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新媒体》
作者 | 日本新媒体研究会编;杨忠明,雷永山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09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150563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4767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新媒体和信息1
1.1 什么是媒体?1
1.2 什么是信息?3
1.3 媒体、信息、信号三者的关系5
第二章媒体的历史6
2.1 烽火(狼烟)8
2.2 鼓9
2.3 洞窟内遗留的壁画9
2.5 驿使10
2.4 文字10
2.6 古藤贝格(Gutenberg)的活版印刷11
2.7 莫尔斯码的发明12
2.8 A.G.贝尔发明的电话15
2.9 电报和电话17
2.10 G.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通信18
2.11 电子管的发明19
2.12 无线电广播——在电波上载荷声音信号——调制技术20
2.13 长途通信的发展21
2.14 晶体管的发明22
2.16 电传机23
2.15 唱片——记录声音23
2.17 传真24
2.18 电视26
2.19 计算机的出现28
2.20 从模拟走向数字时代31
2.21 “通信”和“计算机”的结合——ISDN33
第三章推动新媒体发展的技术35
3.1 数字36
3.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38
3.2.1 计算机38
3.2.2 硬件39
3.2.3 软件40
3.3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42
3.4 光通信45
3.5 卫星通信47
第四章各种新媒体50
4.1 电话机50
4.2 袖珍寻呼机52
4.3 传真机54
4.4 可视图文系统56
4.5 个人计算机通信57
4.6 各种数据通信系统59
4.7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62
4.8 数据库63
4.9 传感系统(sensing system)64
4.10 实时销售信息管理系统(POS)65
4.11 卫星广播66
4.12 高清晰度电视67
4.13 字符多路广播69
4.14 闭路电视广播(CATV)70
4.15 静止图像广播71
4.16 磁带录像机(VTR)72
4.17 激光唱盘(CD)73
4.18 视盘(VD)74
4.19 游戏软件75
第五章改变人们生活的新媒体76
5.1 新媒体的现状76
5.1.1 家庭76
5.1.2 超级市场、流通、POS79
5.1.3 学校、CAI81
5.1.4 金融、证券83
5.1.5 制造业85
5.2 日趋变化的新媒体社会86
5.2.1 提高家庭生活效率的多功能电话机86
5.2.2 利用电话线路的业务89
5.2.3 超级市场使脱销商品逐渐减少90
5.2.4 银行91
5.2.5 连接制造业各部门的通信网93
5.3 未来绝大部分的媒体都将成为计算机96
5.3.1 家庭自动化(家庭控制)96
5.3.3 利用电视随时广播世界范围的新闻97
5.3.2 城市控制97
5.3.4 以组合程序高速传送作品100
5.3.5 个人计算机通信和电子邮件101
5.3.6 学习方法的改变102
5.3.7 工作地点的选择103
5.3.8 可视电话的普及105
5.3.9 个人电话和公用电话亭(信息通信)105
5.3.10 家庭贸易107
5.3.11 家庭银行和家庭购物107
参数文献109
1995《通信新媒体》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本新媒体研究会编;杨忠明,雷永山译 1995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Visual Basic 6.0高级编程技巧 多媒体通信篇
- 1999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融媒体建设与创新
- 2020
-
- 多媒体通信网
- 1998年09月第1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新闻媒体看和平
- 1996
-
- 媒体即信息
- 1981
-
- 传播媒体和信息技术
- 19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电信新技术培训系列教材 多媒体通信网
- 199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
- 1998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多媒体半月通
- 1995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多媒体通信程序设计技术
- 1998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