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国文学论文观点汇要》求取 ⇩

文艺理论、评论部分1

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的内容和特点1

论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文艺学体系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艺术哲学的革命3

恩格斯怎样看待艺术典型的根本特征5

典型在当代文学中的新变异6

也谈“典型”的历史变迁7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吗?9

用系统分析方法探讨艺术规律的几个原则10

创作中心理状态的三个特点12

理性、模糊性及其他13

重视艺术辩证法的研究14

变形是艺术的普遍现象15

浅谈艺术形象完整性16

文艺创作应当敢于反映社会矛盾17

文艺创作中的个性化与性格化18

文艺创作犹如“春蚕吐丝”20

生活美与艺术美(学习毛泽东美学思想)21

美的内在矛盾与人性23

反映社会矛盾和新的美学追求24

丑的美化与美的丑化25

“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观点是不确切的26

感情的节制和感情的宣泄是中西美学理论的一个本质区别27

谈美的规律与文艺创作28

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30

文艺作品要不要有倾向性31

论《写真实》32

生活的真实与理想的光辉34

文艺批评标准新论35

“创作原则”与“创作方法”不能混同36

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两个问题36

什么是“意识流”?38

人物意识流动的深层次结构39

关于更新文艺理论的一点设想41

用科学态度研究古代文论遗产41

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特征43

我国古代诗论的民族特色44

中国古代文学的比较式批评45

古典诗歌的宣示义和启示义47

骈文占有和散文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47

词的空、实不能与不同范畴的概念混淆48

宋词中的第三美学境界49

释“兴象”51

“意象”与“意境”的同异52

意境的基本特征究竟是什么?53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54

论王士祯的“神韵说”55

清初廖燕的异端精神与文学批评56

试评金圣叹的文学形象与典型论58

金圣叹对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的贡献59

论新时期的文学60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61

现代文学内容的提法应当更广阔一些62

文学流派是怎样形成的?62

唐弢谈现代文学流派的划分63

王瑶谈研究问题要有历史感64

民族化——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由之路64

关于《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争鸣66

《崛起的诗群》发表后的反应67

评一种现代诗论68

不能唱与“社会主调不谐和”的歌69

现代派问题之争是道路、旗帜之争70

中国文学不需要“现代派”71

文学现代化首先应是思想内容的现代化72

用现实主义法则评价现代派73

现代派的历史地位、影响和现状74

物质生产发展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75

文艺发展史不是科技发展史的附录76

三十年代初期的中国现代派小说77

『自我表现』问题争鸣综述78

人道主义争论不清的症结在哪里?79

关于文学思潮的思考80

当代文艺思潮的特殊性82

应该怎样评价近年的文学创作83

少数作品在人性描写上的失误84

王蒙谈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问题85

近年来小说反映的几类重大主题85

我国小说的民族化问题86

短篇小说视点问题浅议87

军事文学创作的一个突破88

新时期军事题材文学的新特点、新经验89

新时期军事题材诗歌掠影90

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发展92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需要突破93

反思文学的转折93

近年来报告文学艺术技巧的新发展94

对大跃进民歌的几点再认识95

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96

“时代节奏论”是一种倒退的音乐美学观点97

第四次文代会以来文学思潮鸟瞰98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部分105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105

近年神话研究述评105

“夸父逐日”神话新释107

中国寓言产生在什么时代?108

从文学的角度看《周易》109

《诗经》赋、比、兴本义新探110

关于《诗经》时代的逸诗112

《论语》在说理散文发展上的地位113

《墨子》文体是从语录体到专论体的过渡形态114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述评115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16

