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中国 观点交锋20年》求取 ⇩

第一章体与用,纲与目,事关社稷费思量世纪之交转型期,八方思潮杂神州林焕平:新儒学、自由主义岂能与马克思主义“鼎足而立”,国家主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1

罗国杰:儒家思想已不可能体现当今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更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2

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儒学是国学,马克思主义是党学,国学高于党学3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信奉: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4

罗卜讥讽:近年“国学”成了一种政治寓言,一种信仰股票6

陈少明点评国学热:处于正统派与激进主义夹攻中的文化保守主义7

与主流思想和传统思想均有区别的“新左翼”思潮9

《交锋》一书谈“新左派”:可以说是“新民族主义”或者是“新国家主义”11

面对老祖宗遗产,继承发展和扬弃立即拆掉马克思主义殿堂25

何谓社会主义,争论欲罢难休 1979-1990年,邓小平先后十次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27

邢贲思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29

邢贲思:新的社会主义观和传统的社会主义观根本区别,前者突出经济,后者突出政治30

章 圣之撰文:挖苦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论者31

董辅礽:社会主义经济就像八宝饭33

何伟认为:小平同志没有把公有制、没有剥削和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34

刘鹏考证: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本质时都不提公有制36

董辅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公平+市场效率37

吴敬琏: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公正+市场经济39

卫石批判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公正+市场经济”公式40

陕西省万人调查问卷表明:民众对社会主义本质等理论认同率下降41

邓小平理论问世,争诠释注家蜂起任仲夷:“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其意义和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一样重大42

吴江:邓小平提出当前是“和平和发展的时代”,这样简单一句话在理论上胜过整部《帝国主义论》著作43

吴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道路而不是目标45

龚育之:没有邓小平理论这个主心骨,就难免五心不定、六神无主47

龚育之认为:对邓小平思想不能持“不以为新”和“视为异端”的态度48

魏公:不能把邓小平理论说成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三次飞跃50

不能用经典社会主义来衡量邓小平理论——驳“邓小平理论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理论”论调51

张亦民指责:有些人把邓小平的谈话扭曲为打着“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的旗帜搞资本主义52

王长存:有人在所谓“从思想解放到理论解放”的名义下,公开宣传与邓小平理论相背离的观点53

现代化中执政党,举足轻重众瞩目有林:在改革过程中,要警惕党的高层领导出问题54

《求是·内部文稿》刊文告诫:世纪之交的最大危险是执政党的权威失落56

邵燕祥:忧国忧民之外,该加上一个忧党57

严思:难道共产党应该改名为“生产力党”吗?58

张亦民:岂能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展生产力”59

《求是·内部文稿》载文称:某些人“就是认为共产党组织的存在”“妨碍了生产力发展”60

●李平:职工地位下降将危及共产党自身的生存61

吴怀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没有完整涵盖党的基本路线内容61

《真理的追求》载文:鼓励党员“带头致富”政策产生了负面效应,使执政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63

