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变化研究》求取 ⇩

关于本书的几点说明(代前言)1

1.0 代词的变化1

1.1 第一人称代词“我”字化1

目录1

1.2 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字化13

1.3 问人代词“谁”字化19

1.4 问物代词“何”字化23

1.5 指示代词“此”字化35

2.0 名词句法功能的变化43

2.1 谓语功能的消失43

 2.2 述语功能的消失——VN1—N2式48

2.3 述语功能的消失——VN1—P—N2式53

2.4 动词功能的消失——VN式54

2.5.1 先秦时代名词做谓语/述语的灵活性55

2.5 余论55

2.5.2 关于字类通假、词的转类、词类活用说问题56

2.5.3 语言变化与后人仿古57

2.5.4 词的句法功能不同与词的兼类57

3.0 动词、形容词句法功能的变化59

3.1 动词兼代中心词功能的消失60

3.2 形容词兼代中心词功能的消失62

3.3 余论:再谈词类活用问题64

4.0 名词、动词组合形式的变化66

4.1 N—V状述结构的变化………………………………(66 )4.2 V—N述宾结构的变化70

4.3 V—N1—N2述·宾·宾结构的变化75

4.4 余论77

4.4.1 关于介词结构说问题77

4.4.2 关于介词省略说问题78

4.4.3 关于汉语词序固定问题79

4.4.4 三谈词类活用问题79

4.4.5 名词动词组合与介词的使用80

5.0 介词、名词组合形式的变化81

5.1 介词、名词组合的词序变化81

5.2 介后名词由隐性到显性的变化82

5.3 述宾结构转为介词、名词组合的变化——动词、介词的分化83

5.4 “乎”“诸”介词功能的消失85

5.5 余论87

5.5.1 再谈介词结构问题87

5.5.2 介词、名词组合词序变化的最早发现者88

6.0 方位结构的变化89

6.1 方位结构的词序变化89

6.2 处所名词的方位结构化90

6.3 余论:方位结构及其词序变化的最早发现者91

7.0 兼语结构的变化94

7.1 使令、意谓义词变兼语结构94

7.2 使令、意谓义述宾结构变兼语结构96

7.3 兼语结构的完整化99

7.4 兼语结构用字的变化101

7.5 余论102

7.5.1 使动、意动现象的最早发现者102

7.5.2 使动、意动用法的分类103

7.5.3 多种特殊动宾关系的最早发现者104

8.0 前置宾语的变化105

8.1 一般名词宾语前置变后置105

8.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变后置106

8.3 “是”“之”等字前置宾语变后置112

8.4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开始变后置119

8.5.1 前置宾语三类型的历史变化120

8.5 余论120

8.5.2 宾语前置现象的最早发现者123

9.0 述补结构的变化125

9.1 方式、凭借、工具补语变状语125

9.2 处所、与事补语变状语126

10.0 被动句式的变化128

10.1 Ns—V结构表现被动义局限性的显露128

10.2 V—于—Nat式的消失134

10.3 为—V式的消失138

10.4 被—V、为—Nat—V式的残存138

10.5 见—V式的继续使用138

10.6 为—Nat—所—V式的广泛使用140

10.7.1 关于为—Nat—所—V式的产生与发展141

10.7 余论141

10.7.2 古代汉语被动式的产生与发展142

10.7.3 汉语被动式的最早发现者143

11.0 判断句式的变化144

11.1 “乃”字的使用144

11.2 “为”字的使用145

11.3 “是”字的使用146

11.4 余论:关于东汉时代判断句式的特点148

12.0 疑问句式的变化149

12.1 特指问句的变化149

12.2 是非问句的变化151

12.3 反诘问句的变化154

12.4 选择问句的变化155

12.5 余论:汉语疑问句的产生与发展156

13.1 并列句的变化157

13.0 复句结构的变化157

13.2 承接句的变化161

13.3 递进句的变化165

13.4 选择句的变化167

13.5 转折句的变化169

13.6 让步句的变化172

13.7 假设句的变化176

13.8 因果句的变化179

13.9 时间句的变化184

13.10 多重复句的变化185

13.11 余论185

13.11.1 汉语复句关系及类型的最早发现者185

13.11.3 复句结构的意合法与关联词的使用186

13.11.2 汉语复句类型的发展186

14.0 总论187

14.1 注释书的释义变化与汉语语法发展的变化187

14.2 古代汉语语法发展规律探索188

14.2.1 代词单一化188

14.2.2 名词、动词句法功能分工化189

14.2.3 词序类同化189

14.2.4 单位组合方式显性语法形式化189

14.2.5 语法结构形式、内容一致化190

14.2.6 汉语语法发展规律的总趋势191

14.3 注释书中的共时句式变换分析示例191

14.3.1 联合结构的变换分析191

14.3.2 反诘问句的变换分析198

14.4 汉代注释书变换分析的特点、产生原因及现实意义203

1994《古代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孙良明编著 1994 北京:语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1979 PDF版)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1979 北京:北京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 PDF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980
汉语语法研究史(1991 PDF版)
汉语语法研究史
1991
古代汉语语法新编(1987 PDF版)
古代汉语语法新编
1987
汉语语法问题研究(1956 PDF版)
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1956 新知识出版社
古代汉语语法(1981 PDF版)
古代汉语语法
198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汉语语法理论研究(1996 PDF版)
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1996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1999 PDF版)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1999 上海:学林出版社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1996 PDF版)
汉语教学语法研究
1996 北京:语文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 PDF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1980 北京:商务印书馆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1996 PDF版)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1996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1997 PDF版)
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1997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1997 PDF版)
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1997 北京:语文出版社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1995 PDF版)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199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研究(1998 PDF版)
现代汉语研究
1998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