明清学者对庄子散文艺术性的研究117

屈原、庄周浪漫主义的异同119

《尚书》是屈原“美政”思想的武库120

屈原美学思想的矛盾二重性121

“左骖殪兮右刃伤”新解123

《天问》“伯禹愎鲧”新解123

《史记》人物传记的浪漫主义124

对《史记》传记文学论的几点异议126

论汉赋的艺术特色127

《古诗十九首》表现了“真美”129

《十五从军征》的主题究竟是什么?130

曹操诗歌的艺术风格131

陶渊明的美学思想131

对《桃花源诗并记》中“衣裳无新制”的理解132

谢灵运与山水诗134

关于鲍照诗歌的“俊逸”特色135

刘勰与古代现实主义理论136

刘勰对我国风格学的贡献137

钟嵘重质甚于重文138

北朝文学浅说139

《敕勒歌》不是鲜卑民歌而是维吾尔民歌141

唐宋时期141

怎样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思想内容?141

“城阙辅三秦”新解142

王维诗歌表现自然音响的艺术143

对盛唐边塞诗的评价要作具体分析145

李白诗歌艺术和庄子散文有明显的继承性146

李白诗歌崇高美与西方艺术崇高美的异同147

李白出生地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48

杜甫诗歌的意境美14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传统主题说是片面的151

“读书破万卷”的“破”字应作何解?152

盛唐中州诗人孟云卿事迹考析152

如何看待“大历诗风”?153

对韩柳古文运动的看法154

韩愈诗歌与唐代寺庙壁画的关系155

白居易诗论的经验与教训156

白居易和《长恨歌》157

《长恨歌》的恨在哪里?158

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美159

李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60

说李贺《致酒行》“折断门前柳”161

李商隐诗的朦胧美162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163

宋诗是唐诗的发展而不是停滞或后退164

北宋词坛不存在“豪放派”165

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166

谈东坡中秋词的寓意168

对苏东坡中秋词的不同意见169

黄州菊花并不落瓣(兼为苏东坡辨冤)170

黄庭坚“夺胎换骨”说不是提倡“蹈袭剽窃”171

如何评价周邦彦?172

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172

陆词风格散步174

关于辛弃疾的婉约词175

梦窗词的艺术特色176

金代文学应予重视177

张炎是宋词人还是元诗人?178

元明清时期179

元杂剧的形成和兴起179

元杂剧塑造人物的艺术方法180

关于白朴散曲的研究181

关于白朴生平的几个问题182

〔天净沙〕(《秋思》)作者新探184

论“全景军事文学《三国演义》185

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从魏、蜀矛盾看《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186 )毛宗岗批改《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188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189

关于《三国演义》主题争议中的几种不同说法190

关羽形象的悲剧美191

罗贯中高则诚两位大文学家是否同学193

金圣叹腰斩《水浒》的艺术构思194

鲁迅是如何论《水浒》的?195

评“两种《水浒》、两个宋江”论196

关于《水浒》反不反皇帝问题论争之管见197

《西游记》的审美认识价值199

孙悟空形象象征什么?200

为竟陵派一辩201

论《清忠谱》202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积极入世的思想204

《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204

论《红楼梦》的主线205

《红楼梦》中的“真”“假”观念与“梦”“幻”世界206

《红楼梦》和《桃花扇》208

《红楼梦》与《西厢记》209

批判实用主义不能归咎于“脂评”210

高鹗续作也有曹雪芹所不能及的功劳211

《红楼梦》后四十回曹雪芹所写213

王朝闻《论凤姐》是一部论人物的杰作214

新红学的三大功绩及其局限216

目前红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217

曹雪芹家世新史料218

从《歧路灯》看作者李绿园的思想219

《歧路灯》向我们提供了什么?220

《歧路灯》艺术蠡测221

《歧路灯》不能与《儒林外史》等量齐观222

《歧路灯》的艺术成就及流传不广的原因224

如何评价《官场现形记》的艺术性224

如何评价晚清谴责小说225

西方文学对近代谴责小说的影响226

如何评价刘鹗及其《老残游记》227

梁启超和近代文学革新运动228

秋瑾诗歌中的反帝爱国思想230

谈鸳鸯蝴蝶派的艺术特征231

张恨水是否归属鸳鸯蝴蝶派?231

近代传奇杂剧的嬗变232

晚清文学革新与五四文学革命234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部分235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考察和思索235