王长江:孙中山“以党建国”、“以党治国”思想对我们党建设的消极影响65

第二章两代巨人身后事,改革廿年再回眸开国元勋千古事,盖棺论定任评说《中流》刊登读者来信说:毛泽东是中国之魂,党之魂,丢了魂就要亡党亡国67

陈益寿诘问:毛泽东是主张闭关锁国的吗?68

李锐分析毛泽东晚年错误的主观原因70

李锐:那些善于揣摩毛泽东意图的人,把马克思主义丢得更远72

李友唐:说毛泽东没有读过《资本论》是无知妄说74

毛泽东与刘少奇本世纪共同演出了三幕悲喜剧:政治大革命、经济大革命、文化大革命76

刘少奇之子谈刘少奇与毛泽东的分歧和决裂77

于光远回顾:1951年毛泽东与刘少奇的第一次较量79

刘少奇曾提出政治改革设想81

《百年潮》刊文道出:刘少奇说“剥削有功”的背景83

龚育之诠释邓小平逝世中共中央悼词中的几个“两”85

杜润生:粉碎“四人帮”后,小平的方案是最好的88

龚育之:邓小平不走十七年老路,不走邪路,不走垮台路,不走回头路,而是坚持走新路89

罗瑞卿之女揭露:林彪是如何取悦毛泽东的?91

《炎黄春秋》披露:康生曾说过,如果不是搞了延安整风,毛泽东几乎不敢到中央党校作报告94

劝力群沉痛回忆: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农村饿死人过多,根本问题是“左”96

回首真理标准讨论,重现思想解放历程孙长江披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前后的内幕98

于光远:真理标准讨论,胡耀邦立下了第一功,孙长江、胡福明是第二功,杨西光是关键人物105

《理论动态》回忆:当年真理标准讨论是绝对“一边倒”的讨论106

胡福明:真理标准讨论时期的从2:2到3:1107

王若水:理论务虚会的前前后后108

于光远告诉记者:“四人帮”曾送给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一个雅号“邓记谣言公司”110

刘吉:坚持真理标准讨论的精神和成果总是碰到教条主义千方百计的阻拦112

沈宝祥回忆:真理标准讨论时“《人民》(日报)上天,《红旗》(杂志)落地”113

方恭温追忆:经济学家们在真理标准讨论中的活动和作用115

沈宝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过程中的“14个最”120

吴象在《炎黄春秋》刊文:大寨的“盖子”是如何揭开的122

温济泽:真理标准讨论中的一段曲折124

吴江谈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的实际深层背景127

1987年,《红旗》杂志曾提出要进行第二次拨乱反正,第一次是反“左”,第二次是反右128

李德顺答记者问: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思想解放,新的“凡是”没有市场129

《中流》致《交锋》作者:你们批“凡是”,却不允许别人对小平讲话表示一点“不以为然”,这不是对小平同志搞“凡是”吗?132

孟令伟:思想解放要有新突破133

改革开放风雨路,评功论过歧议现何清琏:从目标、过程、方略、手段等全方位反思改革135

高层人士强调:评价改革只能是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而不能是简单的对和错137

周新城:要全面理解邓小平判断改革成败标准,既要讲“三个有利于”,又要讲“两个如果”138

万里:旧体制的迷恋者和既得利益者很难对改革采取客观的公正的态度139

田纪云:“左”派们把改革开放以来最基本、最实质的东西几乎全都否定了140

王珏概括职工对改革的态度:抽象认同,具体抵触142

童大林说:现在有一股非难改革开放的空气,我要跟这些人拼老命143

《真理的追求》载文称:国企困境应反思改革方案,而不应该再盘算如何触动制度144

晏智杰:中国经济改革不容逆转,也不会逆转145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作者王山谈关于毛泽东、文革、改革和反腐败148

第三章 正反方二元论:姓“社”姓“资”、公与私、“左”与右、计划经济抑或市场经济姓“社”姓“资”:该不该争个明白?宋涛:不能模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制度的社会性质151

潘石:对私营经济必须问姓“社”姓“资”152

于光远:现代市场经济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没有姓“社”姓“资”之分153

变相的“姓社姓资”论:好的就是社会主义,坏的就是资本主义154

《粤港信息日报》载文:就连邓小平对“姓社姓资”的“紧箍咒”有时也不得不退避三舍156

徐银山:不能认为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就可以不问姓“社”姓“资”156

《当代思潮》援引香港刊物文章:继“不问姓社姓资”,“不问姓公姓私”之后,剩下的将是“不问是主是奴”和“不问是人是鬼”了158

何祚庥: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建设所谓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158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文:邓小平南方讲话恰恰证明他是赞成问姓“社”姓“资”的159

