书院求实致用的新学风746

六、东林讲学的历史意义749

第十七章 蕺山学派与书院讲学752

一、刘宗周与书院753

二、蕺山学派与蕺山书院759

一、清代的书院文教政策775

第五编 清代书院775

第十八章 清代书院的历史发展775

二、清代书院创建设置的特点784

三、清代书院与官学、科举799

四、清代书院的考课制度815

五、官府对入院生徒的限制与选择821

第十九章 甬上证人书院与清代浙东学派829

一、甬上证人书院的创立830

二、甬上证人书院的讲学活动836

三、甬上证人书院学生考842

四、甬上证人书院与清代浙东学派850

第二十章 颜李学派与漳南书院860

一、颜李学派的名称与漳南书院的存亡860

二、漳南书院的蓝图规划862

三、漳南书院规划所体现的价值观念868

四、对漳南书院教学方法的推测873

五、漳南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877

第二十一章 乾嘉学派与诂经精舍、学海堂882

一、诂经精舍、学海堂创办的历史背景882

二、诂经精舍、学海堂的创办宗旨和沿革890

三、诂经精舍、学海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897

四、诂经精舍、学海堂的历史地位、作用与影响904

第二十二章 清末书院改革913

一、书院改革的历史背景913

二、书院改革的几种意见923

三、书院改学堂及评价932

附录一 书院藏书刻书与书院教育951

附录二 书院考试制度980

附录三 历代书院名录1006

1994《中国书院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国钧主编;王炳照,李才栋副主编 1994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