鲁迅小说的美学特征236

关于鲁迅美学思想的精华237

鲁迅杂文中的心理分析238

鲁迅和幽默240

鲁迅对人道主义的科学态度241

对《狂人日记》创作方法的争论242

鲁迅不是存在主义者244

当今鲁迅研究的三大课题245

对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的争论246

论郭沫若的艺术个性247

郭沫若的史剧观248

郭沫若剧本对武则天形象处理未免溢美249

茅盾“五四”时期的进化论思想及其文艺观250

茅盾小说的创作特色252

茅盾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253

茅盾早期的比较文学研究254

巴金与西欧文学256

老舍的《离婚》不应被忽视257

姚雪垠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258

旧社会叛逆的心声(读胡也频的诗)259

早期的蒋光慈曾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261

应全面评价林纾261

朱湘不是新月派诗人262

戴望舒诗歌的外来影响与独创性263

臧克家评闻一多与徐志摩265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得失265

冯至的十四行诗267

不应贬低“左翼”革命文学268

五四时期小说中的婚姻爱情问题新论269

《小说月报》不是“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270

“整理国故”的再评价271

如何评价“新月派”?272

要重新评价前期的《论语》半月刊273

延安时期的报告文学274

丁玲与周立波的两部代表作风格之比较研究275

对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评价必须恰如其分276

论魏巍的创作278

转变时期的李准279

论《黄河东流去》的一个特色280

马烽短篇小说的幽默感282

刘绍棠对艺术的追求283

王蒙近作特点284

王蒙小说的幽默风格286

邓友梅近作中的民俗美287

汪曾祺小说中的审美态度288

成功的性格:刘思佳与解净289

杜鹏程、蒋子龙作品的艺术风格290

对蒋子龙创作的批评291

张一弓的短篇小说创作293

论张一弓小说的政治色彩294

刘心武小说的发展变化295

对刘心武《黑墙》的批评296

韦君宜的近作297

韦君宜短篇创作的思想特色和艺术个性298

谌容的创作299

《人到中年》是一部有严重缺点的影片300

阎纲为《人到中年》辩护301

到生活的大海中塑造当代英雄302

谈冯骥才的近作303

新时期文学的突破305

张弦小说对爱情题材的开拓306

《父母官》是叶文玲的一部力作308

上升的螺旋309

作家的忠诚(论南丁的创作)310

段荃法新时期的创作311

贾平凹的创作特点313

高晓声创作风格试论313

高加林形象的独特意义315

张锲的长篇小说《改革者》316

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318

推倒压制人才、堵塞人才成长的“围墙”319

《对公开的情书》的新评价319

《黑骏马》中的人生320

《花园亍五号》是写改革的成功之作322

小说《城南旧事》的艺术风格323

读《迷人的海》324

读从维熙的长篇小说《北国草》325

追寻人生的彩虹326

读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327

时代的激情与历史的回声(读《在这片国土上》)328

评《人啊,人!》的思想和艺术倾向329

评《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宗教倾向330

《离离原上草》——一篇宣扬人性论的小说331

敞开了青少年的心扉(读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332

在探索诗歌道路中前进333

郭小川在诗歌创作上的崇高之美334

艾青“诗的散文美”的美学主张及创作335

田间论诗歌群众化336

秦牧散文新作的艺术特色337

论孙犁现实主义创作的特征339

也谈杨朔散文的真实性问题340

黄宗英散文的艺术特色341

翱翔在文学与科学群山之间342

关于“山药蛋派”的再思考343

更多地注意塑造当代人形象344

塑造丰姿多彩的典型人物345

1983《1983年中国文学论文观点汇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允豹,李正平编 198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