公与私:谁说得清楚?王珏:劳动者个人股份制姓社不姓资、姓公不姓私、姓马也姓中161

魏杰:私到极点就是公,公到极点就是私163

董德刚:“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突破“姓公姓私”困惑的锐利武器165

《中流》评论员文章 :不分姓“社”姓“资”,不分姓“公”姓“私”,为日益猖獗的腐败提供了“理论”依据167

于光远:承认公有、私有都是神圣财产,社会主义才能存在168

魏巍:“一大二公”不好,难道“一小二私”就好?把毛主席在世时的分配制度笼统地说成“吃大锅饭”是不对的170

“左”与右:谁罪莫大焉?万里谈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171

周新城:一般情况下,不宜轻易提反“左”或反右172

吕日周:搞“左”比较保险,搞了右就得家破人亡174

《中流》评论员文章 :中国近几十年来有一种奇特的景观:一类人“左”右都不是,另一类人则左右逢源175

任仲夷:邓小平在反对“左”和右两种倾向上,不是同等对待的,他强调的主要是防“左”176

赵振宇:给“左”家军一点颜色177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风水会轮流转吗?李振中说:计划经济不是“一无是处”178

杨坚白:我既不赞成计划为主的旧主辅论,也不赞成市场为主的新主辅论179

胡钧:不能神化市场的作用,否定计划的作用180

于杰:为“计划经济体制”正名182

杨帆: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应该超越80年代那些“左右翼”、“改革与反改革”、“计划与市场”的无谓的争论183

何伟感慨: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救社会主义185

国家计委一项研究表明:40年计划经济徒有“计划之名”186

鲁品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而是计划市场经济186

唐昌黎: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还会轮流坐庄187

第四章永恒话题所有制,公有私有谁主体重翻经典抠概念,针尖麦芒不相让王珏答记者问:纵谈“经典公有制”、“传统公有制”、“现代公有制”190

高尚全:只能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92

钟朋荣讨论几个概念:公有公用制、公有私用制、私有私用制、私有公用制192

何炼成呼吁废除国有制194

周叔莲:没有充分根据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定优越于资本主义私有制195

晓亮:宪法应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196

苏星断言:中国有把握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198

冒天启:马克思“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设想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基本事实199

丁冰归纳论坛九种所有制理论:无一不反对和贬低公有制为主体200

邹东涛历数所有制问题上的八种“左”观202

国有比重连年降,见仁见智辩福祸张寒松提议:以公营经济基础,民营经济为主导204

国家统计局一项研究称:国有工业比重降至25%,公有制比重降至50%,公有制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205

严闻广:国有、集体、非公有的比例应该是3:5:2207

曹思源: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比重可怕的“倒三七”208

胡德平强调:不仅要看重国有资产,更要看重国有资源210

喻权域:国有经济比例过低后,再进行对私改造将影响政府形象210

《真理的追求》载文指出:国有工业比重降到25%,中国充其量是个半社会主义、半资本主义国家212

龙绍双:公有资产不能占全社会总资产的50%以上,就不能说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213

第五章国企改革进退维谷,解困方略良莠难分国企党政关系:核心、中心,谁是Number One?山西省委副书记刘泽明谈企业党建难点、焦点:“中心”、“核心”之争未除,《公司法》、《企业法》与《党章 》要求有矛盾216

《求是·内部文稿》载文:必须保证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权218

陈益寿:股份制形式不容易实现职工主人翁地位,难保证党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219

刘福垣:企业党委不要再和企业经营机构争什么中心、核心220

程国有:废除企业领导任命制是国企走出困境的前提221

晓亮:党组织选择企业领导是旧体制对抗新体制223

魏杰担忧:将来留在国企里的只是一批立场坚定而没真本事的人223

中国没有几个厂长、经理跳楼,国企改革断难成功224

股份制:进步还是倒退,触犯天条吗?朱绍文:对国有企业全面实行股份制是一种倒退225

陶大镛:如果要在国有企业普遍推行股份制,则先得修改宪法227

周新城:股份制只是手段,发展生产力才是目的,不能为搞股份制而搞股份制228

何建章 :股份合作制在西方是“集体的资本主义”,在我国只能是“半社会主义”229

董辅礽:股份制是一种公众所有制231

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提出股份制改革:防止“一股就化”,“一股就灵”,“一股就了”232

