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理论研究》
作者 | 于信凤著 编者 |
---|---|
出版 |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72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501083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879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前言1
绪论 考试学的对象、内容和方法1
第一节 考试学的对象1
一 建立考试学任务的提出1
二 考试学的研究对象2
三 考试学和教育测量学3
第二节 考试学的内容体系6
一 考试学的基本体系6
二 考试学原理的主要内容7
一 考试学研究方法概说8
第三节 考试学研究方法8
二 考试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0
第一篇 考试的性质和功能14
第一章 考试的社会性质14
第一节 考试的产生和发展14
一 考试的产生14
二 古代考试的发展16
三 心理测验与教育测验的兴起20
四 现代考试的特点22
第二节 考试与社会的关系25
一 政治、经济、文化对考试的决定作用25
二 考试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反作用29
一 测量的定义33
第二章 考试的测量性质33
第一节 知识、技能和能力测量概述33
二 知识、技能、能力及其可测性35
三 能力测量的特殊性36
四 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测量方法39
第二节 考试的测量属性40
一 考试的概念40
二 考试法测量的是什么44
三 考试法与其他测量法的比较47
第三节 考试的测量特点48
一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48
二 全体测量和抽样测量50
三 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51
四 等级测量和等距测量52
第三章 考试的功能和作用55
第一节 考试的功能55
一 研究考试功能的意义55
二 研究考试功能的依据56
三 考试的基本功能58
第二节 考试的作用65
一 考试的作用概述65
二 考试的局限性68
三 考试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70
四 考试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72
第二篇 考试设计和测试编制理论75
第四章 考试设计的原理和方法75
第一节 考试设计的任务和意义75
一 考试设计的任务75
二 考试设计的意义76
第二节 考试目标的规定79
一 考试目标的含义79
二 能力结构理论简介80
三 教育目标(认知领域)分类简介83
第三节 考试内容的确定88
一 考试内容的含义88
二 回归分析在确定考试内容中的应用90
第四节 考试标准的制定93
一 考试标准的含义93
二 多重删割法94
三 组合分数的百分比通过法95
第五节 试题形式的选择98
一 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98
二 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类型101
三 试题类型的选用104
第六节 命题蓝图的编制107
一 命题蓝图的内容构成107
二 试题数量及其分布的确定方法108
一 研究考试误差的意义114
第五章 考试误差的分析基础114
第一节 考试误差的概念114
二 考试误差的定义115
三 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116
第二节 考试误差的来源117
一 方法误差117
二 工具误差118
三 测试过程误差119
四 考生临场发挥误差120
第三节 考试误差的表现形式121
一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121
二 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125
一 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126
第四节 随机误差的统计性质126
二 随机误差的特点129
第六章 考试的信度理论131
第一节 信度的概念131
一 信度的意义131
二 信度的理论定义133
三 测试的标准误差135
第二节 信度的估计方法137
一 稳定系数、等值系数和内在一致性系数137
二 内在一致性系数的估计139
三 估计信度的三类方法的应用141
四 测量标准误差的估计143
第三节 影响信度的因素144
一 考生之间的差异144
二 测试的长度145
三 测试的难度与区分度146
第四节 试题的分析147
一 试题的难度分析147
二 试题的区分度分析149
三 试题间的相关分析150
第七章 考试的效度理论152
第一节 效度的概念152
一 效度的理论定义152
二 效度的意义和类型153
三 效度和信度的关系157
第二节 效度的检验方法158
一 效度资料的搜集158
二 相关分析方法159
三 因素分析原理162
第三节 影响效度的因素167
一 考试误差167
二 测试的长度167
三 考试的异质性168
四 考试的组合168
第八章 题目反应理论170
第一节 经典理论的局限170
一 题目和试卷参数对于考生样本的依赖性171
二 难于适应目标参照测验的编制172
三 考生对答案猜测及其矫正理论的缺陷174
第二节 题目反应函数和信息函数175
一 潜在特质空间175
二 题目反应函数和题目特征曲线176
三 题目信息和测验信息178
第三节 题目参数及其估计180
一 题目参数180
二 题目参数的估计181
第四节 题目反应理论的优越性182
一 题目参数不变性182
二 区分度参数和难度参数的互相独立性183
三 难度参数与能力参数度量单位的一致性184
第三篇 考试的分类研究185
第九章 考试的方法和类别185
第一节 考试的方法185
一 口试法185
二 表演操作法187
三 笔试法188
四 典型问题处理法189
第二节 考试的类别190
一 考试类别的划分190
二 目标参照考试和常模参照考试193
一 标准化考试的概念196
第三节 标准化考试196
二 标准化考试的要求199
三 标准化考试的评价200
第十章 成绩考试、资格考试和选拔考试203
第一节 成绩考试203
一 成绩考试的制度和功能203
二 成绩考试的特点和实施要求205
三 成绩考试的分数解释207
第二节 资格考试212
一 资格考试制度和功能212
二 资格考试的特点和要求214
三 题目反应理论在资格考试中的应用217
第三节 选拔考试218
一 选拔考试制度和功能218
二 选拔考试的特点和要求220
三 选拔考试和资格考试关系的再讨论222
四 预测效度和临界分数对选拔正确率的影响224
五 选拔考试分数的解释230
第四篇 考试管理234
第十一章 考试心理234
第一节 考试心理概述234
一 考试心理的含义234
二 考试心理对考试过程和结果的影响236
一 主考的心理行为239
第二节 主考心理及其调控239
二 主考心理的调控241
第三节 考生应考心理及其调控244
一 动机与期望244
二 情绪与焦虑247
三 注意250
四 意志251
第四节 反馈心理及其调控252
一 考试反馈心理252
二 反馈心理的调控253
一 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255
第一节 考试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255
第十二章 考试管理255
二 考试管理体制256
三 考试组织机构259
第二节 考试管理过程261
一 考试管理过程的特点261
二 考试管理的决策过程262
三 考试管理的执行过程265
四 考试管理的评价过程266
第三节 考试管理原则和方法268
一 考试管理原则268
二 考试管理方法269
主要参考文献272
1989《考试理论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于信凤著 198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必备 2000版
- 1999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招生考试研究 2011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研究生考试英语试汇集
-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
- 研究生入学考试 理论力学复习指导 下
- 1985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应试指南
- 1999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 199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 199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点辅导
- 1996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论研究
- 1994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 食品营养与精准预防
- 202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应试指南
- 1998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 自学考试管理研究
- 1994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199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 199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199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199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