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新编》
作者 | 于富章编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70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020061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2951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次1
第一章语法概要1
第一节词的分类1
第二节句子成分5
第三节词组及其作用9
第四节复指结构12
第五节成分省略14
第六节语序变化17
第七节单句、复句、无主句、独语句19
第一节名词的一般语法特点21
第二章名词和句式21
第二节 中心词不出现用法25
第三节名词谓语句33
判断句33
描写句39
第四节名词用作状语40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41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45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47
第五节谦称、尊称和表示多数的名词49
谦称49
尊称51
表示多数的名词54
第一节动词的一般语法特点56
第三章动词和句式56
第二节活用的动词63
第三节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67
使动用法68
意动用法71
处动用法73
为动用法75
因动用法76
对动用法77
前置宾语78
第四节前置宾语和双宾语78
双宾语83
第五节连谓句88
第六节兼语句96
使令式96
“以××为××”式100
“拜××为××”式103
称谓式105
原因式106
有无式107
第七节被动句108
或113
第八节或、有、莫、无113
有116
莫119
无122
第九节“自××以上”等的结构及其作用123
第十节为127
动词“为”字的一般特点127
动词“为”字用于句尾129
第四章形容词、数量词和句式133
第一节形容词和句式133
第二节数量词和句式137
第三节可以用作状语的形容词、数量词等改作谓语145
第五章代词和句式149
第一节人称代词149
吾、我、予、余149
女、汝、尔、若、而、乃150
自、己152
单数和复数155
第二节指示代词156
此、兹、斯156
是157
然161
否164
彼、夫166
“此”、“是”、“彼“、“夫”指代人167
他(它、佗)171
每、各172
第三节疑问代词172
谁173
孰173
何175
曷、奚、胡、恶、安、焉181
第四节之、诸185
代词“之”185
助词“之”193
动词“之”195
诸196
第五节其198
代词“其”198
助词“其”204
第六节者206
代词“者”206
助词“者”212
第七节所214
代词“所”214
名词“所”221
第一节时间副词223
既、已、尝、曾、方、将、且223
第六章副词和句式223
初、始、终、竟、卒234
久、常、素、姑、须臾、顷之239
第二节范围副词241
皆、尽、悉、成、毕、俱、具242
凡、共、并248
独、唯、徒、弟250
第三节程度副词254
最、甚、 良254
益、愈、尤255
略、 稍258
第四节关联副词259
遂、即、乃、辄、果259
又、复、犹、尚、亦、相265
第五节否定副词271
不、弗271
毋、勿、无272
未、非275
第六节情态、语势副词277
必、固277
亟、遽、疾、徐279
盖、殆、诚281
岂、宁283
第七节谦敬副词285
第七章介词和句式287
第一节“于”、“乎”和句式287
介词“于”287
动词“于”292
介词“乎”293
第二节“以”、“用”和句式294
介词“以”294
连词“以”297
动词“以”300
介词“用”301
介词“为”303
第三节“为”和句式303
连词“为”305
第四节“与”和句式305
介词“与”305
连词“与”307
动词“与”310
第五节“自”、“由”、“及”和句式311
介词“自”311
介词“由”311
动词“由”312
介词“及”313
动词“及”314
连词“及”314
第六节“若”、“因”和句式315
介词“若”315
代词“若”315
动词“若”316
介词“因”316
动词“因”317
第八章连词和复句319
第一节联合复句319
记叙句320
补充句322
按断句323
等立句325
对比句326
递进句328
转折句329
抉择句330
第二节偏正复句332
因果句332
让步句334
进逼句335
条件句336
时间句343
而344
第三节几个连词及相关句式344
则350
然则352
然而354
虽然、然355
第九章助词和句式356
第一节句首句中语气助词356
夫356
其、唯(惟)357
者、也357
第二节直陈句和语气助词358
也358
矣360
已361
焉361
耳、尔、 而已362
第三节疑问句和语气助词363
乎364
与(欤)365
邪(耶)366
也、矣、焉、哉367
第四节祈使句、感叹句和语气助词369
祈使句和语气助词369
感叹句和语气助词369
语气助词的连用370
1987《古代汉语语法新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于富章编著 1987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古代汉语新编 下
- 1989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新编现代汉语
- 1986.6
-
- 古代汉语语法新编
- 1987
-
- 古代汉语 语法部分
- 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
-
- 世界传世名画 下
- 北京:西苑出版社
-
-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下
- 湖北省沙市市师范学校
-
- 新编古汉语词典
- 1997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新编现代汉语
-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古汉语语法
- 1957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古代汉语语法
- 198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古代汉语特殊语法
- 1979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新编古汉语字典
- 1997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新编现代汉语
- 1984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 1979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汉语语法新编
- 1983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