部分职工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态度冷淡233

“抓大放小”不同解,破产急缓各一辞袁木:“抓大放小”不能“小企业卖掉,大企业股份化”234

喻新安:“放小”的实质是实行非国有化,影响“放小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左’的干扰”235

梁中堂:对小企业改革,中央的精神是“放得更开一些”,可有人传来“放不得”的议论237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指出:“卖企业”之风直接误导了国有企业改革238

陶大镛等经济学家批判“一卖当先论”240

围绕“抓大放小”,理解各取所需241

杨培新上书中央:让国企破产不是好办法242

董迎;国企破产需“缓行”243

曹思源:国企破产不能“缓行”245

围绕《破产法》的理论交锋246

私有化是国企改革的最后的归宿吗?袁木:私有化对中国不足为训249

胡培兆:出卖国有资产和国企股票都是私有化,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卖关子250

宫希魁:与其偷偷摸摸、无规则“私有化”,宁肯要公开、有序的“私有化”253

郭才:国有资产转化为价值形态的交易也是产权私有化254

周叔莲:“私有化”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255

私企股票能否上市:刘吉与董辅礽、吴敬琏针锋相对256

第六章非公有制经济:共和国经济的新增长点还是社会主义掘墓人非公经济身份辩:社会主义的帮手还是敌手?李瑞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家致富不仅是合理的、合法的,也是光荣的。要理直气壮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258

高层开导大众:不要眼红个体户、不要搞杀富济贫、对先富起来的不要想不开259

胡德平:非公有制经济与党的理论、政策、路线关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260

童大林:如果说,计划经济或全民企业(国有企业)是“物的经济”,那么,民营经济就是“人的经济”262

周坤:私营经济不是国有,但属国力;既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也是生产关系的需要262

匡萃坚:从研究邓小平历次讲话和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得出结论,私营经济将与社会主义共始终264

《中华工商时报》刊文:建议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区267

林炎志:私有制为主体,政府将为私人企业主及其代理人所把持269

肖劲:有些理论家给私营经济“改姓”、“越位”、“升位”271

丁冰称:找到了国企搞不好的根源,即发展私营经济负面影响过大272

私营业主:红白属性且随他,参政议政喊修宪凌志军:宪法不会对改革说“不”273

工商联提交建议案:尽快制订《公民私有财产保护法》275

曹思源呼吁修宪:写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76

黄如桐:绝不能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入宪法277

朱少平答记者问:将要出台的《独资企业法》实际上就是一部私营企业法279

中国私企老板是混血的一代:马列主义有一点,西方文化有一点,孔老二、曾国藩也有一点281

私营企业主:“做梦都想”参政议政283

刘国光:私营业主是社会主义的帮手,不是敌手;是建设者,不是掘墓人284

《中华工商时报》刊登读者来信:莫把股东拒于党外285

张厚义:有产者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缓解者,是市场经济的建设者,是社会稳定的促进者286

钟朋荣:我国大多数有产者即使不能算活雷锋,但也不属于吸血鬼288

王滨河:不能让私营企业主入党。私营企业主入党将是一种头戴“共产帽”、内藏“资本脑”的怪物289

一程:说不准的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290

各路诸侯擂响鼓非公经济竞发展陕西省委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到党性的高度293

浙江省颁发2号令:翘首企盼非公有制经济大省地位不动摇293

甘肃省长号召: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甘肃的良策295

江苏为发展非公经济擂响鼓296

辽宁决心五年内让私营经济翻番297

云南省委书记说:发展私营经济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比例、不限范围298

河北省对非公有制经济放手、放胆、放心、放开299

第七章利益集团显性化,社会分层众生相转型时期嘈杂音:劳工呼声、大众叹声、精英笑声北京市委副书记指出:与国际接轨,不能把工人阶级地位接没了301

闻进:舆论中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在逐步弱小302

卫兴华认为:几届人大代表工人比例下降,表明没有真正确认职工主人翁地位304

工会理论界旗帜鲜明:市场化改革不能削弱工人阶级地位304

刘斌:执政党要对国企职工的命运负责306

职工人人入股:主人翁意识没强化,积极性反而比70年代差多了307

一些职工感叹:还是过去的铁工资、铁交椅、铁饭碗好308

西安国企职工的“三感六盼”,感叹“主人翁”变成了“主人空”309

茅于轼: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政治上这样说是可以的,但从产权关系而言,企业并不属于本企业职工312

广东一高官认为:职工不应向国有企业提出产权要求313

有人说“下岗”能治工人贵族病,能治政府腐败病314

山西省委政法委书记指出:组织参与职工群体性闹事的核心多为原企业领导人316

阶层划分现泾渭,各界皆有代言人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私营老板有个协,谁替农民说话?317

乌杰:不能说先富起来的就是资产阶级,没有富起来的就是无产阶级318

陆建华划分现阶段社会阶层:有权者阶层、资本者阶层、无权无资本者阶层319

魏加宁:中国经济学家——一个特殊的改革推动主体或日非结社性质的思想性利益集团320

吴易风:大款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常常分别成为不同经济学家的出发点322

一些提出私有化观点的“大经济学家”成了暴富集团的代言人323

党国印:乡村有一个权势阶层,他们有权力、有实力,受普通农民的敬畏、羡慕、嫉妒,有时是愤恨324

第八章 公平效率孰轻重,金权政治难拒腐李瑞环说:不能因为改革使某些人没饭吃326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能作为分配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327

王绍光:我国基尼系数已近0.4,不应再提效率优先了328

陈炳才主张:政府不宜再提倡“先富”“共富论”,不应号召人们向钱看329

秦晖:不应纠缠姓社姓资姓公姓私这类伪问题,而应直面公正还是不公正这个真问题330

吴敬琏:如果不兼顾公正,老百姓就不认你这个改革332

茅于轼:不要让有权的人弄钱和有钱的人得权333

张维迎:治表性反腐败要适度335

韩绍凤等:不要为那些腐败的官员提供理论依据336

魏海田感概:从反腐败到接受腐败、习惯腐败是一个客观现实的过程337

在惩治腐败、预防腐败这一点上,共产党人不妨拜曾国藩为师339

袁伟时:专制制度是晚清的腐败根源340

蒋介石对国民党的“改革”和“反腐败”运动何以流产?341

杨帆给腐败画像:“权钱结合”、“选钱结合”、“报钱结合”、“法权结合”345

何清琏:要警惕“理论”和金钱结盟345

《真理的追求》载文称:“腐败有它的客观必然性”论最为腐败分子欢迎346

《时代潮》刊文展示:企业内部人控制的“自主权”如何蜕变成“自富权”348

杨军:目前呆帐核销中寻租严重349

世界上最腐败的和最廉洁的国家新排位351

第九章改革热点焦点频,转制模式现象多顺德人的“二次革命”:产权改革353

王琢评论:“顺德现象”不符合小平一贯思想355

陈国恒质疑:“诸城模式”能否推广?356

诸城、海城、兴城:三域模式转磨之谜358

山东省委副书记宋法棠谈“后诸城现象”359

中策现象:合资嫁接还是国有资产流失?360

阎卡林:别把“中策现象”吹上天361

王振中质疑“中策现象”:资本真的没有旗帜吗?364

刘国光认为:对“中策现象”的议论属于姓“社”、姓“资”的老问题365

南街村的外圆内方:与市场经济接轨和坚持毛泽东思想367

魏巍建议:何不建几个像南街村这样的共产主义实险区368

观颖:南街村是靠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公有制的信念发展起来的369

钟朋荣:南街村并不是靠那些“传统”的东西发展起来的,现在搞的在过去要算资本主义典型,属于“专政”、“改革”的对象371

董天锡等:对“南街现象”少来一点意识形态上的主观情绪372

第十章探苏东剧变之秘,寻富国安民之策《中流》刊文认为:意识形态的变化是苏联演变的先导375

马蓥伯:苏东剧变的原因在于戈尔巴乔夫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诸方面彻底背叛了马克思主义377

闻迪:经济问题不是苏联演变的主要因素379

梅行:中国会不会出现雅科夫列夫那样的败类令人担心。教条主义要反,修正主义也要反381

保加利亚经济学家戳穿东欧改革理论的五大神话383

许全兴:应该承认,苏联的崩溃是马克思主义在同反马克思主义斗争中吃了败仗386

万里:苏东剧变不能把原因简单归为外部的和平演变或出了个什么人物387

吴江谈苏联的教训:停滞、僵化与落后恰是一条通向“和平演变”的便捷之路388

田纪云:苏联的垮台,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个模式的社会主义没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388

东施难效颦:前苏联学不来中国改革模式390

第十一章两套话语系统争主流,东西方教科书战犹酣卫兴华:警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在高校退出讲台392

卫兴华:应该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条化、本本化;另一种是把西方经济学真理化、旗帜化393

吴敬琏不解:为什么斯大林模式和苏联教科书还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中发挥“余热”394

曹刚:政经教材应彻底冲破姓“资”姓“社”的束缚396

茅于轼:花费巨大精力学“革命”经济学是当今最大浪费397

卫兴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相当程度上属于“政策解释学”、“政策宣传学”398

林岗:“原汁原味”讲授西方经济学,导致学生“消化不良”、“食物中毒”399

崔之元:当代西方经济理论面临范式危机400

樊纲: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无阶级的,应用理论才有阶级性402

杨德明:科斯定理是伪科学,是人为炒起来的泡沫理论405

杨胜刚: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是攻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工具406

李扬:中国经济学界用的概念和方法是“万国”牌的408

洪银兴:经济学知识更新的20年408

引文索引411

1999《言论中国 观点交锋20年》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京伍编 1999 北京市: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交锋与转折(1999 PDF版)
交锋与转折
1999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交锋——统独论战三十年 P415( PDF版)
交锋——统独论战三十年 P415
中国科技大学-东京大学  暨中日重点大学群交流20周年  1982年-2002年( PDF版)
中国科技大学-东京大学 暨中日重点大学群交流20周年 1982年-2002年
交锋( PDF版)
交锋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一年年会论文观点提要(1982 PDF版)
一九八一年年会论文观点提要
1982 辽宁省哲学学会;辽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
铁路贯彻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 铁路工业分册(1997 PDF版)
铁路贯彻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 铁路工业分册
1997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中国人的价值观  人文学观点(1993 PDF版)
中国人的价值观 人文学观点
1993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名言大观(1988 PDF版)
中国名言大观
1988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论少年先锋队(1956 PDF版)
论少年先锋队
195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影响中国政坛的万言书:中国政治思想交锋历程  上(1998 PDF版)
影响中国政坛的万言书:中国政治思想交锋历程 上
1998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论少年先锋队(1950 PDF版)
论少年先锋队
1950 北京:青年出版社
后改革中国  交锋后的交锋(1998 PDF版)
后改革中国 交锋后的交锋
1998 北京:红旗出版社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1898-1998(1999 PDF版)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1898-1998
199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中国寓言大观(1994 PDF版)
中国寓言大观
1994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世纪中国美文大观(1993 PDF版)
20世纪中国美文大观
1993 北京:群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